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_第1页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_第2页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_第3页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_第4页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1.种群概念的三要素?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注:一个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一个种群其实就是一个繁殖单位,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3.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计算种群密度时:一定要带单位)4.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因素:年龄结构。5.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和估算法(包括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原理:生物的趋光性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①抽样检测法也可以用于单细胞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例如:绿藻、酵母菌等)②应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猛禽。猛兽等的种群数量③根据动物的粪便区分动物种类,获得种群数量④应用动物的声音对不同个体进行识别,进行种群数量的检测6.样方法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4个)?(1)适用范围:植物(一般双子叶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差的动物(例如昆虫卵、蚜虫、跳蝻)(2)注意事项:①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②确定选取的样方的大小(调查的个体数量偏小时,可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和数量及取样方法[包括五点取样法(正方形地段)和等距取样法(长方形地段]③先计算每个样方中的种群密度,再求平均值④计数方法:同种生物个体不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位于边缘的个体,应遵循“计算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7.标记重捕法的适用范围?公式?注意事项?(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或标记数)×重捕数/重捕中标记数(3)注意:标记不能过分醒目,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以保证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记符号在调查期间不会消失;整个种群在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的迁入迁出根据计算公式分析以下问题(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调查过程中,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数据会偏大;(2)如果动物被捕获并标记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偏大;(3)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会偏小。(4)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计数时应将死亡个体计数在内,估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不变。8.(1)年龄结构的概念?(2)三种类型?各自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种群的变化趋势?(3)如何影响种群数目的变化?(1)年龄结构的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幼年个体数多,老年人个体数少,种群密度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种群密度相对稳定。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幼年个体数少于成年、老年个体数,种群密度减小。判断:①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②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若环境改变(如食物、天敌、气候)种群数量可能发生改变,且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迁出率③某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则种群密度会减少(×)自然增长率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才会减少④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别比例(3)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9.性别比例的概念?性别比例分别通过什么影响种群密度?概念: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比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引诱剂降低种群密度的原因?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害虫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降低了种群的出生率,从而使该种害虫种群密度明显降低。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1.数学模型的概念?表现形式?优缺点?①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②曲线图、数学方程式、表格③数学方程式更准确但不直观,曲线图更直观但不准确2.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有?增长(J形增长和S形增长)、波动和下降。3.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1)条件(模型假设)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2)例子:实验室细菌等的培养、种群迁入新的适宜环境最初一段时间等(3)公式以及各字母的含义?计算公式:t年后,种群数量Nt=N0·λt。(注:N0为起始种群数量,λ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当λ=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λ<1时,种群数量减少。种群数量0种群数量0时间增长率为:λ-1,“J”形曲线中增长率不变,λ的大小与种群密度无关。4.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1)条件:①资源空间有限②种内竞争加剧③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存在(2)S形增长数量变化以及增长速率变化曲线:曲线分析:①图一中B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图一中E点种群增长速率等于0,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②图一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③图一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④图一AC段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增加;CE段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降低。⑤图二所示,“S”形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上升,先增加后减小。⑥图二中t1对应图一中C点;t0-t1段对应图一中AC段;t1-t2段对应图一中CE段;t1-t2段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增长速率减慢,但是仍在增长)图乙中(1)0-4年间,种群数量基本不变;(2)4-10年间,种群数量减少;(3)10年以后,种群数量增加;(4)种群数量大致呈“J”型增长的时间为16-20年之间;(5)种群数量最少是在第10年。6.什么是环境容纳量?又称?它是一成不变的吗?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能随环境变化而改变。K值出现的原因是:资源、空间有限,种内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7.“J”形曲线和“S”形曲线在实际中的应用?(1)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如渔业捕捞)捕捞剩余量控制在K/2,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既可获得较大捕捞量,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2)K值的应用:①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濒危物种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根本措施。②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环境容纳量;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处(若达到K/2值处,可导致该有害成灾)8.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培养液中种群数量的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2)操作步骤: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注意点:①取样前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②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过多,可以将样液稀释后再取样。③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④本实验需要做重复试验,目的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偶然误差。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括?种群内部生物因素和种群外部生物因素种群内部生物因素是指种内竞争对种群增长的限制(可以通过影响种群增长率来影响种群数量)。4.种群外部生物因素则包括?食物和天敌、竞争者、传染疾病的病菌等。5.食物的增加可以使种群数量增加、K值增加;食物的减少可以使种群数量减小、K值减小;若食物极度匮乏,种群可能消亡(即种群数量降为0)6.捕食性天敌增加则种群数量减小,K值减小,但一般情况下不会降为07.竞争者的出现使种群数量减小,K值减小,若两种生物竞争激烈,则较弱的种群可能消亡。8.密度制约因素是指?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1)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越大,这些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2)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例如: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9.渔网的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产量。原因是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下降.10.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如果一味依赖喷洒农药的方法,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伤及害虫的天敌;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农林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第二章第一节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三要素)?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2.种群水平的研究重点在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包括?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种群。3.群落研究的问题包括哪些?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4.群落的结构包括哪五个?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1)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1)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5.物种丰富度的概念?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丰富度相同的群落,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6.优势种概念?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7.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个?种间关系包括: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原始合作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举例:海葵和寄居蟹8.各种种间关系的比较和分析,举例?图①表示捕食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图①中A、B分别表示被捕食者、捕食者举例:翠鸟捕鱼、羊与草、青蛙与昆虫。判断方法:从最高点判断,一般情况下,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前,捕食者变化在后。图②、③表示种间竞争概念: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想象。种间竞争的两种情况:a竞争实力悬殊b竞争实力相当分别会出现什么结果?a竞争实力悬殊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占劣势,甚至消亡。类型: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b竞争实力相当表现为相互抑制。类型:牛与羊图②中,随时间变化,两种群间竞争程度如何变化?先弱后强再变弱。该时间内,A种群为S形增长。9.群落形成空间结构原因?类型?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种群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0.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分层现象的意义是?①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②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11.在陆生群落中,影响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决定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有光照(主要)、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无机盐等。12.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动物分层主要决定因素是植物的垂直结构所创造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13.水平结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14.①在一个池塘中,从岸边到中心分布不同类群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②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鳙鱼分布在水的上层,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鱼分布在水的中层,而肉食性的青鱼则分布在水的下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③草坪群落是否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判断:一个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15.什么是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6.生态位的概念?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的意义?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17.四大家鱼混养的目的: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提高效益。18.探究实验: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原因?由于土壤中动物身体微小,而且较强的活动能力。(2)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物种数目。(3)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和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4)诱虫器的原理?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5)土壤与花盆壁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为了使空气流通,(6)采集的小动物放在什么里保存?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7)观察时最好使用____显微镜?体视显微镜19.立体农业原理?例子?原理:立体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例子:板栗茶树结构、稻鱼蛙结构第二章第二节群落的主要类型一、陆地群落的主要类型: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冻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1)主要分布区域: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2)气候特点: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3)群落结构特点: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2.生物特征——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①主要植物:荒漠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如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②主要动物: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利于减少水分蒸发;蛋壳坚硬,能保护胚胎;变温动物,早晨接受阳光,太热退到阴凉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③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例如,植物的叶不发达,有的植物的叶片气孔在夜晚才开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等。动物的皮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大多数动物是夜行性的,在白天炎热时不活动;一些动物的排泄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丢失;等等。草原生物群落1.(1)主要分布区域: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2)群落结构特点: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2.生物特征①主要植物: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少量的灌木丛,乔木少见。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②主要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③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擅长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森林生物群落1.(1)主要分布区域: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2)气候特点:降雨量丰富。(3)群落结构特点: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2.生物特征①主要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阳生植物多居上层,能吸收比较强的阳光。三七、人参、黄连、半夏,贝母以及某些蕨类、苔藓等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阴生植物的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因此,适应在弱光条件下生存。②主要动物: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如长臂猿、松鼠、蜂猴、犀鸟、避役和树蛙等。(四)其他群落类型:湿地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和冻原生物群落等。二、群落分布的规律性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比如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往往随处可见森林,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草原;再到西部干旱区则出现荒漠群落。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生物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1.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的体现:(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群落的类型受_水分_和__温度_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之所以能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_非生物环境_。(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适应,即群落不同种群之间也是彼此相互适应。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__种间关系__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举例:森林中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间,虽然对土壤、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_竞争_,但可以因_生态位_的不同而达到_相对平衡_的状态,和谐共存。注:森林、草原、荒漠每一种群落都可以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知识链接: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普遍性:每一个类型的生物群落中,植物、动物都形成了适应环境的方式(2)生物适应的相对性:①外因: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②内因: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的一面,不会因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特性。③进化的角度上: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自然选择的作用是长期的,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形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因此,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非绝对适应,更非永久适应。2.生物在群落中都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点,不同生物可以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减少或者避免竞争,在竞争资源和空间过程中和谐共存,达到相对平衡状态。3.不同群落中,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三节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的实质:在演替的过程中,原有物种并没有消失,本质上是优势种的取代。3.演替的类型: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不同点演替起点(概念)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速度

快演替目标

趋向形成新群落

趋向恢复原来群落时长和阶段时间长,阶段多

时间短,阶段少实例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过量砍伐的森林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阶段相同点

①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②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注意:次生演替时间较短的原因: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初生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5.群落演替的趋势及结果?趋势: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6.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①群落外界环境变化②生物的迁入、迁出③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④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不断演替的原因: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9.在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10.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地衣被苔藓取代了吗?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结果逐渐取代了地衣。(优势取代)演替都会发展为森林吗:不一定。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注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群落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哪些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2)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注:自养生物是指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如绿色植物、蓝细菌、光合细菌等②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硫细菌(3)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寄生动物注:寄生动物均属于消费者:如病毒、寄生细菌、寄生真菌、菟丝子及寄生动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注: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均为分解者,如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蘑菇、木耳及各种霉菌)蚯蚓、蜣螂、秃鹫等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是分解者。判断:①生产者一定是真核生物(×)②生产者一定是植物(×)③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④植物一定是生产者(×)⑤消费者一定是动物(×)⑥动物一定是消费者(×)⑦细菌一定是分解者(×)⑧分解者一定是细菌(×)⑨分解者一定是腐生型,腐生型一定是分解者(√)⑩消费者、分解者一定是异养生物(√)4.动物、植物、细菌、病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充当的成分?动物:消费者,分解者(腐生动物);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寄生植物);细菌:生产者(硝化细菌),消费者(肺炎双球菌、幽门螺杆菌),分解者(乳酸菌)病毒:消费者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自的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群落提供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它们所制造的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3)消费者:a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对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4)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才能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6.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7.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总的生物量还是比浮游动物的要多。8.①食物链中包括哪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②不包含成分的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③食物链中种间关系有哪些?捕食④食物网中种间关系有哪些?捕食和种间竞争⑤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第三营养级。9.食物网的形成原因?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11.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数量还是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12.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减少,其他生物均减少,这种生物是?生产者。13.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中,若某种生物有多种食物来源,其中一种食物减少,该生物数量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该生物食物来源广泛,某种食物减少,可以捕食更多的其他食物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1)能量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般认为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但也有例外,如流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为投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又如当有生活污水流入河流时,流入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能量的传递: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渠道)(3)能量的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4)能量的散失:①形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途径:主要是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特殊途径:动植物遗体形成的煤炭、石油等燃烧以热能形式散失3.分析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是:种群或营养级作为整体来研究。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输送到地球的太阳能不能全部被第一营养级固定。5.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的能量与粪便中的能量有什么关系?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哪个营养级?摄入能量=同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输入)本营养级的能量指的是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6.除最高营养级外每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a.两条去路?b.三条去路?c.四条去路?a.各营养级能量的两个去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储存在体内有机物中)和呼吸作以热能形式散失。b.各营养级能量的三个去向=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在某具体生态系统中(如赛达伯格湖)各营养级的能量的四个去向=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部分能量未被利用。粪便中的能量(上一营养级)④流向分解者摄入的能量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⑤流入下一营养级①同化的能量⑥未被利用的能量③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未利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固定是指未被固定的太阳能。注意:各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相等:①=③+④+⑤+⑥=②+③输入量=输出量熟记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课本P55图3—5)7.能量流动的特点?原因?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单向流动的原因: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还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注: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无法重新被利用,能量不能循环。8.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营养级不是个体间,可以包含不同物种)判断:①一只狼吃了一只兔子,狼获得兔子能量的10-20%(×)②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这种蜣螂最多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9.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到第五营养级后,能量已不足以维持新的营养级。10.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化学能),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11.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12.能量金字塔的概念?形状特点?①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作能量金字塔。②形状特点: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原因: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判断: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金字塔形(√)生产者、分解者位于能量金字塔的底层(×)13.生物量概念?生物量金字塔的概念?形状特点?生物量金字塔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是上宽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呢?①生物量是指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②概念:如果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就形成生物量金字塔。③形状特点:大多也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④一般情况下,生物量金字塔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金字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总的生物量还是比浮游动物的要多。14.数量金字塔的概念?形状特点?①概念:如果表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就形成数量金字塔。②形状特点:多数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但也可呈现上宽下窄倒置的金字塔形,举例说明:如:树→昆虫→鸟,如右图:判断:数量金字塔一定都是正金字塔形(×)1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①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实例: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间种套作、蔬菜大棚中的多层育苗、稻一萍一蛙等立体农业生产方式。②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例:桑基鱼塘;沼气池的应用③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实例: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田间除草除虫16.沼气池的意义?原理?意义: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率。利用的原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等注意:①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②可以人为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17.关于计算问题:(1)利用图:下图(2)审题时,先看有无分配比例,能量传递效率;再看是食物来源比例还是生产者分配比例(食物来源比例逆推,生产者分配比例正推)第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①概念?②又叫?③物质是指?④生态系统是指?⑤哪两者之间循环?①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②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③物质是指:C、H、O、N、P、S等元素。④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⑤物质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②循环往复运动3.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代表什么过程?①:光合作用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摄食④: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⑤:化石燃料的燃烧⑥:分解者的分解作用4.①碳在非生物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②碳在生物群落的主要存在(流动)形式?含碳有机物③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是什么形式?CO2④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通过光合作用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群落⑤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则是通过什么过程实现的?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5.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水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局部短缺,水圈中的二氧化碳也能及时进入大气。6.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措施?原因:化石燃料开采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措施: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清洁能源②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植物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采取秸秆还田,提高农田土壤储碳量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①能量的固定、存储、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释放等过程②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③能量作为动力,可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2)区别: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是单方向不循环的流动。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光能→化学能→热能以有机物、无机物的形式循环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被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8.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农田生态系统还需要经常施肥呢?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9.生物圈在物质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在能量上不是,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太阳能或现成有机物质补充)。10.生物富集的概念?引起生物富集的物质?特点?①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②引起生物富集的物质: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有机化合物,一些放射性物质。③特点:全球性。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案例1:(1)提出问题: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2)作出假设: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3)设计实验:①实验材料:带有落叶的土壤②采用对照实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土壤如用塑料袋包好进行处理(60℃恒温箱处理1h)。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③落叶处理:为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可将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再放入叶袋。④填埋落叶:在实验地挖2个深10-20cm的坑,埋入叶袋,可设置3组重复实验(4)进行实验(5)观察结果:叶袋在土壤中埋放12天后取出,冲洗叶片,干燥后称重并记录结果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步骤:(1)取材分组编号:制备土壤浸出液,另取两个烧杯,编号A、B,放入等量淀粉糊。(2)单一变量处理:在A烧杯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加入30mL蒸馏水。(3)在室温(20℃左右)环境放置7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A1、A2、B1、B2。(4)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5)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第三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流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2.生态系统的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3.生态系统的三类信息的概念及相应的例子物理信息:自然界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非生物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或群体。例:蛛网的振动频率、狼的呼叫、候鸟的长途迁徙、信鸽的千里传书、鱼群的洄游、萤火虫发光、飞蛾扑火等。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例: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信息素(昆虫、鱼类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存在的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动物的尿液、黄鼬遇敌释放臭气等。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可以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例:蜜蜂跳舞、动物的求偶行为、雄鸟发现危险迅速起飞等。信息传递的特点?信息传递的特点:往往是双向的。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信息传递发生的范围:a.同种生物之间b.不同种生物之间c.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经过了哪些环节:(1)信息产生的部位——信息源(2)信息传播的媒介——信道(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3)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信息受体()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例1:蝙蝠靠“回声定位”取食或御敌;例2:莴苣或烟草种子萌发需特定波长的光刺激。上述两个实例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例3:“开花”需光信息刺激;例4:雌雄昆虫交尾涉及“性外激素”上述两个实例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例5:草原返青,“绿色”为食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例6:森林中,狼能够根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例7:课本70页资料分析4上述三个实例体现了: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9.信息传递在农业上的应用?并举例。防治有害动物的方法?①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果能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化学防治通常指利用农药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其优点?缺点?优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杀灭有害动物。缺点:①污染环境;②同时能杀灭有害动物的天敌;③连续使用能增强有害动物的抗药性。11.生物防治的优点?举例生产中的生物防治?优点:a.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b.效果更好c.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例:①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②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③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之繁殖力下降,从而减少其对农作物的破坏。12.判断:①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②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之间(×)解析: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③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④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诱捕害虫属于化学防治(×)⑤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13.某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取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信息传递)14.对信息传递有关知识点的辨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2)鸟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3)信息传递的范围包括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性外激素、舞蹈等)、异种生物个体之间(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中的警示作用)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有物理信息中的光、磁等)。第三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a: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b: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C:收支平衡:例如:在某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注意:生态平衡并不是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2.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概念?意义?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负反馈调节的意义: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注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6.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包括?各种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实例?二者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实例:①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②当森林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实例:森林局部火灾后,森林仍能逐步恢复原状。(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呈负相关。即: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也成立。特例: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及恢复力稳定性均弱7.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强的是?为什么?森林生态系统原因: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8.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另外,适当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也可以提高稳定性。注意: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会引发外来物种入侵,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物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遭到破坏9.生态缸需要满足的条件?(1)生态缸应密封。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2)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4)生态缸的成分要齐全且比例适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注:每个星期至少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10.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Ⅰ.喷洒高效农药;Ⅱ.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请评价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理由。答案: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铃虫的天敌。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由于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要原因是什么?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被分解,需氧型细菌数量减少,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4)某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将过量的有机废水排入河流将会使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第四章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生态足迹的概念?特点?(1)概念: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2)生态足迹的特点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b.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如步行与开车,开车生态足迹会增大;吃蔬菜和吃牛肉,吃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2.看课本P85页曲线图,了解什么是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①当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时,会造成生态盈余(生态赤字/生态盈余)②当生态承载力总量<生态足迹总量时,会造成生态赤字(生态赤字/生态盈余)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主要成因(课本P86)①全球气候变化: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②水资源短缺:淡水约占地球水资源的2.53%,但是其中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不到三分之一,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③臭氧层破坏:由于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持续下降,在南北极附近甚至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④土地荒漠化:人类活动会导致干旱或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目前除了南极洲,其他各洲均存在土地荒漠化。⑤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在急剧下降。目前物种灭绝的概率是自然灭绝概率的1000倍。⑥环境污染: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会导致雾霾、酸雨频发。3.水体污染的类型及各自成因?危害?污染类型成因危害无机污染水体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度增加,进一步加剧水质恶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机污染水体中富含有机物异养型生物繁殖,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进而使河水变黑、发臭重金属、农药污染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极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例如水俣病是因汞随食物链传递,在人体内聚集。注:①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②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