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端精密连接器公司
企业风险管理
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产业环境分析...................................................4
二、连接器行业发展状况............................................4
三、必要性分析.....................................................5
四、项目简介.......................................................6
五、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10
六、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12
七、政治风险的识别................................................16
八、政治风险评估..................................................17
九、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21
十、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过程.........................................26
十一、流程风险的特征.............................................32
十二、企业业务流程管理...........................................33
十三、利率风险概述................................................35
十四、利率风险识别................................................37
十五、商品价格风险的含义.........................................42
十六、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43
十七、汇率风险的识别与计量.......................................46
十八、汇率风险概述................................................49
十九、项目风险分析................................................54
二十、项目风险对策................................................56
二H--、SWOT分析................................................58
发展规划...........................................................63
(一)公司发展规划................................................63
1、发展计划..........................................................63
(1)发展战略........................................................63
作为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正在转变发展思路,由〃高速增长阶段〃
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公司顺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经营理
念,以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为重点,致力于构造技术
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优良、持续发展的新型企业,推进公司高
质量可持续发展。......................................................63
一、产业环境分析
综合判断,“十三五”是我省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新旧动力转换
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期,是加强
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
“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是防范化解
风险矛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关键期。面对充满重大战略机遇和诸
多严峻挑战的转型时代,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努力化
挑战为机遇,着力以转型促发展,努力谱写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二、连接器行业发展状况
1、全球连接器行业情况
近年来,受益于通信、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轨道交通等
相关行业的持续推动,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总体呈现扩大趋势。根据
Bishop&Associates统计数据,2015年到2020年,全球连接器规模从
520.50亿美元增长至627.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0%。2021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77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3%,创历
史新高。预计随着物联网、工业4.0、新能源汽车、5G通信、清洁能
源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连接器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
步提升。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北美、欧洲是全球连接器的主要市场,
2020年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达到32.18%、21.51%以及20.47%,合计达
74.16%o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北美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连
接器市场增长有所放缓,2020年市场份额占比均出现下滑。而以中国
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增长强劲,2020年中国市场份额占比持续提升,
是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成为推动全球连接器市场增长的主要
动力。
2、我国连接器行业状况
随着全球连接器生产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现已是全球最大
的连接器市场。2020年中国连接器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达到32.18%,
领先全球其他地区。
2015年到2020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从147.19亿美元增长至
201.8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2%,增长率也高于同期全球平
均水平。2021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249.78亿美元,同比实现
较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23.75虬预计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结构
调整,中国制造业加速成长,中国连接器市场在规模和深度上也将迎
来更好发展机遇。
三、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
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
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
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
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46.00亩。项目拟定
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
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0667.00肝(折合约46.00亩),预计场区规
划总建筑面积55961.07Ui?。其中:主体工程34345.81nV,仓储工程
11481.73m2,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749.63nf,公共工程
5383.90m2o
(四)项目建设法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
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
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冬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
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
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
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2015年到2020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从147.19亿美元增长至
201.8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2%,增长率也高于同期全球平
均水平。2021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249.78亿美元,同比实现
较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23.75%。预计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结构
调整,中国制造业加速成长,中国连接器市场在规模和深度上也将迎
来更好发展机遇。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898.0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257.9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45%;建设期利息355.52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1.88猊流动资金4284.6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67%。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4257.9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2329.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565.46万元,预备费362.89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1600.00万元,综
合总成本费用32519.76万元,纳税总额4298.05万元,净利润
6642.7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66%,财务净现值11577.52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5.48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30667.00约46.00亩
1.1总建筑面积m155961.07容积率1.82
1.2基底面积m218400.20建筑系数60.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302.09
2总投资万元18898.09
2.1速设投资万元14257.95
2.1.1工程赛用万元12329.60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565.46
2.1.3预备费万元362.89
2.2建设期利息万元355.52
2.3流动资金万元4284.62
3资金筹措万元18898.09
3.1自筹资金万元11642.67
3.2银行贷款万元7255.42
4营业收入万元41600.00正常运营年份
5总成本费用万元32519.76
■”
6利润总额万元8856.97
■”
7净利润万元6642.73
8所得税万元2214.24
9增值税万元1860.54
IO税金及附加万元223.27
■”
I!纳税总额万元4298.05
・R
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491.08
13盈亏平衡点万元15071.09产值
14回收期年5.48含速设期24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26.66%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577.52所得税后
五、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
对于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自己生产的产品如何定价,如何避免过低的价格;二是对于外购
的商品如何避免过高的采购价格。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制
真科学的产品定价决策方案,建立商品价格预警机制和利用金融衍生
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一)制订科学的产品定价决策方案
企业的产品定价决策方案应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定价决策方
案。一方面能够从长期的角度看待产品的定价,同时定价决策方案也
能够为企业提供价格保险,以妥善处理突发的价格危机,并对企业的
定价提供预警。企业产品定价决策方案应遵循以下思路。
(1)确定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根据企业现行产品,依据产品生
命周期的原则,确定需要进行定价决策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为产品
定价设定基本的框架。
(2)分析行业市场结构。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分析企业、
产品所处的行业结构的特点,确定市场的结构。
(3)确定企业的定价目标。依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利润目标,设
定企业产品的价格目标,作为产品定价的基本的原贝上
(4)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的分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和企业的定价
目标找到产品定价最主要考虑的因素,企业自身的生产状况、成本状
态、产品结构和产品线等,另外是竞争对手所采取的价格竞争的策略,
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5)制定定价方法和采取的定价策略。企业在进行全面的因素分
析和价格目标的设定后,要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并采取适当的定价
方法开始实施。
(6)价格策略和定价方法的实践检验。根据所采取的价格策略和
定价方法,进行经常性的检验,并随时随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重新从第一步开始循环调整,以校正不适当的方法和策略。
(二)建立价格预警机制,提早进行价格风险预测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价格更是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对未来市场不
确定的价格,必须建立一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随时对市场的不利变
化进行监控。当输入各种影响价格的风险参数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数
值,若数值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预警机制确定的临界值时,机制就应
发出预警信号,说明价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企业应迅速采取措
施。
(三)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就是为规避现货价格风险而产生的。金融衍
生工具以其特有的财务杠杆(保证金交易)和对冲交易的操作,大大
降低了交易成本,独特的双向建仓(买空卖空策略)使交易者的交易
具备很大的灵活性,无论现货价格怎样变动,都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
来有效的规避和转移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将风险由
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风险厌恶者,如套期保值者)转移至承受能力
较强的个体(风险偏好者,如投机者)。从而使商品生产商、批发商、
经营商达到锁定成本,锁定利润的目的,减缓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供
求冲击,最终实现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效益性。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
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商品期货交
易品种达到24个,2008年的交易金额达到71.91万亿元,大约为实体
经济的2.4倍。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回避商品价格风险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
六、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是实行高度集中的价
格管理体制,价格管理权限绝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定价
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价格改革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
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1979-1983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初始阶段,政府以宏观调整价格
为主,改善部分商品价格的不合理程度,并逐步放开一些商品价格的
管理权限。如1979年提高了粮食和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的统购价格,
1981年提高了烟酒价格,1982年放开了工业品中100种小商品的价格,
以后逐年扩大放开的品种范围。
1984-1988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展开阶段,这阶段政府以放开价
格管理权限为主,同时继续对由国家管理的价格进行若干调整。采取
的重大政策措施有:1985年,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少数经济作物由政府
定价外,其他农产品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放开生产资料计划外
部分的价格;1986年,全部放开了小商品的价格;1988年,提高粮食、
油料的收购价格和原油等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提高肉、蛋、糖、茶4
类副食品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
1989-1991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治理整顿阶段,政府是以稳定物
价,抑制通货膨胀为主,继续推进价格改革进程。采取的重大政策措
施有:1989年,提高粮、棉、油的收购价格;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
交货价格,从按国内价格作价改为按进口戌本作价,即按代理作价;
1989年冬季提高铁路、水运和航空客运票价;1990年,提高铁路、水
运和公路的货物运价;对近40年未动的邮政资费作了适当调整;较大
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部分钢材的出厂价格和民用燃料
的销售价格;部分城市提高自来水、牛奶价格和公共交通票价;把橡
胶、炭黑的计划内外“双轨制”价格合并为“单轨制”价格等。
1992-1996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深化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
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期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变价格
结构,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1997年以后,价格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
机制的阶段。政府着力于积极运用价格杠杆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改善投资环境,研究如何应对“人世”挑战等。同时,根
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大价格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市场规则,
维护市场秩序,我国第一部价格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
下简称《价格法》)便是在这一年颁布的。政府在价格管理中的角色
定位从以定价调价为主转到以定规则、当监督、搞服务为主。
2001年,《中央定价目录》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根据修订后的
《中央定价目录》,中央管理的定价项目由1992年的121种压缩为13
种。这13项分别为重要的中央储备物资、专营的烟草、食盐和民用爆
破器材、部分化肥、部分重要药品、教材、天然气、中央直属及跨省
水利工程供水、军品、重要交通运输、邮政基本业务、电信基本业务、
重要专业服务等。2001年后,很多中央定价项目实际上已经作出调整,
例如,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港口收
费管理被放开,港口装卸作业费、堆存费实现了市场调节价;政府定
价药品进一步调整,增加了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品种数量等。
2001年以后,我国为进一步落实《价格法》的原则与精神,更好
地适应WTO体制的运行环境,我国政府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价格行政
处罚程序规定》、《责令价格违法经营者停业整顿的规定》、《价格
主管部门公告价格违法行为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等价格管理规定。制定这些法规的目的在
于,保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
益,建立一种公开、公平、公正、自愿、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环境。
此外,我国与价格管理方面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还有:2002年实
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2004年修订后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以及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反垄断法》。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确立和完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转移已经基本完成,政
府定价部分显著缩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部分相应扩大。在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中,1978年政府指导价占97%,市场调节价占3%;到
2005年政府定价仅占2.7%,政府指导价占1.7%,市场调节价占95.6虬
另外,农副产品的政府定价比例从2000年的4.7%下降到2005年的
1.2%,生产资料的政府定价比例也从2000年的8.4%下降到2006年的
5.6%o这就说明大部分商品的定价权已经从政府回归到市场手里,主
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
已经处于主导地位(刘立查,2009)o政府定价管理的作用主要限于
以下3个方面:①对市场机制作用受到限制的特殊领域进行定价管理,
如自然垄断行业,公益事业的产品,公共产品生产领域以及农业等;
②对市场价格进行管理,制止在由市场形戌价格中发生的价格违法行
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③对要素价格进
行管理,如地租、利率、汇率等。
七、政治风险的识别
企业应当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一国的国际关系与社会局势以及东
道国的法律、政策变化等等情况以识别可能的政治风险。其程序一般
是收集一国国际关系状况、政局稳定性、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资料,然
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从而明确一国政治风险的变化情况并
预测其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识别工作重点应是了解和预测有关导致投资环境突然出
现变化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因素,这样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政治稳定性与连续性;
(2)一国的政治体制;
(3)一国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政策;
(4)以往的政府类型、党派结构和各政派的政治实力及其政治观
念;
(5)有可能取代现执政者的政治势力;
(6)政策的历史走向和政策形成的公共选择程序;
(7)政治、社会、宗教、少数民族和其他冲突;
(8)政府效率与廉洁状况;
(9)国民经济重心与发展重点;
(10)一国国际关系;
(11)东道国政府与本国政府关系的亲疏程度等。
八、政治风险评估
政治风险评估要针对经营地政治环境变动可能性,评估投资所在
国发生预料之外的政治环境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政治
风险具有相对性,即投资者因国别的差异会对某一国或地区的政治风
险有不同的预期,这是由于政治风险本身要受到国与国之间各种因素
的影响,而风险评估者也会受到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的影响。此外,适
用于评估宏观政治风险的方法不完全适合于特定项目的微观政治风险
评估。应当在把握所在国家政治风险宏观方面的基础上,分析特定项
目对于东道国政治的敏感性,然后综合评估两者的影响,形成在某一
东道国实施特定项目的总政治风险。
(一)宏观政治风险的评估
对宏观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指标系统评估法
该方法是根据积累的历史资料,对其中易诱发政治风险激化的诸
因素加以量化,测定风险程度。
2、定级评估法
该方法是将资源国政治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对外金融因素、政
治的安定性等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的大小分别量化。然后,
将各种风险因素得分汇总起来确定一国的风险等级,最后进行国家之
间的风险比较。
对政治风险进行国别比较可参照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国际投资风险
指数。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美国国家风险国际指南综合指数,美国
BERI公司的世界各国的政治风险指数。其他著名的指数还有富兰德指
数,该指数是由英国“商业环境风险情报所”每年定期提供;国家风
险等级,是由日本“公司债研究所”、《欧洲货币》和《机构投资家》
每年定期在“国家等级表”中公布对各国的国际投资风险程度分析的
结果。
3、分类评估法
例如,伦敦的控制风险集团将政治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分为4类:
可忽略的风险、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
(1)可忽略的风险。适应于政局稳定的政府。
(2)低政治风险。往往孕育在那些政治制度完善、政府的任何变
化通过宪法程序产生、缺乏政治持续性、政治分歧可能导致领导人突
然更迭的国家。
(3)中等政治风险。往往会发生在那些政府权威有保障、但政治
机构仍然在演化的国家,或者存在军事干预风险的国家。
(4)高政治风险国家。则是指那些政治机构极不稳定、政府有可
能被驱逐出境的国家。
(二)微观政治风险的评估
微观政治风险评估中,需要考虑以下诸多因素。
1、东道国政治环境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政治因素。考虑东道国政府对待本项目在
该国投资的态度等。②政治稳定性。考虑东道国政权更替的频率和政
治冲突是否会导致项目中断。执政党的更替,意味着政府经济政策的
变更或调整;政治冲突预示着政府对涉外投资的政策的变化;恐怖活
动对跨国投资项目的影响等。③政治干预。考虑项目是否会影响东道
国国防力量;是否会被东道国认为涉及外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
(如能源、高科技企业)、市场垄断;是否会危及东道国就业,致使
东道国政府进行政治干预等。④东道国的国际关系。考虑东道国与跨
国经营企业母国的关系;东道国企业及政府谈判地位、强弱;跨国投
资企业在国际语言、国际公关、国际策略能力方面的强弱;公众支持
程度等。
2、法律环境评估
需评估母国、东道国以及国际法的影响。母国法律,需了解母国
法律对于跨国投资经营的相关规定;东道国法律,需了解东道国法律
对跨国投资行业、范围等的相关规定或限制;国际法,需了解国家之
间所签订的双边和多边条约、公约和协定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3、经济环境评估
包括以下内容。①东道国筹资的可能性。东道国政府是否可能对
本项目提供融资资助、本项目进入东道国资本市场的可能性。②资金
汇回的规定。了解将现金流从东道国子公司汇回母公司的规定。③转
移价格、管理费、特许费、借款偿还、股利分配的规定。④公司治理
环境。东道国对当地外国公司所有权的限制。⑤行业环境。投奥项目
是否必须利用当地资源才能有效生产经营,如石油开采,近期内是否
会出现与本项目竞争的产业。
(三)特定项目的总政治风险评估
综合评估某特定项目的整体政治风险,可考虑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和步骤。
第一步:采用专家意见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确定不同投资项目
在某个国家的政治影响因素(可采用0〜1分制和赋值方法),并确定
每一项因素的权重,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特定项目的微观政治风险值。
第二步:评估特定国家的宏观政治风险。可选择参照权威数据而
评估。第三步:确定特定项目的总政治风险指数。
第四步: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特定项目在其他国家的风险指数,
并进行国家间的风险比较,以选择适当的国家和适当的投资项目。
然而,尽管各机构采用了各种政治风险评估方法,对政治风险的
评估实际上是不能做到十分精确的,至少政治风险发生的时间就很难
确定。只能在对政治风险进行评估之后,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在未来
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
九、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员工手册、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
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员工
培训、奖惩、薪酬分配、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这些制
度如果设计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内容,则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损失。
例如,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聘用与被聘关系过于简单和不规范,为员
工流动打开了方便之门。又如,薪酬体系的不合理,培训体制的缺失,
考评制度的不公正等,诸如此类种种制度的弊端都隐藏着风险的种子。
(二)招聘风险
在招聘中,由于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关于求职者能力认知的信息不
对称,从而导致企业招聘面临着两种逆选择风险:一是错误地接受了
本来不适合企业的求职者;二是错误地拒绝了本来适合于企业的求职
老。这两种情形,或者会给企业增加费用,或者使企业丧失机会。
不仅如此,招聘风险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其他相关风
险。例如,招聘了品行不合格的员工,为道德风险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招聘身体状况不佳的员工,为健康风险的发生留下了后遗症;招聘爱
跳槽的员工,为员工流失风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员工流失风险
此部分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关键员工流失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关
键岗位人员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包括增加该岗位的人工成
本,重新招聘和培训;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引起工作进度的拖延,
甚至造成组织的瘫痪,或者造成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机密的泄露。
除此之外,流失的员工到一个竞争对手那里,可能损害到本企业
的业务和与客户的关系。流失的员工可能挖走顾客或进一步带走其他
关键员工,或者设立一个与公司竞争的公司。
员工流失风险可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当员工对现行工作不
满,或者在一些企业中,因各种原因使其员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方向或者缺乏安全感时,可能对企业前景产生错误的估计,结果人心
涣散,辞职情况频繁。这种事实上的失去,即是显性流失;而当员工
只是在心里产生不满,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采取消极怠工,甚至为
其他组织服务的方式继续留在原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形即为隐性流失。
这种隐性流失如果不能为企业所发现,企业不仅需要继续为之支付人
力成本,还可能为之承担经营上的损失,因而它的破坏性可能比显性
流失更大。
(四)道德风险
员工会否因道德问题使得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是企业必须关
注的问题。商业贿赂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
企业应当设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或行事准则,明确个人责任,使员工警
惕不道德的做法。这样的道德标准或行事准则,其内容应当包括以下
几点。
(1)与收取和给予贿赂、雇金、礼物和招待相关的政策。
(2)报告道德败坏事件的程序。其程序应当保证让通风报信者不
被人打击报复。
(3)对于顾客、竞争对手、供货商、其他员工和公众的违法或不
道德活动的处罚等。
(五)渎职风险
从员工本身来看,员工本身的不胜任是产生渎职风险的重要原因
之一。然而,在一个企业中,引发员工隐性渎职的原因很多,既可能
有企业文化环境等因素,也可能是管理者本身的问题。渎职风险分为
显性渎职和隐性渎职。显性渎职造成的损失是易见的,企业可采取合
同约束,并诉诸于法律。
从企业文化环境来看,如果员工对先进管理理念仿其表却未谙其
里,则可能发生隐性渎职。如果员工的行为举止及氛围并未得到根本
改变,其结果导致员工并未真正执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一种隐性
渎职。
(六)专业能力风险
企业可能缺乏教育培训或让员工事业发展的机会。这往往表现在
企业整体知识水平落后,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脱节,从而使企
业的知识能力无力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该风险往往在知识更新速度
较快的高科技行业企业中表现最为明显。
专业能力风险还包括管理层缺乏领导魄力或经营管理常识问题。
有的企业的人事选拔制度遵循等级模式,即提升到某一级别的管理者
必须在下一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的年限,逐层向上提升,并将选拔
范围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的领导职位由不能胜任的
人所担任。
(七)团队合作风险
组织内团队的密切合作是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的必要条件,而
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又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最终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
因此,团队合作状态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最终收回。如果员工
之间不能建立协调关系,会影响组织效率、效果从而带来团队合作风
险。
(八)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通过与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承包商签
仁合同,由外包公司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服务,而企业支
付给外包公司酬金的一种交易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因素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1)法律方面。人力资源外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具体
运作。如果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则可能蕴藏较大的法律风险。
(2)内部员工管理方面的风险。一方面,将人力资源外包,可能
需要对现有员工的调整,例如辞退,被换岗,或者被取消或减少训练
机会。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其他在岗或转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
而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外包,还难以培养员
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了道德风险和团队合作风险。
(3)选择外包服务商的风险。在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中,企业冒
着很大的决策风险,外包合作中的冲突或失败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
的正常经营,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通常是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果合作不当,无疑
会导致企业的严重损失。
(4)企业商业信息安全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业务内容对
企业来说很可能是商业秘密;当企业把这些业务外包时,就意味着外
包服务商掌握了企业的这些商业秘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
可能对企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十、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过程
(一)风险识别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可以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
企业风险的识别过程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步骤,感知风险就
是通过调查,识别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存在。如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风
险的发生,可以从员工的年度辞职数量、员工辞职后企业不能正常运
作、客户的流失和商业秘密的泄露等中感知出来。
从企业外部进行就是利用外界的信息、人才市场行情动态、其他
企业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料等进行分析,掌握社会人力资源的构成、
供求及变化状况,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考虑,以一
种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把握住人力资源
运行的时代特征。
从企业内部进行就是利用企业的历史资料,对企业的运作历史、
企业文化的演进、企业制度的变迁、企业绩效及企业人力资本的运动
特性等方面进行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活动规律,寻
找出人力资源风险因素。
(二)风险评估
识别出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因素后,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对识别的风险做进一步的分析及量度,以便采取有针对
性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将公司的损失减至最低或将损失控制在可接
受的范围。其主要的步骤为以下几点。
(1)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
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3)根据风险程度排定优先队列。风险评估通常是以重要性排序,
可从损失的可能程度和损失概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常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如专家意见法,蒙特卡罗法、外推
法、风险价值法、多层次模糊分析法等均可用于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
与评估。
(三)风险应对
对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运用中需关注的问题
分述如下。
1、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策略的途径一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是降低
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
点。
(1)进行企业文化的宣导,培养企业凝聚力。
(2)系统性地对员工加强后续培训,减少员工工作上的障碍,并
提高员工胜任能力。
(3)强化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定期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体
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4)加强对员工的考核,以发现员工工作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素质,改善组织的效率,考核的结果也
为员工今后的薪酬、培训、晋升、换岗等利益提供依据。
(5)科学合理地采取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并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可能性。例如,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工费和/或
利润分享),明确管理责任和分散决策,或生活方式的利益(给关键
员工所需要的尊敬和鼓励,或给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等)等。
降低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的措施,包括以下两点。
(1)为企业关键岗位储备人才,使关键岗位人员一旦出现意外或
辞职行为,企业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复原,从而减小损失程度。
(2)合同约束。对于员工流失风险有些企业在合同中规定人员流
出后,在若干时期内不能与客户合作,或者不得从事与本企业竞争的
业务活动等用以减少风险损失。
2、风险回避
人力资源风险可能源自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或人力资源的管理过
程,实际并不可能完全回避。因而,此类策略的采取需在考虑风险损
失的大小及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考虑对那些预计损失较大,
发生可能性也较高的风险采取此类措施。
还需关注的是,在回避某项人力资源风险时,常常会引入另一项
风险。因此,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其影响。例如,企业去
各大院校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知识的更新,而且
能够带来积极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通过适当的引导,能使员工与企
业发展的目标有效的结合。然而,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
足的问题,是否能融入到企业现有的工作团队中的问题,都有可能产
生新的风险。
3、风险分担
人力资源风险分担可考虑以下措施。
(1)人力资本租借。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租借时,明确约定所租
借的人员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被租借人医疗费用、人身意外等均由
其原雇佣方负责。但必须注意的是企业在与自身所雇的人员签订风险
转移合约时要考虑到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免转移了
人力资源风险却又产生了新的法律风险。
(2)人力资源外包。前文已述及相关概念。在此方面的典型案例
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华为
公司是中国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比较早开始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华为
公司最初将其物业管理这一块外包给了戴德梁行。当戴德梁行接手华
为在龙岗区坂田基地的物业管理之后,不但通过内在的挖掘潜力与自
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原来由华为公司自己操作物业的各项
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物业管理的品质。又如,对
招聘IPQC这一品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而言,若华为公司自己招聘,
必须要按华为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来支付劳务成本。于是,华为公司
将此类人力资源聘用外包给鹏劳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结果按照市场上
通行的工资水平(不到华为公司工资水平的一半),招聘到所需的人
员来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并且,从事该岗位的人员是由鹏劳公司来管
理。这样一来,还使华为公司规避了因人员不满而引起劳资纠纷的可
能性。
(3)保险策略。企业还可以结合保险的险种和自己企业人力资源
风险状况选择哪些风险购买保险。例如,对于企业职工可能患的重大
伤残或重大疾病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防范,于是将相关风险转移到保
险公司。
4、风险接受
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风险领域及风险大小的企业,对于员工一般
的常见病或轻微工伤可采取风险接受策略,而对于员工重大疾病的风
险则可采取疾病保险或其他策略。对于员工流失风险,对于一般员工
(素质要求不高,且容易从人力市场获取)的流失风险采取风险接受
策略。
十一、流程风险的特征
与其他类型的风险相比,流程风险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1)普遍存在性和复杂性。企业业务流程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
不仅在企业内部运行(如企业部门内的业务流程和跨部门的业务流
程),有时还可能延伸到企业外部(如供应商管理流程、业务外包流
程等),从而与企业相关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客户以及外部的政
治、经济、法律环境,甚至与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所有人员、设
冬、资金等各种要素相关。这些因素之间纵横交错、复杂多变,直接
导致了企业流程风险的普遍存在性和复杂性。
(2)动态性和扩大的传递性。业务流程是由相互之间具有密切逻
辑关系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集合体,这些活动需要协调配合方能维持
企业的正常运转。如果业务流程的某个或几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将
影响其他环节的工作。一个环节发生的风险,会沿着流程的方向向后
传递,在传递过程中还可能放大其影响,并改变整个流程的输出结果。
这种现象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张牌的倒下会引起下一张牌、再
下一张牌的连续倒下,直至最后一张牌。
(3)风险的可控性。流程风险看起来十分复杂,然而其发生常常
是在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如果能够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判别,对关
键控制点设计和执行有效的控制措施,并通过某些指标对其执行情况
进行监测并预警,则或者可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者在风险事件
发生的情况下,使其难以进一步沿着流程的方向继续传递,从而有可
能实现对整个业务流程的有效风险管理。
十二、企业业务流程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概念由美国的两位管理
学专家首次正式提出后,迅速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重视。业务流程管理
按照其变革的程度可分为3个层次:业务流程的建立、业务流程的优
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这3个不同层次的变革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和
管理基础的企业。
(一)业务流程的建立
在企业建立初期,由于企业生存的压力,管理者普遍关注市场和
销售,对流程和制度不重视,运作基本靠员工的经验和一些简单的制
度,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主的个人能力和一些偶然的机会,比
如拥有该行业成功所需要的特定资源。处于这个层次的企业,在解决
了生存问题,开始走向规模化的时候,面临着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这个时候的企业通常会出现组织结构不健全,机构因人设岗,双责不
清和没有系统性的制度流程等问题。企业的运作基本上依赖于人的经
验和惯性,经常会发生越级指挥事件,同时会表现出高度集权的特点。
此时,流程风险处于最高程度,如果不能及早建立起基本的流程和规
范,如业务运作流程、作业指引、岗位说明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
企业可能迅速地由盛转衰。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例如,“爱多VCD”就
是此类问题的典型案例。
(二)业务流程的优化
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组织机构日渐庞大,职责分工越来越细。
此时,企业官僚化程度也在随着增加,流程风险的主要表现是效率低
下。这个时候的企业,通常会出现部门间合作不畅,跨部门流程工作
效率低下,决策时间长,虽制定有系统性的制度流程,但没有达到精
细化的程度,且制度流程执行不到位。为应对此种情况,企业通常可
采用的方法是先对现有流程的绩效进行评估,识别缺失的关键环节和
需要改善的环节,然后通过对现有流程的简化、整合、增加、调整等
方式来提升流程效率,还可以通过明确流程责任人的形式来监督流程
的整体表现,从而减少部门间责任推诿等问题。
(三)业务流程的重组
这个时候往往是公司的战略转型期,企业的流程本身并没有很多
的问题,但是往往不能适应新的战略,因而需要对流程进行根本性的
变革。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重组过程中,以及重组后业务流程管理的风
险,企业需要全面评估业务流程,并根据战略需要对流程进行重新设
计以适应公司的要求。业务流程重组往往伴随着IT系统的实施、重大
的组织变革和业务模式的变革。
十三、利率风险概述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对收益或资本所产生的风险。按照利率风
险的成因,巴塞尔利率风险监管委员会在《利率风险原则》中把利率
风险分为4类,即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风
险。
重新定价风险,又称成熟期不匹配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可重新定
价的资产和可重新定价的负债的不匹配,即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
感性负债之间存在缺口,只要缺口不为零,则利率变动时,企业就会
面临利率风险。
收益曲线是描述投资收益率与投资期限之间关系的曲线。收益率
曲线风险是指由于收费曲线的意外位移或斜率的变化而对企业的净利
差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
基准风险是指企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即使相等,
但只要二者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就会引起企业收益的变动,由此产
生的收益风险称为基准风险,也叫利率结构风险。
大多数金融产品都包含有期权特征,银行存贷款也包含有存款人
提前支取存款和贷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本息的权利。期权风险是指企业
行使提前归还贷款本息和提前支取存款的潜在选择而产生的利率风险。
期权风险常常在市场利率水平发生较大变化时出现。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经济总体一直处于衰退和低
迷状态,利率不断下调。6个月期的英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由1995年
的7.5%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1%左右,达到历史低点,后又不断上涨,
2007年12月又达到6.7150%的高点,目前6个月期的英镑同业拆借利
率只有1.4425%(2009年6月23日)。以10年期的美元利率来看,
美元最高的时候达到了9%而在2004年只有3.2%。可见,利率的浮
动性也是非常之大的,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将给企业造成
巨大损失。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不断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
化进程的推进,愈来愈多的因素,包括国内政局、经济形势、金融市
场、国际利率和汇率变化等都将影响我国市场利率水平,利率变动的
幅度和频率会不断扩大,企业利率风险因此将呈上升趋势。
利率变动将改变企业净利息收入及其他利率敏感的收入和费用,
从而对企业的报告收益和账面资本产生影响。利率的变动还会影响企
业的实际经济价值。企业资产、负债及与利率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外合
同的价值,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这是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现金流本身被改变。
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企业,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
险较大。因此,毫不奇怪的是这些组织开发了广泛的风险管理系统来
对冲和控制这些风险。许多非银行贸易企业拥有产生利息的金融资产
较少,但负债较高,这些负债也导致了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以下影响。
(1)企业负债成本增加。
(2)企业拥有利率固定不变的金融资产在市场利率发生变化时其
价值可能缩水。
(3)利率风险对股票也有间接影响。股东收取的是股息,而不是
利息。但是,如果市场上的利率上调或下跌了,股息通常也会发生相
应的上调或下跌。当利率上涨时,股价和债券的价格一样,也趋向下
跌。同样,当利率下跌时,债券价格会攀升,股价也会攀升。
十四、利率风险识别
企业用以识别和计量风险的系统和程序,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性质
和复杂性。在企业识别和控制利率风险敞口时,这种系统必须能够提
供充分、及时且精确的信息。
产生利率风险的源头很多,计量系统在掌握各类利率风险敞口的
实际水平上也存在差异。为了找到最适宜的计量系统,企业管理层应
首先考虑其产品和活动的性质与组合。在试图识别利率风险敞口的主
要源头及每一源头对形成企业整体利率风险状况的相对作用之前,管
理层应了解企业的业务组合及这些业务的风险特征。然后,可对不同
的风险计量系统进行评估。方法是观察这些系统能否恰当地识别和量
化企业风险敞口的主要源头。
企业的利率风险敞口可分为四大类,即重新定价或期限错配风险、
基准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
(一)重新定价或期限错配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是由利率变动的时机和因企业资产、负债和资产负
债表外工具的定价和到期而产生现金流的时机存在差异造成的。重新
定价风险常常是企业利率风险最为明显的来源,可通过对企业在给定
时间段内到期或重新定价的资产数量与负债数量进行比较的方式予以
计量。一些企业故意在资产负债表结构中承担重新定价风险,其目的
是为了提高收益。
由于收益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长期收益大于短期收益),利
用短期负债为长期资产融资,企业常常可以赚取正差幅。但是,这类
企业的收益容易受到利率提高的影响,即利率提高会导致其融姿成本
上升。被重新定价的资产期限长于被重新定价的负债期限的企业,被
认为是“对负债敏感的“企业,原因是,它们的负债会更快地被重新
定价。利率下降时,对负债敏感的企业收益会增加,而利率提高时,
收益会减少。相反,对资产敏感的企业(资产重新定价的期间比负债
重新定价的期间短)一般会从利率升高中获益,而利率降低时发生损
失。重新定价常常(而非始终)在企业当前的收益绩效上表现出来,
企业可能会因此造成重新定价的不平衡,而这种情况直到未来的某个
时间才会显现出来。仅把重点放在短期重新定价的不平衡问题上的企
业,可能会主动承担增加的利率风险,将期限展期,以提高收益。因
此,在评估重新定价风险时,重要的是企业不仅应考虑短期的不平衡,
还应考虑长期的不平衡。如果不能计量和管理重大的、长期的、重新
定价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企业未来收益受到利率变动的重大影响。
(二)基准风险
产生基准风险的原因是,不同的金融市场或不同的金融工具间的
利率关系发生改变。不同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或为资产和负债定价
所用的指数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变化,或变动金额不同时,会出现基准
风险。
由于存款利率会落后于市场利率的提高,许多企业可能发现,利
率升高时,其净息差开始变动。但是,利率稳定后,这种变动就被重
新定价的不平衡和其他主要市场利率关系间的差额所抵消。而且存款
利率逐渐赶上市场利率。某些定价指数具有固有的“滞后”特点,因
此,这些指数对于市场利率的变动反应更为迟缓。这种滞后情况会强
化或缓和企业短期利率敞口。
一些企业将资产负债表外衍生工具作为其他投资的备用方法;另
一些企业利用它们管理其收益或资本敞口。利用资产负债表外衍生工
具,企业可达到以下目标:限定下行的收益敞口;保持收益潜力上行;
增加产量和使收入或资本波动降至最低。尽管衍生工具可用来对利率
风险进行套期,它们同时使得企业面临基准风险,原因是现金与衍生
工具之间的差额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利用利率互换对其中期国库券
组合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可能面临基准风险,原因是,互换利率与
国库券之间的差额可能改变。利用资产负债表外工具,如期货、互换
和期权,进行套期或改变资产负债表上头寸的利率风险特征的企业,
需要考虑资产负债表外合同的现金流量会如何随利率变动及被套期或
被改变的头寸而变化。衍生工具策略旨在进行套期或抵消资产负债表
头寸的风险,一般会使用衍生工具合同,并且衍生工具合同的现金流
特点与工具或被套期头寸之间的关联性很强。企业还需要考虑不同合
同的相对流动性和成本,并选择能够提供相关性、流动性和相对成本
的最佳组合的产品。即使街生工具合同与被套期头寸之间是高度相关
的,企业还可能面临基准风险,原因是现金和衍生工具价格并非总是
协同变化的。拥有大规模衍生工具组合或积极进行衍生工具合同交易
的企业,应确定潜在敞口是否代表企业收益或资本的重大风险。
(三)收益曲线风险
收益曲线风险是由与期限范围相关的利率变动的差异性产生的。
它包括具有不同期限的同一指数或市场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变动。给定
市场的收益曲线在利率周期内变平、变陡或向下倾斜(反转)时,这
种关系会发生变化。收益曲线的差异性会放大期限错配的影响,加重
企业头寸的风险。特定类型的结构性票据可能尤其容易受到收益曲线
形状变化的影响。属于结构性票据产品的双重指数票据,其收益和收
益曲线关系直接相关。
(四)期权风险
企业或企业的交易对手有权(而非义务)改变一项资产、负债或
资产负债表外金融工具现金流的水平和时机时会产生期权风险。期权
赋予持有者在指定期间内按照指定的价格(行使价)购买(看涨期权)
或销售(看跌期权)金融工具的权利。对于期权的销售者(或卖方),
如果期权持有人行使了期权,则他也应承担履约义务。
期权的持有者选择是否行使期权的能力会导致期权出现不对称的
业绩。一般来说,期权的持有者仅会在其能够收益的情况下,才会行
使权利。因此,期权的持有者面临着有限的下行风险以及无限的上行
回报。期权卖方面临无限的下行风险(期权持有者通常在不利于期权
卖方的时间行使期权)以及有限的上行回报(如果持有者不行使期权,
则卖方可保留期权金)。
期权常常导致企业风险或回报出现不对称。如果企业已经从交易
对手那里买入期权,那么,企业可能因有利的利率变动而取得的收益
或资本价值金额,可能大于企业在利率发生不利变动时可能损失的金
额。因此,企业的上行敞口可能大于下行回报。同样的,对于许多企
业来说,它们的卖出期权头寸使它们面临损失的风险,无论利率是升
还是降。
十五、商品价格风险的含义
商品价格运动背离买卖双方的利益要求,从而形成风险,叫作商
品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属于动态风险,又是投机风险,总会使买
卖双方的一方可能受损,而另一方可能受益。
商品价格风险会影响到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如果最终用户是企业,
则这些企业在商品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采购成本将会增加,利润将会
减少。商品价格风险也会影响到商品生产者。如果商品价格下降,生
产收入将会降低,从而减少企业所得。事实上,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
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对商品的生产者,还是对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是
不利的。因而企业应加强对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
十六、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是实行高度集中的价
格管理体制,价格管理权限绝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定价
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价格改革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
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1979-1983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初始阶段,政府以宏观调整价格
为主,改善部分商品价格的不合理程度,并逐步放开一些商品价格的
管理权限。如1979年提高了粮食和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的统购价格,
1981年提高了烟酒价格,1982年放开了工业品中100种小商品的价格,
以后逐年扩大放开的品种范围。
1984-1988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展开阶段,这阶段政府以放开价
格管理权限为主,同时继续对由国家管理的价格进行若干调整。采取
的重大政策措施有:1985年,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少数经济作物由政府
定价外,其他农产品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放开生产资料计划外
部分的价格;1986年,全部放开了小商品的价格;1988年,提高粮食、
油料的收购价格和原油等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提高肉、蛋、糖、茶4
类副食品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
1989-1991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治理整顿阶段,政府是以稳定物
价,抑制通货膨胀为主,继续推进价格改革进程。采取的重大政策措
施有:1989年,提高粮、棉、油的收购价格;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
交货价格,从按国内价格作价改为按进口戌本作价,即按代理作价;
1989年冬季提高铁路、水运和航空客运票价;1990年,提高铁路、水
运和公路的货物运价;对近40年未动的邮政资费作了适当调整;较大
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部分钢材的出厂价格和民用燃料
的销售价格;部分城市提高自来水、牛奶价格和公共交通票价;把橡
胶、炭黑的计划内外“双轨制”价格合并为“单轨制”价格等。
1992-1996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深化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
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期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变价格
结构,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1997年以后,价格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
机制的阶段。政府着力于积极运用价格杠杆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改善投资环境,研究如何应对“人世”挑战等。同时,根
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大价格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市场规则,
维护市场秩序,我国第一部价格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
下简称《价格法》)便是在这一年颁布的。政府在价格管理中的角色
定位从以定价调价为主转到以定规则、当监督、搞服务为主。
2001年,《中央定价目录》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根据修订后的
《中央定价目录》,中央管理的定价项目由199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议论文范文600字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核能工程监理合同补充协议3篇
- 2024年项目合作共建协议
- 2025年苏科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西师新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财务总监任命与职责协议3篇
- 2025年沪教版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3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华师大新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口算天天练试题全套
-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技术服务补充协议范本
- 内河避碰条例题库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促进自然分娩资料课件
- 人际风格的类型
- 医院科室宣传方案
- 高压变频器培训教材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立式气液分离器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