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信息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信息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信息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信息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343第一章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2304591.1信息安全概述 2175221.2信息安全目标 37829第二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3200982.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3127792.2法律法规遵守与监督 4254912.2.1法律法规遵守 4231992.2.2法律法规监督 412897第三章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545073.1风险管理流程 5104613.1.1风险识别 5191873.1.2风险评估 5228023.1.3风险处理 535223.1.4风险监控 5240623.2风险评估与控制 6164073.2.1风险评估 621323.2.2风险控制 628464第四章信息安全策略与标准 667354.1信息安全策略制定 6242064.1.1策略制定原则 7212294.1.2策略制定流程 7155294.1.3策略内容 7195454.2信息安全标准遵循 746874.2.1标准分类 836584.2.2标准遵循原则 8271234.2.3标准遵循流程 8318974.2.4标准遵循内容 822134第五章信息安全组织与管理 9193025.1信息安全组织结构 9320465.2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911648第六章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1095306.1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0222536.1.1防火墙技术 1077806.1.2入侵检测技术 10319346.2加密与身份认证 1192476.2.1加密技术 1111846.2.2身份认证 1117761第七章信息安全应急响应 11270727.1应急响应流程 11246847.1.1发觉与报告 11189397.1.2评估与分类 12311737.1.3启动应急预案 12259757.1.4应急处置 12122567.1.5信息发布与沟通 12276697.1.6后期恢复与总结 12228717.2应急预案与演练 1239327.2.1应急预案的制定 1224657.2.2应急预案的演练 1317609第八章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 13226848.1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 13173298.1.1安全培训内容 13275098.1.2安全培训方法 13253638.2安全意识提升策略 14290978.2.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体系 14243298.2.2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 1479888.2.3创新信息安全宣传方式 1427488.2.4建立信息安全激励机制 1413621第九章信息安全事件处理 14233069.1事件分类与处理流程 14298229.1.1事件分类 14223309.1.2处理流程 15291709.2事件调查与责任追究 15103549.2.1调查内容 15170659.2.2责任追究 161490第十章信息安全审计与评估 162614210.1安全审计流程 162722410.1.1审计准备 161817310.1.2审计实施 161100710.1.3审计反馈与整改 171211610.2安全评估方法与工具 173038910.2.1安全评估方法 171309210.2.2安全评估工具 17第一章信息安全基本概念1.1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的议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已成为企业和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信息安全指的是保护信息资产免受各种威胁、损害和非法访问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信息安全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安全和人员安全等。在信息安全领域,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层面的防护措施,还需关注管理、法律、政策和教育培训等方面。1.2信息安全目标信息安全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仅被授权人员访问和知悉。保密性要求对信息进行分类,根据信息的敏感程度和重要性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窃取和滥用。(2)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免受非法篡改、破坏和丢失。完整性要求对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一致性,防止信息被非法篡改、损坏或伪造。(3)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保证授权用户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可靠地访问和利用信息。可用性要求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因系统故障、网络攻击等原因导致信息无法正常使用。(4)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运行,完成预定的任务。可靠性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持续监控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可靠,降低系统故障和的风险。(5)抗抵赖性:抗抵赖性是指保证信息行为的不可否认性,防止行为主体否认已发生的行为。抗抵赖性要求对信息行为进行有效记录和证据保存,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提供证据支持。(6)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指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免受非法收集、使用和泄露。隐私保护要求对个人信息进行严格管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为实现上述信息安全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构建全面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安全策略,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第二章信息安全法律法规2.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概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等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网络空间的安全,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层面的规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提供了根本法律依据。(2)法律层面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这些法律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3)行政法规层面的规定:如《信息安全技术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信息安全具体实施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规定。(4)部门规章层面的规定:如《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对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进行细化。(5)地方性法规层面的规定: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以保障本地区信息安全。2.2法律法规遵守与监督2.2.1法律法规遵守组织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以下义务:(1)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网络运行安全。(2)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依法处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处理和传输个人信息。(3)依法开展网络审查,保证网络内容合法合规。(4)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等方面的规定,保证网络设备和服务的安全性。2.2.2法律法规监督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监督,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1)部门应加强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2)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觉和处理网络安全隐患。(3)对违反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维护网络空间秩序。(4)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作用。(5)加强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评估,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章信息安全风险管理3.1风险管理流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流程是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信息安全风险的一系列步骤,旨在保证组织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以下是风险管理流程的具体步骤:3.1.1风险识别组织应通过以下方式识别信息安全风险:(1)收集并分析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安全相关资料,如政策、法规、标准等;(2)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组织信息安全的威胁和脆弱性;(3)调查和了解信息安全事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4)识别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业务流程、资产、资源和人员。3.1.2风险评估组织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2)计算风险值,以确定风险等级;(3)根据风险等级,对风险进行排序,为风险处理提供依据。3.1.3风险处理组织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处理:(1)风险规避:通过更改业务流程、技术手段等,避免风险的发生;(2)风险降低: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3)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4)风险接受: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接受风险。3.1.4风险监控组织应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控,包括以下内容:(1)监测风险变化,及时调整风险处理措施;(2)评估风险处理效果,保证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3)根据业务发展、技术变革等外部因素,持续更新风险评估结果。3.2风险评估与控制3.2.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其目的是识别和了解信息安全风险。以下是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1)资产识别: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资产,包括信息资产、技术资产和人力资源;(2)威胁识别:分析可能对组织信息资产造成威胁的因素,如恶意攻击、自然灾害等;(3)脆弱性识别:分析组织信息资产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弱点;(4)风险量化: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风险值,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5)风险排序:根据风险值,对风险进行排序,为风险处理提供依据。3.2.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针对评估出的信息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降低。以下是风险控制的具体内容:(1)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2)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和法律措施;(3)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保证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4)持续改进:根据风险控制效果评估结果,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和技术发展。第四章信息安全策略与标准4.1信息安全策略制定信息安全策略是组织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以下为信息安全策略制定的相关内容:4.1.1策略制定原则(1)合法性原则:信息安全策略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2)全面性原则:信息安全策略应涵盖组织内部所有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3)针对性原则:信息安全策略应根据组织的业务特点、风险评估和资源状况进行制定。(4)动态性原则:信息安全策略应组织业务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4.1.2策略制定流程(1)组织调研:了解组织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和相关信息资产,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资料。(2)风险评估: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3)制定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信息安全策略。(4)审批发布:信息安全策略需经组织高层领导审批,并公开发布。(5)培训宣传: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策略的认识和执行能力。4.1.3策略内容信息安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安全目标:明确组织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2)组织架构: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3)风险管理: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4)安全措施: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5)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应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6)合规性:保证信息安全策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4.2信息安全标准遵循信息安全标准是组织在信息安全领域遵循的规范和准则。以下为信息安全标准遵循的相关内容:4.2.1标准分类信息安全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1)国家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2)国家标准:如GB/T22080201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3)行业标准:如金融、电信等行业的特定信息安全标准。(4)国际标准:如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要求》等。4.2.2标准遵循原则(1)合法性原则:组织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合规性。(2)有效性原则:组织应选择适用于自身业务和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标准进行遵循。(3)动态性原则:组织应关注信息安全标准的更新,及时调整自身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4.2.3标准遵循流程(1)标准识别:了解和收集适用的信息安全标准。(2)标准评估:对信息安全标准进行评估,确定其适用性和有效性。(3)标准实施:将信息安全标准融入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保证其实施效果。(4)监督与检查:对信息安全标准的遵循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5)持续改进:根据信息安全标准的要求,不断优化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4.2.4标准遵循内容信息安全标准遵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策略:遵循相关标准,制定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2)组织架构:遵循相关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架构。(3)风险管理:遵循相关标准,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4)安全措施:遵循相关标准,实施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5)应急响应:遵循相关标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6)合规性:遵循相关标准,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合规性。第五章信息安全组织与管理5.1信息安全组织结构信息安全组织结构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规模,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以下为信息安全组织结构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1)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信息安全政策和规划,监督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2)信息安全管理部:负责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制定和落实信息安全制度、组织信息安全培训、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等。(3)信息安全技术部:负责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实施,包括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加密等。(4)信息安全应急小组:负责应对突发信息安全事件,组织应急响应和处置。(5)各部门信息安全员: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协助信息安全管理部开展相关工作。5.2信息安全管理措施信息安全管理措施是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的核心,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明确企业信息安全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指导。(2)建立信息安全制度:制定各类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如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等,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3)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4)实施信息安全检查: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发觉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5)开展风险评估:对企业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6)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7)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跟踪国内外信息安全技术动态,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8)落实信息安全责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信息安全责任,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执行。通过以上信息安全组织与管理的措施,企业可以全面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六章信息安全防护技术6.1防火墙与入侵检测6.1.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功能是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以下是防火墙技术的几个关键点:(1)工作原理:防火墙通过分析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信息,根据预设的安全策略对数据流进行过滤和转发。(2)类型:根据实现方式,防火墙可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通常集成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中,而软件防火墙则安装在服务器或终端设备上。(3)防火墙策略:制定合理的防火墙策略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策略应包括允许和禁止访问的IP地址、端口、协议等。(4)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查防火墙日志,分析异常流量,调整安全策略,保证防火墙的正常运行。6.1.2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实时监控网络和系统行为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和报告恶意行为。以下是入侵检测技术的几个关键点:(1)工作原理: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信息,识别出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2)类型:根据检测方法,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异常检测基于正常行为模型,检测异常行为;误用检测基于已知攻击模式,检测攻击行为。(3)部署方式:入侵检测系统可部署在网络边界、内部网络或关键设备上,以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监控。(4)维护与管理:定期更新入侵检测系统的规则库,保证能够检测到最新的攻击方法;分析入侵检测日志,及时响应安全事件。6.2加密与身份认证6.2.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传输的关键手段,以下是对加密技术的简要介绍:(1)加密算法: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2)加密过程:加密过程包括加密和解密两个步骤。加密是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解密是将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3)加密应用: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存储、身份认证等领域,如SSL/TLS、IPSec、SMIME等。6.2.2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保证用户身份真实性的过程,以下是对身份认证技术的简要介绍:(1)认证方法: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密码认证、生物识别认证、证书认证等。(2)认证协议:认证协议包括Kerberos、RADIUS、Diameter等,用于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身份认证。(3)认证系统:认证系统包括认证服务器、认证客户端和认证代理等组件,用于实现用户身份的验证和管理。(4)应用场景:身份认证技术在网络安全、系统登录、电子商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第七章信息安全应急响应7.1应急响应流程7.1.1发觉与报告当发觉信息安全事件时,相关责任人应立即进行详细记录,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系统、初步判断的可能原因等。7.1.2评估与分类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评估,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事件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四个等级。7.1.3启动应急预案根据评估结果,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小组应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应急措施等。7.1.4应急处置(1)立即采取措施,阻止事件进一步扩散,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攻击源、暂停相关业务、备份重要数据等。(2)对涉及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查找漏洞,修复安全隐患。(3)对已受到攻击的系统进行恢复,保证业务正常运行。(4)对涉及的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加强安全意识。7.1.5信息发布与沟通(1)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报告、报告、行业报告等。(2)通过官方网站、公告等方式,对外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3)加强与合作伙伴、客户的沟通,保证信息畅通。7.1.6后期恢复与总结(1)事件结束后,对涉及系统进行恢复,保证业务正常运行。(2)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3)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7.2应急预案与演练7.2.1应急预案的制定(1)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2)预案应包括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应急措施、信息发布、后期恢复等内容。(3)预案应定期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7.2.2应急预案的演练(1)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2)演练应涵盖预案中的各项内容,保证各项措施能够有效执行。(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演练结果应作为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依据。第八章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信息安全是保障组织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则是信息安全的关键因素。本章旨在阐述信息安全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策略。8.1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8.1.1安全培训内容(1)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原则、信息安全的目标和策略等。(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介绍我国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3)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介绍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以及信息安全产品的使用方法。(4)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防护措施。(5)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介绍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措施。8.1.2安全培训方法(1)课堂培训:通过专业的讲师,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员掌握信息安全知识。(2)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3)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安全技能。(4)考核评估:对学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培训效果。8.2安全意识提升策略8.2.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体系(1)制定信息安全意识提升计划,明确提升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节点。(2)建立信息安全意识提升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和职责。(3)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提升活动,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月等。8.2.2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1)将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纳入员工入职培训,提高新员工的安全意识。(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3)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制定个性化的信息安全培训计划。8.2.3创新信息安全宣传方式(1)利用内部网络、群、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信息安全知识。(2)开展信息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3)结合实际案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8.2.4建立信息安全激励机制(1)设立信息安全奖励基金,对在信息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2)建立信息安全积分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安全活动。(3)将信息安全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第九章信息安全事件处理9.1事件分类与处理流程9.1.1事件分类信息安全事件按照其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1)一般事件:对信息系统造成较小影响,不影响业务运行,可迅速恢复正常。(2)较大事件:对信息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影响业务运行,需要采取紧急措施。(3)重大事件:对信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业务中断,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特别重大事件:对信息系统造成极其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业务运行,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9.1.2处理流程(1)事件发觉与报告当发觉信息安全事件时,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系统、影响范围等。(2)初步评估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件类型、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3)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类型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响应。(4)事件调查与处理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影响范围、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并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制止攻击行为,防止事件扩大。2)备份相关数据,保证数据安全。3)分析攻击手段,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4)及时修复系统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5)对受影响的业务进行恢复,保证业务正常运行。(5)信息发布与沟通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应及时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和客户发布事件信息,保持沟通,保证事件处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9.2事件调查与责任追究9.2.1调查内容事件调查组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调查:(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系统及人员。(2)事件原因,包括技术原因、管理原因等。(3)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包括业务中断时间、数据丢失情况等。(4)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5)事件涉及的责任人及责任划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