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籍史记读后感_第1页
文化典籍史记读后感_第2页
文化典籍史记读后感_第3页
文化典籍史记读后感_第4页
文化典籍史记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典籍史记读后感TOC\o"1-2"\h\u25584第一章绪论 2304881.1读史的意义 2871.2《史记》简介及价值 22407第二章太史公笔法 3309772.1司马迁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3241322.2《史记》的文学特色 3217532.3《史记》的历史价值 330033第三章五帝本纪 4243353.1黄帝的传说与事迹 4309603.2颛顼、帝喾与尧、舜 4163013.3五帝时代的文化传承 48520第四章夏本纪 5169504.1夏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563014.2夏朝的文化与宗教 526954.3夏朝的灭亡与历史影响 513148第五章商本纪 5254245.1商汤革命与商朝的建立 585825.2商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6215985.3商朝的衰亡与历史评价 611353第六章周本纪 6266396.1周朝的建立与周公旦 6272466.2周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63856.3周朝的衰落与春秋战国 726022第七章春秋本纪 7290017.1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7188437.2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 793827.3春秋时期的文化与思想 89837第八章战国本纪 8275388.1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8294758.2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 8297318.3战国时期的文化与思想 95116第九章秦本纪 9199849.1秦朝的建立与统一 931749.1.1秦国崛起 980339.1.2统一六国 103649.2秦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10152439.2.1政治制度 1063649.2.2法律制度 1062859.2.3文化政策 10252169.3秦朝的灭亡与历史评价 10147889.3.1灭亡原因 1092339.3.2历史评价 109872第十章汉本纪 102606310.1汉朝的建立与刘邦 102944810.2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111969310.3汉朝的衰落与三国两晋南北朝 11第一章绪论1.1读史的意义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往今来的智慧与经验。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读史可以明智”的说法。读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营养,指导现实,展望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演进;历史是一部教科书,可以让我们在探寻先贤足迹的过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1.2《史记》简介及价值《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籍,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涵盖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史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广泛搜集史料,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这使得《史记》成为了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史记》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司马迁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寓言、比喻等手法,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史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史书的编撰提供了范例,还为文学、哲学、政治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史记》具有很高的道德教化价值。通过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司马迁展示了他们的品德、智慧和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道德榜样。同时《史记》还对时弊进行了批判,以警示后人。《史记》是一部集历史、文学、哲学、道德于一体的伟大著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历史、传承文化精髓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章太史公笔法2.1司马迁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约公元前145年至公元前年。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其父司马谈官至太史令,为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学者。司马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司马迁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因直言进谏触怒汉武帝,被贬为太史令,期间,他历经磨难,但始终不忘初心,立志完成一部史书。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历经14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光照千秋的历史巨著。2.2《史记》的文学特色《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在文学特色上,《史记》具有以下特点:(1)严谨的史学态度: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力求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对史料进行严谨的考证,力求真实反映历史面貌。(2)生动的叙事手法:《史记》中的叙述富有文学性,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3)独特的文学风格:司马迁在《史记》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讽刺等,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4)深刻的哲理内涵:《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2.3《史记》的历史价值《史记》作为我国古代史学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史料价值:《史记》收录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2)思想价值:《史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文学价值:《史记》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历史教育价值:《史记》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分析,使人们认识到历史的规律,启发人们思考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教育价值。第三章五帝本纪3.1黄帝的传说与事迹《史记》中,司马迁以雄浑之笔,首篇记载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据传,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黄帝时代,蚩尤作乱,百姓生活困苦。黄帝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联合炎帝,于涿鹿之战中击败了蚩尤,从而拯救了苍生,确立了华夏民族的统治地位。黄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创造者。他命仓颉造字,伶伦制乐,使文化得以传承。黄帝的事迹,既体现了他的英勇与智慧,也展示了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3.2颛顼、帝喾与尧、舜继黄帝之后,颛顼、帝喾、尧、舜依次成为华夏民族的领袖。颛顼、帝喾继承了黄帝的事业,继续推动文化的发展。颛顼定历法,使农业得以有序发展;帝喾提倡道德,使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尧、舜则被视为圣明的君主,他们以德治国,使天下安宁。尧在位时,广泛选拔贤能,询于四岳,访于八元,使国家得以治理。舜则继承尧的事业,进一步推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3.3五帝时代的文化传承五帝时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起源和发展时期。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不仅为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五帝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仓颉造字,使文字得以记录历史;伶伦制乐,使音乐得以传播;历法的制定,使农业得以有序发展。这些文化成就,为后世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五帝时代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五帝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第四章夏本纪4.1夏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史记》中的夏本纪,详尽地记载了夏朝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创立者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拥戴,从而取代了之前的部落联盟首领地位,建立了夏朝。夏朝的政治制度以王为中心,实行世袭制,王位由父亲传给儿子,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夏朝的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部落色彩,国家机构简单,主要由国王、诸侯和官员组成。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负责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宗教事务。诸侯则是地方势力的代表,他们向国王效忠,负责治理各自的封地。官员则是国王和诸侯的,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4.2夏朝的文化与宗教夏朝的文化与宗教在《史记》中也有所记载。夏朝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夏朝人重视农业,尊奉农神,认为农神能够保佑五谷丰收,因此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夏朝的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祖先崇拜体现了夏朝人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保佑后代的安宁和繁荣。自然崇拜则表现为对天地、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的敬畏,夏朝人相信这些自然现象都有神灵主宰,因此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的庇佑。4.3夏朝的灭亡与历史影响夏朝虽然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但其统治并不长久。由于夏朝末年,国王孔甲暴虐无道,导致国家政治混乱,民生凋敝。最终,商汤起兵反抗夏朝,孔甲的儿子桀在绝望中死去,夏朝灭亡。夏朝的灭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夏朝的灭亡揭示了君主专制的弊端,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变革提供了借鉴。夏朝的灭亡使得商朝得以崛起,商朝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古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夏朝的灭亡使得后人深刻反思,如何在保持国家稳定的同时避免暴政和腐败,成为后世政治家们关注的课题。第五章商本纪5.1商汤革命与商朝的建立《史记》之《商本纪》记载了商朝的兴衰历程。商汤革命是商朝建立的基石。在夏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商汤顺应天意和民意,起兵反抗夏朝的暴政,经过一系列战争,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汤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商汤的智慧和胆识。他重视人才,善于谋略,秉持着“民为邦本”的理念,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商汤革命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还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正义、仁爱的典范。5.2商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商朝建立后,政治制度逐渐完善。商朝实行的是君主制,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国王下设诸侯,分管各地。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文化方面,商朝继承并发展了夏朝的文化。商朝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觉的最早的汉字,对后世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商朝的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祭祀活动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5.3商朝的衰亡与历史评价但是商朝并未能长久地维持繁荣。在商朝后期,由于国王的昏庸无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国家逐渐走向衰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尽管商朝最终走向衰亡,但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商朝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以及商汤革命的正义精神,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后世评价商朝,既肯定了其历史地位,也批判了其衰亡的原因,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第六章周本纪6.1周朝的建立与周公旦《史记》中的《周本纪》详细记载了周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发展。周朝的建立,源于周人首领周太王时期对周原的开发与治理,而周文王、周武王的兴起,则标志着周朝正式取代了腐朽的商朝,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周公旦作为周武王的重要辅佐者,其在周朝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周公旦不仅协助武王平定了天下,还在武王去世后,辅佐年幼的成王,确立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制定了《周礼》,对周朝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6.2周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分封制为核心,王权与诸侯权力相互制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结构。周王通过封禅、宗法等仪式,强化了王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同时周朝注重文化教育,提倡礼乐教化,儒家思想在此时期逐渐形成并发展。周公旦所制定的《周礼》,不仅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也对人们的言行举止提出了明确要求,从而塑造了周朝独特的文化风貌。6.3周朝的衰落与春秋战国但是历史的发展,周朝逐渐衰落。周幽王时期的烽火戏诸侯,导致周王室的权威大大削弱,诸侯国开始各自为政,相互征伐。这一时期,史称春秋战国。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仍,而战国时期更是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周朝的衰落,客观上为诸侯国的崛起提供了条件,也为后世的历史演变埋下了伏笔。在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包的特点,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七章春秋本纪7.1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476年,历时近三百载。这一时期,周王室权威逐渐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周王室的衰微。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的权威日益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崛起,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诸侯国的兴起。春秋时期,诸侯国逐渐崛起,各国之间互相争斗,形成了“春秋五霸”的格局。这些霸主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第三,社会经济的变化。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逐渐普及,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7.2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齐桓公称霸。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实行一系列改革,使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个霸主。第三,楚庄王称霸。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国力逐渐强盛,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三个霸主。春秋时期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争,如城濮之战、召陵之战、鞍之战等,这些战争影响了各国的政治地位和势力范围。7.3春秋时期的文化与思想春秋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学术思想的繁荣。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兴起,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的创作。春秋时期,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发展,如《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以及《左传》、《国语》等史书,均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第三,科技的发展。春秋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等科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周髀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数学著作,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德观念的变革。春秋时期,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人们开始思考道德的真正内涵,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新的道德观念,为后世道德建设奠定了基础。第八章战国本纪8.1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公元前475年,周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故称之为“战国”。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既有周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也有诸侯国之间经济、军事、文化竞争的结果。8.2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其中一些重要事件对当时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齐魏战争、晋楚战争、秦赵战争等,这些战争不仅改变了各国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战国时期还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如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商鞅、李悝等,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战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1)齐魏战争:公元前354年,齐国进攻魏国,齐威王采纳孙膑的谋略,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大败魏军,使魏国受到沉重打击。(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使秦国迅速崛起,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齐国和魏国在马陵展开激战,孙膑采取减灶计,诱使魏将庞涓轻敌冒进,最终魏国大败。(4)晋楚战争:公元前279年,晋国和楚国在鄢陵展开激战,晋国军队在赵盾的指挥下,大败楚军,使晋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霸主地位。8.3战国时期的文化与思想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学说纷呈。儒家主张仁爱、礼治,强调道德修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强调公平正义;法家主张法治、权谋,强调国家权力;兵家主张兵法策略,强调战争艺术。战国时期的文化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哲学;墨家的兼爱、尚同,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法家的法治、权谋,为后世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借鉴;兵家的兵法策略,成为古代战争的重要指导原则。战国时期的文化与思想,既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第九章秦本纪9.1秦朝的建立与统一《史记》之《秦本纪》详尽地记载了秦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自秦孝公以来,秦国历经商鞅变法,逐渐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至秦始皇即位,秦国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的封建国家。9.1.1秦国崛起秦国在秦孝公时期,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走上富强道路。商鞅变法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提高农业生产;统一度量衡,简化货币;建立县制,加强集权。这些改革措施使秦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力大增。9.1.2统一六国秦始皇即位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连年征战的策略,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严格执行法律,强化集权,使国家政治体制更加稳定。9.2秦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9.2.1政治制度秦朝实行集权制度,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设有三公九卿,分别负责国家的行政、军事、监察等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9.2.2法律制度秦朝法律制度严格,以《秦律》为代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统一。秦朝还实行严酷的法律制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