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_第1页
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_第2页
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_第3页
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_第4页
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A.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 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教育是传统科学文化知识 D.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4.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融合课程5.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这是重视了我国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原则的()。A.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同意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6.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①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一定很低②高创造性的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③低智商不可能高创造性④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要钻研教材、设计教材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 B.检查作业 C.设计评价 D.知道学法8.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对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A.情境设计 B.教学设计 C.教案设计 D.活动设计9.17世纪捷克教育专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 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 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11.日常生活中,学会骑自行车会对学习骑三轮车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迁移现象称为()。A.重组性迁移 B.具体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12.某中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感到时间太紧张。原因是她做下题时总是担心上题做错,因此不得不反复检查,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尽管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障碍是()。A.强迫性障碍 B.广泛性焦虑 C.恐怖性障碍 D.抑郁性障碍13.在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体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非传授知识,“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这一理论被称为()。A.实质教育论 B.形式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1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15.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以纲要的形式阐明某一阶段某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提出该课程教学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目标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联觉17.一个较大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18.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有时会导致尴尬,使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错误,但遗忘也是正常记忆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调节说19.某同学本打算做作业,但还是禁不住游戏的诱惑,结果作业没有及时完成,他很懊恼。这说明该生()意志品质较差。A.果断性 B.独立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20.新《义务教育法》上规定的我国义务教育年限是()。A.7年 B.8年 C.9年 D.10年21.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的作用,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指向教师本身。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A.教育功能 B.社会功能 C.调节功能 D.认识功能22.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D.福禄贝尔23.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中。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24.张明既想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怕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这种动机冲突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25.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A.提出了“白板说”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C.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26.下列选项中,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成就对应错误的是()。A.孟子——创办私学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韩愈——倡导古文运动D.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27.教育史上,活动课程理论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A.注重教材的逻辑组织 B.强调训练的价值C.重视成人的生活 D.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28.()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A.拓展型课程 B.实践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29.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孔子在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30.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31.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体现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 B.定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一贯性原则32.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33.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固定文章的学习,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以及培养其合理的价值观念等。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A.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B.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C.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 D.注重多维目标的培养34.现在很多家长对儿女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D.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与家长一起做好教育工作35.课程实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不包括()。A.分析教学任务 B.编制课程结构 C.安排课程表 D.组织教学活动36.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系统化,并组成课程,编成课本,引导学生学习。这表明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A.直接经验 B.书本知识 C.间接经验 D.传统知识37.()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A.美育 B.德育 C.智育 D.劳动技术教育38.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通常间接引导学生,以利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种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是()。A.间接型 B.民主型 C.迁就型 D.倾听型39.张老师是高一2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他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实施管理活动。张老师的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A.班级自主管理 B.班级常规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40.瑞士教育家()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卢俊 D.福禄贝尔41.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作为()角色的特点。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示范者 D.管理者42.某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夹带小抄进考场,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忍住没有偷看小抄作弊。按照弗洛伊德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主导作用的人格成分应该是()。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现实我43.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先不要着急去查字典,而是要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44.一般情况下,早晨的学习效果要优于一天中的其他时段,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45.学习质量与能量、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A.上位学习 B.符号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46.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A.感性概括 B.理性概括 C.言语直观 D.模象直观47.实验证明、当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A.最差 B.一般 C.最好 D.不好不坏48.个体对他人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也会倾向于肯定其人格品质,这种效应()。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影效应49.儿童在10岁以后,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不只依据社会规则和对权威的遵从,开始受自己主观情感的判断标准支配。这说明儿童这个时期的道德判断特点()。A.他律 B.自律 C.前习俗 D.习俗50.有些教师把很多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以赢得学生的喜欢,而不是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样的教师处在()。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51.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A.每节课的主要点、难点 B.教学目的和任务C.教学内容和性质特点 D.学生的可接受性52.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包括()。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终身学习5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体现出来的。A.知识观 B.学习观 C.教师观 D.学生观54.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有()。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55.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A.正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直接强化56.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A.符号学习 B.归属学习 C.命题学习 D.概念学习57.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A.多血质 B.胆汁型 C.抑郁质 D.粘液质58.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的情绪状态,其特点()。A.激动性 B.弥散性 C.冲动性 D.渲染性5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60.教育影响可包含下列哪些内容?()A.教育媒体 B.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 D.教育活动方式方法.61.“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A.遗传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人的能动性62.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为()。A.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B.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能力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 D.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63.你认为以下对教师职业道德理解正确的是()。A.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B.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功能C.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无私奉献,不能追求个人利益,D.“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爱别人的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孩子。64.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情感包括()。A.理解学生 B.消极的自我意识 C.与学生和和谐相处 D.积极的自我意识65.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66.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67.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A.从他律到自律 B.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C.从他人到自己 D.从自律到他律6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 B.惩罚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69.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A.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C.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70.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认知 B.理解 C.分析 D.综合71.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衔接,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安排课程表时应遵循的原则有()。A.稳定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生理适宜原则72.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A.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 B.生生之间缺乏互动C.少语言交流 D.人际交往形式单一73.班主任是班级的()。A.领导者 B.指挥者 C.教育者 D.组织者74.我国现在的教育方针是()。A.为人民服务 B.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C.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5.关于学生具备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学生是能动的个体 B.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C.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D.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76.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具体要求有()。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从教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77.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A.社会 B.知识 C.教材 D.儿童78.在教育构成要素中()。A.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B.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动和被动关系79.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80.智育的任务包括()。A.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力C.发展学生的智力 D.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81.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A.教学 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班会82.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状态 B.关注学生的兴趣C.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 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8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不同。A.评价目的 B.评价时间C.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 D.评价主体8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等进行考核。A.政治思想 B.工作态度 C.业务水平 D.工作成绩85.泰勒认为课程资源类型有()。A.目标资源 B.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C.教学活动资源 D.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86.想象是对大脑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的过程,其功能包括()。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代替功能 D.协同功能8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有()。A.儿童不是“小大人”,有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B.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C.通过适当的教育,儿童完全可以跨越某些阶段D.再好的教育也不能加速儿童的发展88.奥苏贝尔提出了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有()。A.逐渐分化原则 B.结果原则 C.整合协调原则 D.先行组织者策略89.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过程经历()。A.获得 B.转化 C.猎取 D.评价90.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的特征有()。A.目标指向性 B.操作系列性 C.认知性操作 D.信息分析9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92.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的策略有()。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93.班主任要实现对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具体要研究()。A.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B.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C.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D.学生管理规章制度E.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94.班级管理的模式有()。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分散管理D.民主管理三、案例分析题(请仔细阅读给定案例,并按要求完成作答。每小题共3问。)95.案例一【材料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早在教育界传为佳话。故事是这样的:当年陶行知担任育才学校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将他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到办公室,见王友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第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给王友:“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奖给了王友。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块糖果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奖给你一块。我的糖果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材料二】有一位班主任老师用同样的办法奖励打人的一名学生时,却遭遇了尴尬。整个教育过程与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十分相似。这位学生承认了错误,拿着老师讲给的四块糖果说了声“谢谢老师”,转身跑了。老师为自己学习别人的经验而获得了成功感到十分得意。但接下来的一幕(他突然产生了去看看这位学生回到班里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却让他大伤自尊:当老师走到教室门口时,只听这位学生说:“快来看!这是老师给我的糖。”大家纷纷围了上来,又听他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给我糖吗?”他卖了个关子,然后给绘声绘色地讲了刚才发生的故事。老师气坏了,正想冲进去,又听他大声说:“我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几块烂水果糖,我才不稀罕呢!”一句话将老师刚才的得意击了个粉碎。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同样的教育方法,陶先生做了很有效,而如今自己做了却毫无效果?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谈谈案例一中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成功教育学生的原因。(11分)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2)请分析材料二中班主任老师模仿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案例却失败的原因。(8分)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3)请根据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谈谈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11分)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案例二【材料一】小林是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儿,平时热情直率,热心肠,特别喜欢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比如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由于早上差点迟到忘记带午饭,小林二话不说将自己的午饭分给了这位同学。可是,小林的脾气特别急,有时候就会出手打人。一次小林看到隔壁班的小刚嘲笑自己的好朋友小伟学习成绩差,小林直接走到小刚面前就打了小刚。班主任王老师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当着同学的面将小林批评了一顿,说小林不应该动手打人,小林更生气了,跑到讲桌前踢了讲桌一下,跑出教室。【材料二】丽丽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学习努力认真,平时不太喜欢说话,像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掌握得还不错,可就是数学成绩总是班级中的后几名,经常不及格。数学李老师发现,丽丽从来不问她遇到的数学问题,就是在课堂上李老师提问丽丽,丽丽也总是怯生生的低着头回答老师的提问,稍有不顺,便会伤心难过一整天。李老师与其他老师沟通过,老师们一致认为丽丽平时不爱讲话,也不爱问问题,课堂提问时也不主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李老师开始在课下主动地与丽丽沟通,帮她分析遇到的数学问题,一学期以后丽丽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天放学后,李老师在办公桌前收到一封感谢信,是丽丽写给她的。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什么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请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10分)(2)材料二中的李老师的成功之处是什么,请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8分)(3)请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展开教育。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12分)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2.【答案】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目的、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3.【答案】A。解析:教师具有表率作用,要做到言行一致。4.【答案】C。 5.【答案】C。6.【答案】B。解析: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7.【答案】A。8.【答案】B。解析:考察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B。解析: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题干中认为教学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智力因素。14.【答案】D。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C。19.【答案】C。解析: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题干中的同学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显然是自制性差的表现。20.【答案】C。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C。24.【答案】C。解析: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而引起的冲突。25.【答案】C。解析:“白板说”是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故选C。26.【答案】A。解析:私学由孔子所创立。27.【答案】D。解析:活动课程理论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组织,注重学习过程本身;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学科课程论则强调训练的价值,强调完全从成人生活需要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28.【答案】A。解析:拓展型课程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2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措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故选D。30.【答案】B。31.【答案】A。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2.【答案】D。 33.【答案】D。34.【答案】D。解析:家校合一,即教师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与家长一起做好教育工作。35.【答案】B。解析:课程实施包含: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构,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36.【答案】C。解析: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7.【答案】D。解析: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理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38.【答案】B。39.【答案】C。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40.【答案】A。 41.【答案】C。 42.【答案】C。43.【答案】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遇到生词先不要着急去查字典正是知觉理解性的体现。44.【答案】A。解析:前摄抑制是前面学习内容对后面学习内容的影响,早上开始学习,没有前摄抑制。45.【答案】C。46.【答案】A。解析: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例如,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因而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47.【答案】C。48.【答案】A。解析: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也叫最初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49.【答案】B。解析: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50.【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51.【答案】ABCD。解析: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52.【答案】ABCD。 53.【答案】ABD。54.【答案】ABC。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选项ABC都是促进作用,而D选项学习汉语字母发音会对英语字母发音产生干扰,是一种负迁移。55.【答案】BCD。解析:班杜拉将强化的方式分为替代强化、自我强化和直接强化。56.【答案】ACD。57.【答案】ABCD。解析: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58.【答案】AC。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59.【答案】ABCD。60.【答案】ABCD。解析: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可以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61.【答案】AD。62.【答案】ABC。解析: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如: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传播和交流;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63.【答案】AB。64.【答案】ACD。解析:教师职业情感中,促进的教育态度主要表现为理解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期待以及与学生和谐相处。65.【答案】ABC。解析: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又称为知识的巩固)、知识应用三个阶段。66.【答案】ABCD。解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67.【答案】ABC。解析: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从他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68.【答案】ACD。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69.【答案】ABCD。解析: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因此选择ABCD。70.【答案】CD。71.【答案】BCD。解析:(1)整体性原则:课程表安排要从全局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这体现了课程安排的整体性原则。(2)迁移性原则: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先修课和后续课的关系,这体现了课程表安排的迁移性原则。(3)生理适宜原则:课程表安排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这体现了课程表安排的生理适宜原则。72.【答案】ABD。解析:目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缺陷主要是班级管理经常是专制型的,因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权威与服从的,建立不起来良好的信任与沟通,因而互动只局限于教师的提问和学生被动的回答,尤其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形式单一。73.【答案】ACD。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74.【答案】ABCD。解析: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75.【答案】ACD。 76.【答案】ABD。 77.【答案】ABD。78.【答案】ABC。解析:教育过程是由师生共同构成的。虽然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却都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所谓“复合主体”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都处于主体的地位,他们共同的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内容关系应该是互为主客体,互为条件。79.【答案】ABC。解析:教育的终身化是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80.【答案】ACD。解析:智育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②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③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力属于德育的任务。81.【答案】ABCD。解析: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和班主任工作等。其中,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82.【答案】ABCD。83.【答案】ABC。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需要得出较高的概括性结果以便于进行评比。两种评价的区别不在于评价主体。84.【答案】ABCD。解析:《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85.【答案】ABCD。解析:从泰勒的经典理论出发,融合时代精神与社会需要,提出课程资源的定义,即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86.【答案】ABC。87.【答案】AB。解析:不能把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或不受教育影响的。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育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肯定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的作用。C选项用“完全”过于绝对,故不选;D选项否定了教育对儿童的加速作用,故也不选。88.【答案】ACD。 89.【答案】ABD。90.【答案】ABC。解析:问题解决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即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和认知操作性。故选ABC。91.【答案】ACD。解析: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几位学者主编的《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教育学》中论述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互访、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故答案ACD正确。92.【答案】BCD。解析: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包括: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93.【答案】ABC。解析:班主任要实现对班级管理的科学性,要具体研究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94.【答案】ABD。解析:班级管理模式包含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班级目标管理。三、案例分析题95.【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值得其他老师借鉴学习。首先,陶行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遵循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疏导原则。能够平等的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使受教育学生不仅知道了自己哪里做得好与不好,更加清楚今后该如何改正,教育效果良好。(3分)其次,陶行知先生巧妙地将说服教育法与品德评价法巧妙地结合起来,灵活的采用多种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耗时不长且效果良好。(2分)再次,陶行知先生的做法体现出他正确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并没有简单粗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