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第九章_第1页
课件: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第九章_第2页
课件: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第九章_第3页
课件: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第九章_第4页
课件: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二版)第九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社会组织目录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社会组织结构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管理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特征一、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规范地位权威角色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第一,组织的目标结构第二,组织的心理结构第三,组织的技术结构第四,组织的整体活动二、社会组织的类型1.以功能和目标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是帕森斯)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2.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代表人物是彼得·布劳)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3.以组织谋求的顺从方式为基础的分类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4.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5.以组织的规模为基础的分类:小型的组织、中型的组织和大型的组织6.以组织内部关系为基础的分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1.以产业为标准的分类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2.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组织(二)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1、根据产业标准分(1)第一产业组织

国际渔业组织(2)第二产业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3)第三产业组织中国环保组织2、根据组织机构的性质分(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2)国家事业编制的组织(3)国家企业编制的组织第二节

社会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的含义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传统的组织理论家比较注重包括组织的稳定、明确的相互关系形式、清楚的职权和严格的沟通渠道在内的正式结构。他们强调结构的客观性、非人格化和形式化等特点,组织结构被认为是最重要、最持久的概念。现代组织理论家则开始注意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信灵活的结构形式更适应环境的需要,也更有效率。(二)组织结构的内容社会组织中的层次、部门结构,每一层次、部门担负的职能,按层次、部门分派任务和进行活动的方式社会组织中的正式关系及履行职责的形式,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保持行动一体化的方式社会组织中的职权系统,即权力、地位和等级关系指导社会组织中人们的活动和关系的正式规则、程序和控制方法。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2)有效跨度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责权对等的原则。(6)精简与效率原则。(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二、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一)组织的正式结构正式结构定义: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各个职位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形式(王思斌,2003)。典型特征: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明确性、正式性和稳定性。社会组织中的正式结构常见的正式结构形式:“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等形式直线职能式结构(又称生产区域管理制)

矩阵组织结构

3

事业部组织结构(二)组织的非正式结构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它是在组织正式分工之外存在的、由组织中的非正式关系(比如老乡关系、同学关系等)所确立的结构。由非正式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它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的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

霍桑实验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

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

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着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心情快乐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1)正功能:对个人而言:第一,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第二,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第三,充分表露情绪反应。第四,提供独立的机会。对组织而言:第一,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第二,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第三,提供工作满意感。(2)负功能:第一,抵制变革。第二,目标冲突。第三,遵从行为问题。第四,谣言问题三、科层制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理想类型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所谓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它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明确的职权等级

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5、量才用人

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是个人官僚主义涵义——泛指一切管理失调的现象。凡是由于管理的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弊端都属于官僚主义。科层制中的表现:1、浮夸习气2、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3、繁文缛节、文牍主义4、例行公事、文山会海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一、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二、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一)传统组织理论主要理论有:弗里德里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理论泰罗的观点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管理要走向科学泰罗期望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以使工人与管理人员达到共同富裕。法约尔的观点

提出了管理过程的五个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14项组织管理原则他认为管理原则不应是死板的,不能固守这些原则的要求,而是以适应需要为目的进行灵活调整。韦伯的观点

提出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的组织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运行和目标的达成,因而适用于各种情形和背景。为此,韦伯首推科层制(Bureaucracy),并且阐述了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作的基础和保证。(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梅奥及其合作者于1927至1932年之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实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该理论认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手段。(三)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系统理论:把系统作为由从属部分结合成的集合整体来对待;组织权变理论: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组织经济理论: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三、组织管理方式(一)家长制的管理方式涵义——是一种以人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主要产生于组织规模小、分工不发达的传统社会,最早是建立在血缘群体家庭、家族基础上的以家庭或家族成员为其主要的管理人员,管理权利往往集中在家长一人手中。家长制管理方式家长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组织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组织管理的随意性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任人唯亲终身制(二)科层制的管理方式涵义——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建立在有系统地划分组织权力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套专业化的功能、固定的规程和权威分层。科层制管理方式陆学艺(1996)将上述特征概括为五点:权威分层、职务分等因公设职、专职专人任人唯贤、赏罚分明照章办事、公平无私公文往来、空口无凭官僚主义问题涵义——泛指一切管理失调的现象。凡是由于管理的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弊端都属于官僚主义。家长制中的表现:遇事推诿、相互扯皮、一言堂、不关心群众痛痒等科层制中的表现:1、浮夸习气2、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3、繁文缛节、文牍主义4、例行公事、文山会海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一、单位组织及演变(一)单位组织的含义和特点单位组织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是指那些以企事业组织为单元,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对其成员承担多种责任并对其进行全面管理的企事业组织,简称为单位。单位组织的具体特点(1)集多种职能于一身,即任何单位组织都有自身的专业分工,同时又承担政治和行政管理职能、福利职能等。(2)政治性较强。单位组织中普遍设有党组织、工会、妇女组织等,参与政治活动。(3)行政等级性。(4)组织内部资源的非流动性。(5)组织活动的高度计划性。(6)成员对组织的依赖性强。(二)单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单位体制也相应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使企业与政府在功能上以及结构上开始分化。此外,由于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发展,使体制外的资源得以产生和流动,进而使社会成员能够在单位组织之外就业,单位承担的社会功能外移,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转变。二、民间组织(一)民间组织的含义和特征民间组织通常又称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它一般是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二)民间组织的分类和功能民间组织的分类按照组织的性质和任务,民间组织可以分为行业性、专业性、学术性和联合性四类。从功能的角度,民间组织可以分为政治性社团、经济性社团、文艺与体育社团、科学技术性社团等。民间组织的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发展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三)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我国的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恢复和发展。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发展民间组织或社会团体的要求。在我国现阶段,民间组织已逐步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是国内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另一方面则是境外民间组织大举涌入,二者相互交织,共同促进。/fanwen/jingji/124715.html思考问题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p164)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p167)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p171-172)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