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研究:以X小学为例》13000字(论文)_第1页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研究:以X小学为例》13000字(论文)_第2页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研究:以X小学为例》13000字(论文)_第3页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研究:以X小学为例》13000字(论文)_第4页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研究:以X小学为例》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研究—以X小学为例[摘要]教育惩戒是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近年来教育惩戒权已逐步从国家政策层面赋予了小学教师,据此小学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随着学术界对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教育惩戒已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那么在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还存在哪些问题面临哪些困难?该研究以X镇中心小学的6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调查。从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标准、教师开展教育惩戒的情况、教师教育惩戒的力度、影响教师教育惩戒的原因五个维度进行调查。从中发现X镇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提出适当的策略。[关键词]家校共育;教育惩戒;限度目录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目的 3三、研究意义 3(一)理论意义 3(二)实践意义 3四、文献综述 3(一)关于教育惩戒的界定 4(二)国外教师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4(三)国内教师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 5五、概念界定 71.家校共育 72.教育惩戒 73.限度 7六、研究方法 7(一)文献分析法 7(二)问卷调查法 7七、X镇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现状调查 8(一)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与理解 81.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 8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理解 8(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标准 91.实施教育惩戒的原因 92.教育惩戒的目的 9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依据 9(三)教师开展教育惩戒的情况 101.教师教育惩戒的的频率 10教师教育惩戒的方式 10教育惩戒的力度 111.不同教育惩戒方式的效果评价 122.教师对惩戒效果的评价 12(五)影响教师教育惩戒的原因 13八、X镇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3(一)X镇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存在问题 131.X镇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惩戒的认知有待加强 13X镇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标准较模糊 14X镇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力度比较随意 144.教育惩戒的效果不尽如意 145.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惩戒时顾虑太多 14(二)教育惩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51.教育惩戒的法规细则还不完善 152.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 153.教师综合素质不够 154.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 16九、X镇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策略建议 16(一)完善细化教育惩戒法规 16(二)优化学校管理机制 16(三)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17(四)家校合作 17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地发生改变。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希望通过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自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体罚后,且各媒体大肆报道学校教师惩罚学生的案例,家长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过分的体罚。小学教育中的惩戒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词语,时常会与惩罚一概而论,社会中存在把教育惩戒夸大为体罚的现象。近年来,教育惩戒问题又引起全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从2016年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提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教育惩戒”,到2019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字在会上提出修改《教师法》,建议明确规定教师具备教育惩戒权。再到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教育惩戒的相关概念和实施细则。至此,教育惩戒权已从国家政策的层面赋予了中小学教师。成人心理状态不稳定,往往也会投射到孩子的教育领域。家长拒绝教师行使教育惩戒,看似是对孩子的心理保护,实则是对孩子的心理磨损。父母对子女负有保护义务,在教师教育惩戒过程中贯穿家校共育视角,不仅有助于监督学校和教师正确实施教育惩戒,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法对X学校小学教师惩戒的使用限度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小学教育中合理实施惩戒权的策略。二、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从现实情况出发,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关注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现状,初步提出来教师教育惩戒的建议对策,希望引起人们尤其是小学教师以及小学生家长的关注和思考,为更多的教育惩戒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一线工作者提供一些有行之效的、让学生及家长乐于接受的惩戒,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本研究基于家校共育背景,分析X镇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的限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出教师在教育惩戒中的恰当策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监督学校与教师正确实施教育惩戒。本研究为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丰富了相关的研究内容。(二)实践意义通过问卷调查找出小学教育中教师惩戒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教师有效处理学生的德育问题,使班级管理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为小学教师提供有意义的理论指导,从而促进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同时,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教育惩戒问题的重视,指引小学教育中家、校双方主体理性对待教育惩戒,促进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的顺利进行。四、文献综述为深入了解目前国、内外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活动的研究现状和其发展状况,研究者利用图书馆资源以及中国知网等网站上查阅了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资料和书籍,其中搜索并参考了有关于以教育惩戒为关键词的文献1747篇,以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活动为关键词的文献26篇。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和书籍,研究者发现相较于国外有关于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的研究在我国相对缺乏,国内教师对教育惩戒实施的现状存在着差异和问题有待解决。(一)关于教育惩戒的界定蒋一之认为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对学生实施的惩戒行为。他还认为教育是惩戒的根本目的,教育惩戒是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种策略或手段;教育是惩戒发生的领域,根据惩戒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主管部门惩戒、学校惩戒和教师惩戒这三个类型;教育是惩戒的内在属性。任海涛认为教育惩戒是学校或教师以教育为出发点,防止学生违纪行为再发生,依法对违纪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的一种教育手段。凡是依照法律规定而实施的惩戒行为,都不是体罚。凡体罚皆属违法行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二)国外教师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在国外,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严厉的教育惩戒,古希腊的斯巴达为培养效忠国家的勇猛战士更是对学生进行严酷的体罚,甚至用偷窃、杀人的方法教育年轻的斯巴达人学会机敏。中世纪,欧洲人受基督教的思想影响,教育中也普遍存在体罚等较为严厉的教育惩戒。直至文艺复兴以来,这种普遍存在的教育惩戒思想才得以慢慢改变。日本对教师应禁止的体罚进行了明确:1.不让学生上厕所,放学后留学生在教室中不让其吃饭2.不让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3.在课堂上,不可以把违纪学生赶出教室,只能在教室内适当惩戒学生;4.偷窃或者破坏他人物品的学生可以在告知学生家长后,放学后让学生留校;5.对盗窃学生,放学后可以留下当事人和证人调查,但不能强迫学生写自白书和供词;6.允许让迟到或偷懒的学生增加打扫次数,但不能有差别待遇。肖雅思认为目前国外对于惩戒教育主要存在两种认知,以德国、波兰等国家为代表,允许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但是严禁体罚。德国教育惩戒的形式主要两种,教育性措施和维持秩序措施。教育性措施较为温和,包括约谈家长、训斥、剥夺不包括学习权在内的部分权利等;维持秩序性措施则要求做到依法行事,针对的是破坏正常校园学习秩序或社会秩序的学生,惩戒手段包括通报批评、告诫、强制暂时离校、转班等,情节严重者会被要求停学。美国主要的教育惩戒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性惩戒措施,分别是:训诫、剥夺权利、留校、学业制裁;另一种是严重惩戒措施,包括长期停学(包括退学)、处分、惩戒性转学、在家教育、体罚。美国学校曾经最常用的惩戒形式是体罚,后来随着人权观念的普及,逐渐将其废除。在允许体罚的州,法律对体罚的方式和程度有着详细的规定。孔敏认为,国外关于教育惩戒的法律规定中,很多国家的法律对于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细节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具体了哪些是教师可以做的,哪些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李慧认为,美国从很小就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充分地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家长也要配合到子女的教育中来,帮助督促子女遵纪守法,积极与学校联系,与学校教师互相配合、沟通。综合以上所知,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在国外发达国家得已经到了良好的发展,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长都在积极引导和重视教育惩戒。国外的教育家大都认为惩戒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相比中国而言,国外关于教育惩戒的法律法规更加成熟和具体。且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与法规,更好地在社会上推动教育惩戒的发展。(三)国内教师教育惩戒的相关研究王艳玲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小学教师认为惩戒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多数老师仍存在顾虑,有的担心学生会有过激行为,也有的教师担心家长会有过激行为,所以大多数小学教师遇到学生出现不当行为,多数情况下教师会打电话告知家长,希望通过家长来校正孩子的失范行为,或仅进行言语上的批评教育,而不敢采取其他惩戒方式。徐小好认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惩戒出现部分失衡现象,分为了两个极端,小学教师放弃惩戒或惩戒失当。一些教师认为,打骂是管理学生的有效手段,这些教师有体罚学生的倾向甚至有些教师还存在过度体罚。而另一些教师放弃教育惩戒甚至连基本的说教也不进行,担心学生不高兴逃学或离家出走,害怕遭到家长的的谩骂侮辱。李慧认为,对小学生实施恰当、明确的教育惩戒是必要的。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具有一个明确的特点就是发展性。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还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有时候他们犯了错,但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偏差和行为的不妥。如果这时教师要给予适当合理的惩戒,小学生才能能对此产生正确的认识,自动自觉改正错误。贺朝霞认为,教育惩戒存在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教师对合理惩戒望而却步。部分人分不清教育惩戒与教育中的体罚、变相体罚,认为惩戒教育与赏识教育是不相容的。另一方面存在滥用教育惩戒现象,部分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他还认为,过度的惩戒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损害教师形象,影响师生关系。综上所述,教育惩戒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也有人在呼吁教育惩戒的实施,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还在一个初始阶段,相关政策比较少,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惩戒,使得教师认识还不够全面。对于教师教育惩戒,在国内大多数小学教师,认识度不高,实施程度还不够,没能很好地将教育惩戒用于实际。大部分的学校教师对于教育惩戒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了教师不敢惩戒与过度惩戒两个极端。五、概念界定1.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是一种以家庭与学校为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合作模式,以学生作为共同的教育对象,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辅助,发挥各自教育优势和资源,形成帮助学生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2.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是学校和教师为了使学生不敢、不愿再犯错误而使用的教育手段。是学校和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纠正错误的教育行为。3.限度即边界,指规定的数量或程度的最高或最低范围。六、研究方法(一)文献分析法笔者通过查阅网站或学校图书馆内相关领域的书籍和具有权威性的数据(中国知网),获取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开展交流讨论、资料收集、教学观察,记录整理等工作,了解教育惩戒的现状,梳理相关教育惩戒的理论和概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笔者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编制惩戒调查问卷,对X镇小学教师群体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问题,教育惩戒的目的、原因、依据以及教育惩戒的具体方式方法等。通过问卷调查,能更加快速地了解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以及教育惩成的实施现状。七、X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现状调查(一)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与理解1.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在您认为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育惩戒吗这个问题中,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教师认为需要,有百分之三十三的教师认为不需要,百分之九的教师表示不清楚。这说明了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惩戒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教育惩戒是必要的。为了更进一步知道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了解程度,通过另两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0年9月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教育惩戒便被法律赋权,成为了教师中的一项权利。对于教师如何实施教育惩戒,《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都有了比较详细的规则。为了清楚教师对教育惩戒的了解,通过以下两个问题来进行问卷调查。在“您了解国家教育法律规定教师具有教育惩戒的权利吗?”这个问题中有14.3%的教师表示了解,有59.5%的教室表示不了解,剩下26.2%的教师认为不太清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教育惩戒,有部分教师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教师不了解国家法律已经把教育惩戒作为教师的一项权利了。在“您对教育部所发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的内容有了解吗?”这一问题中,有10.1%的教师表示非常了解,46.2%的教师表示比较了解,有43.7%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挺多老师对于此规则的内容是不了解的,但是也有部分老师对此有所关注,并对其内容非常熟悉。2.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理解在“您对于教育惩戒的理解?”这个问题中,63.2%教师认为教育惩戒就是一种教育手段,6.2%的教师认为教育惩戒是一种体罚,还有26.1%的老师分不清教育惩戒和体罚,剩下3.6%的老师持着其他看法。由此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教师能认识到教育惩戒就是一教育手段,也有一小部分教师觉得教育惩戒是体罚,还有一些教师对教育惩戒这个概念认识不清。许多教师对教育惩戒认识准确,但是还是有一些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不够清楚。(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标准1.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原因教师运用惩戒的原因多样复杂,在实习中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观察,大概知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学生违反了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扰乱课堂的秩序、道德品行不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不好等。通过问卷调查得知,75.6%的教师会在学生违反了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时对其进行教育惩戒。对于扰乱课堂秩序,绝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会对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调查结果显示93.4%的教师会因为学生扰乱课堂秩序而对其进行教育惩戒。因此可见,教师最不愿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对于道德品行不好的学生,68.2%的教师表示,会在学生品行不好的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惩戒。对于偷东西等不好行为,教师也是不会任其发展,会对其实施惩戒以改进先生的品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有74.3%的教师会对其进行惩戒。作业是课堂之外检测学生学生成果的方式,批改作业也是教师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所以大部分教师会对不好好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戒。对于学习成绩不好,只有21.1%的教师选择惩戒学生。这说明成绩并不是老师们惩戒学生的主要原因。教师自身情绪,教师心情影响或许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原因之一,但是在问卷中,没有教师选择这个原因。2.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问卷设计了“您认为教师惩戒学生的目的是什么”的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有24.3%的教师选择了“体现教师的威严让学生更加尊重教师”,52.7%的教师选择了“震慑其他的学生,便于班级管理”,认为“让学生保持遵守纪律”的教师有86.3%,“纠正学生错误,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选项选的的教师最多,高达96.1%。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还是挺正确的,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无论是让学生更加遵守纪律,还是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或者是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都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加良好的发展。3.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依据问卷设计了“您惩戒学生的依据主要是什么?”的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选择实施惩戒依据为“班规校规”的教师占36.4%,选择依据为“法律法规”的教师为15.8%,选择了依据为“当时情景”的教师为51.4%。有教师表示,教师惩戒学生没有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是根据当时学生所犯错误的具体情况。由此可见,教师对国家发布的关于教育惩戒的内容并不太了解,(三)教师开展教育惩戒的情况1.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频率问卷设计了:“您在教学或管理中是否惩戒过学生?”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22.7%的教师经常惩戒学生,59.7%的教师表示会偶尔惩戒学生,还有17.6%的教师表示没有对学生实施过教育惩戒。2.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方式根据教育部法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关于教育惩戒的方式,在问卷中设置了“如果要对学生实施惩戒,您一般采用以下哪种方式?”的多选题。具体的惩戒方式,根据规则的惩戒方式大致分为以下类型: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禁止行为。其中一般的惩戒有:赔礼道歉或书面检讨、点名批评、增加运动、增加作业、罚站、没收物品、放学后留校等。较重的惩戒包括:暂停或限制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由专门老师来训诫、请家长等。严重的惩戒包括:停止学生上课,家长带其回家自行教育。禁止行为有:不予理睬、揪耳朵打手心、辱骂、反复抄写等。关于一般惩戒,得出以下结果。点名批评:大约93.4%的教师选择了使用点名批评的方式来惩戒学生,教师选择这一选项的人数比较多,可见点名批评这一惩戒方式是教师最常用的方式。赔礼道歉或书面检讨:有83.3%的教师选择这一选项,让学生赔礼道歉或检讨书方式来惩戒学生。教师让学生写下犯错的原因,以及今后该怎样做,如何保证今后不再犯错,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增加运动:有10.6%的教师会使用增加学生运动的方式来惩戒学生。增加作业:有39%的教师表示会使用增加作业这一方式来惩戒学生。罚站:有83.1%的教师会在课堂上使用罚站的方式来惩罚学生。没收物品:有65%的老师表示,当学生带来学校不允许带的物品玩具等教师会先没收,等到放学在归还学生并告诫不能再带来学校。放学后留校:有12.9%的老师会在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来,这个比例并不是很高。关于较重惩戒,得出以下结果。暂停或限制学生参加其他活动:有32.1%的教师会在学生犯错误时不让其参加其他活动,如课外活动等,不让学生参加课程表之外的活动,使他们能深刻记住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由专门的老师来训诫:只有0.9%的教师选择了这一选项,在农村小学,很少有专门训诫学生的老师和场地,对于所犯错误比较严重的,会交给学校处理,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任课老师自行惩戒。请家长:有23.8%的老师用请家长的教育惩戒方式。教师会在学生犯比较大的错误时把家长请到学校,与家长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教育。关于严重惩戒与禁止行为,得出以下结果。对停止学生上课让家长带其回家自行教育这一惩戒方式,有8.3%的教师选择了这一选项,这种比较重的惩戒通常是在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时,才会运用到。关于规则中明确规定不可以出现的行为,反复抄写是占比例最高的,有43.1%,打手心这一行为出现比较少只有17.5%。而不予理睬、辱骂学生这些行为所占比例为0。3.教师教育惩戒的力度对于教育惩戒的方式及分类,《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作了很详细的规定,但对于使用过程中的力度没有作详细的规定,所以教育惩戒每种惩戒方式在实际学校教学中实施的力度,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差异性,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教师对于每一种惩戒方式运用的力度各有不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惩戒方式:罚站、罚抄写、增加运动、打手心或揪耳朵。它们的运用力度的具体运用情况呈现出来,结果如下:一是罚站的力度。罚站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惩戒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罚站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有的教师表示,罚站不超过十分钟使用的频率比较高,对于课堂上违反纪律的学生,让他站着听课能引起他的重视,更加集中注意于课堂。有教师表示有时候会罚学生站十分钟以上,通常都是让他们站到教室后面一面挡着其他学生视野。但是这样有可能会使学生的腿酸痛。二是罚抄写的力度。罚学生抄写,也是一种教育惩戒方式,那么教师罚学生抄写的力度多大呢?在语文这一门课中,罚抄的主要内容有课文、生字词和日积月累,抄写的力度会根据内容的改变而改变,如生字词会罚的多一些,课文会罚得少一些。抄写的力度也会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是情节较轻的如作业没有按时完成、上课说话等一般不会罚抄过十遍,如果是情节比较严重的,罚抄写的力度会更加大一些。但是反复抄写是惩戒规则中明确规定的不可以出现的惩戒行为。三是增加运动与揪耳朵的力度。大多老师表示不会罚学生去跑步,只有一些老师会在学生体育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时让学生多做些运动。有教师说,当学生屡教不改不听教诲时会通过揪耳朵的方式让学生听话,但是力度不会特别大。有时候会通过打手心的方式让学生引以为戒,但是不会很用力也不会超过五下。(四)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效果1.不同教育惩戒方式的效果评价点名批评,有81.7%的教师认为这一方式有效果。有教师认为点名批评有效果的是那些犯错误比较少的学生,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效果的。赔礼道歉或书面检讨,有62.9%的教师认为这一方式有效果。70%的教师认为罚站这一方式有效果。罚站是教育过程比较常见的惩戒方式。课堂上学生讲话时让他站起来他就会闭嘴。46.7%的老师认为罚学生抄写有能达到惩戒效果。有65.1%的老师认为没收物品这个方法能达到惩戒效果,一个是当学生不注意听讲在玩小物件时,把小物件没收,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听讲,另一个是学生被没收物品就不会再带来学校了。有59.7%的老师觉得增加作业量这一番方法有效果。有22.3%老师认为暂停或限制学生参加其他活动,这一方式是有效的惩戒方式。78.8%的教师认为请家长这一方式是有效的。打手心揪耳朵等方式,有26.7%的教师认为有效果,实在不听管教的学生有可能会对老师出手,这时候老师一揪耳朵就能使学生好好遵守纪律。2.教师对惩戒效果的评价为了了解教师的教育惩戒效果,在问卷中设置了“实施了惩戒之后,您认为效果如何?”的题目。选择有长远效果的教师有13.3%,选择有一点效果的教师有57.1%,选择没什么效果的教师有20%,选择学生变本加厉的教师有9.6%.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教育惩戒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是效果不明显。(五)影响教师教育惩戒的原因在教育教学中,当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之后,有些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反应,有些家长也会过激的反应。有的家长会反对教师对自己孩子实施教育惩戒,还有可能向学校或教育部门投诉。如此一来,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又多顾虑几分。在“下列哪些因素对您的教育惩戒影响较大?”这一多选题中,调查结果如下:教师的个人认识51.5%,教育相关法律法规72.6%,学生对惩戒的态度与反应59.3%,家长对惩戒的态度与反应96.2%,教育部门的指导、监督54.9%,社会媒体及舆论29.4%。由此可见,家长的态度对教师教育惩戒的影响非常大,很多老师担心惩戒的结果家长不满意,所以教师实施惩戒大多时候都会看家长的意见。八、X小学教师教育惩戒限度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一)X小学教师教育惩戒存在问题1.X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惩戒的认知有待加强一是教师对法律赋予教育惩戒的权力不了解。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教育惩戒有所了解,但是却不了解教师具有教育惩戒的权利。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内容只有少部分教师知道,教师对教育惩戒权知之甚少。对于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没有很多的关注到。二是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态度消极。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有些老师对于教师的这项权利不敢使用,问卷调查显示,仍然有部分教师从未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教师不敢惩戒,害怕惩戒学生会对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社会舆论等原因使得部分教师不敢实施教育惩戒。有些任课老师表示在教学中有学生违反纪律时,对于较轻的违纪行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有较重的违纪行为时就会交由班主任处理。三是教师对教育惩戒的理解不准确。调查结果显示,X镇教师对教育惩戒持赞同态度认为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媒体对教师体罚学生进行夸大的报道,使得一些教师认为教育惩戒就是体罚,不清楚教育惩戒和体罚的关系。还有部分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惩戒对于此一无所知,还有些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概念很模糊,没有很好的理解什么是教育惩戒。2.X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标准较模糊一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目的偏离。关于教师教育惩戒的目的,教师更多的表示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遵守纪律等,也有老师表示是为了体现教师的威严。教育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更重要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健康成长。若教师运用教育惩戒更多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尊严忽略学生发展,那就偏离了教育惩戒原本的教育目的。二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缺乏依据。调查显示,教师在进行惩戒时依据不明确,有些教师表示是依据当时情景来进行惩戒的,只有少部分教师是依据校规班规和法律规定来惩戒。有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学校的校规校纪并不了解,还有些老师自己的班级都没有制定班规。还有些班级的班规只是形式化的,很多学生都不熟悉班规内容。缺乏合理的依据教师就不会很好地能进行惩戒。3.X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力度比较随意由调查结果知,教师惩戒学生有着过轻或者过重的现象。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会出现不合规范的行为,这时教师对其实施教育惩戒能够纠正其行为,但是如果一直力度过轻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免疫了。有些老师对学生进行过重的惩戒,会使学生有心理负担,那么惩戒效果也不大理想。4.X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的效果不尽如意由调查结果知道,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后,对学生会产生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不太明显。学生在受到惩戒后在内心是排斥老师的,是不接受教师的惩戒的,教师没有弄清楚事情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就惩戒学生或是惩戒过重都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师教育惩戒的效果并不明显。5.X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惩戒时顾虑太多由调查结果知道,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需要顾虑的方面很多,担心自己惩戒过度变成体罚。我国关于教育惩戒的规则刚刚颁布,且赋予了教师教育惩戒的权利,对相关教育惩戒方式也做出了规定,但具体的力度并没有细化。教师在惩戒时担心过度惩戒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另外教师实施惩戒时会受到外界的束缚,有可能会遭到家长的反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处分、社会媒体的不良报道、学生产生不好的行为等。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家长,教师惩戒稍有不慎,遭到家长的投诉对自己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教师实施惩戒时有很多顾虑。(二)教育惩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教育惩戒的法规细则还不完善2019年之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的教育法律都明令禁止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明确教师违反相关规定应如何承担。但是对教育惩戒相关内容没有具体的规定,在2020年底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对教师的教育惩戒相关内容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对于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对象、惩戒方式的具体力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是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也会模棱两可。2.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中缺少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统一监管,没有统一的标准供教师参考。教师也表示学校并没有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的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监管教师的教育惩戒的运用。很多班级都没有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制定的班规,缺少统一的监管,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教师没有标准,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对学生实施惩戒,使得教育惩戒运用极为混乱。3.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意识薄弱。教师对教育惩戒权利相关内容理解较少,没有对教育惩戒进行系统的认识,就会导致惩戒行为不当、惩戒效果不佳等问题。教师不了解教育惩戒的相关法律。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经常会有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事件,也会有教师不使用教育惩戒的情况,归根结底是因为部分教师不了解教育惩戒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就会导致教师在惩戒过程中杂象丛生。教师在实施惩戒时缺少与学生的沟通,有些教师在惩戒前没有让学生明确自己所犯的错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惩戒的情况,使得教育惩戒的效果不佳。在进行教育惩戒之后有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是否愿意接受惩戒,是否真正改掉违纪行为。大部分教师在惩戒之后没有予以学生关心,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日渐衰减,影响之后的惩戒效果,甚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4.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有的家长因为自身法律知识的缺乏,畏惧教师权威,对教师做出的侵害学生的体罚、变相体罚忍气吞声,不断助长个别无良教师的侵权行为。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加上社会各媒体对教育惩戒的大肆报道,使其对教师的合理惩戒过于敏感。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认为教师对孩子实施的任何惩戒都是侵权行为,动辄就到学校闹,甚至上告教育局,直至教师被处分才罢休。家长过激的反应,让教师畏惧教育惩戒,影响合理教育惩戒的运用。九、X镇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策略建议(一)完善细化教育惩戒法规我国法律对教师教育惩戒赋予了权利,教育惩戒作为一项教师的合法权利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对于教育相关内容作了规定,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得教师有法可依。但是,我国现在关于教育惩戒的相关内容还没有做出更具体的细则。如明确教师实施惩戒的范围、方式,具体的规定什么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教育惩戒,具体明确惩戒的力度等。(二)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教育惩戒的合理实行,在学校制定具体的校规校纪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学校有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比较笼统的,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校纪校规。所制定的规则要考虑教师的权益,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要保障校规校纪合法、合理、透明、公正,能使教师在惩戒时也有章可循也能真正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班规要使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更加合理离不开学校制定的师生行为规范,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校纪班规,所制定的惩戒规则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权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保障制定校规校纪合法、合理、透明、公正,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在惩戒时也有章可循。(三)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是实施教育惩戒的主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于教育惩戒的认识,知道教育惩戒是教师的权利,要合理的运用惩戒来管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查阅资料熟悉教育惩戒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对于教育惩戒的方式要合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使用多种多样的惩戒方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惩戒,单一的惩戒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免疫心理。实施惩戒过后也要对学生适当的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从而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惩戒。(四)家长与学校教师共同合作家长是影响教育惩戒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素,教师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惩戒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行为,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家长要理性看待教育惩戒,明白教师教育惩戒对孩子的积极作用,不能因为溺爱孩子就不承认孩子的错误,也不该拒绝接受教师教育惩戒。如果包庇孩子的错误排斥教育惩戒,那么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受到阻碍。家长与教师有效的沟通,可以纠正孩子所犯的错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念。结束语教育惩戒是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近年来教育惩戒权已逐步从国家政策层面赋予了小学教师,据此小学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随着学术界对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教育惩戒已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