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800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农业有了初步发展,社会出现分化的端倪,开始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进程,正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6000多年前,社会明显分化,开始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中华文明加速发展。5000多年前,出现了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社会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华文明从此进入古国文明阶段。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开始进入夏王朝时期,中华文明也从此进入以王朝为引领的文明一体化的王朝文明阶段。夏朝之后的商朝,逐渐建立起王朝内部的各种政治和礼仪制度,通过出土的青铜器具、甲骨文字以及后世的文献典籍,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制度。周朝在取代商朝之后,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将血缘纽带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确立“周天子”对各诸侯的“宗主”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京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理念开始确立,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这个文化认同,成为保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强大精神力量。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域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并由两汉所继承和发展。大一统保障着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坚不可摧。公元3-6世纪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到隋唐时期形成融入了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民族的大一统,这已经超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也在民族大融合中得到新的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认同达到新的高度。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在大一统中得到持续发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说明。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这说明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的文字,其发展历程清晰连贯。又如,浩若烟海、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一直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诸如仁民爱物、天人合一、一诺千金等道德信条,古人今人都深受其益。这些都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了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领导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今天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一度蒙尘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摘编自方志远《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材料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秉持和发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思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与“天下为公”“富而后教”的施政理念同频共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天人合一”“和合天下”的世界观千年辉映。今天,无数珍贵的文物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文明在物质建设层面的连续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天或出土或传世的各类与土地相关的文物,如反映汉代土地交易的南阳铅质“买地券”,反映北朝均田制的敦煌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反映唐代土地交易的敦煌田契,以及宋以后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鱼鳞图册等等,无不印证着历代王朝和劳动人民对土地的高度重视与精细化管理,一些抑富济贫的思想观念也能够从中体现出来。建筑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构成了人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是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如果说举世闻名的山西应县木塔、河北赵县安济桥、隋唐大明宫遗址、明清故宫、苏州园林等,如同中华物质文明史上的明珠一样璀璨,那么古建筑所共同追求的序列层次美、结构精巧美、造型意境美等等,就连成了一条贯穿中华物质文明史的金丝,其中所蕴含的深沉高迈、礼乐相济、自然和谐等物质文化内涵,更是中华物质文明连续性的精髓所在。中华物质文明的连续性不仅体现在土地和建筑上,也更多体现在日常细节上。以中国古代的茶具为例,古人的饮茶风气从唐代开始盛行,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饮茶,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唐代茶文物,既有“邢白越青”的精美茶具,也有长沙窑十分“接地气”的“茶”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不分地域、贫富、男女、老少,均能共享茶香、吸取天地精华,小小一盏茶中充分浸润着中华文明的物质智慧。面向未来,在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物质建设将更上层楼,成为我们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想要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获得充分的物质建设启发,就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使中国经验体系化、理论化,能够真正指导当代和未来的实践。从“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朴素观念到“裕民以政”的理论探索,能够看到物质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观点日渐成型;从“兼爱尚同”“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到“民胞物与”的哲学思考,能够看到物质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日臻完善……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散而不乱、主线突出,既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的古老密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法宝。(摘编自刘礼堂《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保障;确立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具有促进作用。B.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中华文明曾经遭遇到难以延续的严重危机。今天,中华文明重新焕发了生机。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富而后教”“天人合一”“和合天下”等思想,都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催生的重要理念。D.从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建筑审美的共同追求,以及中华文明中深沉高迈、礼乐相济、自然和谐等物质文化内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有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其经历了原始文明、古国文明和王朝文明等阶段。B.民族大融合让中华文明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让中华文明在大一统中得到持续发展。C.从今天出土或传世的各类与土地相关的文物可以看出,各个朝代都有土地买卖制度。D.只要发扬中华文明中的传统物质建设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早日得到实现。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自称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B.中华文明对外开放、兼收并蓄,丝绸之路的开辟、外来作物的引进、佛教的东传、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等,充分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精华。C.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提出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文化传统。D.中国史官制度源于商朝,周朝与各诸侯国已有“国史”撰述,各种体裁的史书,贯通古今,代代传承、世世研习,使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4.请结合材料内容,分别解释材料一中“大一统”和材料二中“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在文中的含义。5.两则材料都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论述对象,论述的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分析。【答案】1.C2.B3.B4.①“大一统”不仅指的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指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上的高度集中。②“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指的是从唐代开始盛行的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地域、贫贱等,皆饮茶的饮茶风气。5.①材料一旨在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为什么中华文明有连续性,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大一统理念确立,大一统历史的开始、继承和发展,从汉字的发展历程和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的和实现了中华文明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的角度证明。②材料二旨在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给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它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即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都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催生的重要理念”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富而后教”“天人合一”“和合天下”等都是古代传统思想。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经历了原始文明”错,“5000多年前,出现了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社会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华文明从此进入古国文明阶段”,文中并没有“原始文明”的说法。C.“各个朝代都有土地买卖制度”错误,文中只是列举了两个朝代。D.“只要……就……”说法太绝对。材料二是说“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散而不乱、主线突出,既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的古老密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法宝”。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B.证明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他三项都是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①结合“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域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可知,“大一统”不仅指的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指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上的高度集中。②结合“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不分地域、贫富、男女、老少,均能共享茶香、吸取天地精华,小小一盏茶中充分浸润着中华文明的物质智慧”可知,“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指的是从唐代开始盛行的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地域、贫贱等,皆饮茶的饮茶风气。【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①材料一旨在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为什么中华文明有连续性,第一段“8000多年前”“6000多年前”“5000多年前”“4000多年前”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周朝在取代商朝之后,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将血缘纽带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确立‘周天子’对各诸侯的‘宗主’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京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理念开始确立,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从大一统理念确立,第二段“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域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并由两汉所继承和发展”大一统历史的开始、继承和发展,第三段“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其发展历程清晰连贯……浩若烟海、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一直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第四段“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从汉字的发展历程和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的和实现了中华文明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的角度证明。②材料二旨在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给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想要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获得充分的物质建设启发,就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使中国经验体系化、理论化,能够真正指导当代和未来的实践”它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即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三木小记梁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只为看花,不为结果。但今天路过时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景,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未熟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它回归自然,吸泥土之香,承日月之华,酿出了一颗颗真桃。正当那些桃液饱满,薄薄的皮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抬头看见一丛荆条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可惜它生错了地方,这里几乎没人认识它。荆条是一种最普通的野生灌木。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它枝细叶干,木坚而韧,是引火的好材料。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它还有其他用途,即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到屯粮的粮仓、盖房的篱笆、担土送肥的箩筐,小至孩子们的背篓,灶台上插筷子用的插兜。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它挺直细长,无论是敲着黑板认字还是敲哪个顽皮学生的脑壳,都很应手。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廉颇恃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名斗气。而相如则以国事为重,处处屈身相让。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有时还要发一会儿呆。散步的人少有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然而它劲枝挺立,紫花低垂,静静站立,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小摊上的实心竹一日逛街,见竹一节,拇指粗细,三寸之长,拈之沉沉,并不空心。问之为何物,曰“实心竹”,不觉大奇。向来说竹,“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从未听过有什么实心之竹。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有竹之初本来也是实心,在山间与它木竞争,追探阳光,拔身比高,为节省体量,减少自重,渐成空心。为保结实,便每隔尺许生一竹节,遂成现在这个模样。这就是达尔文说的,万物总是向最完善处进化。竹虽进化,但它不忘初心,留下了少许原始的实心之竹,藏在深山人未识。现在随着旅游商品的开发,它逐渐显身于世。竹本有许多可爱之处,现又加一实心之奇,不由人不动心。现在摊上卖的实心竹是供人把玩的,类似人们手中转的核桃、玉件。但我觉得这节实心竹远比珠宝古玩更珍贵,于是买了几支。我和摊主说,他现在卖的只是裸竹,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如此,游人买去,无论做纪念品还是赠送大小人物、政商民等,皆合口味。一握在手把玩乾坤,滋养精神,定能增价十倍。摊主听了,喜不自禁。我说:“待明年再来,买你的有字之竹。”(《光明日报》2023年8月11日,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章开头作者提到,“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意思是只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就会有人生的收获,没必要四处奔走,苦读诗书。B.在写院子里的那株桃树时,作者通过写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的做法,来表达对现在因园林美化而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担忧与愤慨。C.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荆条,让作者想起来儿时上山割荆条的经历,以及荆条的特殊用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体现了荆条的个性。D.小摊上的实心竹部分,作者让摊主在实心竹上刻字,既符合竹子虚实两性的特点,又契合我的审美意趣,最主要的可以给摊主增收。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部分在写院子里的桃树的时候,将院子里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比作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脱离管束自然舒畅。B.文章引用“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意在表明竹子空心是对环境适应的进化,实心竹虽令人称奇,却少了凌云之志。C.本文语言畅达自然,典雅凝练,在文字背后随处可见作者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了深刻的思想,而非简单的抒情。D.本文通过先后写了院子里的桃树、坡上的荆条和小摊上的实心竹,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突出主题,凸显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请结合文本中第二部分“抬头看见一丛荆条”,赏析其表达技巧。9.文本第一自然段说“见物思情,由物及理”,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在写景状物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思考与感悟。【答案】6.C7.B8.①修辞角度:运用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名贵之木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荆条的普通卑微,但生命力强,挺拔有力,仪态万方。②虚实结合,既写了眼前的荆条之态,又通过联想写了儿时和负荆请罪中对荆条的认识和理解,既多角度表现荆条特点,又拓展表现空间,深化主题。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使文章内容充实,又充满思想的魅力,促人思考,引人深省。④引用古文(古例)。增强文学气息,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富,耐人寻味。⑤见物思情,借物说理,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9.①庭院里的桃子,让作者体会到原来世界上的事物,自然最好,本真最好。②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荆条,让作者体悟身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既可亲可近,又可如鞭威严自重,布衣之身可执公卿之责。③小摊上的实心竹,让作者体悟到既要虚心做人,又要实心做事。【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没必要四处奔走,苦读诗书”错。原文为“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不一定”指不能确定,而不是没必要。B.“表达对现在因园林美化而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担忧与愤慨”错。原文写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的做法,是为了对比“我”眼前的这株桃树没有经过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是自然生长的;D.“最主要的可以给摊主增收”错。作者让摊主在实心竹上刻字,是以竹喻人,寄托作者的为人理念。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B.“却少了凌云之志”错。“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意思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所以,“无心”是无心夸耀,而不是“少了凌云之志”。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和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名贵之木的对比,写出了荆条的普通卑微;“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吸抓”“发育”等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荆条生命力强,挺拔有力,仪态万方。②“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写了眼前的荆条之态,是实写;“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联想到儿时的荆条和负荆请罪中对荆条的认识,是虚写。“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最后又回到现实中的荆条,由物及理,作者的认识逐步深入,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虚实结合,既多角度表现荆条特点,又拓展表现空间,深化主题。③“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记叙儿时有关荆条的事情;“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荆条的外在特征;“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通过议论升华文章主旨,揭示荆条的内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充实,又充满思想的魅力,促人思考,引人深省。④“负荆请罪”“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引用古文和诗化的语言,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富,耐人寻味。⑤“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文本中第二部分借写“抬头看见一丛荆条”,托物言志,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揭示出: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原文“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已不是原来的味道”“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它回归自然,吸泥土之香,承日月之华,酿出了一颗颗真桃”,庭院里的桃书回归自然,才能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让作者体会到原来世界上的事物,自然最好,本真最好。原文“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梁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干部大院的荆条,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让作者体悟身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因“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教人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既可亲可近,又可如鞭威严自重,布衣之身可执公卿之责。原文“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作者和摊主说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小摊上的实心竹,让作者体悟到既要虚心做人,又要实心做事。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娄敬,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敬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虞将军欲与鲜衣,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不敢易衣。”上召见,赐食。已而问敬,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欲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赐姓刘氏,拜为郎中。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易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敬从匈奴来,因言:“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节选自《汉书·娄敬传》)10.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A臣B往C徒D见E羸F胔G老H弱I此J必K欲L见M短N伏O奇P兵Q以R争S利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不敢易衣”与“皆言匈奴易击”中两个“易”字含义不同。B.文中“欲令务以德致人”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字含义相同。C.文中“陛下入关而都之”的“都”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相同。D.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娄敬通过同乡虞将军的引见拜见高帝,拒绝虞将军换上华美衣服的建议,直接觐见刘邦。B.刘邦想要定都雒阳,娄敬认为关中山河环绕,地势险要,建议定都关中,刘邦当即采纳。C.刘邦派遣十几批使者赴匈奴探听虚实,他们都说匈奴容易攻打,娄敬回来后持相反意见。D.娄敬建议迁移六国贵族后裔及豪强大族,既能充实关中、防备匈奴,又能防范六国有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2)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14.文中的哪几件事展现了娄敬的谋略?请简要概括。【答案】10.CIN11.D12.B13.(1)凭借着秦地原来的条件,依靠非常丰美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2)匈奴隐藏他们的强壮的士兵和肥硕的牛马,只显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14.①建议刘邦定都关中;②识破匈奴阴谋;③建议充实关中人口。【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我前往匈奴,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弱点短处,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臣”作主语,“往”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往”后C处断句;“羸胔老弱”作“见”的宾语,宾语后I处断句;“短”作“见”的宾语,宾语后N处断句。故选CIN【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的能力。A.正确。更换。/容易。句意:不用更换衣服。/都说匈奴很容易攻打。B.正确。都是“致力于”的意思。句意:都致力于要推行德政招来民众。/致力于耕作纺织。C.正确。都是意动用法。以……为都。/“认为……壮烈”。句意:陛下进入关中而以此为国都。/单于认为苏武气节壮烈。D.“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错误,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刘邦当即采纳”错误。由原文“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可知,刘邦起初犹豫不能决定在哪里定都,直到留侯张良明确指出入关建都有利,才起驾向西定都关中。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因”,凭借;“故”,原来的条件;“资”,依靠;“膏腴”,肥沃;“天府”,天然府库。(2)“匿”,隐藏;“徒”,只;“羸”,瘦弱。【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结合“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可知,建议刘邦定都关中;结合“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可知,娄敬识破匈奴阴谋;结合“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可知,建议充实关中人口。参考译文:娄敬,齐国人。汉五年,戍守陇西,途经洛阳,高祖在那里。娄敬求见齐国人虞将军说:“我想拜见皇帝谈谈有利于国家的事。”虞将军想给他换上华美的衣服,娄敬说:“我穿的是丝帛衣服,就以丝帛衣服拜见;穿的是粗布衣服,就以粗布衣服拜见,不用更换衣服。”皇帝召见了他,并赐给他食物。过了一会儿皇帝问娄敬,娄敬劝说道:“陛下在洛阳定都,难道是想和周王室比兴隆吗?”皇帝说:“对。”娄敬说:“凡是占据此地的君主,都致力于要推行德政招来民众,不想依赖地势的险阻(来保天下),而让后世骄横奢侈虐待百姓。况且秦地山河环绕、四塞之地险固,突然有战事,百万大军可聚集起来。凭借着秦地原来的条件,依靠非常丰美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陛下进入关中而以此为国都,即使崤山以东有战乱,秦国的旧地仍可保全并占有。”皇帝犹豫,不能决定在哪儿定都。直到留侯张良明确指出入关建都有利,(皇帝)当日就起驾向西定都关中了。赐娄敬刘姓,任命他为郎中。汉七年,韩王韩信反叛,高帝亲自率兵去攻打他。到晋阳,听说韩信要联合匈奴一起攻打汉军,皇帝大怒,派人出使匈奴。匈奴隐藏他们的强壮的士兵和肥硕的牛马,只显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前后十几批使者回来,都说匈奴很容易攻打。皇上派刘敬再次出使匈奴,(刘敬)归来禀报说:“两国交战,这时应该夸大炫耀表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如今我前往匈奴,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弱点短处,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认为匈奴不能攻打。”皇帝大怒,骂刘敬说:“你这齐地的奴才!靠能说会道得了官位,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止我军出兵。”下令将刘敬戴上刑具,关押在广武。(皇帝)于是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动奇兵,将高帝围困在白登,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高帝到广武,赦免了刘敬。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刘敬从匈奴回来,于是说:“秦中地区刚被攻破,居民很少,但土地肥沃,应该增加人口来充实它。现今陛下虽然建都关中,其实这里人烟稀少。北边靠近匈奴,东边又有六国势力强大的旧王族,一旦发生变故,陛下也不能高枕无忧。我希望陛下把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屈、景三氏,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的王族后裔,以及豪强大族都迁到关中来定居,将能充实关中人口。平时无事,可利用他们来防备匈奴;如果有诸侯谋反,也可以率领他们东出讨伐。这是加强中央削弱地方的方法。”皇帝说:“好。”于是派刘敬把他所说的十几万人口迁入关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病起书怀①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②父老望和銮③。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备注〗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罢官后病了二十多天,客居成都浣花村。②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③和銮:古代车上的铃铛。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病骨支离”有衰颓之意,言所病之重;“纱帽宽”是自我调侃患病消瘦,连帽子也显大。B.颔联抒情含蓄委婉,“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意相近,警策精粹。C.“天地神灵扶庙社”一句,寄托了作者殷切的希望:但愿天地神灵保佑江山社稷。D.此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16.请结合尾联,简析其表现手法,并概括作者抒发的情感。【答案】15.B16.手法:借典抒情,“出师一表通今古”借用诸葛亮《(前)出师表》的典故抒情。情感:①对诸葛亮(北伐功业)的景仰;②表达了渴望像诸葛亮一样报效国家的愿望;③抒发了自己不得实现收复失地宿志的悲愤和无奈;④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关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而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锦瑟”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3)贾谊《过秦论》用秦国前盛后衰进行对比,“____________”一句表明秦国统理八州征服六国,“____________”一句表明秦国因陈涉起义而灭亡。【答案】(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3)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村里识字的人不多。他们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又带着浓重的乡音,显得很土气。但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修辞。其中最擅长的就是打比方。一个事情,说不清楚,又找不出更恰当的词,他们就打比方。我们村里的人,总是拿他们最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还有什么能比庄稼更熟识的吗?比方说一个人小心眼,村民们会说,心眼小得麦芒都穿不过去。说一个人瘦,他们不会用瘦削这个词,更不懂成语瘦骨嶙峋,怎么办呢?他们就打比方,说一个人瘦,瘦得跟麻秆一样。麻秆是乡下常见的植物,秆子又高又细。风一吹,就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村西头是一大片水稻田,稻米是我们的主粮,我们都无比热爱水稻,夸①,我们就说他像八月成熟的沉甸甸的稻穗。谁家的孩子不争气了,水稻田里也有现成的拿来打比方,我们不骂他“你这个败家子”,只需喊一声,你这个稗子。被斥责的人,顿时蔫了。稗子长得很像水稻,但却是稻田里最讨厌的杂草,谁愿意做一棵稗子啊?夸②,废话不多,就说他跟山药蛋一样。山药蛋是我们那儿的土话,说的是马铃薯,那可是饥荒岁月活命的粮食,山药蛋耐活,又大又圆。生活越过越好了,我们就说【】,一天比一天好。日子甜了,我们就说像吃了个大西瓜,甜到了心底;日子苦一点,我们也不怕,再苦,不过跟苦瓜一样吧。看到天上的白云,那是真白啊,真柔啊,真美啊,我们就说它是开在天上的棉花。如果是③,带来了风,带来了雨,我们也喜欢,我们就说跟捅了马蜂窝一样,黑压压一片。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走到田间地头与乡亲们聊天,只要乡亲们拿庄稼来给你打比方,那么一定是认可了你。他们不善言辞,找不出优美的词汇,他们就朴素地用他们最热爱的庄稼,来表达他们的情感。18.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是()A.村民谦逊稳重小伙子力气大乌云B.老人长寿有精神小孩子调皮浓雾C.村民谦逊稳重小孩子调皮浓雾D.老人长寿有精神小伙子力气大乌云19.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内,最恰当的一项是()A.芝麻开花——节节高B.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C.太阳底下喝老酒——内外都热火D.灿烂的朝霞——红红火火20.下列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能体现费孝通先生《乡上中国》中的观点的选项是()A.“村里识字的人不多”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的特点,人们直接“说话”就能理解彼此。B.文中提到“又带着浓重的乡音”,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村民间有时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声气就能辨人,如有人敲门,问“谁呀”,门外人回答“我”,门内人就已知道来人是谁。C.村里人习惯用他们最熟悉的“庄稼”来打比方,因为村民靠种地谋生,体现了“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特点。D.文中说“只要乡亲们拿庄稼来给你打比方,那么一定是认可了你”,根据“差序格局”理论,证明乡亲们把你当成了与他关系最亲密的人。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他们还会说人瘦得跟麻杆一样,乡下人是不会用瘦削和瘦骨嶙峋这些词语的。”和原文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8.A19.A20.D21.①原文用“说一个人瘦”开头,与前文“说一个人小心眼”保持句式整齐、一致,也加强了语势。②原文与后文的衔接更紧密、流畅。根据后文“麻秆是乡下常见的植物、秆子又高又细”,上一句将“瘦得跟麦秆一样”放在后面,衔接更紧密。③原句表达中用了一个设问句,“怎么办呢?他们就打比方……”通过设问的运用,作者自问自答,既引起了读者注意,又加深了读者的思考。【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沉甸甸”一词可以推测出,此处是形容人的稳重,故应填入“村民谦逊稳重”。第二空,从后文“山药蛋是我们那儿的土话,说的是马铃薯,那可是饥荒岁月活命的粮食,山药蛋耐活,又大又圆”可知,填入内容应是对人优秀品质的赞美,孩子顽皮明显不是优秀品质,所以应该填入“小伙子力气大”。第三空,结合前文“看到天上的白云,那是真白啊……”,与白云相对应的应该是“乌云”,且根据“带来了风,带来了雨,我们也喜欢”也能推知是“云”而不是“雾”,故应填入“乌云”。故选A。【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俗语的能力。从后文“一天比一天好”可知,填入的俗语应该是表达后面比前面要好,表达出越来越好的意思。A.“芝麻开花——节节高”,意思是芝麻开的花是一节接一节的高,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非常明确地表达出后面比前面要好的意思。符合题意。B.“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出现了变化,但一般这个俗语不用来形容生活,而是更多形容人,比喻人越老越成功,或更受人尊重、欢迎。不符合题意。C.“太阳底下喝老酒——内外都热火”,意思是在太阳下喝老酒,身体被晒得很热,肚子里也因为喝了酒而发热,所以是内外都热火。表明各方面都好,没有将前后进行对比,不符合题意。D.“灿烂的朝霞——红红火火”,表示非常红火,没有将前后进行对比,没有递进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A。【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含义及把握名著概念含义的能力。D.“证明乡亲们把你当成了与他关系最亲密的人”错误。“差序格局”是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文中的“认可”只是对异地人乡土情感上的接受,即使能算上“圈中人”也是最外缘的,不会是“最亲密”的。故选D。【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文用“说一个人瘦”开头,与前文“说一个人小心眼”保持句式一致,这样就让句式显得整齐,也加强了语势,增强了语句表达效果。改后句子直接用“他们还会说人瘦得跟麻杆一样”开头,与前面的句子句式不一致,失去了原句所具有的表达效果,同时表达平淡,重点不突出,在表达效果上没有原句好。原文最后一句为“瘦得跟麻秆一样”,后文为“麻秆是乡下常见的植物、秆子又高又细”,由此看来,原句与后文的衔接更紧密、流畅,浑然一体。原句表达中用了一个设问句,“怎么办呢?他们就打比方……”,通过设问的运用,作者自问自答,既引起了读者注意,又加深了读者的思考,照应前文村民们善用庄稼打比方的观点,并凸显了人瘦的程度。(二)语言文字运用Ⅱ(6分)22.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老一辈人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当然,“百步”和“九十九”都只是虚指。饭后适当散散步,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有助于放松心情,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过,①。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不要马上散步,最好饭后休息二三十分钟,再开始散步较为适宜。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来说,最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在北方的冬季,②,有些人在餐厅进餐时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如果饭后匆忙离开,在外面瑟瑟的寒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极容易引起风寒头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根据材料,“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是一句老话,但在逻辑上存在错误,请指出逻辑错误并简要说明。【答案】(1)①饭后散步也有讲究(饭后散步未必正确)②室内外温差大(2)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饭后散步都有益于健康(意思对即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述漫画给我们以启示,请结合启示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思考与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8000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农业有了初步发展,社会出现分化的端倪,开始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进程,正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6000多年前,社会明显分化,开始出现大型中心性聚落和规模较大的墓葬,中华文明加速发展。5000多年前,出现了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社会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华文明从此进入古国文明阶段。4000多年前,中原地区开始进入夏王朝时期,中华文明也从此进入以王朝为引领的文明一体化的王朝文明阶段。夏朝之后的商朝,逐渐建立起王朝内部的各种政治和礼仪制度,通过出土的青铜器具、甲骨文字以及后世的文献典籍,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制度。周朝在取代商朝之后,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将血缘纽带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确立“周天子”对各诸侯的“宗主”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京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理念开始确立,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这个文化认同,成为保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强大精神力量。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域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并由两汉所继承和发展。大一统保障着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坚不可摧。公元3-6世纪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到隋唐时期形成融入了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民族的大一统,这已经超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也在民族大融合中得到新的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认同达到新的高度。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在大一统中得到持续发展。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说明。比如,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这说明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的文字,其发展历程清晰连贯。又如,浩若烟海、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一直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诸如仁民爱物、天人合一、一诺千金等道德信条,古人今人都深受其益。这些都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了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领导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今天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一度蒙尘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光彩,实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摘编自方志远《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材料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秉持和发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思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与“天下为公”“富而后教”的施政理念同频共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天人合一”“和合天下”的世界观千年辉映。今天,无数珍贵的文物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文明在物质建设层面的连续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天或出土或传世的各类与土地相关的文物,如反映汉代土地交易的南阳铅质“买地券”,反映北朝均田制的敦煌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反映唐代土地交易的敦煌田契,以及宋以后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鱼鳞图册等等,无不印证着历代王朝和劳动人民对土地的高度重视与精细化管理,一些抑富济贫的思想观念也能够从中体现出来。建筑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构成了人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是物质文明的重要载体。如果说举世闻名的山西应县木塔、河北赵县安济桥、隋唐大明宫遗址、明清故宫、苏州园林等,如同中华物质文明史上的明珠一样璀璨,那么古建筑所共同追求的序列层次美、结构精巧美、造型意境美等等,就连成了一条贯穿中华物质文明史的金丝,其中所蕴含的深沉高迈、礼乐相济、自然和谐等物质文化内涵,更是中华物质文明连续性的精髓所在。中华物质文明的连续性不仅体现在土地和建筑上,也更多体现在日常细节上。以中国古代的茶具为例,古人的饮茶风气从唐代开始盛行,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饮茶,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唐代茶文物,既有“邢白越青”的精美茶具,也有长沙窑十分“接地气”的“茶”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不分地域、贫富、男女、老少,均能共享茶香、吸取天地精华,小小一盏茶中充分浸润着中华文明的物质智慧。面向未来,在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物质建设将更上层楼,成为我们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想要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获得充分的物质建设启发,就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使中国经验体系化、理论化,能够真正指导当代和未来的实践。从“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朴素观念到“裕民以政”的理论探索,能够看到物质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观点日渐成型;从“兼爱尚同”“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到“民胞物与”的哲学思考,能够看到物质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理念日臻完善……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散而不乱、主线突出,既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的古老密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法宝。(摘编自刘礼堂《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保障;确立大一统理念,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具有促进作用。B.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中华文明曾经遭遇到难以延续的严重危机。今天,中华文明重新焕发了生机。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富而后教”“天人合一”“和合天下”等思想,都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催生的重要理念。D.从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建筑审美的共同追求,以及中华文明中深沉高迈、礼乐相济、自然和谐等物质文化内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有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其经历了原始文明、古国文明和王朝文明等阶段。B.民族大融合让中华文明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让中华文明在大一统中得到持续发展。C.从今天出土或传世的各类与土地相关的文物可以看出,各个朝代都有土地买卖制度。D.只要发扬中华文明中的传统物质建设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早日得到实现。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自称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B.中华文明对外开放、兼收并蓄,丝绸之路的开辟、外来作物的引进、佛教的东传、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等,充分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精华。C.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提出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文化传统。D.中国史官制度源于商朝,周朝与各诸侯国已有“国史”撰述,各种体裁的史书,贯通古今,代代传承、世世研习,使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4.请结合材料内容,分别解释材料一中“大一统”和材料二中“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在文中的含义。5.两则材料都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论述对象,论述的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分析。【答案】1.C2.B3.B4.①“大一统”不仅指的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指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上的高度集中。②“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指的是从唐代开始盛行的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地域、贫贱等,皆饮茶的饮茶风气。5.①材料一旨在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为什么中华文明有连续性,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大一统理念确立,大一统历史的开始、继承和发展,从汉字的发展历程和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的和实现了中华文明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的角度证明。②材料二旨在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给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它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即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都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催生的重要理念”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富而后教”“天人合一”“和合天下”等都是古代传统思想。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经历了原始文明”错,“5000多年前,出现了大型都邑性城址和权贵阶层的大墓,社会分化显著,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华文明从此进入古国文明阶段”,文中并没有“原始文明”的说法。C.“各个朝代都有土地买卖制度”错误,文中只是列举了两个朝代。D.“只要……就……”说法太绝对。材料二是说“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散而不乱、主线突出,既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的古老密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法宝”。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连续性。B.证明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他三项都是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①结合“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域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可知,“大一统”不仅指的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指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上的高度集中。②结合“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从唐代一直延续至今,人们不分地域、贫富、男女、老少,均能共享茶香、吸取天地精华,小小一盏茶中充分浸润着中华文明的物质智慧”可知,“这种上下一体的景象”指的是从唐代开始盛行的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分地域、贫贱等,皆饮茶的饮茶风气。【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①材料一旨在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为什么中华文明有连续性,第一段“8000多年前”“6000多年前”“5000多年前”“4000多年前”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周朝在取代商朝之后,通过封邦建国的方式,将血缘纽带与地缘政治相结合,确立‘周天子’对各诸侯的‘宗主’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京畿地区之外广大区域的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理念开始确立,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从大一统理念确立,第二段“秦并六国后,不但形成了一个地域更加辽阔的庞大国家,而且建立起一整套维护这个庞大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标志着中国大一统历史的开始,并由两汉所继承和发展”大一统历史的开始、继承和发展,第三段“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其发展历程清晰连贯……浩若烟海、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一直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第四段“领导人民不懈奋斗……实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从汉字的发展历程和绵延不断的典籍文献的和实现了中华文明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脉相承的角度证明。②材料二旨在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给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想要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获得充分的物质建设启发,就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使中国经验体系化、理论化,能够真正指导当代和未来的实践”它能够提供物质建设的智慧,即要做好中国传统物质建设思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三木小记梁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只为看花,不为结果。但今天路过时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景,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未熟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它回归自然,吸泥土之香,承日月之华,酿出了一颗颗真桃。正当那些桃液饱满,薄薄的皮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抬头看见一丛荆条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可惜它生错了地方,这里几乎没人认识它。荆条是一种最普通的野生灌木。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它枝细叶干,木坚而韧,是引火的好材料。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它还有其他用途,即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到屯粮的粮仓、盖房的篱笆、担土送肥的箩筐,小至孩子们的背篓,灶台上插筷子用的插兜。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它挺直细长,无论是敲着黑板认字还是敲哪个顽皮学生的脑壳,都很应手。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廉颇恃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名斗气。而相如则以国事为重,处处屈身相让。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有时还要发一会儿呆。散步的人少有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然而它劲枝挺立,紫花低垂,静静站立,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小摊上的实心竹一日逛街,见竹一节,拇指粗细,三寸之长,拈之沉沉,并不空心。问之为何物,曰“实心竹”,不觉大奇。向来说竹,“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从未听过有什么实心之竹。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有竹之初本来也是实心,在山间与它木竞争,追探阳光,拔身比高,为节省体量,减少自重,渐成空心。为保结实,便每隔尺许生一竹节,遂成现在这个模样。这就是达尔文说的,万物总是向最完善处进化。竹虽进化,但它不忘初心,留下了少许原始的实心之竹,藏在深山人未识。现在随着旅游商品的开发,它逐渐显身于世。竹本有许多可爱之处,现又加一实心之奇,不由人不动心。现在摊上卖的实心竹是供人把玩的,类似人们手中转的核桃、玉件。但我觉得这节实心竹远比珠宝古玩更珍贵,于是买了几支。我和摊主说,他现在卖的只是裸竹,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如此,游人买去,无论做纪念品还是赠送大小人物、政商民等,皆合口味。一握在手把玩乾坤,滋养精神,定能增价十倍。摊主听了,喜不自禁。我说:“待明年再来,买你的有字之竹。”(《光明日报》2023年8月11日,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章开头作者提到,“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意思是只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就会有人生的收获,没必要四处奔走,苦读诗书。B.在写院子里的那株桃树时,作者通过写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的做法,来表达对现在因园林美化而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担忧与愤慨。C.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荆条,让作者想起来儿时上山割荆条的经历,以及荆条的特殊用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体现了荆条的个性。D.小摊上的实心竹部分,作者让摊主在实心竹上刻字,既符合竹子虚实两性的特点,又契合我的审美意趣,最主要的可以给摊主增收。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部分在写院子里的桃树的时候,将院子里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比作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脱离管束自然舒畅。B.文章引用“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意在表明竹子空心是对环境适应的进化,实心竹虽令人称奇,却少了凌云之志。C.本文语言畅达自然,典雅凝练,在文字背后随处可见作者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了深刻的思想,而非简单的抒情。D.本文通过先后写了院子里的桃树、坡上的荆条和小摊上的实心竹,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突出主题,凸显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请结合文本中第二部分“抬头看见一丛荆条”,赏析其表达技巧。9.文本第一自然段说“见物思情,由物及理”,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在写景状物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思考与感悟。【答案】6.C7.B8.①修辞角度:运用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名贵之木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荆条的普通卑微,但生命力强,挺拔有力,仪态万方。②虚实结合,既写了眼前的荆条之态,又通过联想写了儿时和负荆请罪中对荆条的认识和理解,既多角度表现荆条特点,又拓展表现空间,深化主题。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使文章内容充实,又充满思想的魅力,促人思考,引人深省。④引用古文(古例)。增强文学气息,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富,耐人寻味。⑤见物思情,借物说理,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9.①庭院里的桃子,让作者体会到原来世界上的事物,自然最好,本真最好。②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荆条,让作者体悟身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既可亲可近,又可如鞭威严自重,布衣之身可执公卿之责。③小摊上的实心竹,让作者体悟到既要虚心做人,又要实心做事。【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没必要四处奔走,苦读诗书”错。原文为“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不一定”指不能确定,而不是没必要。B.“表达对现在因园林美化而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担忧与愤慨”错。原文写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的做法,是为了对比“我”眼前的这株桃树没有经过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是自然生长的;D.“最主要的可以给摊主增收”错。作者让摊主在实心竹上刻字,是以竹喻人,寄托作者的为人理念。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B.“却少了凌云之志”错。“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意思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所以,“无心”是无心夸耀,而不是“少了凌云之志”。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和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名贵之木的对比,写出了荆条的普通卑微;“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吸抓”“发育”等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荆条生命力强,挺拔有力,仪态万方。②“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写了眼前的荆条之态,是实写;“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联想到儿时的荆条和负荆请罪中对荆条的认识,是虚写。“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最后又回到现实中的荆条,由物及理,作者的认识逐步深入,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虚实结合,既多角度表现荆条特点,又拓展表现空间,深化主题。③“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记叙儿时有关荆条的事情;“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荆条的外在特征;“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通过议论升华文章主旨,揭示荆条的内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充实,又充满思想的魅力,促人思考,引人深省。④“负荆请罪”“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引用古文和诗化的语言,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富,耐人寻味。⑤“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文本中第二部分借写“抬头看见一丛荆条”,托物言志,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揭示出: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原文“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因为平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