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词语:

100年前,jiā兴南湖上中共“一大”开幕,党的zhàohuàn让仁人志士热血fèi

téng,马克思主义zhēn

lǐ让生活在kǒngbù阴云中的人民觉xǐng,从此中国走上了全新的革命道路。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古诗词和名言积累。

诗中有良辰好景。“________,________细无声”是杜甫笔下润泽万物的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叶绍翁访友不遇时领略到的小院关不住的春景。诗中有高洁情操。“______,_________”是于谦清白做人的情志;“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郑燮刚正不阿的骨气。名言中有人生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用心读书,才会文辞精妙;“________利于病,_________利于行”劝诫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意见。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描写人物心情的:__________(2)与“翻箱倒柜”结构一样的:______________

(3)来自历史故事的:__________(4)表示“夺得第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科学家pāndēng(

)科技高峰,扬大国志气。当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那一shùnjiān(

),现场bàofā(

)出热烈的掌声。河北涿州等地,连日zhòuyǔ(

),引发特大水灾,人民子弟兵毫不tuìsuō(

)身先士卒,显大国担当。他们无惧páoxiào(

)的洪水,齐力fènzhàn(

)洪魔。成都大运会,中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展大国风采。中国队以178枚奖牌位居奖牌之首,岂不令我们rèxuèfèiténg(

)。4).积累填空。

(1)_______一水间,_______不得语。

(2)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

(5)孔子东游,见__________,问其故。5).《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___________。请按这部小说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将以下章节进行排序:___________(填序号)

A.顶针事件

B.彼得大叔去世

C.父亲的离去

D.母亲再嫁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句子中“等闲”的意思与“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相同的是(填序号)A.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对下列读书名言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A.拟人

反问

排比B.比喻

设问

排比C.比喻

反问

拟人D.夸张

设问

拟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漫漫征途)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闲适)。B.五岭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腾细浪,乌蒙磅礴(山势高大、险峻)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全,都)开颜(笑逐颜开)。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仿写比喻)

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下面的成语里的一字各表示不同的意思,你能区别吗?用线把成语的序号与表示的意思连起来。

①一心一意

a.单独

②一唱一和

b.一旦

③一见如故

c.数目一

④一尘不染

d.刚,才

⑤一鸣惊人

e.一点儿

⑥一面之词

f.专一

⑦一视同仁

g.同一

⑧一如既往

h.完全2).请将对应的书目、作者以及作品的内涵连线。

《鲁滨逊漂流记》

刘易斯·卡罗尔

对英国社会现实的揶揄

《爱丽丝漫游奇境》

丹尼尔·笛福

挑战传统,追求理想

《骑鹅旅行记》

马克·吐温

智慧、正义、勇敢

《汤姆·索亚历险记》

塞尔玛·拉格洛芙

责任、爱心、智慧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把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打上序号。

()狼说:“好,我放了你。不过你得告诉我,为什么你们松鼠这样欢欢乐乐,总在树上蹦蹦跳跳,而我总是闷闷不乐?”

()一只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不小心跳到一只睡觉的狼身上,狼猛地跳起来,要吃掉松鼠。

()狼把他放了。松鼠上了树,对狼说:“你老闷闷不乐,是因为你凶恶。我们欢欢乐乐,是因为我们善良,不做坏事。”

()松树请求说:“放了我吧!”

()松鼠说:“你先放我回到树上去,我才告诉你,要不然我实在怕你,讲不出来。”2).句子排序。

()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慢慢地流着。

()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蓝蓝的天空飘着一片片白云。

()不远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火红的野花。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

)里打“√”,错误的打“×”。

1.读小说时,可以通过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

2.某个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可以写一份倡议书。(

)

3.读古诗词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只能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

4.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5.柳公权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古诗词阅读。1.两首诗都写了美食,甲诗中的美食是_______,爱好这种美食的不是渔者,而是______,乙诗中的美食是_________。

2.两首诗都运用对比手法来抒发感情。乙诗通过妃子看见荔枝的嫣然一笑,与专使快马加鞭运送荔枝扬起的一团烟尘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皇宫骄奢生活的不满。甲诗通过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妙笔生花。

每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

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的故事。注意围绕中心意思写,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让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小公筷,大文明【材料一】公筷,即“公用的筷子”,是出于健康卫生考虑,放在菜盘上让大家用来夹菜,但不能放进口里的筷子。使用公筷就像使用口罩一样,既能防止别人把疾病传染给自己,也能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使用公筷是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真正体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用餐文明的新风尚。围桌同餐,相互夹菜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其乐融融地共享美食时,我们有可能不小心“共享”了消化道传染病。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如有家人感染,其牙菌斑和唾液中会带菌,共餐时,筷子就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增加其他亲人感染的概率。甲肝和戊肝更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式消化道传染病,传递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如长期和患者共用碗筷,健康人也可能被传染。“小公筷”带动“大文明”,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营造“舌尖上的文明”,让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惠及每一个人。【材料二】(1)材料一开头和结尾两段,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括全文B.抒发感情C.表达观点D.提出倡议(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把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使用公筷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

(4)芳芳爷爷认为,外出就餐可以使用公筷,但家里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用不着使用公筷,请你以举例子的方法劝劝芳芳爷爸。

_____________

(5)在使用公筷的过程中,芳芳经常会出现公筷与自己的筷子混淆的问题,请你在材料二的图片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为芳芳做个简单说明。

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点字成诗。桃深东鳜鱼谭花千肥流水江__________风倚磨无春潭未懒镜光面困___________2).读书节活动中,同学们撰写了读后感,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最合适的补充到读后感的题目中。A.《水浒传》B.《鲁滨逊漂流记》C.《骑鹅旅行记》D.《童年》E.《祖父的园子》F.《小英雄雨来》(1)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_____有感。

(2)爱,让一切自由和快乐——读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