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在1900年,梁启超在他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就写道:“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都中断了,唯一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从作为文明之基础的文化来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或主体的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古代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风俗信仰、价值观念等,到现在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现在的埃及文化、伊拉克文化和印度文化,已与曾经存在过的古老文明没有关系,创造这些文明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消逝了,他们的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有的被废止,有的被替代。今天,在那片土地上存在的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文化。从文明的载体来看,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承载着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话说,中国自古以来只有朝代和政权的更迭,而没有国家的灭亡,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中华文明能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自认为是中国人,其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是中国的朝代和政权。其次,与“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有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最后,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有关。中华文明古老而常新,创新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也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中华文明坚持对外开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所以中华文明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连续性发展,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因好战亡国而文明中断。与其他古老文明的断层相比,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遗产。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稳定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漫长文明演进中积累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前行中,积累下卓越的民族精神和宽广的文明视野,正是这份精神和视野,使中华民族超乎于千山万壑之外、卓立于文明厄难之上,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今日,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基于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给我们留下的文明特性,让我们能够在激荡的世界舞台站稳脚跟,能够明晰中国发展处境和新的历史方位,自觉强化独立自主的政治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沃土。一个缺失独立自主与明确清晰价值诉求的国家,往往会沦为“无所适从的国家”,从而失去国际地位和大国抱负。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原生型文明体,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资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对于中华文明自身和人类文明而言,同样意味深远。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决定了在中国进行革命和建设,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经验,必须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依照自己的历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西方国家创造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诸多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优势,为世界其他民族发展及其文明创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发。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做出过大胆的预料:“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可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要求,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摘编自郑大华、陈海龙《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为何会一脉相承?》)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是文明的基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中断过密切相关。B.几千年来,中国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中华民族国家的属性从未改变,中华文明也没有出现文明断代的现象。C.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是否具有连续性是衡量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D.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固守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基因,也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传承,是中华文化基因得以稳定延续的必要条件。B.一个民族文明视野的广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的长度。C.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发展,与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的历史实践,这两者并不矛盾。D.任何一种文明,只要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就能指引并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3.下列选项作为论据支撑原文的观点,最不适合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就有“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思想和实现如《大道之行也》中的“天下大同”的理想。B.在历史上,“西方”这一名称往往指向异域,即为华夏文明之外的化外之域或非我族类的文化。C.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和南朝汉族政权分别互称“岛夷”和“索虏”,但双方都自称为“中国”。D.中国自古就有“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历史上从未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5.曾指出: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发展中,中华文明能够以我为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保持鲜明的文化特性。请根据材料谈谈这句话对赓续中华文明的启示。【答案】1.C2.D3.B4.①文章首先在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阐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观点;②进而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阐述其成因;③然后论述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为后代留存的宝贵遗产;④最后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所具有的意义。5.①要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依照中国的历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②要认同与尊崇作为文明之基础的中华文化,并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③要自觉葆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文化特征,发挥自身发展优势。【解析】【导语】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对比其他古老文明的断层,强调了中华文明在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文章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源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创新包容的文化特性以及和平发展的传统。文章还强调了中华文明对现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认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连续性为中国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基础。【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是否具有连续性是衡量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错误,文中只是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但并没有表明这些是衡量所有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只要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就能指引并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错误,原文结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要求,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点及作用的总结,但不能由此得出选项的结论,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原文的观点主要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大一统”政治理念及实践、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等,还强调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留下的丰厚遗产,包括稳定的文化基因、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沃土等,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走自己的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优势并促进人类文明整体进步。A.“六合同风、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统一和包容的追求,与“多元一体”“大一统”等观点相关,能支撑原文观点。B.只是表明在历史上“西方”这一名称的指向,与原文论述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及其特点等观点联系不紧密。C.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和南朝汉族政权虽互称他名但都自称为“中国”,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能支撑原文观点。D.“国虽大,好战必亡”且历史上从未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特性,与原文中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相关,能支撑原文观点。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文章开篇引用梁启超的话指出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在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强调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阐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观点;②接着,第二三段介绍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体现:文化方面,儒家文化为核心,中华文化从未中断;政权方面,虽经历多次更迭,但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国家层面,没有国家的灭亡,只有朝代更替。第四五段介绍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原因:多元一体的格局使多民族共同构建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确保了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为文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③然后,第六至九段论述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为后代留存的宝贵遗产:留下了稳定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形成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助力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发展;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沃土,为人民前进提供了文化力量,进而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阐述其成因;。第十和十一段中华文明连续性对中国道路的意义: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和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条成功的道路。④最后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所具有的意义。汤因比预言,中华文明将继续发挥其影响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能力。①中华文明的发展表明,任何文明要想长久存续,都需要拥有自身的主体性。这意味着,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要保持自己文化的根基不变。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多次经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内核,从而保证了文明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赓续中华文明要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结合“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可知,赓续中华文明要依照中国的历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②根据“从文明的载体来看,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承载着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可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代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持有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对历史成就的自豪感,更来自于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可见,赓续中华文明要认同与尊崇作为文明之基础的中华文化,并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③根据原文“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可知,赓续中华文明要自觉葆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根据“漫长文明演进中积累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可知,赓续中华文明要自觉葆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标识等文化特征,要发挥中华文明的发展优势。(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味汪曾祺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嘢!”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四川不能说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且麻,——搁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有个浙江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实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这与个人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咸,但闻一多先生却嫌云南蒙自的菜太淡。中国人过去对吃盐很讲究,如桃花盐、水晶盐,“吴盐胜雪”,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嘱咐他带一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瓶装五块足矣。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说亲时,女方以酸菜缸的多少作为判断男方家底厚薄的依据,既体现了山西人爱吃酸,又表现出贫穷带来的狭隘认知。B.写“苦”味时运用“过去……,近年……”的表达方式,从时间上进行对比,直接反映了北京人观念的变化与开放。C.作者觉得王致和臭豆腐好吃,但对其玻璃方瓶的包装、大容量以及高价格并不认可,言语间透露出作者对民生的关心。D.结尾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但也流露他对中国饮食口味如此之杂的疑惑。7.关于画横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段先简要列举几样“可臭”之物,再从做法、食用等方面详细介绍臭苋菜杆,详略得当。B.将冬笋的老根切下来随手扔进臭坛子里,动作娴熟,表现人们对冬笋老根一贯厌弃的态度。C.以短句写臭苋菜杆的有关内容,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流露出作者对臭苋菜杆的喜爱之情。D.文中以拟声词“咕”来描摹吸食“苋菜秸子”的声音,引发人们的想象,使场景如跃眼前。8.本文内容繁多,但脉络清晰,情感真挚,可谓“活而不乱,淡而有味”。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李陀曾这样评价汪曾祺作品的语言:“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B8.①本文以“五味”为题,却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味,还融入生活滋味,取材自由鲜活,内容丰富;又以饮食口味为线索贯穿全文,条理消晰,是为活而不乱。②文章围绕口味,在如话家常的叙述中尽显饮食滋味,又在字里行间蕴含着生活中的人情味,是为淡而有味。9.①运用口语。如“好嘢”“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这些口语化的文字表意直白,富有生活气息。②穿插文言。如“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语言凝练古朴,彰显文人雅趣。③文白结合。如“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文白相融而又诙谐幽默。【解析】【导语】汪曾祺的《五味》通过对各地饮食习惯的描写,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文章以轻松幽默的笔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地域的酸、甜、苦、辣、咸等口味,既有对地方风味的赞美,也有对饮食习惯的调侃。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使文章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文化内涵,体现了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A.“又表现出贫穷带来的狭隘认知”错误,女方以酸菜缸的多少作为判断男方家底厚薄的依据,主要是表现山西人爱吃酸,不是表现贫穷带来的狭隘认知,选项过度解读文本。B.“直接反映了北京人观念的变化与开放”错误,“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通过从过去到现在对于“苦”的口味变化,举一反三,间接表现北京人饮食习惯的变化。D.“但也流露他对中国饮食口味如此之杂的疑惑”错误,结尾句没有流露出对中国饮食口味复杂的疑惑,而是强调了其多样性。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B.“表现人们对冬笋老根一贯厌弃的态度”错误,将冬笋的老根随手扔进臭坛子里的动作并不是表示厌弃,而是说明当地人利用一切可用食材来制作食物,体现了他们对食材的充分利用。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抓住“活而不乱”“淡而有味”两方面作答。①本文以“五味”为题,贯穿全文,没有直接谈论“酸甜苦辣咸”这五味的具体定义或者科学解释,但却通过具体的食物和地方特色,生动地体现了酸甜苦辣咸臭六味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存在形式。作者的语言风格朴素而又充满生活气息,取材自由鲜活,内容丰富,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观察的细腻。例如,他对苏州菜甜、无锡菜更甜的对比描写,以及对自己吃辣经历的回忆,都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自品尝到那些食物的味道,感受到作者对于食物的真诚情感。作者又以各地的饮食口味为线索贯穿全文,条理消晰,是为活而不乱。②文章围绕口味,不仅仅写各地的食物,也反映了中国各地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习俗。比如通过描述各地人们如何对待食物中的“酸、甜、苦、辣、咸、臭”六味,间接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比如文章开头部分着重描述了山西人对于醋的特别喜好,接着又介绍了其他地区对于甜、苦、辣、咸不同味道的偏好;再列举几样“可臭”之物;介绍北京臭豆腐等内容,在如话家常的叙述中尽显饮食滋味,又在字里行间蕴含着生活中的人情味,如写北京人“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北京的热爱,是为淡而有味。【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①“把白话‘白’到了家”体现在汪曾祺作品中的语言朴实无华,贴近生活,使用的是大众化的口语表达方式,易于理解。汪曾祺作品中的语言朴实无华,贴近生活,使用的是大众化的口语表达方式,易于理解。例如文章中描述各地饮食习俗时,用词简单直接,如“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广东人爱吃甜食”,语言直白浅显;“好嘢”“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方言使用得心应手。这些句子简洁明了,表意直白,没有复杂的修辞,但却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各地的饮食文化特色。②“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则是指汪曾祺在使用白话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一些文言词汇或句式,使得文章既有现代汉语的流畅性,也不乏古典文化的韵味。例如如“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语言凝练古朴,彰显文人雅趣。③文白结合。如“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在白话中用上“皆可”,文白相融,不仅使内容简单明了,而且语言诙谐幽默,既能使读者明白文意,又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初,(魏文)帝诏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孙权否,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侍中刘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矣。”八月,孙权遣使称臣,卑辞奉章,并送于禁等还。朝臣皆贺,刘晔独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往乘其衅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耳。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也。”帝不听,遂受吴降。丁巳,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邢贞至吴,吴人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当受魏封。吴王曰:“九州伯,于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材料二: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真、夏侯尚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余年。”文帝报曰:“即日下诏,敕诸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权遂改年,临江拒守。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外有A强寇B众心不安C又恐D中国往E乘其衅F故委地G求降。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亡,使……灭亡,与《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的“阙”用法相同。B.抑,压抑,抑制,与《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的“抑”意思相同。C.让,谦让,辞让,与《苏武传》“如惠语以让单于”的“让”意思不相同。D.“有勾践之奇”与《阿房宫赋》“杳不知其所之也”的“之”用法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刘备是否会出兵吴国为关羽报仇的问题,魏国群臣料定正处在担忧和恐惧之中的蜀国不会出兵,唯独刘晔从刘备的角度分析,认为蜀国一定会出兵。B.吴、蜀的国力都远远不如魏国,危急时相互救助对彼此有利,而现在两国相斗给魏国创造了良机,刘晔建议魏文帝趁机出兵袭击吴国,可以把它灭掉。C.针对魏文帝愿接受吴国归降而袭击蜀国后方的想法,刘晔为他分别分析了攻打吴蜀两国的不同结果,并力主攻打吴国,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他的看法。D.孙权不接受魏文帝对其子的封赏,后又拒绝魏国提出的盟誓和让他的儿子做人质的要求,魏国盛怒之下出兵吴国,收回先前赏赐给吴国的土地和百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耳(2)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14.材料二说“孙权屈身忍辱”,两则材料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0.BCF11.B12.D13.(1)一来可以使魏国退兵,二来可以借助魏国的援助,(他这样做)只不过用来加强他的军队且迷惑敌人罢了。(2)如果您一定要证明自己忠贞的节操来解除我的疑虑,孙登早上人到朝廷,我晚上就下令大军返回。14.①担心吴蜀交战时魏国趁机对吴出兵,被迫向魏称臣;②不顾朝臣劝说,接受魏文帝册封;③吴魏交战,因内患尚未平息,上书向魏文帝请罪。【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选自《资治通鉴》和《三国志》,通过魏文帝与群臣的对话及孙权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博弈。文章重点刻画了刘晔的远见卓识和孙权的隐忍智慧,反映了当时政治家的谋略和权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揭示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背后的权力斗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对外有强大的敌寇,国内人心不安,又担心中原朝廷趁机攻打他们,所以才献出土地请求投降。“有”的宾语为“强寇”,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寇”后面断开,即在B处断开;“不安”是“众心”的谓语,应在“安”后面断开,即在C处断开;“恐”的宾语为“中国往乘其衅”,中间不应断开,应在“衅”后面断开,即在F处断开。故选BC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使动用法,使……灭亡/使动用法,使……削减。句意:这是上天要灭亡他们。/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B.“意思相同”错误。压抑,抑制/表反问,难道。句意:必定不会改变计划压抑愤怒去救援吴国。/难道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C.正确。谦让,辞让/责备。句意:孙权推辞谦让不接受。/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D.正确。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往。句意:有勾践那样的奇特之处。/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收回先前赏赐给吴国的土地和百姓”错误,由原文“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真、夏侯尚围南郡”可知,材料中魏国出兵吴国并不是因为盛怒之下收回先前赏赐给吴国的土地和百姓。而是因为孙权不接受魏文帝对其子的封赏,后又拒绝魏国提出的盟誓和让他的儿子做人质的要求,魏文帝不听刘晔建议接受了吴国归降后,又想让孙权送子入魏为人质,孙权不从,魏文帝才出兵,但并不是收回赏赐的土地和百姓。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却”,使……退兵;“假”,借助。(2)“效”,证明;“解”,解除。【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权前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往乘其衅,故委地求降”可知,担心吴蜀交战时魏国趁机对吴出兵,被迫向魏称臣。由原文“丁巳,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邢贞至吴,吴人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当受魏封”可知,不顾朝臣劝说,接受魏文帝册封。由原文“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可知,吴魏交战,因内患尚未平息,上书向魏文帝请罪。参考译文:材料一:当初,魏文帝曹丕诏令群臣,让他们推测刘备会不会为关羽报仇出兵攻打孙权。众人议论纷纷,都说:“蜀国是小国罢了,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后军队被打败,国内担忧恐惧,没有理由再次出兵。”只有侍中刘晔说:“蜀国虽然狭小弱小,但刘备的谋略是想凭借威武来使自己强大,势必会动用军队来显示自己力量有余。况且关羽与刘备,从道义上讲是君臣关系,恩情犹如父子。关羽死了,刘备如果不能发动军队报仇敌人,在始终如一的情分上是不够的。”八月,孙权派遣使者向魏国称臣,言辞谦卑地呈上奏章,并送回于禁等人。朝廷大臣都前来祝贺,只有刘晔说:“孙权无缘无故地请求投降,必定是国内有紧急情况。孙权此前袭击并杀死关羽,刘备必定会大规模出兵讨伐他。对外有强大的敌寇,国内人心不安,又担心中原朝廷趁机攻打他们,所以才献出土地请求投降。一是为了退却中原的军队,二是借助中原的援助,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并使敌人产生疑虑。天下分为三部分,中原地区占有十分之八。吴国、蜀国各自保有一个州,凭借高山大河的险阻,有紧急情况时相互救援,这是小国的有利之处。现在他们却相互攻击,这是上天要灭亡他们,应该大规模出兵,直接渡过长江袭击吴国。蜀国从外面进攻,我们从内部袭击,吴国的灭亡不出一个月。吴国灭亡了蜀国就孤立了,如果分割吴国的一半土地给蜀国,蜀国也必定不能长久存在。何况蜀国得到的是吴国的外部地区,我们得到的是吴国的核心地区呢!”魏文帝说:“人家称臣投降我们却去讨伐他,会使天下想来归附我们的人产生疑虑,不如暂且接受吴国的投降而袭击蜀国的后方。”刘晔回答说:“蜀国远而吴国近,而且听说中原朝廷去讨伐它,就会撤军返回,我们难以阻止。现在刘备已经愤怒,出兵攻打吴国,听说我们讨伐吴国,知道吴国必定灭亡,将会高兴地进军与我们争夺分割吴国的土地,必定不会改变计划压抑愤怒去救援吴国。”魏文帝没有听从,于是接受了吴国的投降。丁巳日,派遣太常邢贞捧着策书前去封孙权为吴王,加赐九锡。邢贞到达吴国,吴国人认为应该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当接受魏国的封爵。吴王孙权说:“九州伯,从古至今没有听说过。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的封爵为汉王,这是适应当时的形势罢了,又有什么损害呢!”于是接受了封爵。(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材料二:魏文帝想要封孙权的儿子孙登为侯,孙权认为孙登年纪幼小,上书推辞封爵,又重新派遣西曹掾沈珩陈述谢意,并献上地方特产。魏国想要派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去与孙权结盟立誓,并征召孙登做人质,孙权推辞谦让不接受。秋季九月,魏国于是命令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曹真、夏侯尚围攻南郡。孙权派遣吕范等统领五路军队,用水军抵御曹休等人,诸葛瑾、潘璋、杨粲救援南郡。当时扬州、越州的蛮夷大多没有平定聚集,国内的祸难尚未消除,所以孙权用谦卑的言辞上书,请求自我改过自勉,“如果罪过难以消除,必定不被赦免,我将奉还土地和人民,请求让我寄命于交州,以度过余生。”魏文帝回复说:“我当天就下诏,命令各路军队只需深挖壕沟、高筑壁垒,不得随意进军。如果您必定要效忠尽节,以消除疑虑争议,孙登早上来到朝廷,晚上我就召回军队。这话的真诚,就像大江一样!”孙权于是更改年号,靠近长江抵御防守。评论说:孙权委屈自己,忍受屈辱,任用人才,崇尚谋略,有勾践那样的奇特之处,是英雄中的杰出人物。所以他能够独自占据江南地区,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①游似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汉水北吞云梦②入,蜀江西带洞庭③流。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备注〗①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和汉江交汇处。②云梦:云梦泽,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③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经荆江段,其水流最终汇入洞庭湖。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诗人登楼远眺,以眼前壮阔景象极写黄鹤楼之高,气势宏大。B.一“吞”一“带”,尽显汉水和蜀江气魄,使黄鹤楼的气势倍增。C.颈联以角声、帆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秋江月景图,意境宁静。D.本诗与崔颢的《黄鹤楼》都是登临古迹、即景生情的吊古怀乡之作。16.本诗前两联中,远近结合和虚实结合两种写法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答案】15.D16.①远近结合。首联展现江水浩渺、波涛汹涌的气势,远处的城郭和近处的江景相互映衬,景象广阔壮美。②虚实结合。颔联写诗人由眼前所见的长江景象,想象其分别流经云梦泽和洞庭湖的场景,表现其流经各处气势,展现其气象不凡。【解析】【导语】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象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展现了长江和汉水的宏伟气势。诗人以远近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了角声、帆影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壮阔的意境,表达了对历史古迹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吊古怀乡之作”错误。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象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展现了长江和汉水的宏伟气势,表达了对历史古迹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远近结合首联从大处着笔,写诗人登上黄鹤楼后远望,长江巨浪汹涌,拍打着天空,这是远景描写,展现出宏大壮阔的自然景象。接着将视线拉近,看到城郭相互对望,万千景色尽收眼底,描绘了眼前的城市风貌,为近景。通过远近结合,使画面层次丰富,远处的城郭和近处的江景相互映衬,既展现了长江的雄伟气势,又呈现出城市的具体景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黄鹤楼所处环境的宏大与丰富。(二)虚实结合颔联既有实景描写,又有虚景想象。汉水流入云梦泽、蜀江带着洞庭湖的水流奔腾而来,这是诗人眼前的实景,描绘了长江与汉水、蜀江的交汇之景,体现了黄鹤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时,“北吞云梦”“西带洞庭”又带有想象夸张的成分,通过虚写,扩大了诗歌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黄鹤楼周边水系的磅礴气势和广阔的地域空间。虚实结合,使诗歌意境更加雄浑开阔,富有想象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刚经常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来勉励自己:尽管自己资质平庸,但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定能收获成功。(2)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发现,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榫卯来连接构件,有时也会使用“门钉”加以装饰,这可以从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两句中得到印证。(3)中国古典诗词常借助草木的荣枯来反映国家兴衰、朝代更迭,寄托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百合的花朵大,颜色艳。或粉、或白、或黄的百合花瓣上,都点缀着一粒粒褐色的雀斑。①我不理解欧洲时尚界对雀斑模特儿曾经的偏爱,②但当我第一次看到百合花瓣上的美丽斑点时,③我一下子理解了欧洲人,④他们偏爱雀斑皮肤美女,或许是接受了百合花的影响。说说香味吧。A,气味都是一种很奇妙的诉求方式。人若喷了香水,大概是希望自己像一朵花一样,可以“招蜂引蝶”;而花朵散发出来的气味,则是类似一封封的邀请函。百合正是用气味来邀请“媒人”来帮助它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那么,B?有植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充当媒人的,既不是蜜蜂,也不是弄蝶,而是天蛾。天蛾闻香而来并在花间飞舞,帮助百合繁殖后代。18.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18.(1)语句①,把“曾经”调整至“我”之后。(2)语句④,把“接受”改为“受”或“受到”。19.A无论人还是植物B百合的“媒人”是谁呢【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第一段表述不当的两处是语句①和语句④。(1)语句①语序不当,应把“曾经”调整至“我”之后。(2)语句④“接受”和“影响”搭配不当,应把“接受”改为“受”或“受到”。【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根据后文“人若喷了香水,大概是希望自己像一朵花一样”而花朵散发出来的气味,则是类似一封封的邀请函”可知,此空和空后句“气味都是一种很奇妙的诉求方式”是总说人和植物散发气味的作用,故可填“无论人还是植物”。B处,根据句尾问号和空后句“有植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充当媒人的,既不是蜜蜂,也不是弄蝶,而是天蛾”可知,此空句子和后文构成设问句,是问百合的“媒人”是谁,故可填“百合的‘媒人’是谁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开封,这个曾经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先说那街。汴京的街,古今建筑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且说那人。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天天A,熙来攘往,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再说那灯。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B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疑是银河垂地。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路这厢”和“路那厢”分别用了“这”和“那”,有什么作用?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近看远望皆是千姿百态,高低闪烁,像是天上的银河垂落人间。”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20.A.人头攒动B.巧夺天工21.①“这”是近指代词,指“耸立现代化大楼”一侧的街,“那”是远指代词,指具有“明清风味”一侧的街;②通过“这”和“那”的视角转换,写出开封街景新旧交融的特点,给人以时空交错的惊喜之感。22.①原句“近近地看”“远远地望”分别领起对街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欣赏彩灯时流连忘返的情状。②原句使用“大放光华”“五颜六色”等词语,描写出彩灯的绚丽多彩,表现出作者观灯时的兴奋之情。③原句使用“高高低低”“闪闪烁烁”等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形象性,表达作者对彩灯的赞赏之情【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空,结合后文“熙来攘往,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可知此处突出小商品市场每天来往的人很多,特别热闹,可填“人头攒动”。人头攒动:指人很多,且频繁地在移动。

B空,结合后文“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可知此处形容彩灯精妙、丰富,可填“巧夺天工”。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代词的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字面上,“这”“那”分别是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厢”表示路的某一侧,“这厢”指代的是“耸立现代化大楼”一侧的街,“那厢”指代的是远指代词,指具有“明清风味”一侧的街。②“路这厢”和“路那厢”之间用分号隔开,对开封街景两侧“一幢幢现代化大楼”和“明清风味的‘市井人家’”分开介绍,突出了开封街景的新旧交融的显著特征,并通过“这”和“那”两个指示代词的提示,进行视角转换,给人以时空交错的惊喜之感【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语句(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句中前后两个分句“近近地看……”和“远远地望……”并列对称,由“近近地看”和“远远地望”分别领起对街景的具体描写,且通过“近近”“远远”两个视角的转换,描绘了灯光的美丽和变化,展现了作者欣赏彩灯时流连忘返的情状。改句将“近近地看”和“远远地望”简化合并为“近看远望”,缺乏这种层次感。②具体内容上,原句使用“大放光华”“眼花缭乱”“五颜六色”“飞旋流转”等意蕴丰富词语,着力描写出彩灯的丰富多彩,缤纷绚烂,表现出作者不由得被彩灯吸引和观灯时的震撼和兴奋。改句将这些词语省略,弱化了作者震撼和兴奋。③原句巧妙地使用“近近地”“远远地”“高高低低”“闪闪烁烁”等叠词,使得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彩灯的赞赏之情。改句则使用“近看远望”“高低闪烁”等较为普通的词语,缺乏原句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选手张博恒在体操个人全能决赛前志在冲金,不料在首项比赛中失误,排名第二十名。虽然他一路猛追,但最终摘银,与金牌失之交臂。我们在他脸上看到难以掩饰的遗憾,也从他的表现看到不放弃的坚强意志。是的,向前看,不一定是成功,也可以是成长。关于“成功与成长”,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则材料取材于巴黎奥运会的赛事热点事件、新闻榜样人物,对考生具有价值引领作用。材料可为三个层次,体操运动员张博恒志在冲金,但发挥失误,与金牌失之交臂,这是第一层次。我们从他脸上看到遗憾,也看到不放弃的坚强意志,这是第二层次。“是的,向前看,不一定是成功,也可以是成长”,第三层次的评论文字是对前述内容的总结概括,是引导考生聚焦“成功与成长”话题,形成二元思辨的关键。在材料的引导下,考生要重新审视、界定“成功”与“成长”的内涵,围绕二者的关系进行讨论,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成功重结果,成长重过程;成功是客观的,有固定标准的,也带有功利色彩的;而成长是主观的,没有功利色彩;成功是用他人评价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成长是对人生的自我定义。成长与成功二者不同,但又有深度的联系:成长建立在希求成功的坚定意志的基础上,是成功的条件。失败是成功的反义词也可以是成长的同义词。我们常常要经历很多失败才能收获成功,这些失败可以让我们获得成长。我们要有不惧失败的精神,才能收获意志的锤炼、新知的习得、身心的强健和本领的增强,最终收获成长。成长是一个人不断取得成功的加油站,成功是成长的结果体现。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和成长相连的,是通过不断努力而取得的,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成功会比较长久。持续不断的成功必然和成长相关。如果一个人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他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未来更多的成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复制。当然,强调成长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放弃成功的追求或抛弃成功的信念与努力。结合社会现实,浮躁和功利的时代,成功容易成为最高价值追求,但对于青年来说一味地追求成功是对人生价值的窄化。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成长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累积更多的可能性。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成功诚可贵,成长亦足惜。接着,结合材料和具体例子,分析成长和成功的内涵和不同之处。然后,阐述两者的关系,成长建立在希求成功的坚定意志的基础上,是成功的条件。成功是成长的结果体现,我们常常要经历很多失败才能收获成功,这些失败可以让我们获得成长,获得成功。持续不断的成功必然和成长相关。如果一个人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他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未来更多的成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复制。最后,总结观点,只追求成长,不追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无形决定有形,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当根扎得足够深,吸收的养分足够多,花儿就会绽放。人生也是这样,所谓的成功,就是成长能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立意:1.秉成功之念,索成长之道。2.成功诚可贵,成长亦足惜。3.厚积成长之力,薄发成功之金。4.功成于外,长成于内。5.于成败境中,看成长芳华。福建省漳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在1900年,梁启超在他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就写道:“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但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都中断了,唯一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华文明。从作为文明之基础的文化来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或主体的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古代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风俗信仰、价值观念等,到现在仍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重要影响。而现在的埃及文化、伊拉克文化和印度文化,已与曾经存在过的古老文明没有关系,创造这些文明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消逝了,他们的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有的被废止,有的被替代。今天,在那片土地上存在的文化完全是另一种文化。从文明的载体来看,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承载着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话说,中国自古以来只有朝代和政权的更迭,而没有国家的灭亡,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国家。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中华文明能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自认为是中国人,其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是中国的朝代和政权。其次,与“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有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最后,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有关。中华文明古老而常新,创新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也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中华文明坚持对外开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所以中华文明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连续性发展,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因好战亡国而文明中断。与其他古老文明的断层相比,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遗产。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稳定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漫长文明演进中积累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前行中,积累下卓越的民族精神和宽广的文明视野,正是这份精神和视野,使中华民族超乎于千山万壑之外、卓立于文明厄难之上,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今日,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基于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给我们留下的文明特性,让我们能够在激荡的世界舞台站稳脚跟,能够明晰中国发展处境和新的历史方位,自觉强化独立自主的政治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沃土。一个缺失独立自主与明确清晰价值诉求的国家,往往会沦为“无所适从的国家”,从而失去国际地位和大国抱负。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原生型文明体,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给我们留下的文化资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对于中华文明自身和人类文明而言,同样意味深远。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与其他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决定了在中国进行革命和建设,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经验,必须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依照自己的历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西方国家创造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诸多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优势,为世界其他民族发展及其文明创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发。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做出过大胆的预料:“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可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要求,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摘编自郑大华、陈海龙《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为何会一脉相承?》)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是文明的基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中断过密切相关。B.几千年来,中国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中华民族国家的属性从未改变,中华文明也没有出现文明断代的现象。C.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是否具有连续性是衡量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D.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既能固守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基因,也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传承,是中华文化基因得以稳定延续的必要条件。B.一个民族文明视野的广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的长度。C.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发展,与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的历史实践,这两者并不矛盾。D.任何一种文明,只要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就能指引并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3.下列选项作为论据支撑原文的观点,最不适合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就有“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思想和实现如《大道之行也》中的“天下大同”的理想。B.在历史上,“西方”这一名称往往指向异域,即为华夏文明之外的化外之域或非我族类的文化。C.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和南朝汉族政权分别互称“岛夷”和“索虏”,但双方都自称为“中国”。D.中国自古就有“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历史上从未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4.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5.曾指出: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发展中,中华文明能够以我为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保持鲜明的文化特性。请根据材料谈谈这句话对赓续中华文明的启示。【答案】1.C2.D3.B4.①文章首先在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阐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观点;②进而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阐述其成因;③然后论述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为后代留存的宝贵遗产;④最后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所具有的意义。5.①要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依照中国的历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②要认同与尊崇作为文明之基础的中华文化,并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③要自觉葆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文化特征,发挥自身发展优势。【解析】【导语】这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对比其他古老文明的断层,强调了中华文明在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文章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源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创新包容的文化特性以及和平发展的传统。文章还强调了中华文明对现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认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连续性为中国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基础。【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是否具有连续性是衡量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错误,文中只是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社会发展、政治传统、文化传统、历史书写、语言文字的连续性”,但并没有表明这些是衡量所有文明是否具有连续性的标准,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只要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就能指引并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错误,原文结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要求,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点及作用的总结,但不能由此得出选项的结论,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原文的观点主要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大一统”政治理念及实践、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等,还强调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留下的丰厚遗产,包括稳定的文化基因、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沃土等,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走自己的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优势并促进人类文明整体进步。A.“六合同风、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统一和包容的追求,与“多元一体”“大一统”等观点相关,能支撑原文观点。B.只是表明在历史上“西方”这一名称的指向,与原文论述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及其特点等观点联系不紧密。C.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和南朝汉族政权虽互称他名但都自称为“中国”,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能支撑原文观点。D.“国虽大,好战必亡”且历史上从未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特性,与原文中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相关,能支撑原文观点。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文章开篇引用梁启超的话指出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在与其他文明的对比中,强调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阐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的观点;②接着,第二三段介绍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体现:文化方面,儒家文化为核心,中华文化从未中断;政权方面,虽经历多次更迭,但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国家层面,没有国家的灭亡,只有朝代更替。第四五段介绍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原因:多元一体的格局使多民族共同构建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确保了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为文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③然后,第六至九段论述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为后代留存的宝贵遗产:留下了稳定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形成了卓越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视野,助力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发展;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沃土,为人民前进提供了文化力量,进而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阐述其成因;。第十和十一段中华文明连续性对中国道路的意义:基于中华文明的历史和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条成功的道路。④最后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所具有的意义。汤因比预言,中华文明将继续发挥其影响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能力。①中华文明的发展表明,任何文明要想长久存续,都需要拥有自身的主体性。这意味着,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要保持自己文化的根基不变。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多次经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化内核,从而保证了文明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赓续中华文明要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结合“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可知,赓续中华文明要依照中国的历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②根据“从文明的载体来看,中国几千年来尽管有政权的更迭,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承载着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可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代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持有坚定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对历史成就的自豪感,更来自于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可见,赓续中华文明要认同与尊崇作为文明之基础的中华文化,并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③根据原文“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可知,赓续中华文明要自觉葆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基因;根据“漫长文明演进中积累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可知,赓续中华文明要自觉葆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标识等文化特征,要发挥中华文明的发展优势。(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味汪曾祺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嘢!”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两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橘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四川不能说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且麻,——搁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有个浙江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实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这与个人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咸,但闻一多先生却嫌云南蒙自的菜太淡。中国人过去对吃盐很讲究,如桃花盐、水晶盐,“吴盐胜雪”,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嘱咐他带一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瓶装五块足矣。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说亲时,女方以酸菜缸的多少作为判断男方家底厚薄的依据,既体现了山西人爱吃酸,又表现出贫穷带来的狭隘认知。B.写“苦”味时运用“过去……,近年……”的表达方式,从时间上进行对比,直接反映了北京人观念的变化与开放。C.作者觉得王致和臭豆腐好吃,但对其玻璃方瓶的包装、大容量以及高价格并不认可,言语间透露出作者对民生的关心。D.结尾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但也流露他对中国饮食口味如此之杂的疑惑。7.关于画横线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段先简要列举几样“可臭”之物,再从做法、食用等方面详细介绍臭苋菜杆,详略得当。B.将冬笋的老根切下来随手扔进臭坛子里,动作娴熟,表现人们对冬笋老根一贯厌弃的态度。C.以短句写臭苋菜杆的有关内容,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流露出作者对臭苋菜杆的喜爱之情。D.文中以拟声词“咕”来描摹吸食“苋菜秸子”的声音,引发人们的想象,使场景如跃眼前。8.本文内容繁多,但脉络清晰,情感真挚,可谓“活而不乱,淡而有味”。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李陀曾这样评价汪曾祺作品的语言:“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B8.①本文以“五味”为题,却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味,还融入生活滋味,取材自由鲜活,内容丰富;又以饮食口味为线索贯穿全文,条理消晰,是为活而不乱。②文章围绕口味,在如话家常的叙述中尽显饮食滋味,又在字里行间蕴含着生活中的人情味,是为淡而有味。9.①运用口语。如“好嘢”“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这些口语化的文字表意直白,富有生活气息。②穿插文言。如“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语言凝练古朴,彰显文人雅趣。③文白结合。如“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文白相融而又诙谐幽默。【解析】【导语】汪曾祺的《五味》通过对各地饮食习惯的描写,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文章以轻松幽默的笔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地域的酸、甜、苦、辣、咸等口味,既有对地方风味的赞美,也有对饮食习惯的调侃。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使文章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文化内涵,体现了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