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61年,山西祁县(战国时属赵国)出土了数十公斤货币,种类达29种之多。其中能确定为赵国货币的有5种,另有韩国货币7种、魏国货币6种、燕国货币2种,还有9种难以确定国别。这反映了当时()A.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B.北方统一市场的形成C.赵国国家实力的强大 D.国家统一趋势的初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山西祁县(战国时属赵国)出土了数十公斤货币,种类达29种之多。其中能确定为赵国货币的有5种,另有韩国货币7种、魏国货币6种、燕国货币2种,还有9种难以确定国别。”,说明当时赵国与韩国、魏国、燕国之间存在商贸往来,客观上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赵国出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体现不出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国家统一趋势的初显等,排除BD项;赵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实力没有对比,体现不出赵国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否,排除C项。故选A项。2.两汉颁布察举贤良诏令共四十二次,其中提到“直言极谏”的,多达二十一次。此外,汉宣帝还创立了“上封事制”,鼓励群臣通过“密奏”直接上书皇帝,秘密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制度的建立()A.突破了宰相对信息的垄断 B.剥夺了三公九卿的行政权C.利于弥补中枢决策的不足 D.有助于朝堂议事的民主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材料可知,两汉时期,皇帝多次让贤良直谏并鼓励群臣密奏,这些制度有利于弥补中枢决策不足,C项正确;汉代皇权高度集中,宰相并不能垄断信息,排除A项;让贤良直谏并鼓励群臣密奏并不会剥夺三公九卿的行政权,排除B项;密奏并不能促进朝堂议事的民主化,排除D项。故选C项。3.汉武帝时期,(西域)龟兹王绛宾本与汉有隔阂,但在娶了受汉文化熏陶的乌孙公主的女儿后,“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元康元年(前65年),遂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后数次来朝,接受了汉家的礼仪文化。这反映出()A.汉朝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B.民族交融呈现出新方式C.汉初和亲政策收效明显 D.华夏文化辐射力的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元康元年(前65年),遂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结合所学周四可知,汉文化不仅在地域上扩展到了西域,更在文化层面影响了当地王族的认同和行为,体现了其强大的文化辐射力,D项正确;材料体现汉文化对于西域地区的影响,没有体现汉朝对于西域的政治管理,排除A项;与汉朝和亲在当时不是民族交融的新方式,排除B项;汉武帝不是西汉初期,而是西汉中期,“汉初和亲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宋代则采取临时差遣,年年不同,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变化()A.反映了文人的政治诉求 B.促进科举选官公平公正C.极大束缚读书人的思想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较之唐代对主考官的派定范围扩大,而且需要进行监督,这使科考避免贿赂主考官,促进科举选官公平公正,B项正确;材料是政府对科举考试的完善,没有体现文人的政治诉求,排除A项;C项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材料信息无关,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局限性,排除C项;D项体现的是中央官制的积极影响,与科举考试无关,并且材料所述变化也不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5.北宋前期,贫富之间往往“自相假贷”,部分救灾物资通过赊借、典质等方式发放给灾民。为此,宋廷与地方官府往往要对民间相关赈贷行为进行干预,如置籍登记,维护依乡例收息,官为理索(追讨回来)等。这反映出北宋前期()A.官府动用行政权力强制劝赈 B.儒学思想开始向基层社会渗透C.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D.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济【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廷与地方官府对民间的赈贷行为进行了干预,如置籍登记、维护依乡例收息、官为理索等,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在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救济,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到官府使用“强制”手段进行劝赈,而是进行了规范和引导,排除A项;虽然儒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影响深远,但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儒学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无法得出“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6.元朝在汉族及某些边境地区设置行省,以资控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则直隶中央;同时,在适当的地区,配置皇子出镇,以加强控制。这说明元朝政府()A.在全国普遍推行行省制度 B.多管齐下强化了君主专制C.一定程度上沿袭分封制度 D.因地制宜加强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直接隶属中央,同时在适当地区以皇子出镇,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体现了元朝政府因地制宜加强地方的管理,D项正确;元朝在西藏地区并未设置行省,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非加强君主专制,而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行省制并非沿袭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7.下表呈现是明清对外政策大致状况,表中信息本质上反映了()时间在位皇帝对外政策公元1368年明太祖厉行海禁《兵律》:“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公元1567年明穆宗隆庆开海,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但仅开放福建漳州偏僻的月港。公元1684年清康熙1683年台湾归附后逐渐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允许沿海商民下海贸易,但仍有一些限制。公元1757年清乾隆加强闭关锁国,颁布《防夷八条》,仅开放广州一处口岸,由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A.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明清对外政策因时而变C.对外政策总体理性客观 D.西方殖民影响中国外交【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明太祖时期《兵律》中“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到清乾隆加强闭关锁国,颁布《防夷八条》中“仅开放广州一处”这种变化可知,明清两朝,海禁政策到闭关锁国政策总体趋势是朝着保守方向发展的,这是由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自然经济造成的,A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对外政策是朝着保守方向发展的,而非因时而变,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明清之际正值地理大发现,世界正逐渐走向一个整体,西方殖民贸易兴起,而与此同时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却趋于保守,这种与世界逆行的对外政策充满了不合理,排除C项;西方殖民影响中国外交要从明末开始,而且属于外因,排除D项。故选A项。8.有学者指出,围绕着《时务报》等维新报刊而形成的读者群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阅读共同体”,维新言论使许多读书人“如饮甘泉”,乃至达到“梦寐以求”的地步。尤其是学校、学会与报刊三者之间的互动,吸纳更多的读书人加入维新报刊的阅读潮流之中。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A.启发了知识群体的觉悟 B.提高了民众的阅读意识C.引发了创办报刊的热潮 D.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功能【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末(中国)。材料表明,维新人士通过报刊宣传维新变法,吸引读者群体并形成了巨大的“阅读共同体”,许多读书人对维新言论“如饮甘泉”“梦寐以求”,表明维新变法运动启发了知识群体的觉悟,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知识群体对维新言论的反应,据此无法得出民众的阅读意识是否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新变法运动对创办报刊的影响,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在北京新落成众议院议场举行。如图为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图。据此可知当时()A.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B.自由进步力量主导政治局面C.责任内阁制已充分体现 D.政治运作带有社会转型色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中国。从议员构成基本情况图可以看出:有原清政府官员等传统政治力量的代表存在,体现了旧的政治势力在新的国会中仍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一定的“旧”的色彩。同时也有众多新的政治团体和政党的成员当选为国会议员,反映了新的政治力量在民国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和活跃,展现出“新”的气象,因此材料体现了政治运作带有社会转型色彩,D项正确;中华民国在1912年已经建立共和政体,1913年第一届国会开幕并非共和政体就此产生之时,排除A项;仅从议员构成不能得出自由进步力量主导政治局面,图中还有其他各类政治势力的存在,排除B项;仅从议员构成图无法充分体现责任内阁制的充分运作和体现,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撑,排除C项。故选D项。10.1982年,国家民委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民族文字出版工作受到进一步重视。此外,针对新形势,民族教育方针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复办和创办了一批民族学院。这些措施()A.落实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法》 B.意在保障民族文化合法权益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实施 D.实现了民族交融与民族团结【答案】B【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82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重视民族古籍整理以及民族文字出版工作,调整民族教育方针,复办和创办了一批民族学院。这些举措事关民族文化传承,因此目的是为了保障民族文化的合法权益,B项正确;新时期的《民族区域自治》颁布于1984年,排除A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表为1985年度上海市劳模评选条件的若干规定。这些规定()◆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卫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斗争中成绩显著,或在抢救国家财产和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方面有突出贡献。◆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创优质名牌,使产品适销对路,增强竞争能力,打开国际、国内市场方面有突出成绩。A.扩大了劳模评选的范围 B.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C.顺应了改革开放的要求 D.开创了精神文明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卫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斗争中成绩显著”与“在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创优质名牌,使产品适销对路,增强竞争能力,打开国际、国内市场方面有突出成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维护法制方面的要求符合改革开放构建稳定社会环境的需求,在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打开国内外市场方面的突出成绩要求,顺应了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A项正确;从给出的评选条件看,主要围绕维护法制、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并没有体现出劳模评选范围的扩大,排除A项;虽然在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有成绩可参与评选,但这不是直接针对提升生产效率本身的规定,更多是强调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有益的成果,排除B项;材料中的评选条件主要侧重于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等务实的方面,并没有直接体现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多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秩序维护相关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12.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2018年对公务员法的修订以及配套法规逐步出台。这些表明我国()A.法制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B.党管干部原则确立并且强化C.公务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D.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一系列公务员法的颁布和修订,反映了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完善,这有利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D项正确;法制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说法夸大化了公务员法的作用,排除A项;党管干部原则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确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公务员法的发展完善,与公务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有关,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4年5月,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养护、保护和修复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促进环境多边主义;防治污染;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NO.14进行融资;促进海洋相关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海运绿色化等行动。这说明,我国()A.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B.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 D.积极践行不结盟运动的宗旨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法国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合作发表联合声明,涉及环境多边主义、可持续发展目标、海洋科学知识发展等内容,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C项正确;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材料中没有说明外交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项;法国不属于周边国家,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雅典执政官需要在卫城与广场两处进行就职宣誓,在誓言中,他们需要向神明表明自己将公正执法,严肃从政,且绝不因职务方便而谋私利,若有违背,则需立一座金像献给神明,以赎罪过。如此宣誓之后方能上任。雅典这一做法()A.有利于捍卫民主政体 B.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C.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D.可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据材料分析可知,雅典此举主要强调了雅典执政官职责,维护了法律和公民大会的权威以及雅典公民的利益,有利于减少任何损害雅典民主的行为及捍卫民主政体,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执政官通过就职宣誓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而非提高公民参政积极性,排除B项;仅执政官的就职宣誓不能说明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C项说法过于夸大其作用,排除C项;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公职人员,但不能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排除D项。故选A项。15.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也加大了政府工作量,这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专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这表明()A.文官制度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 B.英国官员选用制度存在弊端C.经济发展催生英国文官制度 D.官僚队伍膨胀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英国)。据材料“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也加大了政府工作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转型,政府职能需要作出改变,相应的文官制度也需要逐步建立起来,因此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官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而不是选官制度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官僚队伍膨胀,排除D项。故选C项。16.1974年,美国与沙特签订协议,宣布向沙特出售军事武器,并且保障其国土安全,而作为回报,沙特必须接受美元作为石油出口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美国这一做法()A.巩固了美元的经济地位 B.有效应对了西欧和日本的挑战C.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加深了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冲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4年的美国和沙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霸权受到打击。美国将美元与石油绑定,正是为了巩固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权地位,巩固美元的经济地位,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西欧和日本,不能得出有效应对了西欧和日本的挑战,排除B项;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瓦解的原因是美国自身实力的下降,排除C项;美国与沙特签订协议属于双边协商、各取所需的互利合作,排除D项。故选A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逐渐被破坏,人口流亡问题突出。尤其是唐玄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富差距也急剧拉大。安史之乱后更因长期战乱,作为租庸调来源的课户数大量减少,以至于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放,使各地节度使和团练使获得“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的权力。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中央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非常不稳定。与此同时,“逆贼未平,师旅淹岁,军用匮竭,常赋莫充”,庞大的军费开支,又令唐王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摘编自许超雄《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材料二:康熙晚期,在浙江,鉴于“田归不役之家,役累无田之户”的弊端,地方官员提出“均田均役”之法。在江苏,官府制定《征收条例》以消除赋役繁轻不均的弊端。在湖南,当地采用人丁随粮摊的类似举措。在四川和广东,一些州县开始尝试按照田地数量征收赋役的探索。雍正即位后,主张实行摊丁入亩,这一主张逐渐成为政治共识。山东巡抚黄炳奏请援照浙江省之例“按地摊丁,以苏积固”;直隶巡抚李维钧上疏请求将所属“丁银摊入田粮征收”。经过讨论,朝廷认为推行摊丁入亩的好处大致有三:一免贫富不均之叹,二免逃亡转赔之苦,三免吏胥贿赂之弊。最终,户部依照李维钧的建议,将丁银均摊到地粮之内并造册征收。于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最后一次重大改革在雍正元年拉开帷幕。——摘编自崔华杰《清朝赋役制度改革摊丁入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确立两税法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实施摊丁入亩的历史作用。【答案】(1)背景: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藩镇割据影响政府收入;军费开支增多,出现财政危机。(2)历史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摊派不均的弊端;减少了百姓因丁税沉重而流亡的社会现象,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国家税收的稳定;有利于避免地方官员借人口税盘剥百姓;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背景:据材料“唐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逐渐被破坏,人口流亡问题突出”可得出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据材料“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中央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非常不稳定”可得出藩镇割据影响政府收入;据材料“庞大的军费开支,又令唐王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可得出军费开支增多,出现财政危机。【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历史作用:据材料“在江苏,官府制定《征收条例》以消除赋役繁轻不均的弊端”可得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摊派不均的弊端;据材料“经过讨论,朝廷认为推行摊丁入亩的好处大致有三:一免贫富不均之叹,二免逃亡转赔之苦,三免吏胥贿赂之弊”可得出减少了百姓因丁税沉重而流亡的社会现象,缓解了社会矛盾;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国家税收的稳定;据材料“三免吏胥贿赂之弊”可得出有利于避免地方官员借人口税盘剥百姓;据所学知识得出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据所学知识得出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926年起,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惩罚贪污腐败的法纪法规。同时,中共也注意把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在所辖的各省县区逐步设置了相应的监察机构,苏区专设了控告局,并组织突击队及时清查群众举报的问题。而此时内仍有自己的监察机构——中央审查委员会。中共党内监察不仅包括党风党纪,还涉及到经济、财务、会计等方面。……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为此,中共监察机关开展了反腐倡廉和反奸反特等工作,认真监督每位党员严格遵守党纪法规,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摘编自徐行、周巍《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内监察机制述论》材料二:随着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共中央进驻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普遍建立了县、乡参议会和政府。乡参议会和乡政府作为边区的基层政权,是中共领导下建设边区的重要抓手。在边区、县、区设置议会,在乡设置代表会,议会和代表会的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由议会或代表会选举产生,政府对议会或代表会负责,乡代表会议员要定期向选民作报告,选民有权力罢免乡代表会议员。在边区广大基层,中共举办各种培训班,如识字组、读报组、冬学班等。通过学习,基层党员干部基本扫除文育,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党性修养不断加强。……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规定边区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并作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施政原则。……边区成为“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摘编自邢钰金《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革命时期监察机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背景,并简述其作用。【答案】(1)特点:重视法纪法规建设;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党内监察机构与政府监察机构分设;党内监察范围较广;发动群众,上下结合;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展开。(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主要背景: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面临各种困难。(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作用:保证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性;培养和锻炼了党的干部;为边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取得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9-1931年(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惩罚贪污腐败的法纪法规”得出,重视法纪法规建设;根据材料一“中共也注意把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得出,党内监察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材料一“在所辖的各省县区逐步设置了相应的监察机构,苏区专设了控告局,并组织突击队及时清查群众举报的问题。而此时内仍有自己的监察机构——中央审查委员会”得出,党内监察机构与政府监察机构分设;根据材料一“中共党内监察不仅包括党风党纪,还涉及到经济、财务、会计等方面”得出,党内监察范围较广;根据材料一“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得出,发动群众,上下结合;根据材料一“中共监察机关开展了反腐倡廉和反奸反特等工作,认真监督每位党员严格遵守党纪法规,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得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延安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二“随着红军长征的胜利,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和所学可知,日本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据材料二“陕甘宁边区政府普遍建立了具、乡参议会和政府”和所学可知,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据材料二“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规定边区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并作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施政原则”和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面临各种困难。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二“在边区、县、区设置议会,在乡设置代表会,议会和代表会的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府由议会或代表会选举产生,政府对议会或代表会负责,乡代表会议员要定期向选民作报告,选民有权力罢免乡代表会议员”和所学可得出,保证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性;据材料二“在边区广大基层,中共举办各种培训班,如识字组,读报组、冬学班等”和所学可得出,培养和锻炼了党的干部;据材料二“通过学习,基层党员干部基本扫除文育,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党性修养不断加强”和所学可得出,基层政权建设,为边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据材料二“边区成为‘抗日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和所学可得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据材料二“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规定边区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并作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施政原则”和所学可得出,为取得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查士丁尼在他的《新法典》里写着:“罗马帝国的疆域曾经联接到两个大洋,由于不谨慎的原因,罗马人才丧失之。”在这寥寥数语中,蕴藏着他力图征服西部之“宏伟”计划。工商业奴隶主们在商品所有者之间所进行的买卖、借贷、契约、诉讼以及其他商业往来的义务与活动中,罗马法对他们是十分重要的。查士丁尼就是根据这种要求将过去的罗马法加以整理……此外,为了实现帝国的“一个宗教”的理想,使东正教成为专制君主政治的驯服工具,必须对所有“异端”教派加以严重的打击,从而加以消灭……君士坦丁堡的法学教授狄奥斐拉和叙利亚贝鲁特的法学教授图罗狄乌斯根据查士丁尼的指示:必须为帝国法学学校编写容易为青年法学学生所接受的法学教科书。——摘编自郑如霖《略论〈查士丁尼法典〉》材料二《大明律》吸收了《唐六典》《元典章》以职官分类编制法典的长处,创立了以六部分类的新体例。《大明律》共七篇,“名例”以下,分别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和工律六篇,其在定罪量刑上侧重尊君。朱元璋还创造了“教民榜文”之类的普及政教法令于民间的制度,让“里老人”宣讲简明扼要的“圣谕”。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查士丁尼下令编撰新法典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法律特点,并分析其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重建罗马帝国的辉煌(加强帝国权威);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消灭“异端”教派;为学校编写法学教科书。(答出任意三点即可)(2)特点:借鉴前代法典优势;体系完善、内容翔实;注重法律和教化结合;律例合编,重视例的作用;礼法完善,礼法结合;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义:是有力的统治工具,强化明清封建君主专制;法律与教化并重,推动儒家思想传播;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国家统一。(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原因:根据材料一“蕴藏着他力图征服西部之‘宏伟’计划”可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新法典是因为他想要重建罗马帝国的辉煌(加强帝国权威);根据材料一“工商业奴隶主们在商品所有者之间所进行的买卖、借贷、契约、诉讼以及其他商业往来的义务与活动中,罗马法对他们是十分重要的”可知,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编纂新法典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一“为了实现帝国的‘一个宗教’的理想,使东正教成为专制君主政治的驯服工具,必须对所有‘异端’教派加以严重的打击,从而加以消灭”可知,编纂新法典的原因还包括消灭“异端”教派的诉求;根据材料一“必须为帝国法学学校编写容易为青年法学学生所接受的法学教科书”可知,为学校编写法学教科书也是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新法典的原因。【小问2】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大明律》吸收了《唐六典》《元典章》以职官分类编制法典的长处”“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制定法律”可知,明清法律借鉴前代法典优势;根据材料二“《大明律》共七篇,“名例”以下,分别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和工律六篇”“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知,明清法律体系完善、内容翔实;根据材料二“朱元璋还创造了‘教民榜文’之类的普及政教法令于民间的制度,让‘里老人’宣讲简明扼要的‘圣谕’”“乾隆在《大清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