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衢州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该文化遗址普遍发现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的堆积,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同时出土有用水牛、鹿的肩胛骨制成的农具——骨耜。骨针、骨锥的出土,说明当时人已经能穿上比较像样的衣服了”。据此可知,该遗址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文化遗址普遍发现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的堆积,同时出土有用水牛、鹿的肩胛骨制成的农具——骨耜,据此推知应该是河姆渡文化。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D项正确;中国古代农业的种植格局是北粟南稻,而①位于北方,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A项;②为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一种文化,主要种植粟,排除B项;③为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C项。故选D项。2.陶寺遗址有两重城垣,在外城东南发现墓葬1000多座,其中大型墓只有9座,中型墓约80座,其余为墓穴小且无葬具的小型墓。大型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种类及数量都在中国史前时代位于前列,规模最大的墓葬面积约20平方米,随葬品超过百件,有漆柄玉钺、漆木长弓,成捆的箭、玉器,以及成套的陶器等。这说明()A.公共权力的产生 B.社会分工的日益成熟C.社会阶级阶层分化明显 D.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中发现的不同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的墓葬,特别是大型墓葬中丰富的随葬品,体现了当时社会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分化,C项正确;因为陶寺遗址的墓葬情况更多反映了社会内部的不平等现象,而非直接表明公共权力的产生,排除A项;材料主要展示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涉及社会分工的情况,排除B项;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3.商周时期的君臣关系,迥异于专制时代主奴关系。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这说明该时期()A.民众参政意识较高 B.君主权力受到制约C.专制制度趋于完善 D.分封制度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题干“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国人的影响,其权力是受到一定制约的,B项正确;虽然商周时期国人能够通过舆论影响朝政,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教育和信息传播有限,不能就此得出民众参政意识较高的结论,排除A项;商周时期还不是专制时代,专制制度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完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分封制度的相关内容,所以无法得出分封制度遭到破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说道:“工事竞于刻镂(指奢侈品工艺),女事繁于文章(指服饰上的色彩纹样及图案),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该言论主要在强调()A.对富国强兵的追求 B.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手工业应注重实用性 D.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高超【答案】C【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引文大意是,手工制品和纺织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为主要功用,如果过于追求华丽的装饰,容易造成资源和财富的浪费,那么国家必然会变得贫困,反之则国家变得富裕。管仲在此强调手工业技术的实用性,C项正确;“国之富也”与富国有关,但看不出强兵,排除A项;男耕女织指的是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无刻镂”“无文章”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满足日常需求,工艺水平通常不高,故“技术水平的高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并进而提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主张。该思想家是()A.荀子 B.庄子 C.韩非 D.墨子【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人性恶,并提出隆礼重法,符合材料,A项正确;庄子主张逍遥,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韩非主张依法治国,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6.“(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从中可以看出,秦国能够完成统一事业的原因包括()①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②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③吏治较为清明④数代秦王的励精图治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末期(中国)。根据材料中提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说明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②正确;由材料中的描述“观其士大夫……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可以得知当时秦国吏治清明,官场风气正派,这有利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③正确;选项①和④虽然在历史上对于秦国统一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并没有直接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体现出来,材料没有明确提及人民对安定统一的愿望以及秦王们的个人努力,①④排除,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7.秦统一全国的当年,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就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些做法旨在()A.促进人口的地区平衡 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增强关中的经济活力 D.巩固国家政治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将全国各地的豪富之家大量迁往咸阳等地,是为了削弱他们在原地的势力,减少地方上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D项正确;秦朝将豪富之家迁移到咸阳、丽邑、云阳等地,主要目的并非是单纯为了促进人口在地区上的平衡分布,排除A项;咸阳、丽邑、云阳都不属于边疆地区,所以此做法与促进边疆地区开发无关,排除B项;虽然豪富之家的迁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经济,但这并非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8.汉武帝元封年间,统一在郡国设官,负责调度、管理、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输送,又在京师设官,总管全国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利。该政策指的是()A.盐铁官营 B.均输平准 C.改革币制 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均输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使各地物资互相转输,以调节供需;平准则是指国家通过平抑物价来防止富商大贾操纵市场。这与题目描述中的“在郡国设官负责调度、管理、征发租赋财物”,“在京师设官总管全国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以及“通过买卖调剂物价,防止富商大贾谋利”高度吻合,B项正确;盐铁官营指盐和铁的专卖政策,虽然也是国家控制的重要资源,但题目描述中并未特指盐铁,而是更广泛地涉及了租赋财物和物资财货的调度与管理,排除A项;改革币制是指对货币制度的改革,与题目描述的内容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长期的经济政策,但题目描述更侧重于具体的物资调度和物价管理,而非笼统的经济政策导向,排除D项。故选B项。9.《汉书》记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颇有所改”的是()A.“改独孤氏为刘氏”B.“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C.“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D.“惩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惩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反映了汉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改革,即为了防范像秦朝那样因孤立而亡的教训,汉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这明显是对秦朝制度的“颇有所改”,D项正确;“改独孤氏为刘氏”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与汉朝对秦朝制度的改革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反映了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史实,与汉朝对秦朝制度的改革不符,排除B项;“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是宋朝的一种军事策略或政策,与汉朝对秦朝制度的改革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10.如表信息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掌权者民族措施任用的汉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鲜卑征召高门士族,加以重用,祭祀孔子,建太学,命王公子弟进太学学习卢玄、崔浩等孝文帝(拓跋宏)在政治、经济、风俗各层面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借以汉化鲜卑人李冲北齐文宜帝(高洋)鲜卑①祭祀孔子,兴郡国学校及国子学杨怡、崔䢰等西魏宇文泰鲜卑参考《周礼》改定官制,崇尚儒术,选德行高洁的儒生侍读苏绰北周武帝(字文邕)鲜卑精通“三礼”,曾为君臣亲讲《礼记》卢思道、李德林等注:①《北齐书》记载出身于渤海高氏。A.原有民族分布情况被改变B.北民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开发C.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D.胡汉交融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太武帝“祭祀孔子,建太学,命王公子弟进太学学习”,孝文帝“在政治、经济、风俗各层面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文宜帝“祭祀孔子,兴郡国学校及国子学”,宇文泰“崇尚儒术,选德行高洁的儒生侍读”,武帝“精通‘三礼’,曾为君臣亲讲《礼记》”,这些信息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未体现原有民族分布情况被改变,排除A项;材料中的北魏、北齐、西魏、北周都是北方政权,未涉及北民南迁,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排除D项。故选C项。11.“王与马,共天下”典型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该时期是()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东晋时期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C项正确;“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东汉、西晋、北朝未形成门阀士族操纵皇权的局面,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12.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A.怀仁可汗 B.吐蕃赞普C.渤海郡王 D.安西都护【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项正确;怀仁可汗是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的称号,排除A项;吐蕃赞普是吐蕃时期对首领的称呼,排除B项;安西都护是官职名,排除D项。故选C项。13.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如图体现的隋朝建设有()①广设仓库②兴建东都洛阳③开通运河邗沟④修建郑国渠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隋朝(中国)。据图中“含嘉仓”“兴洛仓”等,结合所学可知,广设仓库是隋朝的重要举措之一,用于储存粮食等物资,①正确;兴建东都洛阳,这也是隋朝加强对东部地区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建设项目,②正确;邗沟在春秋时期就已存在,隋朝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疏浚和升级改造,将其纳入了隋朝大运河的体系,③错误;郑国渠修建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并非隋朝的建设,④错误;故①②正确,A项正确;③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4.“贫穷田舍汉……今世作夫妻。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里正催庸调,村头共相催。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袴,足下复无鞋……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租调无处出,还需里正倍(赔)。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材料中描述的赋税制度是()A.租调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答案】C【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叫做“调”。据“里正催庸调”可知材料中描述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C项正确;唐朝继承隋朝的租调制,规定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形成了租庸调制,据材料可知当时“庸”已经出现,故该制度是租庸调制,而非租调制,排除A项;均田制是土地制度,排除B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与材料中的“催庸调”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据史料统计,唐朝任用的非汉族官员可考人数共114人(如下表)。这反映出唐朝()民族/地域西域胡鲜卑突厥越靺鞨高丽吐蕃于阗疏勒党项人数2134153392111民族/地域西羌契丹安西奚铁勒安息回纥柳城胡沙陀日本印度人数19137187311A.政府注重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B.奉行开放包容的统治策略C.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加深 D.民族交融扩大了国家疆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政府任用了大量少数民族和域外民族人员,这反映出唐政府奉行开放包容的统治策略,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政府用人不拘一格,且少数民族是相对于汉族而言的,但材料中还涉及其他国家,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边疆民族,还涉及域外民族,且材料不涉及对边疆地区的社会和制度改造,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国家疆域的变化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16.关于如图所示的选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初创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B.使行政体系得到完善C.是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题干“州大中正”“郡大中正”等信息可知,这一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初创时期主要看重家世、道德和才能,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与行政体系的完善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虽然选官制度也属于政治制度,但是政治制度的范围很广,涵盖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权力分配以及各种政治行为的规范等各个方面,C项表述太宽泛了,排除C项。故选D项。17.开元五年,唐玄宗听说一行和尚学问渊博,即征聘到京师以备顾问。一行和尚在科技上的贡献是()A.精确算出圆周率B.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C.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D.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B项正确;精确算出圆周率的是祖冲之,排除A项;提出绘制地图方法的是裴秀,排除C项;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的是孙思邈,排除D项。故选B项。18.该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前黄河中游、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集先秦至东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该书是()A.《神农本草经》 B.《农政全书》 C.《农书》 D.《齐民要术》【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6世纪前(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时期,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前黄河中游、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集先秦至东魏农业生产知识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D项正确;《神农本草经》是一部药学著作,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农书》是元代王祯所著,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9.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文化也影响了周边国家。以下史实不能作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例证的是()A.鉴真东渡日本 B.空海来华求法C.法显游历天竺 D.玄奘西行取经【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法显是东晋时期的僧人,他游历了今天的印度(古称天竺),并带回大量佛经和佛教文化。这一事件发生在东晋,而非唐朝,符合题目要求,C项符号题意,C项正确;鉴真是唐朝的僧人,他多次尝试东渡日本,最终在754年成功到达,并在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但不符合题目要求,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空海是日本僧人,他在唐朝时期来到中国,学习佛教和唐朝文化,后回到日本传播所学。这也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显著例子,但不符题目要求,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玄奘是唐朝的僧人,他前往印度取经,带回了大量佛经和佛教文化,对唐朝及后世的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例证,但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0.《宋史·职官志》记载,某官职“管理户口、民兵、赋役、钱谷、狱讼,听断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该官职是()A.知州 B.通判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答案】B【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北宋时期在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也即材料所述“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如果知州不法,通判可以奏告朝廷,也即材料所述“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B项正确;该官职“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因此不可能是知州,排除A项;宋代枢密使是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与材料所述“管理户口、……赋役、钱谷、狱讼”不符,排除C项;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目的是分割中央的宰相的权力,而非制约守臣(镇守一方的地方长官),排除D项。故选B项。21.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道:“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这一理念被宋代后世君臣沿用。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A.内外相制加强君权 B.崇文抑武防止擅权C.固守祖法以弭内乱 D.强化法度巩固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宋初年(中国)。据材料“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及所学可知,北宋初年采取措施加强专制集权,宋朝注重祖宗之法和历史传统,有利于政治格局的稳定,C项正确;北宋内外相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君权,排除A项;B项是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一项政策,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反映宋代注重祖宗之法,而不是强化法度,排除D项。故选C项。22.“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二府三司制 B.南、北面官制C.四时捺钵制 D.猛安谋克制【答案】B【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国。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也即材料所述“领燕中职事者”,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也即材料所述“领番中职事”。南宰相、南枢密是南面官,北枢密、北宰相是北面官,B项正确;二府三司制是宋代实行的政治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形成中书门下(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三个独立的机构,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财政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从而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则是指度支、户部、盐铁三个财政机构。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A项;四时捺钵制是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辽建国后,皇帝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外出游猎,朝中官员随行,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金朝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3.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期稳定的统治。下列有关元朝边疆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属于中央的宣政院负责管理西域B.岭北行省辖区囊括东北地区C.北庭都元帅府统管漠北的军政事务D.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材料“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及所学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台湾地区的管理,D项正确;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排除A项;辽阳行省辖区囊括东北地区,排除B项;元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24.北宋文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提到“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刑考》中提到“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为患。”另一位文人袁毂《多福院记》提到“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贱者贵,皆交相为盛衰。”这说明宋朝()A.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B.门第观念趋于淡化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土地兼并问题严重【答案】A【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贱者贵,皆交相为盛衰”可知,宋代土地房屋买卖比较常见,人口离乡外出的情况较多,职业更换、贫富变动的情况并不罕见,结合所学可知上述情况与宋朝放松对土地买卖和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的限制有关,说明宋朝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A项正确;宋朝门第观念趋于淡化,主要表现在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宋朝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体现在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等,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土地买卖,不完全等同于土地兼并,且材料还提及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土地兼并问题严重”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5.如图是福建省建瓯市博物馆馆藏的朱熹六十一岁对镜自画像刻碑,碑上部竖排阴刻有朱熹亲笔行书题词:“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舆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遗矩,惟闇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下列有关程朱理学的说法,有误的是()A.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B.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C.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D.认为探究万物可以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对人的约束,而非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奋发立志,B项说法错误,B项符合题意。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过度的欲望,A项说法正确,排除A项;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C项说法正确,排除C项;程朱理学主张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探究和研究,逐渐认识到普遍存在的天理,D项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26.“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于()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题干“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给费用”,可知,纸币在社会上广泛流通。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的纸币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和流通,在商业交易中被广泛使用,C项正确;北宋的纸币交子仅限四川地区使用,排除A项;南宋纸币的发行量相对增多,存在贬值的情况,与题干“竟与纯金无别”内容不符,排除B项;明朝的纸币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充分且稳定的流通,排除D项。故选C项。27.古代某著作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该著作最有可能是()A.《梦溪笔谈》 B.《农书》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答案】A【解析】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包括“以磁石磨针锋”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以及地磁偏角,也即指南针的指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A项正确;王祯的《农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农学著作,制造指南针的方法属于手工业,排除B项、C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主要记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28.历史学家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对明朝的内阁首辅评价如下:“首辅俨然如古代之宰相。内阁研商政务,美其名曰取之公议,实则取决于首辅一人,余人唯唯,无敢可否,票拟之权唯首辅有之。”据此可知明朝()A.君主专制程度空前加强B.内阁制度缺乏权力的制衡C.皇权遭到强有力的挑战D.首辅的地位已等同于宰相【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题干“公议,实则取决于首辅一人,余人唯唯,无敢可否,票拟之权唯首辅有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而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因此反映出君主专制程度空前加强,A项正确;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故内阁制度缺乏权力的制衡,说法错误,排除B项;内阁阁臣听命于皇帝,并不会挑战皇权,排除C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其职权扩大并不代表与宰相的地位等同,排除D项。故选A项。29.明朝后期起,中国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均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与之相符合的是()①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②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③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开展④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发展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就已经相当普及,并非明朝后期才出现,①错误;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这些作物适应性强,易于种植,大大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正确;明朝后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开展,③正确;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发展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④正确。综上,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故选D项。30.中国古代的某位思想家公然宣称,“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地震动。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王守仁 B.李贽 C.黄宗羲 D.顾炎武【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之际(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强调社会责任感,主张经世致用,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项正确;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排除A项;李贽主张个性解放和强调私欲的正当性,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和主张工商皆本,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5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韩非子对法家思想进行了系统整合,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基本治理原则,激烈批判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他希望达到“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的目标,但同时也主张“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他主张“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这些主张推动了秦国统一六国,也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加强专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整理自于凯《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材料二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已经积累起足够的财富,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也有人钻了“无为”的空子,这就是地方上的王国割据势力,他们趁机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时常图谋叛乱。黄老之学要求国君清静无为,这是富有政治才略和远大抱负的汉武帝所不能接受的,凭借国家的财富与实力,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稳固边疆与开拓疆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清静无为”逐渐转变成了“大有所为”。——整理自高云虹《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主要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层面加强集权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朝统治思想由“清静无为”转变成“大有所为”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稳固边疆与开拓疆域”方面的积极举措。【答案】(1)主张:中央集权;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要因时而变;奖励耕战(重视农耕)。措施: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2)原因:国家实力的增强;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汉武帝个人的才略抱负。举措:任用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和秦朝时期的中国。主张:据材料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得出中央集权;据材料“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得出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据材料“法与时转则治”得出法要因时而变;据材料“能趋力于地者富,能趋力于敌者强”得出奖励耕战(重视农耕)。措施:结合所学,秦朝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小问2】本题是原因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原因:据材料二“汉初……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已经积累起足够的财富,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得出国家实力的增强;据材料二“地方上的王国割据势力,他们趁机招降纳叛、结党营私,时常图谋叛乱”得出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据材料二“富有政治才略和远大抱负的汉武帝”得出汉武帝个人的才略抱负。举措:结合所学,在“稳固边疆与开拓疆域”方面,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三省六部制度的权力分布上来看,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分权制衡思想。在三省当中,长官共同议事,由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互相制约平衡,这一来,不仅缓和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了政策失误的概率。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走三省的流程。——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材料二(1)指出材料一中唐代三省长官的议事场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与吐蕃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及其历史意义。【答案】(1)场所:政事堂。特点: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分权制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意义:缓和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或防止大臣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主要方式:和亲。会盟历史意义: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促进汉藏间经济文化交流,基本上停止了唐蕃纷争。【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长官议事场所是政事堂。第二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从三省六部制度的权力分布上来看,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分权制衡思想。在三省当中,长官共同议事,由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可得出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分权制衡);由材料一“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走三省的流程。”可得出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第三小问意义:由材料一“三省之间互相制约平衡,这一来,不仅缓和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了政策失误的概率。”可得出缓和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或防止大臣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由材料一“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历史书籍中学习人生智慧
- 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电动窗帘技术研发与转让合同
- 办公室装修合同中的法律风险点分析
- 医疗空间中的人性化办公家具设计
-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
- 2025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来宾市分公司社会招聘(广西)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2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集中运营中心(中国移动销售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石油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活动会议就餐签到表
- 设备类供应商评估表
- 四柱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YY/T 0698.2-202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YY/T 0698.9-2009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9部分:可密封组合袋、卷材和盖材生产用无涂胶聚烯烃非织造布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SB/T 10610-2011肉丸
- JJF 1619-2017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校准规范
- 2023年浙江首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GB 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
- 皮囊加压技术课件
- 理解词语的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