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规范_第1页
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规范_第2页
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规范_第3页
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规范_第4页
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规范范围本文件界定了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护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机构及人员要求、环境卫生要求、护理内容与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开展卧床儿童护理服务的各类儿童福利机构。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MZ010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WS/T313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5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DB45/T2169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成长档案规范术语和定义MZ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卧床儿童bedriddenchild残疾程度重,身体衰弱,或因病情原因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减退,部分或完全需人帮助,需卧床的儿童。机构及人员要求机构要求儿童福利机构应设立卧床儿童护理相应部门,负责卧床儿童日常生活照料、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医疗救治的管理和服务。应根据卧床儿童日常生活照料和特殊护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应按MZ010的要求配置满足卧床儿童护理所需的设施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应按MZ010的要求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应制定各项卧床儿童护理服务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交接班制度;24小时巡查制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等。应落实晨检制度和消毒隔离等制度,发生传染病应及时处理并上报。应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和预防卧床儿童意外伤害的措施,开展安全培训,并定期实施演练。应制定安全教育年度计划。护理员上岗、转岗前应接受安全教育,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安全知识、日常护理安全操作技能学习和培训。人员要求护理员应通过无相关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应取得由民政部颁发的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应取得自治区或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护理员、保育员、育婴员等级资格证书;取得儿童福利机构或相关社会组织认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尚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员应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医生、护士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环境卫生要求卧床儿童生活区域的房间应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8883的规定,室内噪音应符合GB3096规定的0类要求。房间应采光良好,床铺干净、整洁,每日专人清扫、定期消毒。宜配备空气温度调节设施,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及湿度变化调节。夏季室温宜24℃~26℃,冬季室温宜18℃~22℃。餐具、桌椅等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归位。公共区域应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无异味。扶手、门把手、地面等应每日清洁、消毒。环境及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及清洁用品等的清洁与消毒宜符合WS/T367WS/T512的规定,并记录存档。医疗器械用后应按WS/T367的规定消毒处理。护理内容与要求基本要求除重度残疾卧床儿童外,对于年满6周岁以上的卧床儿童,应按照性别区分生活区域,女童生活区应由女性工作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护理员应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并做好相关记录。护理员应熟知每位卧床儿童的姓名、年龄、特点、患病类型等,并综合评估卧床儿童的身体情况和成长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护理员实施护理时应着工作服,换工作鞋,护理前后应按照WS/T313的要求清洁双手。卧床儿童所在班组负责人应每天检查卧床儿童护理情况及记录,护理部门负责人应每周抽查卧床儿童护理情况及记录。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整改。值班人员应当熟知机构内卧床儿童情况,做好巡查记录;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应做到书面及床边交接,对特殊状况卧床儿童、安全管理情况等重点交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日常基础护理清洁卫生卧床儿童身上有污物时应及时清理,夏季应至少每日沐浴1次,冬季应每周1~2次,春秋季应每周2~3次。幼儿及以上的卧床儿童应每日早晚清洁1次口腔。患有口腔疾患的卧床儿童根据医嘱给予针对性口腔护理及处理。指(趾)甲应每周修剪1次,修剪后光滑平整,长度以指(趾)甲顶端与指(趾)顶齐平为宜。指甲钳(指甲剪)用后应消毒,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霉菌感染的卧床儿童应单独配置。理发宜1次/月,发型应平整美观。理发过程中应注意卧床儿童情绪变化,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夏季应每天至少更换1次衣物,冬季外衣至少隔天更换1次,内衣每天更换1次,护理员为卧床儿童更换衣物时动作应轻柔;床单被褥、枕套应每周更换1次,被褥每两周晾晒或紫外线灯消毒1次;衣物被服随脏、随换、随洗;按季节、温差及时增减。晨/晚间照料晨间照料应观察卧床儿童的皮肤和精神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应为卧床儿童换尿片或协助床上排便、穿衣、洗脸、洗手和梳头等,为其翻身、叩背。为卧床儿童整理居室,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应为有特殊身体功能障碍的卧床儿童准备辅具,如坐姿椅、站立架等。晚间照料应在卧床儿童入睡前30min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拉好窗帘,调节室内温度,调暗灯光,采取有效的防蚊虫措施。应为卧床儿童完成睡前卫生清洁,换尿片或协助床上排便,铺被、脱衣、整理衣物、盖被等,根据需要铺好防水垫。应为特殊身体功能障碍卧床儿童整理收拾辅具。睡眠照料午休宜12:00~14:00;夜间睡眠宜22:00~次日6:00。宜引导卧床儿童在相对固定的时段作息,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睡眠中,护理员或值班人员应定时巡视,观察卧床儿童身体、睡眠状况和卧室环境变化,检查盖被是否合适。应协助卧床儿童至少每2h翻身1次,预防褥疮。若皮肤有受压情况,应缩短翻身间隔时间,必要时使用乳胶枕和气垫床等,及时采取压疮的预防措施。应按需为卧床儿童更换尿片。应为有自伤倾向的卧床儿童做好心理疏导,睡眠中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进食照料应根据卧床儿童身体情况、生长需要、咀嚼能力等,选择合适的食物,膳食营养合理;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的卧床儿童,宜在其食物中添加动物蛋白营养。护理员配餐前应清洁双手,将饭、菜等食物搭配好。根据卧床儿童年龄、智力、病患程度等具体情况准备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餐具,餐具应1人1碗(瓶)1勺(筷)1巾。应根据卧床儿童具体情况安排进餐体位,必要时使用轮椅、喂食椅等辅具,不应平躺进食。喂食过程中,护理员应观察卧床儿童进食情况,出现咬合反射时,不应强行拔勺,待卧床儿童口腔肌肉放松、情绪稳定后再拔勺。对进食困难的卧床儿童应设法喂食,对进食量少或拒绝进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进食记录。如卧床儿童进食过程中出现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异物窒息表现时,应立即抢救并及时报告医生。用餐完毕后,护理员应帮助卧床儿童清洁口腔,擦拭面部,将儿童置于床上,调整至舒适体位。食用配方奶的卧床儿童,护理员应在喂奶后帮助卧床儿童清洁口腔。护理员离开前,应整理餐具,打扫环境卫生。饮水照料饮水用具应1人1杯(瓶),喂水时间应在两次进食之间。宜喂温开水,不应给卧床儿童饮用生水或水温过高的开水。应按卧床儿童年龄及个体需求提供水量和次数。每天喂水频次宜3~4次。排泄照料更换尿片应选择高吸收性、透气性、舒适性强的一次性纸尿片或棉质尿片,产品包装标识应齐全,大小合适。应及时为大小便后的卧床儿童更换尿片,根据儿童患病程度、体型大小采取不同的方法。更换尿片时应动作轻柔,不应强行掰开下肢,尽量减少暴露身体,注意保暖。尿片包扎松紧适宜,棉质尿片的松紧程度以腰部能够伸入2个手指为宜;应避免一次性纸尿片的胶带与皮肤接触,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协助排大小便应根据卧床儿童需要准备尿壶(便盆)、一次性护理垫、卫生纸、温水、盆、毛巾等物品。协助卧床儿童床上排大小便时应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取放便盆时应避免擦伤儿童皮肤,便后予清洁会阴及肛门,必要时,用温热毛巾擦洗臀部及肛门周围并擦干。应观察、辨别卧床儿童大小便次数、量、颜色、气味、性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尿壶(便盆)应专人专用,使用后应刷洗干净,晾干备用。日间活动应根据卧床儿童年龄、智力、病患程度及成长需要建立日间活动流程,根据流程安排护理员或康复治疗师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活动支持。日间活动服务包含但不限于:身体抚触、情感交流、心理疏导、功能训练、体位管理、认知教育。每月对日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记录,记录表见附录A。康复训练针对各种不同疾患所致功能障碍的卧床儿童进行训练,帮助卧床儿童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医师或康复治疗师应对卧床儿童进行评估、诊断。成立康复训练评估小组,评估小组成员宜由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儿童护理员、特教老师、社会工作者组成。对被纳入康复训练的卧床儿童按照评估标准,进行初次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对儿童的功能进行逐项评估、打分,卧床儿童康复训练评估量表见附录B。康复训练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卧床儿童主要功能障碍而确定训练项目、训练方法以及预期的康复目标。由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按照训练计划指导护理员对卧床儿童进行训练,预防卧床儿童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为卧床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时,应根据其身体功能情况、个体需求等特异性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及难度;如发现卧床儿童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疲劳、血压、呼吸或脉搏等身体异常状态时应立即停止训练。为卧床儿童进行作业训练时,应为其提供舒适体位、合适的坐姿椅和训练桌等,训练中采取鼓励、接纳原则,与卧床儿童进行有效互动,通过游戏、强化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增加其自信心,帮助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卧床儿童进行言语训练时,宜配合口肌训练,对其唇、舌、软腭等构音器官进行口腔功能锻炼,帮助其改善流涎、进食、发音、吞咽等功能障碍。为卧床儿童进行针灸或推拿按摩时,应采取舒适体位,按摩手法及力度根据儿童的表情及肌肉状态及时调整。针灸留针时,应避免儿童紧张或乱动而出现晕针、断针等意外情况。宜为肢体活动受限的卧床儿童配置上肢或下肢矫形器、轮椅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必要时,可为卧床儿童定制矫形器或辅具。康复治疗师应及时记录训练内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情况。卧床儿童训练时间以6个月为一期,在训练3个月时进行中期评估,由医师对训练计划执行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训练中的问题进行小结,并提出下一步打算、训练计划的调整等;末期评估训练效果,并总结训练是否实现康复目标,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心理护理护理员应帮助卧床儿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解决卧床儿童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护理员应运用心理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卧床儿童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等情况进行疏导。根据卧床儿童的情况,用启发、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卧床儿童摆脱困难。伦理护理护理员个人行为应不伤害到卧床儿童的身心健康,包括护理操作技能上的伤害、言语行为性伤害等。不应暴力或者冷暴力对待卧床儿童。当护理员与卧床儿童的利益共存时应进行权衡,应以卧床儿童利益最大化和伤害最小化为原则,帮助卧床儿童减轻痛苦、愉快生活。应尊重卧床儿童的人格、自主权、知情同意权等权利,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对自伤、自残或有他伤等行为的卧床儿童,应经院领导、护理部门领导、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护理员联席会议研讨后,给予适当约束护理。护理员应合理分配时间资源、物资资源、医疗卫生资源、人文关怀等资源给卧床儿童,对卧床儿童和其他儿童应一视同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处理护理矛盾或护理差错事故时,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服务评价与改进服务评价服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卧床儿童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操作规范等方面。服务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部门开展的日常检查和阶段性考核;儿童福利机构定期开展的服务评价。宜通过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服务评价信息。持续改进应对收集的服务质量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和反馈,提出工作措施和建议,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应结合服务评价与改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员的教育培训。应对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持续改进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档案管理按照DB45/T2169的规定执行。

(规范性)

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日间活动情况记录表表A.1给出了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日间活动情况记录表的信息。儿童福利机构卧床儿童日间活动情况记录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健康状况:活动时间执行人活动时间执行人活动时间执行人活动时间执行人活动时间执行人总结本月活动情况概述:身体抚触:情感交流:心理疏导:功能训练:体位管理:认知教育:护理员签名:年月日

(规范性)

卧床儿童康复训练评估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见表B.1,精细运动能力测试表(FMFM)见表B.2,脑瘫康复训练评估表见表B.3,语言发育迟缓评估表见表B.4。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项目评分项目评分A卧位和翻身44.向前四点爬或蛙跳样爬1.8m仰卧45.交替四爬1.8m*1.手在体侧,姿势对称,转动头部46.用手和膝/脚爬上4级楼梯2.把手放到中线位,双手合拢*47.用手和膝/脚后退爬下4级楼梯*3.抬头至4548.扶物坐到直跪,自由保持10s*4.髋、膝全范围屈曲右*49.s*5.髋、膝全范围屈曲左*50.s6.伸右手(前臂)过中线抓玩具51.自由跪走10步7.伸左手(前臂)过中线抓玩具D站位*8.从右侧翻身成俯卧位52.从地上扶着高凳站起*9.从左侧翻身成俯卧位53.站立,双手游离3s俯卧54.一手扶着高凳,抬起右脚3s10.抬头向上55.一手扶着高凳,抬起左脚3s*11.双肘伸直支撑,抬头、抬胸56.站立,双手游离20s*12.右前臂支撑,左手充分前伸57.左脚独站10s*13.左前臂支撑,右手充分前伸58.右脚独站10s*14.从右侧翻身成仰卧位59.不用手辅助,小凳子坐到站位*15.从左侧翻身成仰卧位60.直跪从右单膝跪位站起*16.用手足向右回旋9061.直跪从左单膝跪位站起*17.用手足向左回旋9062.手游离,站位慢慢坐到地板上B坐位63.手游离,从站位蹲下18.自己双手抓物从仰卧到坐位64.从地上拾物站起*19.卧位:从右侧翻身到坐位E走、跑、跳*20.卧位:从左侧翻身到坐位65.两手扶高凳右侧横走5步21.坐垫子,扶胸,头直立3s66.两手扶高凳左侧横走5步22.坐垫子,扶胸,头中线位立10s67.双手扶持,前行10步23.双臂撑地坐,保持5s68.一手扶持,前行10步24.双臂游离坐,保持3s69.不用扶持,前行10步25.前倾身体抓起玩具后回原坐位70.进10步,停,转身180,走回26.触到右后方45处玩具恢复原坐位71.退行10步27.触到左后方45处玩具恢复原坐位72.双手持物,前行10步*28.右侧坐位双臂游离保持5s73.20cm宽的平行线内连续走10步*29.左侧坐位双臂游离保持5s74.沿2cm宽的直线连续走10步30.从坐位慢慢回到俯卧位75.右脚先行,跨过平膝高障碍31.双脚在前从坐位向右侧转为四点位76.左脚先行,跨过平膝高障碍32.双脚在前从坐位向左侧转为四点位77.向前跑4.5m,停下,跑回*33.不用手协助,转体9078.右脚踢球表B.1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续)项目评分项目评分34.坐凳子上,手脚游离,保持10s79.左脚踢球35.从站位到坐在小凳子上80.双脚同时,原地跳起30cm高36.从地上坐到小凳子上81.双脚同时,向前跳30cm37.从地上坐到高凳子上82.60cm圆圈内,右脚跳10次C爬和跪83.60cm圆圈内,左脚跳10次*38.向前俯爬1.8m84.单手扶栏杆,交替上4级台阶39.手膝负重,四点位持续10s85.单手扶栏杆,交替下4级台阶40.手自由,从四点位到坐位86.自由交替上4级台阶41.从俯卧位到四点位,手膝负重87.自由交替下4级台阶42.四点位伸出右手高过肩88.双脚同时,从15cm高的台阶跳下43.四点位伸出左手高过肩总分注:注*者为88项内容评定者精细运动功能测试表(FMFM)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门诊/住院号:项目评分项目评分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A区视觉追踪A01.视觉追踪摇铃D07.用勺敲击杯子A02.听觉追踪摇铃D08.拧开瓶盖倒出小丸A03.视觉追踪网球—右侧至左侧D09.逐页翻书A04.视觉追踪网球—左侧至右侧D10.剪开纸A05.视觉垂直追踪网球D11.把纸剪成两半B区上肢关节活动能力D12.解开纽扣B01.仰卧位伸手臂拿摇铃D13.在两条线之间涂色B02.仰卧位伸手拿悬吊正上方的玩具E区手眼协调B03.坐位伸手拿摇铃E01.手指触摸小丸B04.坐位伸手抓纸E02.手指戳洞B05.坐位双手合握玩小方木E03.将7块方木放入杯中B06.坐位翻开书E04.将小丸〔4粒〕放入杯中B07.坐位倒出瓶中小丸E05.放入小木桩〔3粒〕BO8.坐位手碰自己部位〔鼻-耳-头顶〕〕E06.四块方木搭高楼B09.跟着画两条垂直线〔3cm〕E07.放不同几何形状板C区抓握能力E08.7块方木搭高楼C01.抓握桌前方木E09.4块方木搭火车〔8块〕CO2.双手同时各握一块方木E10.穿珠子〔6粒方珠〕C03.抓小丸〔2粒〕E11.模仿画垂线〔5cm〕C04.儿童模仿撕纸E12.模仿画横线〔5cm〕C05.抓握方木〔儿童前方10cm〕E13.快速放小丸〔10粒〕C06.放开方木E14.穿线〔6个带孔的细长纸板〕C07.单手握两块方木E15.临摹十字C08.抓小丸E16.描线C09.抓笔画画E17.搭楼梯〔6块方木〕C10.前三指抓方木E18.临摹长短均等的十字D区操作能力E19.搭金字塔〔12块〕D01.移动插在板上的三个小木桩E20.两点连线D02.方木左右手递交E21.临摹画正方形D03.敲击杯子E22.剪圆形D04.连接方木〔2〕E23.対折纸D05.拍手E24.剪正方形D06.伸手向第三块方木总分评估所需物品:1.摇铃;2.网球;3.可悬吊玩具;4.20cm×30cm的纸假设干;5.书;6.四个小丸;7.有盖瓶子;8.笔;9.木钉板;10.剪刀;11.十二块块方木;12.六个珠子和线;13.形状板;14.棒子;15.勺子;16.大口杯评定者:脑瘫康复训练评估表领域编号项目初期中期末期月日月日月日运动功能1头部控制(抬起、竖直、活动)4个月2翻身(仰卧、侧卧、俯卧变化)7个月3坐起(卧位到坐位变化)8个月4坐位移动(床、便器、轮椅间)8个月5爬(双手、朋膝支撑爬行3m)10个月6站起(坐位到立位变化)12个月7步行(平地上行走10步)20个月8上下台阶(15cm台阶,三级)2岁9伸手抓、放物体5个月10捏取物体(直径1厘米小物体)10个月运动功能合计分数:生活自理11进食(使用食具、送入口中、咀嚼、咽下)22个月12穿脱上衣(包括帽子、围巾)3岁13穿脱下衣(包括鞋、袜)3岁14洗漱(洗脸、漱口、刷牙、梳头)2.5岁15大小便(脱裤、使用便器、便后清洁)3岁生活自理能力合计分数:社会适应16理解(对语言、手势、图示的理解)9个月17表达(通过语言、手势、图示的表达)20个月18使用辅助器具(轮椅、假肢、矫形器)19参加集体活动或上学(院内和学校活动)3岁20协助院内工作(三种以上的工作或劳动)7岁21参加社会活动(使用公共设施、购物等)7岁社会适应能力合计分数:整体评估分数:评估人员签名:评估说明:1.项目1:(1)活动自如:3分;(2)能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