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与生产管理方案TOC\o"1-2"\h\u24512第一章智能生产线概述 3194741.1智能生产线的定义与发展 3165211.1.1智能生产线的定义 3169761.1.2智能生产线的发展 3156541.2智能生产线的关键技术 3130702.1自动化技术:包括、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是实现智能生产线自动化运行的基础。 3105702.2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是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关键。 3238482.3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为智能生产线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3252262.4网络通信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与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之间的信息交互。 33552.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和防护,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 487202.6集成技术:将各种先进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升级。 4270832.7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通过集成各种子系统,实现生产线的整体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28929第二章智能生产线的设计与规划 4279332.1智能生产线的设计原则 4319382.2智能生产线的规划流程 4221012.3智能生产线的布局优化 513000第三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566173.1传感器在智能生产线中的应用 519493.1.1概述 5196733.1.2传感器类型及应用 5110623.2检测技术的分类与选择 6145613.2.1检测技术分类 6155673.2.2检测技术选择 6298623.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集成 6253273.3.1集成策略 6298483.3.2集成效果 64161第四章与自动化设备 7227294.1工业的应用领域 7174994.2自动化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7110334.3与自动化设备的集成 820404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860995.1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 872545.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9153875.3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集成 918703第六章生产调度与优化 9166046.1生产调度的原理与方法 949056.1.1生产调度的原理 10281846.1.2生产调度的方法 10109996.2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104556.2.1生产计划的制定 10127296.2.2生产计划的执行 10119506.3生产过程的优化策略 10214096.3.1流程优化 1127606.3.2资源优化 11181756.3.3时间优化 11128696.3.4质量优化 114846.3.5环境优化 1119236第七章质量管理与控制 11168247.1质量管理的体系与方法 11140667.1.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173157.1.2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11274487.1.3质量管理方法 11210867.2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 12283157.2.1质量控制技术概述 1210337.2.2常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12101737.3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集成 12269667.3.1质量管理与控制集成概述 12215967.3.2集成策略 1287097.3.3集成效果 1329258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3259638.1安全生产的管理与措施 13289708.1.1安全生产管理理念 13111938.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315148.1.3安全生产措施 1316598.2环境保护的技术与策略 13214308.2.1环境保护技术 13189738.2.2环境保护策略 1420648.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集成 1430832第九章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14162769.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 1473059.2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5156089.3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 152674第十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62242910.1项目实施流程与方法 161881910.2项目评估的指标与方法 161460810.3项目实施与评估的案例分析 17第一章智能生产线概述1.1智能生产线的定义与发展1.1.1智能生产线的定义智能生产线是指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通过集成智能化设备、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线。智能生产线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实现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1.1.2智能生产线的发展智能生产线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人工生产线:早期生产过程中,生产任务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2)自动化生产线:科技的发展,自动化设备逐渐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实现了部分生产任务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3)信息化生产线: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基础上,引入信息化技术,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4)智能生产线:在信息化生产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智能化。1.2智能生产线的关键技术智能生产线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自动化技术:包括、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是实现智能生产线自动化运行的基础。2.2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是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关键。2.3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为智能生产线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2.4网络通信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与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之间的信息交互。2.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和防护,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2.6集成技术:将各种先进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升级。2.7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通过集成各种子系统,实现生产线的整体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第二章智能生产线的设计与规划2.1智能生产线的设计原则智能生产线的设计原则是保证生产过程高效、稳定、安全,同时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以下是智能生产线设计的主要原则:(1)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需求,提高生产线的易用性和人性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生产线在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切换和扩展,提高生产线的适应性和通用性。(3)智能化控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降低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4)节能环保:在设计生产线时,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绿色生产。(5)安全可靠:保证生产线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降低生产风险。2.2智能生产线的规划流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分析现有生产线的瓶颈和改进点,明确智能生产线的目标。(2)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制定智能生产线的整体方案,包括设备选型、控制系统、布局设计等。(3)工艺流程优化: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4)设备选型:根据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5)控制系统设计:设计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6)布局设计:根据生产需求,优化生产线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7)项目实施与验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生产线的搭建和调试,保证生产线达到预期效果。2.3智能生产线的布局优化智能生产线的布局优化是提高生产线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智能生产线布局优化的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生产线空间布局,减少物料搬运距离,降低生产成本。(2)设备布局:根据生产流程,合理布置设备,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和协同作业能力。(3)物流优化:优化生产线物流系统,实现物料自动化配送,减少人工搬运。(4)信息流优化:加强生产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生产线运行效率。(5)生产线智能化: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干预。(6)安全布局:保证生产线布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降低生产风险。通过以上布局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智能生产线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第三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1传感器在智能生产线中的应用3.1.1概述传感器作为智能生产线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信息采集与传递的重要任务。在智能生产线中,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为生产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3.1.2传感器类型及应用(1)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温度变化,保证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如热处理、涂装等环节。(2)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压力变化,保证产品质量,如压缩、冲压等环节。(3)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行状态,实现精确控制,如搬运、装配等环节。(4)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速度变化,保证生产节拍,如输送、包装等环节。(5)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振动情况,预防设备故障,如旋转机械、输送设备等。3.2检测技术的分类与选择3.2.1检测技术分类(1)接触式检测:通过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来获取信息,如机械式、电磁式等传感器。(2)非接触式检测:通过传感器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来获取信息,如光电式、超声波等传感器。(3)模拟式检测:将物理量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检测,如温度、压力等传感器。(4)数字式检测:将物理量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检测,如编码器、计数器等传感器。3.2.2检测技术选择(1)根据生产线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2)考虑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功能、可靠性、稳定性等因素。(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维护成本等因素。3.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集成3.3.1集成策略(1)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硬件集成:将各种传感器与检测系统通过硬件连接,实现数据传输与处理。(2)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软件集成: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传感器与检测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3.3.2集成效果(1)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干预。(2)实现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提高生产效率。(3)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4)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第四章与自动化设备4.1工业的应用领域工业作为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当前,工业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车制造业:工业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较为成熟,主要涉及焊接、涂装、装配等环节。(2)电子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复杂化,工业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装配、搬运、检测等环节。(3)食品制造业:工业在食品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搬运、包装、检测等环节。(4)药品制造业:工业在药品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制药、搬运、包装等环节。(5)新能源制造业:工业在新能源制造业中的应用,如电池制造、光伏组件生产等环节。4.2自动化设备的选择与配置自动化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是构建智能生产线的关键环节。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动化设备的选择与配置进行阐述:(1)设备类型选择:根据生产线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类型,如搬运、装配、焊接等。(2)功能参数:根据生产任务的需求,确定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参数,如负载、速度、精度等。(3)兼容性:考虑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其他部分的兼容性,保证整个生产线的协调运行。(4)成本效益: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具有较高成本效益的自动化设备。(5)售后服务:选择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4.3与自动化设备的集成与自动化设备的集成是实现智能生产线的关键步骤。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与自动化设备的集成进行阐述:(1)硬件集成:将与自动化设备通过硬件接口进行连接,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互。(2)软件集成:通过软件系统实现与自动化设备的协同控制,保证生产线的顺畅运行。(3)通信协议:制定统一的通信协议,使与自动化设备能够高效地传递信息。(4)功能优化:根据生产需求,对与自动化设备的功能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5)安全防护:在集成过程中,充分考虑生产现场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生产安全。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处理5.1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数据采集是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与生产管理方案的基础环节,其技术的应用。当前,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条码识别技术、RFID技术、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等。传感器技术是数据采集的核心,通过将各种物理量转换为可处理的电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条码识别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于产品追踪与管理。通过扫描条码,系统可以快速获取产品信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采集技术,具有远距离识别、快速读取、高精度等特点。在生产线上,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实时追踪,提高生产效率。工业网络通信技术是连接各个数据采集设备与系统的桥梁,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工业网络通信技术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5.2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与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冗余、错误和异常数据,保证数据质量。数据清洗方法包括数据过滤、数据填充、数据转换等。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数据挖掘可以用于故障诊断、生产优化、质量监控等方面。数据分析是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规律和趋势。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优化生产策略、提高生产效益。5.3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集成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集成是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与生产管理方案的关键环节。集成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硬件集成:将各类数据采集设备与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2)软件集成:整合不同软件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3)网络集成:构建稳定的工业网络,保证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高效、安全。(4)系统集成: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与其他生产管理系统(如MES、ERP等)进行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优化。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集成,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决策和持续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第六章生产调度与优化6.1生产调度的原理与方法生产调度是工业自动化行业中的环节,其目的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高效协同,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生产调度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生产调度的原理(1)实时性:生产调度需要实时监控生产现场的各种信息,以便快速响应生产过程中的变化。(2)前瞻性:生产调度应具备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生产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3)协调性:生产调度需要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4)灵活性:生产调度应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6.1.2生产调度的方法(1)人工调度: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由调度人员手动调整生产计划。(2)计算机辅助调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辅助调度人员制定调度方案。(3)智能调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调度。6.2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6.2.1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的制定是生产调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分析客户订单、生产任务、原材料供应等需求信息。(2)资源分析:分析生产设备、人员、原材料等资源状况。(3)生产周期分析:确定生产各环节所需的时间。(4)制定生产计划: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6.2.2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计划的执行是生产调度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任务分配:将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生产单元。(2)进度监控:实时监控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计划顺利进行。(3)异常处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4)生产反馈:对生产过程进行总结,为下一轮生产计划制定提供依据。6.3生产过程的优化策略生产过程的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生产过程优化策略:6.3.1流程优化通过分析生产流程,找出瓶颈环节,进行流程优化,提高生产效率。6.3.2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6.3.3时间优化通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速度,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成本。6.3.4质量优化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6.3.5环境优化优化生产环境,提高生产现场的整洁度、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第七章质量管理与控制7.1质量管理的体系与方法7.1.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在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与生产管理方案中,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持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7.1.2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2)质量策划: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制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政策和质量计划。(3)质量控制:通过控制过程、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产品满足规定要求。(4)质量改进:通过不断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7.1.3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全面质量管理(TQM):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系统管理的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2)六西格玛管理:通过降低缺陷率、提高过程能力,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遵循国际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审核和认证。7.2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7.2.1质量控制技术概述质量控制技术是用于监测、分析和改进产品质量的方法和工具。在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与生产管理方案中,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7.2.2常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保证过程稳定,降低缺陷率。(2)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故障风险。(3)产品质量检验:对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满足规定要求。(4)设备维护与保养: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7.3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集成7.3.1质量管理与控制集成概述质量管理与控制集成是将质量管理原则、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一体化。7.3.2集成策略(1)将质量管理体系与生产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2)建立质量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质量管理效率。(3)加强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4)实施质量改进项目,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7.3.3集成效果质量管理与控制集成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八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8.1安全生产的管理与措施8.1.1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在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中,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企业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生产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统一。8.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企业应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2)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觉和整改安全隐患。(4)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总结教训,防止再次发生。8.1.3安全生产措施企业应采取以下安全生产措施:(1)安全防护设施:在生产线上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限位开关等。(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降低操作风险。(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2环境保护的技术与策略8.2.1环境保护技术在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中,企业应采用以下环境保护技术:(1)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2)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3)废水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4)废气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8.2.2环境保护策略企业应采取以下环境保护策略:(1)环保理念: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2)环保投资:加大环保投资,提高环保设施水平。(3)环保制度:建立健全环保制度,保证环保措施的落实。(4)环保监测:对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指标进行监测,及时发觉问题并整改。8.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集成在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中,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集成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集成:(1)统一规划: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整体规划,实现资源整合。(2)技术融合:将安全生产技术与环保技术相结合,提高生产线的安全性和环保性。(3)管理协同:加强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的协同,实现管理一体化。(4)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与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生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生产管理信息系统9.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智能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架构设计。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PLC、工业相机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线的各项数据,如设备状态、物料消耗、生产进度等。(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形成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3)数据存储层: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查询、统计和分析。(4)业务逻辑层:根据生产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实现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调度、物料管理等功能。(5)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实现生产管理、设备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9.2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市场需求、物料库存和设备状况,编制生产计划,指导生产过程。(2)生产调度管理:实时监控生产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保证生产顺利进行。(3)物料管理:实时统计物料消耗情况,实现物料采购、库存管理和配送的自动化。(4)设备管理: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实现设备维护、故障诊断和功能优化。(5)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产品质量。(6)数据统计分析: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为生产改进提供决策依据。(7)信息发布与共享:实现生产信息的实时发布,提高生产协同效率。9.3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现状,明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和业务流程。(3)系统开发:采用成熟的开发工具和平台,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稳定可靠。(5)系统部署:在生产现场进行系统部署,与现有设备、软件进行集成。(6)培训与推广: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系统使用效果。(7)系统维护: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升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传感器 1 认识传感器(1)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工作计划怎么写15篇
-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近老师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高校教师讲课心得7篇
- 学生会年终述职报告(集合15篇)
- 销售人员个人述职报告(8篇)
- 维修施工方案(范文)
- 个人留学申请书
-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效应
- 上市公司资产置换案例4篇
- UOP的MTO与大连化物所的DMTO、SMTO、MTP简介一
- 《消费心理学》-教学教案
- 人教版教材《原子的结构》推荐3课件
- 基于PLC的禽舍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 【详细版】小学英语人教新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4Hobbies王露22一师一优课课例教案
- 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解读课件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 汽车行业企业级BOM管理
- 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试题
-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分离技术概论-电渗析机理和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