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 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宋出现了大量种植蔬菜瓜果情况,这些都是经济作物,反映了南宋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高,C项正确;这一时期南方的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变化,依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到人口迁移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南宋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表明《新青年》()A.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进步性 B.摆脱传统伦理道德束缚C.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内容 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把反对迷信作为反封建的内容,C项正确;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进步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仅提及对西方思想文化的认识,并未涉及摆脱传统伦理道德束缚,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是维新变法时严复的主张,排除A项;“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宣传介绍西方思想的影响,因此无法得出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3.春秋初期,秦、晋等国常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县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末期,出现了郡,多设立在新得的边地;随着边地的繁荣,郡下分县,产生了两级地方组织。战国后期,魏、赵、韩等国普遍推行郡县制。这一时期县制和郡县制的推广()A.致使地方分裂的因素被消除 B.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C.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有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强调地方行政组织的变革,郡县制的发展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直接统治,这利于推动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的建立,B项正确;“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君主专制制度始于秦朝,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尚未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4.如表所示为对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和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若干特征所作的比较。据表可知,斯巴达城邦和罗马共和国()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产生方式公民大会从长老院提名的贵族中选出五人,一年一任,地位平等;古典时代,平民也可被选为监察官一年一选,由公民大会每次选举两人,再经元老院批准确认;任期一年,起初仅限贵族参选,后扩大到所有自由民权力行使代表公民监督国王,审理国王越权等非法行为;同时负责监督公民生活中的行为主持元老院会议,负责执行元老院的决策。领导军队A.均有民主制传统 B.行政与司法合一 C.政权日趋平民化 D.公民的地位平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方)。据本题表格可知,从产生方式来看,不论斯巴达城邦的监察官还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都是选举产生,有民主制传统,A项正确;从表格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和军事决策权,但无司法权,排除B项;平民化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意思,表格体现的是政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非平民化,排除C项;公民的地位平等,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5.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 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 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11年至191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可知,中国民主革命由刚开始不重视华侨选举权到明确华侨名额,说明中国革命重视海外群体的革命参与度,这增强了革命的包容性,A项正确;国民党内部组织指的是其结构或系统,华侨不一定就是国民党成员,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人们对政党政治的态度,排除C项;不能将华侨直接等同于资产阶级,排除D项。故选A项。6.毛泽东在给友人萧子升书信中说到,王安石变法“欲行其意而托于古…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毛泽东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A.变法举措违背民意 B.变法理念脱离实际C.官场政治生态黑暗 D.改革者的性格缺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直接指出了王安石在变法时未能充分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从而实施了不适应当时社会的政策。这与毛泽东所说的“变法理念脱离实际”相吻合,B项正确;毛泽东的话中并未直接提及变法举措与民意的关系,而是强调了“无通识”和“不周知社会之故”,即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排除A项;毛泽东的话中并未提及官场政治生态的问题,他关注的是王安石对社会的了解和政策的适应性,而非官场环境,排除C项;毛泽东的论述中并未涉及王安石的性格问题,他主要分析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对社会的了解和政策的适应性上,而非改革者的个人性格,排除D项。故选B项。7.秦代,御史大夫的地位就是副丞相,位至三公。唐朝时,“凡丞相有阙,则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代监察御史自“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明代的御史巡按地方时,各省的“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曰候于御史之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监察效能的发挥受制于皇权 B.重视树立监察官员的权威C.监察官员的考核逐渐制度化 D.监察权与行政权相互分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据材料“秦代,御史大夫的地位就是副丞相,位至三公”;唐朝时,“御史大夫以次序迁”;宋代“宰相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皆得纠正”;明代“布政以下,皆以作揖为名,曰候于御史之门”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官员的地位较高,权力很大,这是因为统治者赋予监察官员重权,反映了中国古代高度重视监察机关官员的权威,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皇权对监察效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监察官员的地位较高,权力很大,未涉及对“监察官员的考核”,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行政权的内容,因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下图反映了我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这一改革()A.适应了简政放权的需要 B.有利于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接轨C.增强了公务员队伍活力 D.体现了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公开性【答案】C【解析】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题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据图片“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可知,我国部分省份推行的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旨在打破“铁饭碗”,该做法使公务员的原有保障被打破,增强了公务员队伍的活力,C项正确;图片“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适应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与“简政放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接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而不是“公务员录用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9.在司法审判中,董仲舒为案件决断,把232个案例编成《春秋决事比》(判例法);没有类似案件时,他提倡儒经义理高于法律权威,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以儒经义理判决维护纲常礼教成其核心内容。这体现出()A.汉制定了最早的成文法 B.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特点C.汉代法治建设水平先进 D.董仲舒法学家的杰出作用【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董仲舒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进行司法判决,并且以儒经义理判决维护纲常礼教,说明汉代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法律儒家化、伦理化,体现出中华法系礼法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比信息,无法直接得出汉代法治建设水平先进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董仲舒“春秋决狱”的特点,而非其个人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表为《拿破仑法典》的一些基本法则。这反映出《拿破仑法典》()自由平等“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个人所有权“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契约自由“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B.是大陆法系重要渊源之一C.奠定了西方法律的基础 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本题表格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拿破仑法典》保护自由平等权利,强调个人合法所有权以及契约自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D项正确。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法典》颁布1804年,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因果倒置、逻辑混乱,排除A项;罗马法是大陆法系重要渊源之一,史实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罗马法的原则,没强调其对西方法律的影响,逻辑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图呈现的是2010——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及占国内旅游人数比重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我国()A.把接续革命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 B.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坚实基础 D.红色旅游成为民众首选目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0~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人数及占国内旅游人数比重总体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红色旅游主要是以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红色旅游传达着红色精神,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B项正确;接续革命文化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并不是前提,排除A项;红色旅游人数增加并不能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排除C项;“首选目标”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2.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致书“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辽兴宗说辽宋“两朝事同一家”。辽道宗也明确说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据此可知,当时()A.辽宋随着经济交流趋向合并 B.民族政权的对立逐渐消失C.少数民族政权认同中原文化 D.辽国照搬了中原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干“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两朝事同一家”“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可知,体现出辽政权对与宋关系的重视和认同,也反映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中原文化,C项正确;虽然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经济交流有所增加,但题干中并未提及双方有趋向合并的趋势,只是说关系友好,如同一家,排除A项;当时辽宋仍然是两个独立的政权,还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和差异,对立不可能逐渐消失,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表明辽国照搬中原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3.1793年,马嘎尔尼代表英国国王向乾隆祝贺八十寿辰,双方在是否行叩拜之礼上发生争执。最后,经过多次协商,马嘎尔尼以谒见英王时单膝下跪礼节觐见乾隆皇帝,这说明()A.礼仪之争的实质是文化冲突 B.清王朝朝贡体系走向解体C.天朝上国观念阻碍近代外交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可知,马嘎尔尼代表团与清政府的叩拜之礼上的争执,最后以马嘎尔尼单膝下跪礼节觐见乾隆皇帝结束。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礼仪之争反映的实质是中外文化冲突,A项正确;叩拜礼仪上的争执无法说明清王朝朝贡体系走向解体,排除B项;材料信息也并未体现天朝上国观念阻碍近代外交,排除C项;礼节上的改变不能说明半殖民地化的社会性质程度加深,排除D项。故选A项。14.亨利八世时期,通过解散修道院,国王没收了大量的教会地产,并通过议会法令,由国王控制主教的授职权。从此主教从国王的封臣,转变为国王的大臣,按照议会法令规范行事。英王此举()A.瓦解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基础 B.巩固了议会权力中心地位C.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D.改变了英国的基督教信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解散修道院,国王没收了大量教会地产,并通过议会法令,由国王控制主教的授职权……主教从国王的封臣,转变为国王的大臣,按照议会法令规范行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亨利八世时期削弱宗教势力,加强国王权力,使世俗政权逐渐高于教权,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削弱宗教神权势力,但不会瓦解宗教神学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亨利八世时期削弱神权势力,没有涉及巩固议会权力方面的史实和措施,排除B项;材料所述措施削弱教权,加强世俗权力,这不会改变英国基督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15.1981年,中共中央首次提出了“两个离不开”的观点,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1990年,发展为“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些主张()A.意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C.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 D.推动了经济变革和政治进步【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年、1990年(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共中央的民族政策也在调整,有利于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C项正确;民族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材料并未对民族自治内容展开详细论述,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让各族人民实现了真正当家做主,排除B项;材料强调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不属于经济变革和政治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16.1956——1962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一般仅占来华外籍游客总人数的5%左右,最高年份也仅占8.8%。1963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为39.8%。1964年,资本主义国家来华游客首次超过社会主义国家来华游客。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 B.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展现C.旅游业开发缓和了国际关系 D.中国外交路线和政策的调整【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题意可知,来华旅游的资本主义国家游客数量逐渐增长,最终超过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游客数量,说明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缓和,这是中国外交路线与政策调整的结果,D项正确;新中国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排除A项;这是外交路线和政策调整的表现,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展现,排除B项;国际旅游发展是国际关系缓和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2年,日本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上海是美英等国在华利益中心,据统计,美国在华利益的64.9%,英国在华利益的72.6%都集中于上海。日本的进攻损害了美英等国在华利益。美国驻华公使史汀生积极建议英法大国一起来维护《九国公约》的精神,然而无人响应。最终他只能沮丧地表示“看来我注定是无能为力了”。1932年3月,在日本精心策划下,伪满洲国成立,美英再次明确表示反对。美国继续外交上的不承认声明,作为国际调停的国联也于此时通过决议,重申了盟约尊重成员国领土完整、政治独立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并表示不承认伪满洲国。——摘编自刘杰《摇摆与孤立:“九一八”后美国远东政策的考察》材料二1938年底,美国决定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购货贷款,中国以桐油出口来偿还,史称“桐油借款”。为避免给日本留下反美的口实,1939年2月中美两国分别通过中国政府设在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公司和美国政府所属的进出口银行签订了《桐油借款合约》。实际上,整个争取借款的谈判都是在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罗斯福的直接指示下进行的。——摘编自任东来《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材料三抗战前期,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侵略反侵略两大阵营的明晰,从一般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政策转变到联合英美的政策上来。抗战后期,不仅努力争取国际力量牵制国民党的反共活动,还试图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借助国际压力。努力与美国建立半官方的联系并试图争取美国更多的支持。美国方面最初作出了善意的反应。——摘编自步平、王建朗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公使史汀生表示“看来我注定是无能为力了”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初期美国对华援助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战后期联合英美政策的影响。【答案】(1)历史背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经济大危机严重破坏西方经济;美国推行外交孤立主义政策;国联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软弱无力;日本侵略气焰的高涨;国民政府推行反共政策,国共内战。(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美政治经济联系;有利于缓解中国的经济困难;增强中国的抗战实力;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桐油等行业的发展。(3)影响: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有利于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增强自身的影响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2年(世界)。根据材料“193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危机严重破坏西方经济;根据材料“美国驻华公使史汀生积极建议英法大国一起来维护《九国公约》的精神,然而无人响应。最终他只能沮丧地表示‘看来我注定是无能为力了’”可知,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根据材料“美国继续外交上的不承认声明,作为国际调停的国联也于此时通过决议,重申了盟约尊重成员国领土完整、政治独立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并表示不承认伪满洲国”可知,美国推行外交孤立主义政策;国联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软弱无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略气焰的高涨;国民政府推行反共政策,国共内战。【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初期(美国和中国)。根据材料“1938年底,美国决定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购货贷款,中国以桐油出口来偿还”“1939年2月中美两国分别通过中国政府设在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公司和美国政府所属的进出口银行签订了《桐油借款合约》。实际上,整个争取借款的谈判都是在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罗斯福的直接指示下进行的”可知,有利于加强中美政治经济联系;有利于缓解中国的经济困难;增强中国的抗战实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桐油等行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小问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战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抗战后期,不仅努力争取国际力量牵制国民党的反共活动,还试图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借助国际压力”可知,可从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有利于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等方面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雨泽奏报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雨泽奏报制度,皇帝要求各级官吏按期以奏折的形式上报地方各地雨泽等相关信息。该制度直至清末仍发挥作用。皇帝谕旨康熙谕旨:每岁于直隶各省,凡雨旸期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远,必务周知。雍正谕旨:凡地方水旱灾祲,皆由人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阙失,若督抚大吏,不修其职,或郡县守令,不得其人。乾隆谕旨:直省旬月奏报雨雪。官员奏折苏州织造李煦奏: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露,近复霑足……惟山田高壤插莳稍迟者,约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钱、一两不等。开封等八府暨郑许等七州并所属各州县奏:四月十七日巳时起至酉时大沛甘霖……臣复委员分路查勘,得雨盈尺,四野沾足,民心大悦……此诚皇上亲踢祈祷,精诚上格之所致也。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各处麦苗……长者五六寸,短才二三寸,保定一带……现在地尚潮润,若月内再得时雨,二麦均可有收,设天时难定,必需豫东二省麦接济。查上年麦收甚歉,所拨二十万石之数,已足敷用,似可照上年之数办理。——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雨泽奏报制度的功能。(2)根据材料并结合我国封建社会相关知识,指出影响雨泽奏报制度运行实效的因素。【答案】(1)功能:利于皇帝及时了解地方农事,为制度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借助奏报制度,可以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情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中央和地方信息交流,加强对地方农事了解,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准确性;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的关心,体现重农思想,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农业发展,保障政府赋税征收。(2)因素:皇帝对奏报的重视和关注度;地方官员的政治品行和执行能力,如官员虚报瞒报,奏报的信息会失真;奏报传递机制是否通畅;政治局势是否稳定;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雨泽奏报制度在清朝时期发挥了多种功能。可从政策制定、加强集权、地方行政、关心民生、巩固统治等角度回答。首先,雨泽奏报制度中皇帝通过地方官员定期上报的奏折,可以了解到各地的天气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收成预期等信息,为皇帝及时了解地方农事提供了渠道。这些信息有助于皇帝对地方农事进行宏观把握,为制定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对比各地奏报的信息,皇帝可以了解到地方官员的政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有助于皇帝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对于那些积极履行职责、上报信息准确及时的官员,皇帝可能会给予表彰和奖励,而对于那些虚报瞒报、玩忽职守的官员,皇帝则会进行惩处。这种监督和考核机制有助于维护中央集权,确保地方官员忠实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和命令;此外,通过奏报制度,朝廷可以了解到地方的天气和农事情况,有助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国家政策,提高行政效率;最后,雨泽奏报制度还体现了皇帝对民生的关心。通过及时了解地方农事情况,皇帝可以关注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发展农业、改善民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政府赋税征收,巩固清朝的统治基础。【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雨泽奏报制度的运行实效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可从皇帝、官员、运行机制、客观因素等方面回答。首先,皇帝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如果皇帝对雨泽奏报制度持重视态度,经常查阅奏报并据此作出决策,那么各级官员也会更加重视并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反之,如果皇帝对奏报不感兴趣或只是走过场,那么这一制度就可能流于形式,失去实际作用。其次,地方官员的品行和能力也是影响制度运行实效的关键因素。一些官员为了政绩或个人利益,可能会虚报或瞒报雨泽情况,导致奏报信息失真。而另一些官员则可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责任心不强,无法准确判断雨泽情况并作出及时有效的汇报。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雨泽奏报制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奏报传递机制是否畅通也会影响制度运行的实效。在清朝时期,由于交通和通信手段相对落后,奏报的传递速度较慢,且容易受到天气、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奏报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延误或丢失,那么皇帝就无法及时了解到地方的雨泽情况,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最后,政治局势和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也会对雨泽奏报制度的运行实效产生影响。在政治动荡或战争期间,各级官员可能无暇顾及雨泽奏报制度,导致制度运行受阻。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则可能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使雨泽奏报制度失去实际意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855年和1870年,议会分别通过两项枢密院令,强令所有部门举行任职考试,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英国在文官考试录用过程中,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把公开竞争放在首位,严格按成绩排列名次,择优录用,只有知识和能力的优劣,而无权力、地位、资历及人际关系的因素。此外,人才主义也是英国文官考试的一大原则,过去一贯重视“通才”,1968年改革后增加了“专才”的比例。英国文官的考试录用制只限于文官,即政府行政部门内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无过失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材料二:卡特政府深感联邦虽规定了考绩制度,但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于1978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总统每年对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对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同时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酬薪。这次改革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1978年美国联邦政府空缺15万个职位,有200多万人参加考试……近年来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经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在美国联邦政府总人数的比例上升到90%以上。——摘编自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美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内容。【答案】(1)背景:传统选官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重视知识与才能;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忠实履职;论功晋升(或实行文官终身制);服务于资产阶级。(2)内容: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设立高级行政官;奖励优秀;推行功绩工资制;提高专业化水平【解析】小问1】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的个人恩惠制选官导致政治乱象频发可得出传统选官存在弊端;据材料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可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思想解放运动可得出启蒙思想传播和教育的普及提高;据材料一“英国在文官考试录用过程中,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可得出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借鉴。第二小问特征,据材料一“把公开竞争放在首位”可得出公开考试;据材料一“严格按成绩排列名次,择优录用”可得出择优录用;据材料一“只有知识和能力的优劣,而无权力、地位、资历及人际关系的因素”可得出重视知识与才能;据材料一“即政府行政部门内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可得出政治中立;据材料一“无过失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可得出职务常任;结合所学得出忠实履职;论功晋升(或实行文官终身制);服务于资产阶级。【小问2】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1978年以来美国。内容:据材料二“卡特政府深感联邦虽规定了考绩制度,但文官晋级主要取决于服务年限而不是服务质量”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据材料二“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可得出设立高级行政官;据材料二“总统每年对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对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可得出奖励优秀;据材料二“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可得出推行功绩工资制;据材料二“近年来美国总统在任用高级官员时更加表现出重视教授和专家的趋势”可得出提高专业化水平。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丙平房交易合同
- 医疗美容机构空间设计与体验提升
- 商业策略新思维创新管理与竞争
- 创新型企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 2025中国铁塔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集团限公司云网运营部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大唐集团限公司华北电力运营分公司招聘(内)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湖南益阳市资阳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浙江湖州经开投资发展集团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广东潮州饶平县卫健系统事业单位招聘20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低压送电施工方案
-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附答案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组合图形的面积》测试卷A北师大版 (含答案)
- FZ/T 71001-2015精梳毛针织绒线
- 第11章楼盖资料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课件
- 蔬菜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培训课件)
-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检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高一数学必修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
- 2023年6月福建高中会考生物试题
- 《鳟鱼》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