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推广方案TOC\o"1-2"\h\u24978第1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概述 2145551.1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历程 2150311.2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3195601.3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需求 31590第2章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3118032.1教学资源分类与筛选 342662.1.1教学资源分类 429962.1.2教学资源筛选 4240972.2教学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4228282.2.1教学资源整合原则 467282.2.2教学资源整合方法 4257692.3教学资源整合的技术支持 5120572.3.1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569172.3.2构建云服务平台 5239962.3.3优化网络环境 524522.3.4强化信息安全 5214412.3.5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520237第三章教学资源应用体系构建 5181423.1教学资源应用体系框架 5319363.2教学资源应用体系的关键环节 6132593.3教学资源应用体系优化策略 612931第四章教学资源推广策略 62604.1教学资源推广的目标与原则 6212404.2教学资源推广的途径与方法 731774.2.1途径 7233254.2.2方法 789864.3教学资源推广效果评估 732583第五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技术保障 874285.1技术支持体系构建 82395.2技术保障措施 8250775.3技术更新与迭代 93074第6章教师队伍建设 931216.1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 980796.1.1制定培训计划 9155886.1.2建立培训体系 9258646.1.3开展分层次培训 1063696.1.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0129196.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10226646.2.1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1059616.2.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10276076.2.3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 10317186.2.4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10106296.3教师激励机制 1075206.3.1设立奖励基金 10111636.3.2建立评价体系 10255316.3.3提供晋升通道 10292706.3.4营造良好氛围 1017214第7章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 11136427.1学生信息化素养教育目标 11245917.2学生信息化素养教育策略 1139537.3学生信息化素养评价体系 116885第8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政策保障 12291048.1政策法规制定 12286858.2政策执行与监督 12251298.3政策评估与调整 139194第9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案例分析 13141739.1成功案例分析 13204989.1.1案例背景 13136219.1.2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措施 13160569.1.3成果与评价 14254409.2失败案例分析 14117809.2.1案例背景 14285949.2.2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问题 1490939.2.3原因分析 14175119.3案例启示 1430693第十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未来展望 153108410.1发展趋势 151779610.2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51667910.3发展策略与建议 16第1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概述1.1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历程教育信息化平台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初创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以校园网建设为载体,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2)发展阶段(2000年代初至2010年代初):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平台逐渐向中小学延伸,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平台功能逐步完善,教育资源日益丰富。(3)深化阶段(2010年代初至今):教育信息化平台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平台功能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大,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育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2教育信息化平台的特点与优势教育信息化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1)资源丰富:教育信息化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素材,包括课程、教材、试题、案例等,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支持。(2)便捷高效:教育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实时互动,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3)个性化教学:教育信息化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4)协同创新: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1.3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需求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分类与标准化:对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相应的标准,便于资源的检索和利用。(2)资源优化与更新:针对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优化,定期更新教学资源,保证资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3)资源整合与共享:打破教育资源的地域、学校和学科界限,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4)技术支持与服务: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证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第2章教学资源整合策略2.1教学资源分类与筛选教学资源的分类与筛选是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与筛选的具体策略:2.1.1教学资源分类根据教学资源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文字类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课件、教学笔记等;(2)多媒体类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3)互动类资源:包括在线测试、讨论区、作业提交等;(4)工具类资源:包括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管理工具等。2.1.2教学资源筛选(1)确定筛选标准: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需求,制定教学资源的筛选标准,包括内容准确性、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等;(2)评估资源质量:对收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评估,保证其符合筛选标准;(3)优化资源结构: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科特点,对筛选后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形成结构合理的资源体系。2.2教学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教学资源整合是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对教学资源整合的原则与方法:2.2.1教学资源整合原则(1)实用性原则:保证整合后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2)协同性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时,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学科协同发展;(3)创新性原则: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形成特色化、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体系;(4)可持续发展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时,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保证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2.2.2教学资源整合方法(1)整合现有资源: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2)开发新资源:根据教学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新资源;(3)建立资源库:将整合后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存储,便于教师和学生查找使用;(4)实施资源共建共享: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3教学资源整合的技术支持教学资源整合的技术支持是保障整合效果的关键,以下是对教学资源整合技术支持的探讨:2.3.1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教学资源在整合过程中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资源整合提供技术保障。2.3.2构建云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云服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2.3.3优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基础设施,优化网络环境,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传输和稳定访问。2.3.4强化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教学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2.3.5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人才支持。第三章教学资源应用体系构建3.1教学资源应用体系框架教学资源应用体系的构建,首当其冲的是确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框架。该框架旨在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框架的核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资源分类与标准化: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并制定统一的标准,保证资源的规范性和兼容性。(2)资源存储与管理:构建高效稳定的资源存储体系,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保障资源的可访问性和安全性。(3)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应用服务与反馈:提供多元化的应用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3.2教学资源应用体系的关键环节在构建教学资源应用体系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不容忽视:(1)资源采集与审核:保证资源的质量与合法性,对采集的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2)资源加工与适配:根据不同教学场景和用户需求,对资源进行加工和适配,提升资源的可用性。(3)平台搭建与维护:建立稳定可靠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资源访问服务,并定期进行维护更新。(4)用户培训与支持:对用户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其应用资源的能力,并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3.3教学资源应用体系优化策略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资源应用体系的效能,以下优化策略应当得到实施:(1)技术创新:跟踪最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引入新技术,提升资源应用体系的智能化水平。(2)用户参与:鼓励用户参与资源的建设与优化,通过用户反馈调整资源策略,增强用户体验。(3)合作共赢:与多方合作,共同推进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共赢。(4)持续评估与改进: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资源应用体系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教学资源应用体系将不断完善,为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第四章教学资源推广策略4.1教学资源推广的目标与原则教学资源推广的目标在于提升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教学资源的覆盖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教育教学需求;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资源推广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广教学资源。(2)实用性原则: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3)共享性原则:鼓励教学资源的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4)可持续性原则:注重教学资源推广的长期效果,保证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2教学资源推广的途径与方法4.2.1途径(1)线上推广: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社交媒体、教育论坛等渠道,进行教学资源的宣传和推广。(2)线下推广:组织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研讨会、培训会等,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资源的知名度。(3)合作伙伴推广:与相关教育机构、企业、出版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教学资源。4.2.2方法(1)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册、视频、讲座等形式,向教师和学生介绍教学资源的特点、使用方法等,提高教学资源的认知度。(2)激励机制:设立教学资源推广奖励,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使用和推广。(3)个性化推荐: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推荐服务。(4)持续优化: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用户体验。4.3教学资源推广效果评估教学资源推广效果评估是衡量教学资源推广成效的重要手段。以下为评估教学资源推广效果的几个关键指标:(1)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统计教学资源的访问量、量等数据,评估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2)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满意度。(3)教育教学成果:分析教学资源推广前后,教育教学成果的变化,评估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4)教学资源推广的可持续性:关注教学资源推广的长期效果,评估推广策略的可持续性。通过以上评估指标,可以全面了解教学资源推广的成效,为后续推广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第五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技术保障5.1技术支持体系构建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依赖于一个全面的技术支持体系。该体系旨在通过以下结构保证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1)基础架构搭建: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构建可扩展、高稳定性的数据中心,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和存储能力。(2)资源管理系统:开发高效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分类、标签化、检索和共享功能。(3)用户交互界面: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保证教师与学生能够便捷地访问和使用资源。(4)数据安全机制: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数据备份,以保障教学资源的安全性。(5)技术支持服务: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负责系统的维护、更新与用户的技术咨询。5.2技术保障措施为保障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以下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1)平台稳定性保障:通过负载均衡、冗余设计等技术手段,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2)资源适配性优化:优化资源格式和平台兼容性,保证不同设备和操作系统上资源的流畅访问。(3)网络环境优化:通过提升网络带宽、优化网络架构等方式,减少访问延迟和故障率。(4)用户权限管理:实施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策略,保证教学资源的安全和合规使用。(5)技术培训与支持:定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技术培训,提升其信息素养,同时提供快速响应的技术支持服务。5.3技术更新与迭代技术更新与迭代是教育信息化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下策略将保证平台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1)跟踪前沿技术:持续关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评估其适用性和实施可能性。(2)定期更新系统:根据用户反馈和技术发展,定期更新平台系统,提升功能和用户体验。(3)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便于新技术的集成和旧技术的替换。(4)用户参与测试:在技术迭代过程中,引入用户参与测试和反馈,保证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持续研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为教育信息化平台的长远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第6章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推广,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以下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方案:6.1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我们制定了以下培训措施:6.1.1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和培训师资。6.1.2建立培训体系构建包含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元化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6.1.3开展分层次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科背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开展分层次培训,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6.1.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一批具有丰富信息化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讲师,提高培训质量。6.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6.2.1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案例,提高自身教学水平。6.2.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助力教学创新。6.2.3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6.2.4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激发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6.3教师激励机制为了激发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激励机制:6.3.1设立奖励基金设立教师信息化教学奖励基金,对在教学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6.3.2建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将信息化教学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激发教师积极性。6.3.3提供晋升通道为在信息化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提供晋升通道,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6.3.4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和荣誉。第7章学生信息化素养培养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深入应用,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探讨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目标、教育策略以及评价体系。7.1学生信息化素养教育目标学生信息化素养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2)具备良好的信息检索、筛选、处理和运用能力,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3)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4)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5)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合作学习。7.2学生信息化素养教育策略为实现上述教育目标,以下教育策略:(1)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2)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系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3)融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4)组织各类信息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6)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摸索和实践。7.3学生信息化素养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学生信息化素养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发展状况。以下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信息检索、处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信息化学习中所取得的成果,如作品、报告等。(3)定性评价: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发展情况。(4)定量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等方式,对学生信息化素养进行量化分析。(5)综合评价:将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信息化素养。通过以上评价体系,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第8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政策保障8.1政策法规制定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过程中,政策法规的制定是基础和关键。应依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现有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的政策框架。该框架应明确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目标、资源整合的标准与流程、以及应用推广的具体要求。政策法规中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整合规范:确立资源整合的指导原则,包括资源分类、质量标准、版权归属等。(2)资金投入与保障:规定各级及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3)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技术标准,保证平台间资源的互认与互通。(4)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明确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8.2政策执行与监督政策的有效执行与监督是保证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顺利进行的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政策的贯彻实施。具体措施包括:(1)宣传与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政策内容,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2)资源整合协调: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筹各类教育资源,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共享。(3)监督与考核:定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保证政策得到有效实施。(4)问题反馈与解决: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8.3政策评估与调整政策评估与调整是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政策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发觉存在的问题,为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评估与调整应关注以下方面:(1)效果评估:评估政策实施对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率、教学效果等指标。(2)问题诊断:分析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执行力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3)政策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4)持续优化:建立持续优化机制,保证政策能够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动态变化。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为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第9章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案例分析9.1成功案例分析9.1.1案例背景以我国某知名大学为例,该校在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校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该校积极开展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9.1.2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措施(1)建立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平台:该校搭建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2)教学资源分类与优化:该校对教学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课程资源、教材资源、教学视频等,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保证质量。(3)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该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设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4)学生参与度提升:通过教育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该校还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如提供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9.1.3成果与评价该校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取得以下成果:(1)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2)教学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降低了教学成本。(3)学生满意度提高:教育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提高了学生满意度。9.2失败案例分析9.2.1案例背景以某地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在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方面遇到了困难。9.2.2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问题(1)缺乏统一规划:该校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规划,导致资源整合与建设工作缺乏系统性。(2)技术支持不足:该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技术支持不足,影响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3)教师参与度低:该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低,导致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效果不佳。9.2.3原因分析(1)管理层面:该校管理层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2)教师层面: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3)技术层面:技术支持不足,影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大众健身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焊接先进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大学《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U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分析测试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装饰图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金融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轻工业大学《染整工艺实验(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早》舒淇早期古装掰全照原创
- 警用无人机考试题库(全真题库)
- 预应力简支梁施工
- GB/T 37046-2018信息安全技术灾难恢复服务能力评估准则
- 机井工程抽水试验质量验收表
- GA/T 1504-2018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数据接入规范
- 八年级思想品德中期试卷
- 江西省宜春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幼儿系列故事绘本课件鸭子当总统-
-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