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讲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江苏省备考指导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命题统计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了解秦的统一。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3.了解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权。4.知道郡县制出现和推广的史实,理解古代中心集权制的涵义。学问点一秦的统一1.条件(1)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斗争统一天下。(2)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渴望统一。(3)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心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心集权国家,有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沟通与交融。学问点二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1.内容(1)皇帝制度eq\b\lc\{(\a\vs4\al\co1(①创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②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③特点:皇帝至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eq\a\vs4\al(三公九,卿制度)eq\b\lc\{(\a\vs4\al\co1(①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③太尉:管理全国的军务。,④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详细事务。))(3)郡县制eq\b\lc\{(\a\vs4\al\co1(①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心吩咐,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②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干脆任命。))2.影响(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终裁决,肯定程度上削减了决策失误。(2)实现了对地方政权干脆有效的限制,把全国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唯物史观——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社会。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抗拒自然灾难。中心集权体制能够凝合分散的人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图解历史]秦朝中心集权制度[图解历史]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信息提取:由三公九卿的职责可以看出:“三公”职责明确,互不统属,干脆隶属于皇帝;九卿中许多属于管理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的机构,体现了“家天下”的观念。[漫画解史]秦朝巩固统一信息提取:秦始皇统一六国,并通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以及建设道路、驿站等措施来强化国家统一,有利于增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对国家的认同。考向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确立的缘由、特点和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肯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肯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古代政治制度探讨》导读史料中“东方小农”是指中国的农夫;“肯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表明农夫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其根源应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角度进行思索。史料二秦朝中心集权制度导读史料图示中“三公”权力三分,各司其职又相互牵制,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手中。“郡监”“郡尉”直属御史大夫和太尉,体现了中心干脆管辖地方的特点。史料三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其次卷》导读史料信息“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各有职分、等级、俸禄”说明官员不再是世卿世禄,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代表东方小农的‘主宰、权威’”是什么?导致东方小农“肯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的根源是什么?提示代表:皇帝。根源: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和脆弱性。2.依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提示(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心行政体制,中心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为皇室专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中心干脆管辖地方,长官由皇帝干脆任命。3.(拓展)(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明显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提示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史论归纳]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确立的缘由、特点和影响1.缘由(1)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须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爱护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度,镇压农夫的抗拒。(3)思想: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2.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2)地方肯定听从中心。(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4)官员职责明确,相互牵制。3.影响(1)主动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大国。②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境况日趋恶劣,阶级冲突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链接高考]1.(2024·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闻贬抑秦始皇B.年头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秦琅邪石刻和《淮南子》关于国土何时达到流沙的记载不同,说明在史料运用的时候要持慎重的看法,首先要辨别真伪,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相识,故C项正确;《淮南子》仅叙述了颛顼帝、大禹、纣时国土达到的地区,无法体现以传闻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B项陈述了“差异”,没有说明题目主旨,故解除;石刻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明显,无法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故D项错误。答案C2.(2024·天津高考,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终必需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冲突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解析由材料内容“最终必需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确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冲突,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答案D3.(2024·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立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实力强大解析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不断增加,建立起中心集权制国家,国家组织实力强,能够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办大事,故答案为D;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制)走向瓦解,故A项错误;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对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起了重要作用,但起确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工具),故B项错误;当时的交通落后,C项解除。答案D考向二郡县制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史料研读]史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明显有深厚的贵族色调,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导读史料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指出了周秦创制的影响。“‘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是指西周实行分封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是指秦实行郡县制。史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导读顾炎武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角度评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顾炎武认为“其专在下”在于地方权力过大,“其专在上”在于君主专制。史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定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心集权和皇权制的须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导读史料中“必定结果”说明白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定,由此指出了官僚政治的特点。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是什么?提示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秦形成中心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2.史料二是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史料二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提示同意。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地方割据,如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郡县制下皇帝任命官员,中心干脆管辖地方,但君主高度集权和专制,易造成决策失误,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也不利于调动地方管理国家的主动性。3.(拓展)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和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主动作用。提示(1)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2)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史论归纳]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转变及其历史作用1.转变(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驾驭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依据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心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2.历史作用(1)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2)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心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链接高考]1.(2024·海南单科,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否定了分封诸侯的主见,设置郡守等官职,与周代以来“分封建邦”的分封制有很大不同,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悖;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A2.(2010·全国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能政绩任免官吏解析材料中“公天下”的含义是从天下选拔官吏,它与世卿世禄制的“私天下”相对,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主要表现,B、C两项虽然体现了郡县制的进步性,但不符合“公天下”的含义,故均可解除。答案D3.(2024·上海单科,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________,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解析材料中“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辩不休,因此省略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变更,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汉初,不是干脆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干脆取代分封制,故D项错误。答案B1.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体现的是君臣关系。2.中心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心,地方受命于中心的一种政治制度,体现的是中心和地方的关系。3.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4.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心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协作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5.秦朝中心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心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心和地方、中心对地方进行统治。6.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干脆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吩咐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eq\a\vs4\al\co1(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2024·江苏扬州中学质检)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体现出()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解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维系,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A项错误;西周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心集权制度,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相符,故B项正确;官僚政治只是秦朝建立的中心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C项错误;法律治理只是秦朝确立的中心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与材料中“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2.(2024·常州调研)《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冲突,尚不突出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意思是说:官员只是充数而已,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全部事情都由皇帝确定,因此B项正确。答案B3.(2024·南京六校联合体期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A.反映皇帝独尊 B.加强思想限制C.突显皇权至上 D.确立官僚政治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目的,秦始皇废除谥法的目的不仅是反映皇帝独尊,故A项错误;加强思想限制,并不是废除谥号的目的,故B项错误;秦始皇确定废除谥号,是为了突出皇帝皇权至上,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的确立体现在郡县制,材料中围绕的是皇权的行使,故D项错误。答案C4.(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期中)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解析材料“掌讨奸猾,治大狱”表明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官员,审理大案,故C项正确。答案C5.(2024·盐城模拟)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殊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作奸犯科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郡守解析据材料“‘秦朝’对一些作奸犯科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知该官员负责监察百官,丞相驾驭行政权,A错误;御史大夫行使监察百官之职,B正确;太尉掌管军务,C错误;郡守为地方行政长官,D错误。答案B6.(2024·常州模考)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粟;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官僚体制严峻失衡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解析材料中“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表明,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故A项正确。答案A7.(2024·苏州高三调研)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造成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秦灭六国疆域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解析材料说的是先秦时期,姓氏是贵族身份的象征,秦灭六国后,姓氏的贵族象征意义就起先消逝了。秦朝疆域宽阔与这一变更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秦朝时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8.(2024·南京调研)《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A.由秦王嬴政创立 B.春秋战国已出现C.全面取代分封制 D.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心集权,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并未体现。答案B9.(2024·常熟高三期末联考)秦王朝在完成对一些“化外之地”的折服后,必定会想方法使国家观念深化边缘地区,使“蛮夷”干脆受到国家统治。这可用来说明秦王朝()A.有效地限制了边疆 B.刑罚严酷的必要性C.推行郡县制的缘由 D.“文字狱”的残酷解析郡县制能对“蛮夷”进行干脆管理,能使“蛮夷”干脆受到国家统治,所以材料可用来说明秦王朝推行郡县制的缘由,选C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限制边疆的方法而未强调有效地限制了边疆,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刑罚严酷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文字狱”的残酷是在清朝,选项D不合史实。答案C10.(2024·连云港质检)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限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别 D.为民主政治奠基解析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原来的贵族政治,这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并运用法律手段管控国家,这些都使国家的管理趋向制度化,故A项正确。答案A11.(2024·常州中学质检)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心。两者相同之处在于()A.职位世袭的权力 B.建立武装的权力C.行政管理的权力 D.设置官员的权力解析分封制下世袭统治权,郡县制下官员不再世袭,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能够建立地方武装,而郡县制下长官不具备该职权,故B项错误;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地方行政制度,享有管理地方的权力,故C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能向下分封,而郡县制下官员权力由中心规定,故D项错误。答案C12.(2024·南通模拟)“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心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心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解析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分别隶属于中心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心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答案B13.(2024·南通、扬州、泰州调研)“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减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解析“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与材料中“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亦事势推迁所必至”表明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故B项正确;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度与材料中“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不符,故C项错误;“减弱”与材料中“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4.(2024·扬州模考)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更,本质上体现了()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心集权的强化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解析材料“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说明随着中心集权制度的加强,传统的族群社会逐步被取消,B正确;宗法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风俗观念不是材料主旨,C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工地民工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合同
- 2025年京牌指标租赁合同及车辆购置税费减免协议
- 2025年度住宿生生活服务及安全保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关于电力设备租赁的长期合同
- 2025年度特殊材质门窗定制安装合同范本3篇
- 2024养殖场兽医专业团队建设与疾病防控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专业展览馆展位租赁合同补充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集资房过户合同版
- 2024年物流包装材料供应外包合同3篇
- 2024年版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合同
- 【企业杜邦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6000字】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富阳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题
- GB/T 5343.2-2007可转位车刀及刀夹第2部分:可转位车刀型式尺寸和技术条件
- GB/T 32285-2015热轧H型钢桩
- 中考数学真题变式题库
- FZ/T 91019-1998染整机械导布辊制造工艺规范
- 主持人培训 课件
- SHSG0522003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制造部年终总结报告课件
- 企业大学商学院建设方案
- 粤科版高中通用技术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