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总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总共7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A.分封制逐渐完善 B.宗法制的确立 C.世袭制的形成 D.启建立夏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夏朝时期。根据材料“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知,题干描述了启继位的不同历史记载,反映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历史信息,C项正确;西周时期实施了分封制,排除A项;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C项。2.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因此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项正确;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已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儒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项。3.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中文献观点“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的意思是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产生并发展,儒学“崇德”,主张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主张“为政以德”“德治”等等,所以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儒学,B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排除A项;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其理论基础与核心范畴为“道”,故称之为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主张“无为而治”,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排除C项;法家最大的特点是主张严刑峻法,排除D项。故选B项。4.秦汉时期,人们流行用胶泥块封住简牍文书并在泥上按压官印,用于检查核验,防止私拆泄密,这就是“封泥”。下列“封泥”文物有助于研究秦汉时期()图1右丞相印(秦朝)图2弋阳侯相(东汉)A.行政职官制度 B.陶瓷工艺演变 C.丞相权力的演变 D.基层治理方式【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右丞相印和弋阳侯相的“封泥”是秦汉时期官员行政等级的标志,因此该文物有助于研究行政职官制度,A项正确;封泥不是陶制产品,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丞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丞相属于中央官,不属于基层治理,排除D项。故选A项。5.“其实儒家思想的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参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关于新儒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儒学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说是法家的胜利B.新儒学顺应时代需要,有利于各种思想并行不悖C.新儒学使君权无拘无束,在君民关系上突出了君本位D.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和佛教思想【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参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中的新儒学指的是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实质上是“外儒内法”,也可以说新儒学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法家的胜利,故A项正确;新儒学结束了各种思想并行不悖的局面,故B项错误;新儒学中的“天人感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故C项错误;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没有佛教,故D项错误。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A.孔子 B.庄子 C.屈原 D.杜甫【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出于文学作品《离骚》,属于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C项正确;据所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于文学作品《离骚》,属于屈原的作品,排除A项;庄子主张无为避世,与毕生追求“美政”不符合,排除B项;杜甫的文学作品是唐诗,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7.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社会阶层流动的断绝 B.士族门阀专权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D.君主权力加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王与马,共天下”及所学可知,东晋政权是司马睿南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立下建立的,以王导、王敦为代表的高门士族王氏权势很大,甚至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情景,体现了东晋士族专权的政治特征,B项正确;材料表明门阀士族专权,未体现社会阶层流动的信息,“断绝”的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得出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的结论,排除C项;“王与马,共天下”体现的是王氏家族对皇帝权威的威胁,君主专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8.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到唐朝达到新的高峰。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属于同一时期的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家,①不符合题意;《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②符合题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③符合题意;《红楼梦》是清代小说,④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9.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几经变革,不断完善。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②“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③“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④“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指是察举制,出现于汉代;“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指的是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指的是军功爵制,出现于战国;“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指的是九品中正制,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因此,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所以C正确,ABD错误。10.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颁布市易法。该法规定,各常平所储存钱谷为根本,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则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出售;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的时候,则向市场进行囤积,这一举措()A.解决了国家的财政亏空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D.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则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出售”可知,该现象有助于提升常平所的粮食销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市易法有助于提升常平所的粮食销量,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无法得出解决了国家财政亏空的结论,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的市易法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并非是干扰市场秩序,排除B项;“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与题干信息“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以下历史事实反映的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其中搭配正确的是()A.绍兴和议——宋辽对峙 B.澶渊之盟——宋辽议和C.靖康之变——辽灭北宋 D.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统一北方【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和两宋(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议和,B项正确;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宋金对峙局面,排除A项;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去,史称“靖康之变”,排除C项;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排除D项。故选B项。12.“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于是,佛教提出了“佛法据王法以立”的主张,僧人也倡导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则称“报国寺”。这说明()A.儒学确立了正统地位 B.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C.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C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排除A项;“社会主流”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开始于东汉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13.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A.棉花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C.棉布产量超过丝绸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元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可知,王祯《农书》记载了棉花的普遍种植以及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后,棉布从海南逐渐传至全国的过程,说明元朝时,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棉布的全国流行,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木棉向北传播的时间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外出口大宗棉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丝绸与棉布产量的对比,无法得知棉布产量超过丝绸,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前中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洪武八年(1375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明史·食货五》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洪武实录》宣德十年(1435年)“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明史·食货五》宣德十一年(1436年)“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正统实录》A.民众负担不断加重 B.白银渐趋货币化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 D.纸币退出了市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朝(中国)。思路点拨材料表明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到明中期开始“驰用银之禁”对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等不通舟楫之地的赋税折征银两,说明白银渐趋货币化,B项正确;材料主要陈述的是白银由禁用到成为税收的货币之一,没有提及税收增加,无法反映民众负担不断加重,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政府强化经济管理政策,不能反映政府对经济调控强化,排除C项;材料涉及纸币贬值,不能得出其退出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15.1839年7月,一名英国水手酗酒后打死香港村民林维喜,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设法庭自行处理。林则徐根据《滑达尔各国律例》严正地指出“犯罪若在伊国地方,自听伊国办理,而在天朝地方,岂得不交官宪审办?”要求义律交凶伏法。林则徐此举()A.否定了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 B.使清朝认识到国际法的价值C.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D.是近代主权国家意识的萌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林则徐要求按照国际法原则审判英国罪犯,体现了其近代主权国家意识的萌芽,D项正确;此时英国还未获得在华领事裁判权,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林则徐一人认识到国际法的价值,而不是整个清政府,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下列选项中,主要的抵抗行动有()①收复雅克萨之战②黄海海战③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④左宗棠收复新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主要的抵抗行动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②③④D项正确;收复雅克萨之战是在康熙时代,不是中国近代,①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7.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作为东方泱泱大国的中国,其消费能力竟比不上一个小小的洪都拉斯,而且从人均消费额来看洪都拉斯竟然是中国的1246倍。”使英国人“惊奇”的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人购买鸦片后无力购买工业品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消费需求D.中国政府抵制洋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中国)。鸦片战争后,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商品,由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商品在中国并没有得到畅销,B项正确;中国人民购买力并不是低下,主要是自然经济的抵制,排除A项;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是原因之一,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中国政府并没有出台政策抵制洋货,排除D项。故选B项。18.1878年,为解决轮船招商局的燃料问题,清政府成立了直隶开平矿务局,每月出煤五六百吨,除分供各厂、局及中外轮船之用外,兼可顾民用。这一时期,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以台湾基隆、直隶门头沟等地较具规模。据此可知,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成为工业的主体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C.发展工业成为社会共识 D.洋务企业助推了经济现代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8年(中国)。据材料“每月出煤五六百吨,除分供各厂、局及中外轮船之用外,兼可顾民用”“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以台湾基隆、直隶门头沟等地较具规模”可知,政府设立开平矿务局,除供给轮船招商局之外,也为当时社会上的近代企业所用,并推动各省煤矿的进一步发展,可见洋务企业推动了当时经济现代化,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开平煤矿的作用,不能得知民族资本主义所占的比例,无法得知民族资本主义成为工业的主体,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主张中体中用,反对学习西方,发展工业并非社会共识,排除C项。故选D项。19.据统计,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草拟的诸多奏折中,废八股为中心的文教改革建议最多,涉及政治制度变革的折子最少,而康有为最具宪政意义的主张却在奏折中未见踪影。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宪政直接损害了顽固派利益 B.维护皇权独尊的需要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D.民主革命浪潮的压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百日维新期间(中国)。根据材料“涉及政治制度变革的折子最少”并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关于政治改革的主张被接受程度最小,说明当时守旧势力力量强大,面对此形势,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表现出软弱性,故康有为最具宪政意义的主张在奏折中未见踪影,C项正确;根据材料“而康有为最具宪政意义的主张却在奏折中未见踪影”说明百日维新并未实行宪政,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进行改良,并不是维护皇权独尊,排除B项;百日维新是改良运动,不是民主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20.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C.英国在华推行“势力均衡”政策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898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英国照会清政府,强调长江沿岸各省只能由英国租押,意味着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B项正确;19世纪末英国未能将将长江流域辟为其殖民地,排除A项;英国在欧洲推行“势力均衡”政策,排除C项;当时的清政府未能成功维护主权完整,排除D项。故选B项。21.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类别1895-1900年1901-1904年1905-1911年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创办企业数资本额(万元)轻工业1111524.8621515.84085198.1重矿业18376.720486.0772322.7交通业5362.2433459.91043926.9——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 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由材料“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可知,1895—1911年各阶段的商办工业企业中,轻工业的创办企业数和资本额始终增长较快,说明清末时期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B项正确;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传统的小农经济形式一直存在,直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淡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2.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B.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时空是191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及所学可知,内阁制取代总统制有利于约束总统特权,体现了维护民主共和政体的目的,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排除B项;材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说明约法的主要目的是约束总统权力,维护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性,排除C项;辛亥革命结束后,革命果实被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未取代胜利,排除D项。故选A项。23.据美国人杜威对五四运动的回忆:“他们并不满足于一般的倾诉、劝诫。日本商品的清单被大批刊印出来,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日货的分类目录,以及替代它们的国货的类似目录,被人们广泛传阅。”这反映出,五四运动()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具有较高的群众参与度C.体现出无产阶级不妥协的革命精神 D.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日本商品的清单被大批刊印出来,在中国销售的所有日货的分类目录,以及替代它们的国货的类似目录,被人们广泛传阅”可知,当时大量的群众参与抵制日货,使用国货运动,表明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参与程度较高,B项正确;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主要指工人的罢工斗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群众广泛传阅国货目录,表明其群众参与度高,与“不妥协的革命精神”不符合,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学生为先锋、广大群众参加的爱国运动,并没有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排除D项。故选B项。24.下表为创建初期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时间部分活动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A.坚持执行中共三大精神 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22年(中国)。根据材料,成立后,通过组织工人罢工,开办女校,组建青年团,成立农会等方式,发动工人、农民、妇女、青年等广大群众开展革命运动,D项正确;1923年6月12日至20日,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以后才开始,排除B项;土地革命在1927年后开始开展,排除C项。故选D项。25.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共先后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大多都失败了。但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农村坚持下来。针对当时党内一些人产生“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敌后抗日根据地C.国统区国民党政权 D.解放区中共民主政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共对峙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的偏僻农村坚持下来”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领导部队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就是所谓的“星星之火”,A项正确;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国民党统治区域被称为“白区”,不是“星星之火”,排除C项;解放区中共民主政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6.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的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红军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北上抗日【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5月(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A项正确;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排除B项;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45年,排除C项;1936年10月,红军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27.如表是抗战爆发后,中国高校自1937年—1939年内迁简表,据此可知,抗战期间高校内迁()内迁概况补充说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往昆明后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7月至次年8月,108所高校中有25所因战争不得不暂行停顿,37所被迫迁移后方,15所勉力支持却屡遭轰炸北平师范大学先迁西安,再迁陕西城固,三迁兰州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到西北A.奠定了抗战胜利物质基础 B.体现了政府持久抗战意图C.促进了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D.推动了先进科技文化传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三迁兰州、迁到西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校由沦陷区迁到西南、西北地区,虽历经磨难,但仍坚持办学,体现了政府持久抗战意图,B项正确;高校内迁与物质基础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教育均衡发展,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8.有人描述上海某一天的场景:“人们高举中、美、英、苏四国旗帜……与盟军一起欢庆……胜利。大街上……到处是飘扬的盟国旗帜……欢声笑语……凌空飞舞的纸花,欢呼声、爆竹声、锣鼓声、汽笛声和飞机的引擎声……场面之热烈绝不亚于陪都重庆和革命圣地延安。”这说明()①中华民族的自尊心极大增强②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③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④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某一天的场景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③表述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极大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①表述正确;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故出现材料“人们高举中、美、英、苏四国旗帜……与盟军一起欢庆……胜利”的场景,②表述正确;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④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29.194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抽调38000名干部,准备接管华南、西南和西北各省,并应尽可能抽调原籍为接管省份而又熟悉情况的干部,着重从城市干部中抽调,而不从县区干部中抽调,并由进军部队本身担负抽调部分接管十部。当时这一指示有利于A.推动土地改革的深入发展 B.夺取战略大决战的胜利C.实现工作重心的顺利转移 D.加快向全国进军的速度【答案】C【解析】材料背景是渡江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但是由于城市接管工作的复杂和干部的屈辱发,中共被迫放慢人民解放军的进军步伐,着手充分准备接管城市工作以及接管干部,因此出现材料所述情况。这种情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前夕中共接管城市后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相吻合,故C项正确,D项错误;土地改革所需干部应该是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不会“着重从城市干部中抽调”,A项错误;根据“1949年6月”可知,此时处干渡江战役之后,战略大决战出前已取得胜利,B项错误。30.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记录了中国革命征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堪称诗史。下列诗词与地图形势相对应的是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B.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C.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渡江战役,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项正确;A项是秋收起义,B项是井冈山斗争,C项是长征,排除ABC项。故选D项。31.如图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幅宣传画,该作者重在强调()A.朝鲜维护统一的正义性 B.中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C.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D.“冷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抗美援朝时期。根据图片信息“抗美援朝,救邻自救”及所学可知,中国出兵朝鲜既是为了帮助邻国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是为了自我安全,这反映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C项正确;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帮助朝鲜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并非是因为朝鲜统一的正义性,排除A项;“救邻自救”反映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重要原因,无法据此得知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排除B项;此时冷战的重心在欧洲,并未转移至亚洲,排除D项。故选C项。32.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粮食植物油猪肉1957年2032.45.11960年163.51.851.55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D.“文革”“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7—196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58年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破坏了农业生产,随后出现了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致使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逐年减少,A项正确;互助合作运动指的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排除B项;1959至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排除C项;“文革”发生于1966—1976年,排除D项。故选A项。33.下图是1988-199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我国投资的折线图(单位:亿美元)。这主要反映了中国()A.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向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C.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D.对外贸易占据了经济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8-1994年(中国)。根据图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外商对我国投资”这两项数据的变化趋势可知,1988~1994年,无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外商对我国投资都有所增加,尤其是1991~1994年外商对我国投资大幅增加,这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C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国企改革,属于对内改革,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88-1994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21世纪初才基本确立,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排除D项。故选C项。34.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A.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在税收、GDP、技术和就业等方面贡献巨大,这是因为我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下,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结果,故我国取得的上述成就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D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非政治体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能看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排除C项。故选D项。35.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回望建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的是()A.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D.进一步部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C项正确;2012年,十八大新修改的党章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2012年11月,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排除B项;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代以降,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二“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皇权专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及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这个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伟大创举的历史贡献。【答案】(1)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朝:中外朝制措施:秦朝: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使得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最高权力,并且通过五德始终说等方式神化皇权,为其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支持,中央官僚体制:秦朝实行的是以丞相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这种制度下,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相互配合、互相牵制,确保了军政大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中;汉朝: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设立了中外朝制度,即内朝和外朝之分,内朝主要由皇帝亲近的人员组成,而外朝则是由原来三公九卿组成的执行机构。标志:清朝军机处的设置。(2)贡献: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取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加强皇权;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三大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使得皇帝在封建国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