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1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2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3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4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新体制的创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体制的创立新体制的创立是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件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背景:清朝统治的崩溃腐败横行官僚机构腐败,贪污成风,百姓苦不堪言。战乱频发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断对外战争失败,国力衰弱。天灾不断黄河泛滥,旱灾频发,加剧了社会矛盾。民心动荡民众对清政府失去信心,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清朝统治崩溃的必然结果。清政府腐败无能,面临着国内外各种矛盾,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1清政府腐败无能财政空虚、军队战斗力低下2民族矛盾激化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3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工人罢工不断4革命力量壮大革命党人积极宣传,发动起义革命的目标: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结束封建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民主共和国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民主和共和为原则的新政权,为中华民族谋求独立和自由。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领袖,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民主和自由。临时政府的建立1南京1912年1月1日2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临时政府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华民国诞生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结束,中国开始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带领临时政府开始建设新国家。临时政府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战乱频发、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等。但临时政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新的行政体系等。临时政府的组织结构11.总统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负责全国行政事务。22.内阁由总理和各部部长组成,负责协助总统执政。33.议会由各省选出的议员组成,负责立法和监督政府。44.司法机构由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组成,负责审判案件。临时政府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成立初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首先,军阀割据,各地军阀势力林立,中央政府难以控制。其次,财政困难,政府缺乏稳定收入来源,难以维持运作。再次,社会动荡不安,各种革命和反革命势力斗争不断,秩序难以维持。此外,临时政府内部也存在矛盾,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利,难以达成一致。面对这些问题,临时政府难以有效解决,最终导致其垮台。军阀割据政治局势军阀混战北洋政府无力控制地方,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不断。经济萧条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不安定。北洋政府的诞生北洋军阀的实力北洋军阀在辛亥革命后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袁世凯的野心袁世凯利用北洋军的优势,逐步控制了政府,最终称帝。新政权的建立袁世凯在1912年成立了北洋政府,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段祺瑞政权的特点独裁统治段祺瑞执政期间,实行独裁统治,压制民主权利,限制言论自由,打压政治反对派。军阀割据段祺瑞政权未能有效控制地方军阀,导致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段祺瑞政权财政困难,无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导致经济萧条,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张作霖政权的建立1东北军阀势力崛起张作霖,出身贫寒,靠军功崛起,控制东北军,成为东北地区最有权势的人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北军迅速壮大,成为北方军阀中的重要力量。2击败奉系军阀张作霖利用日本的支持,击败了奉系军阀,控制了东北三省,为建立个人政权奠定了基础。3建立奉系政府张作霖在东北建立了以自己为首的奉系政府,被称为“东北王”。他以东北为基础,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与日本保持密切关系。直系与皖系军阀的斗争军阀混战直系和皖系是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他们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军阀混战。利益冲突两派军阀在政治理念、经济利益和地盘控制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混乱,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北伐2国民党国民党重新执政3北洋军阀军阀混战4五四运动爱国主义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源于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和人民对和平统一的渴望。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蓬勃发展,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北洋军阀混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国民党重新执政,领导了北伐战争,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胜利。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目标1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人民苦不堪言。2结束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3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中国社会急需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4建立民主共和国国民革命运动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人物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和蒋介石。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蒋介石是孙中山的继承人,他领导了北伐战争,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孙中山和蒋介石的领导,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伐战争的过程第一阶段(1926年7月-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攻占武汉,占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推翻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统治。第二阶段(1927年3月-1927年4月)国民革命军攻占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蒋介石成为国民政府主席。第三阶段(1927年4月-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攻占了上海,迫使张作霖退回东北,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的意义结束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了长达16年的军阀混战,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国家统一北伐战争的胜利促使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为中国近代史的發展打下了基础。推动革命进程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民政府的建立1北伐战争胜利国民革命军取得胜利,取得了北伐战争的最终胜利,标志着军阀统治的结束。2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3新政权成立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国民政府的建立是北伐战争胜利的直接结果。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国民政府组织法》,确定了国民政府的组织架构和权力分配。国民政府的三大纲领民族主义实现中国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改善民生,解决土地问题,发展经济。国民政府的政治主张民族主义国民政府将民族主义作为其核心政治主张,强调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并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利益为目标。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赋予人民政治权利。旨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国民政府的社会改革教育改革国民政府重视教育,建立了完整学制,普及基础教育。法律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发展民族工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11.争取国际承认国民政府致力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提升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22.维护国家主权国民政府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干涉。33.寻求国际援助国民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援助,以支持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44.促进国际合作国民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国民政府面临的挑战国民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多重挑战,包括军阀割据、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以及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国民政府需要克服这些挑战,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国民政府的内部矛盾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代表右派,主张继续进行革命,而汪精卫则代表左派,主张与日本合作。国民党内部派系国民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系,如CC系、黄埔系等,他们之间存在着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财政困难国民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问题,无法满足军费开支和社会建设需求,导致国民政府难以维持统治。腐败问题国民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官员贪污腐败,导致民心涣散,政府失去公信力。北伐战争后的政治格局1国民政府的崛起北伐战争的胜利使国民政府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导地位。2地方军阀的削弱北伐战争摧毁了大部分军阀势力,但仍有一些地方军阀残余势力,对国民政府构成威胁。3新旧势力的交织北伐战争后,国民政府与旧势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统治的终结,开启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民国初年的社会动荡军阀混战各地军阀互相争斗,社会秩序混乱。经济萧条战争和政治动荡导致经济停滞,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工人罢工频发。思想混乱各种新思想涌现,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社会价值观发生转变。国民政府的权力巩固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结束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巩固自己的权力。1统一全国国民政府的统一全国是其权力巩固的基础,并最终在1928年完成。2镇压反革命国民政府在镇压反革命的过程中,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但也造成了社会动荡。3经济建设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旨在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