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地中最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28m B.42m C.50m D.55m3.山上有一处题刻了山名的石碑(高度不超过1米),不考虑树木遮挡,下列位置能清楚地看到石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月球在巡天过程中会有背景行星(或恒星)被它遮挡住,这一现象叫作“月掩星”。2024年发生了多次“月掩土星”,我国境内可见两次,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上演。如图为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今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上演“月掩土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图中的()A.乙段和甲段 B.甲段和乙段 C.乙段和丙段 D.丙段和丁段5.今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月掩土星”发生期间,地球公转速度()A.先变慢再变快 B.先变快再变慢 C.越来越慢 D.越来越快家住甲地的某同学设计“影子长度”探究学习活动。夏至日,他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如图为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的甲地直立杆(杆长1米)影长变化图。据此完成6~8题。6.甲地的经度可能为()A.120°E B.90°E C.60°W D.90°W7.由图可知甲地()A.位于北半球 B.有极昼极夜 C.属于中纬度 D.有太阳直射8.在测量当日至之后的一周时间内,该地()A.昼短夜长,夜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夜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长人们在野外可以借助机械手表和太阳确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放,使时针对准太阳;中午12点前,时针与钟表“12”时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如图1);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方向,时针与钟表“12”时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某日北京时间9时,正在四川盆地某处(30°N,105°E)的考察队员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此时的太阳(如图2)。据此完成9~10题。9.运用上述方法确定方向,需要依据()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B.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C.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0.该考察队员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A.S1 B.S2 C.S3 D.S4云贵准静止锋又称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受其控制贵州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阴雨连绵,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如图为冬季云贵准静止锋日数逐年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11.冬季贵州阴雨连绵,其降水主要属于()A.锋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12.下列能正确反映贵阳冬季“天无三日晴”成因的是()A. B. C. D.13.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长达81天,可能是因为当年()A.高大地形阻挡减弱 B.贵阳太阳高度角小 C.强冷空气活动频繁 D.昆明日照时数较长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多地遭到“炸弹气旋”袭击,造成大规模断电和水陆交通受阻。所谓“炸弹气旋”,是指一类特别的中纬度锋面气旋,中心气压在24小时降低24hPa,因其急速发展且强度高而得名。如图为该地11月20日3:00天气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该“炸弹气旋”近地面气流运动状态为()A.顺时针辐合 B.顺时针辐散 C.逆时针辐合 D.逆时针辐散15.“炸弹气旋”急速发展的原因可能是()①冷暖空气强烈交锋②洋面温度急剧下降③洋面大量水汽凝结④中心气压急剧升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之中,主要是由玄武岩构成的岛屿。2024年11月22日晚间,台湾省台南市接连发生14起地震,这与台湾岛所处于地震多发区息息相关。图1为我国台湾省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16.我国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离运动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离运动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向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17.组成澎湖列岛的岩石主要为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河流上大型水库的修建,会改变大坝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从而引起河床变化。一般来说,距离大坝越近的下游河段,受到的水流冲刷强度越大。为了研究2003年三峡大坝运行对下游沙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通过分析卫星拍摄的遥感影像资料,绘制了荆江河段两个典型沙洲不同时间的面积变化(如图)。据此完成18~20题。18.为更好地对比分析沙洲面积的年际变化,该研究小组提取遥感影像的月份可能是每年的()A.2月 B.5月 C.8月 D.11月19.据图可知,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荆江河段两个典型沙洲的面积变化趋势为()A.关洲持续减小 B.关洲逐渐变小,之后趋于稳定 C.金城洲持续减小 D.金城洲逐渐变小,之后趋于稳定20.三峡大坝运行后两个沙洲面积变化差异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A.关洲距三峡大坝更近 B.金城洲的泥沙颗粒更细 C.金城洲植被覆盖率高 D.关洲的采砂活动更严重埃尔湖(如图)海拔低于海平面12米,为澳大利亚最低点,湖水深度较浅,水位季节变化大,湖面最大可超过15000km2。据此完成21~23题。21.下列属于埃尔湖的主要补给水源的是()A.地下水 B.河流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22.埃尔湖水域面积最大的时间可能为()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3.埃尔湖湖水深度较浅的自然原因可能是()①湖盆较浅②湖盆较窄③农业用水量大④湖水蒸发量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海雾是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底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西部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一片凉爽的海岸荒漠,沿海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且不易消散。如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纳米布沙漠西部海域常常形成浓厚海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暖湿空气 B.靠近沙漠海水温度较高 C.海陆间的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降温作用较强25.纳米布沙漠西部海域浓雾不易消散可能是因为()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如图展示了我国某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此完成26~27题。26.图中最适合的图名是()A.自然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B.区域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自然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D.区域环境差异性示意图27.图示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土壤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如图为太白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28~30题。28.太白山甲、乙自然带分别是()A.针叶林常绿林 B.落叶林硬叶林 C.针叶林落叶林 D.落叶林常绿林29.导致太白山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南坡起始海拔低 B.北坡水分条件好 C.南坡热量条件好 D.北坡相对高度低30.太白山高山灌丛草甸带南北坡分布差异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山体顶部南北坡()A.海拔基本相同 B.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较小 D.相互影响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40分。3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1)指出如图所示的月份(1月或7月),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理由。(2)指出图如所示季节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原因。3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温距平是指某海域一定时间内的海温与同期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一般认为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0.5℃时,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达到或低于—0.5℃时,出现拉尼娜现象。如图为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变化折线图。(1)补充箭头,完善2021年年初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模式图。(2)推测2018年年末南美洲西海岸渔业生产状况,并分析原因。(3)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量通常偏多,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3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汊口滩是一种发育在河道内分汊口处的堆积地貌。江西赣江河道分汊频繁,在河道的分汊处,水流发生分流,发育形成汊口滩。研究人员从滩头到滩尾通过钻孔取样,研究汊口滩的发育特征。图1为赣江某处汊口滩示意图,图2为T1、T2、T3三处钻孔沉积物垂向序列示意图。(1)与T1和T2处相比,指出T3处沉积层及沉积物的特点。(2)说明汉口滩的形成过程。(3)推测未来该汉口滩的发育变化趋势。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④地中最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答】解: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地中①③④所在位置的等高线向小数值凸出,是山脊,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河流,故ACD错误。②所在位置的等高线向大数值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最可能发育河流,故B正确。故选:B。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28m B.42m C.50m D.55m【解答】解:该图的等高距是10米,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是4条,所以(4﹣1)×10米≤H<(4+1)×10米,则陡崖的相对高度在30米~50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山上有一处题刻了山名的石碑(高度不超过1米),不考虑树木遮挡,下列位置能清楚地看到石碑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答】解:由于石碑的高度不超过1米,可以近似地认为它位于其所在等高线上。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丁位置与石碑之间没有更高的等高线阻挡视线,D正确。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甲与石碑之间有山脊阻挡,甲处不能看见石碑,A错误。乙处海拔低于与石碑中间的海拔,乙处看不见石碑,B错误。丙处位于陡崖下边的河谷,看不见石碑,C错误。故选:D。月球在巡天过程中会有背景行星(或恒星)被它遮挡住,这一现象叫作“月掩星”。2024年发生了多次“月掩土星”,我国境内可见两次,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上演。如图为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今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上演“月掩土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图中的()A.乙段和甲段 B.甲段和乙段 C.乙段和丙段 D.丙段和丁段【解答】解:图中的地轴向右倾斜,所以右侧的乙和丙之间的地球是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丙丁之间的地球是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丁甲之间的地球是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甲乙之间的地球是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今年我国境内“月掩土星”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上演,对应甲段和乙段,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今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月掩土星”发生期间,地球公转速度()A.先变慢再变快 B.先变快再变慢 C.越来越慢 D.越来越快【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我国境内“月掩土星”上演的时间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上演,此时间段逐渐靠近1月初的近日点,属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家住甲地的某同学设计“影子长度”探究学习活动。夏至日,他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如图为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的甲地直立杆(杆长1米)影长变化图。据此完成6~8题。6.甲地的经度可能为()A.120°E B.90°E C.60°W D.90°W【解答】解:甲地是在北京时间0时时,该地日影最短,即北京时间0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12个小时,与120°E经度相差180°,所以位于60°W。故选:C。7.由图可知甲地()A.位于北半球 B.有极昼极夜 C.属于中纬度 D.有太阳直射【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当天是6月22日,正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直立杆影长为1米,竿长1米,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乙影子朝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45°。乙地位于H=90°﹣(当地地理纬度﹣23.5°)=45°,由此可知当地地理纬度是21.5°S,有太阳直射。故选:D。8.在测量当日至之后的一周时间内,该地()A.昼短夜长,夜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夜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长【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夏至日该地影子在南边,说明太阳在北边,且正午时影长与杆长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为45°;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可知,45°=90°﹣(23.5°N±当地纬度),当地纬度为21.5°S。在测量当日至之后的一周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且直射点依旧位于北半球,当地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人们在野外可以借助机械手表和太阳确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放,使时针对准太阳;中午12点前,时针与钟表“12”时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如图1);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方向,时针与钟表“12”时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某日北京时间9时,正在四川盆地某处(30°N,105°E)的考察队员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此时的太阳(如图2)。据此完成9~10题。9.运用上述方法确定方向,需要依据()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B.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C.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解答】解: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故CD错。时针在12点的位置是中午,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在正南。过一段时间向西转一定角度,太阳和时针同时移动。因为地球24小时转一圈,时针转二圈,时针移动的角速度是太阳的二倍,所以时针对准太阳所在方向,其与12点的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故B正确,A错误。故选:B。10.该考察队员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A.S1 B.S2 C.S3 D.S4【解答】解:在北半球,中午12点前,使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钟表“12”时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方向,时针与钟表“12”时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9时,且考察队员位于四川盆地某处(30°N,105°E),这个时间点早于中午12点。在图2中,可以看到时针指向了9点的位置(因为此时是北京时间9时)。时针与“12”之间的夹角平分线,即是从9点到12点的中间位置向左(逆时针方向,因为还未到中午12点)引出的一条线,这条线在图2中指向了S2的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云贵准静止锋又称昆明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受其控制贵州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阴雨连绵,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如图为冬季云贵准静止锋日数逐年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11.冬季贵州阴雨连绵,其降水主要属于()A.锋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地形雨【解答】解:冬季贵州阴雨连绵是因为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降水类型属于锋面雨。故选:A。12.下列能正确反映贵阳冬季“天无三日晴”成因的是()A. B. C. D.【解答】解:贵阳冬季“天无三日晴”是因为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A为暖锋,A错。B为冷锋,B错。贵阳长时间受冷气团控制,C项贵阳受暖气团控制,C错。D项贵阳受冷气团控制,D对。故选:D。13.2011年准静止锋日数长达81天,可能是因为当年()A.高大地形阻挡减弱 B.贵阳太阳高度角小 C.强冷空气活动频繁 D.昆明日照时数较长【解答】解:高大地形阻挡减弱,通常会导致气候或气象现象的变化,但在此情境下,若高大地形阻挡减弱,理应减少准静止锋的影响,使其日数减少,而非长达81天,A错误。贵阳太阳高度角小,虽然会影响气温和光照,但与准静止锋的形成和维持没有直接关系。准静止锋的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与太阳高度角关系不大,B错误。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是准静止锋得以长时间维持的关键因素。冷空气与暖空气在某一地区交汇,形成锋面。若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相当,则锋面会在某一地区长时间停留,形成准静止锋,C正确。昆明日照时数较长,与准静止锋的形成和维持无关。日照时数主要影响气温和作物的光合作用,对气象现象如准静止锋的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多地遭到“炸弹气旋”袭击,造成大规模断电和水陆交通受阻。所谓“炸弹气旋”,是指一类特别的中纬度锋面气旋,中心气压在24小时降低24hPa,因其急速发展且强度高而得名。如图为该地11月20日3:00天气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该“炸弹气旋”近地面气流运动状态为()A.顺时针辐合 B.顺时针辐散 C.逆时针辐合 D.逆时针辐散【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该“炸弹气旋”位于北半球,中心气压低,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炸弹气旋”急速发展的原因可能是()①冷暖空气强烈交锋②洋面温度急剧下降③洋面大量水汽凝结④中心气压急剧升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答】解:“炸弹气旋”的特点是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显著降低,且急速发展。冷暖空气强烈交锋是气旋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冷暖空气的强烈交锋会导致气压的快速变化,①正确。洋面温度的变化通常不是气旋急速发展的直接原因,且题干中未提及洋面温度的变化,②错误。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能为气旋的发展提供能量,有助于气旋的急速发展,③正确。中心气压急剧升高与“炸弹气旋”的定义相悖,“炸弹气旋”的特点是中心气压显著降低,④错误。故选:A。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之中,主要是由玄武岩构成的岛屿。2024年11月22日晚间,台湾省台南市接连发生14起地震,这与台湾岛所处于地震多发区息息相关。图1为我国台湾省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16.我国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离运动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离运动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向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现象,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组成澎湖列岛的岩石主要为图2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解答】解:由材料可知,组成澎湖列岛的岩石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读图2,结合岩石图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可知,甲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组成澎湖列岛的岩石主要为图2中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河流上大型水库的修建,会改变大坝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从而引起河床变化。一般来说,距离大坝越近的下游河段,受到的水流冲刷强度越大。为了研究2003年三峡大坝运行对下游沙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通过分析卫星拍摄的遥感影像资料,绘制了荆江河段两个典型沙洲不同时间的面积变化(如图)。据此完成18~20题。18.为更好地对比分析沙洲面积的年际变化,该研究小组提取遥感影像的月份可能是每年的()A.2月 B.5月 C.8月 D.11月【解答】解:2月处于冬季,荆江河段的水位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小。此时,沙洲的面积受水流冲刷和沉积的影响也较小,因此更适合作为对比分析的基准月份,A正确。5月处于春季,荆江河段的水位可能开始上涨,沙洲面积可能因水流冲刷而发生变化,不适合作为对比分析的基准月份,B错误。8月处于夏季,荆江河段的水位通常较高,水流冲刷作用强烈,沙洲面积变化较大,不适合作为对比分析的基准月份,C错误。11月处于秋季或初冬,荆江河段的水位和水流冲刷情况可能因年份而异,不适合作为对比分析的稳定基准月份,D错误。故选:A。19.据图可知,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荆江河段两个典型沙洲的面积变化趋势为()A.关洲持续减小 B.关洲逐渐变小,之后趋于稳定 C.金城洲持续减小 D.金城洲逐渐变小,之后趋于稳定【解答】解:根据提供的图表,可以观察到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荆江河段两个典型沙洲的面积变化趋势。图表显示关洲的面积在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并非持续减小,A错误。图表显示关洲的面积在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逐渐减小,但之后趋于稳定,符合图表中的变化趋势,B正确。图表显示金城洲的面积在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并没有持续减小,C错误。图表显示金城洲的面积在三峡工程投入使用后有所变化,但并非逐渐变小后趋于稳定,D错误。故选:B。20.三峡大坝运行后两个沙洲面积变化差异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A.关洲距三峡大坝更近 B.金城洲的泥沙颗粒更细 C.金城洲植被覆盖率高 D.关洲的采砂活动更严重【解答】解:距离大坝越近的下游河段受到的水流冲刷强度越大,但图表显示关洲面积的变化并非完全由距离大坝的远近决定,A错误。泥沙颗粒的粗细会影响沙洲的抗冲刷能力。金城洲的泥沙颗粒如果更细,其抗冲刷能力可能较弱,导致在三峡大坝运行后面积变化显著,这与图表中金城洲面积变化较大的情况相符,B正确。植被覆盖率对沙洲的抗冲刷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且图表中并未提供植被覆盖率的信息,C错误。采砂活动可能会影响沙洲的面积,但图表中并未提及采砂活动对关洲面积变化的具体影响,D错误。故选:B。埃尔湖(如图)海拔低于海平面12米,为澳大利亚最低点,湖水深度较浅,水位季节变化大,湖面最大可超过15000km2。据此完成21~23题。21.下列属于埃尔湖的主要补给水源的是()A.地下水 B.河流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解答】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注入该湖泊的河流主要为时令河,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注入埃尔湖的水量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埃尔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因此其主要补给水源为河流水补给,B正确。该地区存在地下水补给,但是地下水补给季节变化较小,不是主要的补给水源,A错误。该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因此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较少,CD错误。故选:B。22.埃尔湖水域面积最大的时间可能为()A.1月 B.4月 C.7月 D.10月【解答】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注入该湖泊的河流主要为时令河,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注入埃尔湖的水量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埃尔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因此其主要补给水源为河流水补给;湖区河流上中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降水量较大,补给河流较多,河流流入湖泊,此时水量大,湖泊面积较大,埃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1月符合,A正确。4月为南半球的秋季,B错误。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C错误。10月为南半球的春季,D错误。故选:A。23.埃尔湖湖水深度较浅的自然原因可能是()①湖盆较浅②湖盆较窄③农业用水量大④湖水蒸发量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答】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埃尔湖海拔低于海平面12米,为澳大利亚最低点,湖水深度较浅,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区形成的湖盆较浅,加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①④正确。湖泊面积最大可超过15000km2,因此湖盆并不狭窄,②错误.农业用水量属于人为因素,③错误。故选:C。海雾是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底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西部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一片凉爽的海岸荒漠,沿海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且不易消散。如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24.纳米布沙漠西部海域常常形成浓厚海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暖湿空气 B.靠近沙漠海水温度较高 C.海陆间的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降温作用较强【解答】解:根据经纬度可知,当地有加那利寒流流经,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A错,D对。靠近沙漠的海水温度较高,B错。海陆间气温差异较显著,风力大,不易形成海雾,C错误。故选:D。25.纳米布沙漠西部海域浓雾不易消散可能是因为()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解答】解:据图可知,纳米布沙漠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较弱,所以浓雾不易消散。故选:C。如图展示了我国某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此完成26~27题。26.图中最适合的图名是()A.自然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B.区域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自然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D.区域环境差异性示意图【解答】解:图片中包含了山脉、河流、农田、聚落(村落)、道路等多种地理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整体环境特征,这些特征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也包括人文环境,如农业活动、聚落分布、交通线路等。区域环境整体性既包括了自然环境要素,也隐含了人文环境要素,因为“区域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自然又包含人文;同时,“整体性”也符合图片中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地区整体环境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27.图示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土壤【解答】解:根据图片中的山脉和聚落分布,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高山地区,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热量条件成为限制农业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在河谷地带,由于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是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A正确。光照、水源、土壤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在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光照、水源、土壤并不是决定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如图为太白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28~30题。28.太白山甲、乙自然带分别是()A.针叶林常绿林 B.落叶林硬叶林 C.针叶林落叶林 D.落叶林常绿林【解答】解: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上,根据图示可知,该山甲位于太白山的北坡基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应为落叶阔叶林带;乙位于太白山的南坡基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应为常绿阔叶林带,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导致太白山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南坡起始海拔低 B.北坡水分条件好 C.南坡热量条件好 D.北坡相对高度低【解答】解:读图可知,太白山南北坡的起始海拔基本相同,A错误。太白山的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水分条件比南坡差,B错误。太白山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比北坡好,自然带数量更多,C正确。读图可知,北坡和南坡的相对高度基本相同,D错误。故选:C。30.太白山高山灌丛草甸带南北坡分布差异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山体顶部南北坡()A.海拔基本相同 B.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较小 D.相互影响小【解答】解:据图可知,灌丛草甸分布在太白山山顶,山顶位置南北坡的差异较小,故灌丛草甸的差异小,B正确。太白山高山灌丛草甸带南北坡分布的海拔不同,A错误。读图可知,太白山的山顶处南坡较陡,C错误。太白山高山灌丛草甸带南北坡都分布在山顶,相互影响,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40分。3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南美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1)指出如图所示的月份(1月或7月),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理由。(2)指出图如所示季节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原因。【解答】解:(1)图示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说明陆地的温度比同纬度海水的温度高,所以为当地夏季,当地位于南美洲,所以为1月。(2)圣地亚哥位于大陆西岸30°﹣40°之间,1月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圣地亚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由海洋带来湿润水汽,降水多。故答案为:(1)月份:1月。理由:图中陆地等温线凸向高纬处,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说明此时为夏季,该地为南半球,应为1月。(2)差异:该季节圣地亚哥降水量少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原因:圣地亚哥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布宜诺斯艾利斯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降水多。3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温距平是指某海域一定时间内的海温与同期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一般认为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0.5℃时,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达到或低于—0.5℃时,出现拉尼娜现象。如图为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变化折线图。(1)补充箭头,完善2021年年初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模式图。(2)推测2018年年末南美洲西海岸渔业生产状况,并分析原因。(3)拉尼娜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量通常偏多,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解答】解:(1)根据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变化折线图可知,2021年年初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域的海水温度距平在—0.5℃以下,说明出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则东侧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同纬度西侧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从而形成顺时针大气环流。如图所示。(2)南美洲西海岸是秘鲁渔场,秘鲁渔场主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以冷水性鱼类为主。图示2018年年末该海域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使海水急剧升温,冷水性鱼类因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大量死亡,致使鱼群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