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训练专题三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海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训练专题三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海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训练专题三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海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训练专题三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海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专题训练专题三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提升专题训练专题三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目

录CONTENTS01专题知识归纳02专题突破训练历史时期相关史事民族关系主要特征传说

时代部落之间展开攻伐,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华夏族逐渐形成历史时期相关史事民族关系主要特征夏商周(1)西周:分封制加速了各族交融的进程,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2)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各民族走向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历史

时期相关史事民族关系主要特征秦汉(1)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

城;(2)汉朝:汉高祖与匈奴和亲,

缓和双方关系;汉景帝与匈奴

开通边疆贸易;汉武帝北击匈

奴;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

与往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的建立和巩固,

边疆治理理念逐步

形成历史

时期相关史事民族关系主要特征三国

两晋南北

朝(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2)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3)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胡”“汉”

观念逐渐淡薄认识:(1)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①各民族间的交流加

强;②人民群众渴望统一的历史愿望;③各政权统治者为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作出的努力;④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

响和各地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

存在的历史趋势。(2)国家统一的作用:①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和

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祥和的社会环

境;③能有效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大型公

共工程。一、选择题23411.

春秋时期齐鲁“夹谷之会”时,齐景公命人演奏“夷狄之

乐”,足见齐国与东夷文化交融之深。楚武王认为自己是

“蛮夷”,但到楚庄王时,俨然以华夏传统政治逻辑行

事,自认德可配鼎,由“蛮夷”自居到以“诸夏”自居。

这表明(

A

)AA.

中华文明兼容并包B.

文化多元异彩纷呈C.

地域影响文化样态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齐景公命人演奏‘夷

狄之乐’”表明齐国与东夷文化交融之深,“到楚庄王

时,俨然以华夏传统政治逻辑行事,自认德可配鼎,由

‘蛮夷’自居到以‘诸夏’自居”说明中华文明兼容并

包,A正确。文化多元异彩纷呈是指各种文化同时发展,

各展其姿,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的不是地域对文化的影

响,排除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起源较

早,排除D。23412.

[2024·亳州三模]下面是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对此解读正确

的是(

D

)D2341A.

民族交融仅限于农业B.

北方处于长期和平状态C.

北方封建化进程加快D.

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交流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内迁民族种地、汉族放

牧,说明民族融合呈现双向交流,D正确。民族交融不仅

限于农业一方面,排除A;墓砖画的主题不是战争与和

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北方的封建化进程,排除C。

23413.

[2024·成都中考]北魏时期,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不

仅系统总结了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北方的传统农学成就,

还总结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医疗技术和畜牧业经验。这体现

了当时(

B

)A.

南北文化的交流B.

民族交融的趋势C.

阶级矛盾的缓和D.

传统科技的转型B2341二、非选择题4.

[2024·海口期末]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

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2341材料一:从历史上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多种管理制度与

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民族共聚于一

个国家之内。历史上的民族政策适应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

和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使中央政府与各民族的关系

越益紧密,管理逐步趋向同一,共同性不断增加……历史

经验证明,各民族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依存才

能促进各民族的进步和发展。2341——摘自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刍议》(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古代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

要点。(2分)答案:实行合理、适应现实需要的民族政策;多种类、

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

存;各民族间积极交往交流,互相借鉴。(答出任意两

点即可,2分)2341材料二: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

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

黜。”——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2341(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作用。(2分)答案:内容:说汉语。(1分)作用: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

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2341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

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

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

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

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

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编自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2341(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