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事导入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知人论世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哲学上,主张"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政治上,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孟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作品简介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写作背景庖丁解牛整体感知第二部分王好(
)战hào弃甲曳()兵yè数(
)罟(
)不入洿(
)池ɡǔwū衣()帛(
)鸡豚(
)狗彘(
)之畜()túnzhì庠()序xiánɡ饿殍()piǎoyìcùbó然而不王(
)者wànɡxù移其粟()于河内sù申之以孝悌()tì字音字形名家范读文章大意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于:介词,对。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亦然:也是这样。无如:没有像……。¹¹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翻译句子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了。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比不上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更少,我的百姓不更多,这是为什么呢?"翻译句子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
或:有的人。以:凭着,借口。
笑:耻笑,讥笑。翻译句子
译文: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击鼓进军,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翻译句子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直:只是、不过。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走:跑,这里指逃跑。
无:通“毋”,不要。
译文:梁惠王说:"不行。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五十步笑百步:暗示梁惠王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做一些表面文章并不能使民加多。翻译句子
梁惠王曰:“寡人不违农时¹,谷不可胜,旧时读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谷:粮食的统称。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密。罟,网。洿池:池塘,水塘。
鳖:甲鱼或团鱼。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憾:遗憾。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第三部分(5-7段):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翻译句子
译文: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翻译句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³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¹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树:种植。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豚:小猪。
彘:猪。
畜:畜养,饲养。
无:通“毋”,不要。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夺:失,违背。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教:教化。
申:反复陈述。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
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黎民:百姓。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第三部分(5-7段):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翻译句子
译文: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畜养鸡、猪、狗,不要耽误它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如此却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这是不曾有过的事。翻译句子
狗彘食人食¹而不知检²,涂³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检:检点,制止、约束。
涂:通“途”,道路。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岁、年成。
罪:归咎,归罪。
斯:则、那么。第三部分(5-7段):孟子阐述“仁政”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翻译句子
译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翻译句子庖丁解牛问题探究第三部分《孟子》分章节,每一篇都没有具体标题,常常以第一句作为代标题。请根据课文内容,给本文重新拟一个标题。论民贵君轻论治民论仁政论王道论发展农畜论国家问题探究满足基本生活“与邻君无异,移民移粟小惠耳,故民不至”怎么做(建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原因)实行王道营造大同社会发展生产兴办教育问题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是什么?可不可以删去?内容: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最后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照应开头。问题探究仁政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保护鱼类(渔)按时砍伐(林)王道之成鼓励养蚕(纺)繁兴六畜(牧)生产粮食(农)兴办教育不可胜食不可胜用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国君正确态度: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总结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第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劳树德以劳启智-少儿动手实践劳动教育纪实
- 商业案例研讨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国际会议的跨文化氛围塑造策略
- 2025中国邮政重庆分公司招聘1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限公司招聘给排水工程师设计人员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湖北恩施分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浙江金华市金东区部分区属国企业招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广西桂林兴安县事业单位招聘4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JT-T-1240-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
- 小升初数学《选择题》100道有答案解析
- 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带答案
- 储能一体柜技术协议
- 设备间火灾应急预案
-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孙犁小说专练(原卷版)
-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 评语大全之学生英语学科评语
- 《职业辅导》自考学习笔记
-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
- 《姓氏歌》第一课时(课件)语文一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