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9月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9月27日21:10-22:25考试时长75分钟第1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题,总分48分)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2.用玉器随葬是良渚文化的重要习俗。在良渚遗址的大型墓葬中,出土的玉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有琮、璧、钺等重器,但中型及小型墓葬中很少见到。这表明良渚社会()A.阶层分化明显B.农耕经济发展C.早期国家出现D.地域特色鲜明3.宜侯失(ce)簋(gul)西周早期青铜器,于1954年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0余字,记述了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鬯、瓒、弓、箭、土地、庶人等内容。这一记述有助于研究当时()A.禅让制的流程B.分封制的推行C.青铜器的铸造D.宗法制的瓦解4.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5.战国以前文献中,“华”与“夏”最初只指中原人,以别于周边的戎狄蛮夷。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既包括原来的中原人,又包括华夏化的戎人、狄人、夷人等。这反映出()A.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B.传统华夷观念开始被打破C.华夏的认同观日益增强D.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已消失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关于穿衣问题,展开了讨论,甲:穿衣要根据身份地位,不同身份地位选择穿不同等级的衣服;乙:穿衣要根据四季变化,合乎大自然的规律;丙同学:不用麻烦,根据上面规定进行穿衣就可以了;丁: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破烂的衣服未尝不可。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家乙-道家丙-法家丁-墨家B.甲-墨家乙-法家丙-道家丁-儒家C.甲-道家乙-墨家丙-儒家丁-法家D甲-法家乙-儒家丙-墨家丁-道家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图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A.以民为本B.崇德尚贤C.天人合一D.兼爱非攻8.据公元前212年记载,来自东部滨海的一方士卢生与另一方士交谈时,指责“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至如此”。始皇大怒,亲自下令调查与这两个方士相关联的文人并处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种子B.群众舆论对统治的压力C.对儒学进行严重的打压D.统治者治理的昏庸无能9.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他意在说明郡县制()A.使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B.加强了君主专制C.适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D.能够消除内乱10.如表是汉代著名人物对董仲舒的评价。这可佐证()司马迁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班固董仲舒“为世儒宗”,“为群儒首”。王充“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A.汉代思想流派逐渐减少B.儒家思想内涵深奥C.儒学在当时的影响较大D.儒士群体规模缩小11.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政府因“天下马少”而“平牡马匹二十万”,同时整顿币制,发行五铢钱;元鼎二年(前115年),下令“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元鼎三年(前114年),又“令民告缗(逃漏税款)者以其半与之”。这些举措()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因袭了传统的经济政策C.旨在规范经营和组织管理D.旨在解决政府财政危机12.《水经注》记载了东汉敦煌人索劢事迹:“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索劢的做法()A.改变了西域的生产方式B..开启了屯田戍边的模式C.推动了西域地区的统一D.扩大了农耕文明的影响13.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了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14.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设有“谱局”“谱库”,由专门的谱官掌握各类家谱、族谱的编制情况,规定民间编纂的家谱必须到政府备案,与政府谱局存档簿状对照无误后,才能得到认可。这一做法()A.保证血缘正统传承B.有助于维护士族特权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D.扩大了政权统治基础1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表达了他对“华夷一家”理念的认同和对实现“大一统”局面的自豪感。下列诗句中,能够印证以上说法的是()A.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歇鲜C.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D.细雨蒙蒙湿艾荷,巴东商侣挂帆多16.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单靠征收地税往往捉襟见肘,于是或“贪诸土货,下令恤商”,或积极与周边少数民族沟通,进口马匹以武装军备。这反映了唐末藩镇()A.否定了重农抑商政策B.有利于地方经济的恢复C.形成与中央对抗之势D.成为中央财政主要来源第11卷非选择题(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1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商鞅认为农业是“本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中已有一部分弃农经商,“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商鞅规定: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怠惰以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农民,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商鞅还采取加重关市的商品税,不许商人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等措施。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和纳税服役的人口,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男子成年必须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汉前期,钱币袭秦形制,文曰“半两”,法定重量当为十二铢。但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私铸钱低劣者薄如榆荚,号为“荚钱”。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改铸五铢钱,使重如其文,同时严禁私人盗铸。元鼎四年(前113年),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五铢钱统一由朝廷铸造。各种旧币一律销毁,将铜料输至中央铸新币。新币铸造较精,选料严格,式样规范,重量、成色皆有保证,私人铸造难度较大且无利可图,故盗铸之风一时衰息,币制得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此后五铢钱大量铸造并长期行用,流通于世700余年。-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改铸五铢钱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影响。19.中华材料一“中华”一词始见于记载两晋南北朝史实的史籍中。在当时东晋、南朝士人中,“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中华覆败,沉没戎虏”是一个很普遍的说法。将原西晋统治下中原地域的朝臣、士人统称作“中华人士”“中华之士”。从当时对“中华”一词的使用来看,可以发现如下事实:第一,“中华”用以指原西晋统治下的中原地域;第二,“中华”一词主要用以称谓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第三,使用“中华”一词的人主要是南迁的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他们对胡族大举入据而“湮没”和“荡覆”的中原政治及文化传统无限感伤与眷念。“中华”一词对胡族这一“他者”的排斥显而易见。材料二晋室南迁后,“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则是当时极普遍的现象。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北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主观上对“中华”不抵触、不排斥。孝文帝时大臣韩显宗上疏,斥南朝“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北魏心目中已经以中华自居。北周闵帝时还在关中地区设置了“中华郡”(今陕西省富平县)。入唐以后,“中华”不但成为唐朝的别称,在与外国或周边政权交往时大多使用“中华”一词,标志着“中华”实已成为中国的名号,“赤县神州,即有唐中华之国也”。李唐统治集团是北魏、北周以来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代表,其竭力以“中华”自诩,最终使“中华”成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统称。-摘选自石硕《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2)依据以上材料,概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华”一词内涵扩大的过程及意义。三、论述题(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所谓“周秦之变”,实际上就是秦国运用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创造了秦帝国和“秦制(秦朝制度)”,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周秦之变”,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诸侯国)本位到大共同体(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摘编自谌旭彬《秦制两千年》根据材料概括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概括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逻辑层次清楚)答案及简析一、单选题1.答案:B简析:本题为推断题,考查对陶寺文化时期社会状况的理解。从陶寺遗址大型墓与小型墓随葬品差异巨大,可看出贫富不均,这是私有制形成的体现,B选项正确。仅依据出土的鼍鼓、特磬等乐器,无法判断音乐演奏技艺高低,A选项排除;材料未提及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等早期国家出现的关键要素,不能得出早期国家已出现的结论,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继承关系,无法推断宗法制是否萌芽,D选项排除。2.答案:A简析:本题是本质题,旨在通过良渚文化墓葬中玉器陪葬情况分析其社会本质。良渚遗址大型墓葬与中型、小型墓葬出土玉器差异显著,反映出社会成员的等级差异,表明阶层分化明显,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发展相关内容,不能体现农耕经济发展,B选项排除;夏朝建立标志早期国家出现,材料无法体现良渚社会已形成早期国家,C选项排除;材料未与其他遗址对比,不能得出地域特色鲜明的结论,D选项排除。3.答案:B简析:本题为正向题,考查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认识。宜侯矢簋铭文记载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诸多物品,这与分封制中周王分封诸侯并给予赏赐的内容相符,可用于研究分封制推行,B选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制度,与西周时间不符,A选项排除;虽然宜侯矢簋是青铜器,但铭文内容并非反映其铸造,C选项排除;西周早期宗法分封制稳固,尚未瓦解,D选项错误。4.答案:D简析:本题是原因题,探究最早一批姓氏出现的原因。最早的一批姓氏多带女字偏旁,这表明当时血缘关系以母系来确定,D选项正确。这些姓氏与王位世袭制无关,A选项排除;西周宗法制强调父系血缘关系,与材料中姓氏体现的母系血缘不符,B选项排除;这些姓氏产生并非都与分封制实施有关,C选项排除。5.答案:C简析:本题是本质题,通过“华夏”一词含义变化考查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战国前“华夏”仅指中原人,战国后涵盖中原人及华夏化的周边民族,这一变化反映出华夏认同观日益增强,C选项正确。王室衰微与“华夏”含义变化无直接关联,A选项排除;华夷观念有所调整,但未完全打破,B选项错误;各民族区别并未消失,“已消失”说法绝对,D选项排除。6.答案:A简析:本题为正向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同学强调穿衣依身份地位,符合儒家讲究礼仪和等级制度的思想;乙同学主张穿衣顺应四季自然规律,契合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丙同学认为按规定穿衣,体现法家强调法治和制度的思想;丁同学反对讲究穿着,提倡节俭,符合墨家思想,A选项正确。B、C、D选项排列错误,排除。7.答案:B简析:本题为正向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的归纳。孔子强调道德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墨子认为尚贤是政治根本,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三人思想都体现了崇德尚贤,B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民为本思想,A选项排除;天人合一思想在材料中未涉及,C选项排除;兼爱非攻只是墨子思想,材料中另外两位思想家未体现该思想,D选项排除。8.答案:A简析:本题是推断题,结合秦朝背景分析事件影响。据材料可知此事件为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是其暴政表现,为秦朝灭亡埋下隐患,A选项正确。材料仅体现方士对秦始皇的指责,未表明舆论对统治造成压力,B选项排除;被处死文人不全是儒人,不能得出对儒学严重打压的结论,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秦始皇昏庸无能,D选项排除。9.答案:C简析:本题是本质题,考查对郡县制的理解。王夫之认为郡县制延续两千年,使古今上下皆安,说明郡县制适应历史发展潮流,C选项正确。分封制在一定范围内仍存在,并未退出历史舞台,A选项错误;郡县制加强的是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B选项错误;“消除内乱”说法过于绝对,D选项排除。10.答案:C简析: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汉代人物对董仲舒评价分析儒学影响。汉代司马迁、班固、王充都对董仲舒给予较高评价,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董仲舒儒学思想影响较大,C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汉代思想流派减少及儒家思想内涵深奥,A、B选项排除;汉武帝后儒士群体规模应扩大,且材料未涉及儒士群体规模,D选项排除。11.答案:D简析:本题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考查汉武帝经济举措的目的。汉武帝采取提高马匹价格、整顿币制、均输平准、商业告缗等措施,旨在聚敛财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决财政危机,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不能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A选项排除;汉武帝经济措施虽有抑商倾向,但出现新举措,不能简单称“因袭”传统经济政策,B选项排除;规范经营和组织管理是手段,非主要目的,C选项排除。12.答案:D简析:本题是影响题、推断题,考查东汉索劢屯田的影响。索劢在楼兰屯田,积粟百万,这反映了农耕在河西走廊的扩展,扩大了农耕文明影响,D选项正确。材料仅体现索劢屯田,不能说明整个西域生产方式改变,A选项排除;西汉已有屯田制,B选项“开启”说法错误,排除;当时西域已归汉朝统治,C选项“推动西域统一”说法不准确,排除。13.答案:B简析:本题是原因题,探究东汉到魏晋外戚影响力变化的原因。从东汉到魏晋,外戚影响力下降,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势力迅速发展,专制皇权衰弱,B选项正确。魏晋九品中正制未起到削弱外戚作用,A选项排除;魏晋儒学受冲击,儒学士人斗争作用不明显,C选项排除;魏晋监察制度未有效制约外戚,D选项排除。14.答案:B简析:本题是影响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管理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士族制度盛行时期,政府对家谱编制的管理,有利于区分士族和庶族,维护士族特权,B选项正确。编制家谱族谱无法保证血缘正统传承,A选项排除;题干未体现对人口流动的限制,C选项排除;该做法维护士族特权,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选项排除。15.答案:C简析:本题为正向题,考查对唐太宗“华夷一家”理念的理解。“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描述了胡麻饼这种外来食品在京都流行,体现不同文化融合,符合“华夷一家”理念,C选项正确。“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描绘唐朝街市繁荣,与“华夷一家”理念无关,A选项排除;“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歇鲜”反映的是军队中战士与将军的不同状态,与“华夷一家”理念不符,B选项排除;“细雨蒙蒙湿艾荷,巴东商侣挂帆多”体现巴东地区商业情况,与“华夷一家”理念无关,D选项排除。16.答案:B简析:本题是本质题,通过唐末藩镇经济举措分析其影响。唐末藩镇通过征收商业税和进口马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军事实力,有助于地方经济稳定和恢复,B选项正确。这些措施是特定情况下的应急手段,未全面否定重农抑商政策,A选项排除;材料主旨是地方藩镇经济,“与中央对抗之势”与主旨不符,C选项排除;唐末藩镇财政与中央财政各自独立,不是中央财政主要来源,D选项排除。二、材料分析题17.(1)答案: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商品经济发展,农业受到冲击;法家思想的影响;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商鞅个人的认识。简析:从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中已有一部分弃农经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是原因之一。结合所学,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崛起,需要发展农业巩固统治;法家思想强调以农为本,为商鞅重农抑商提供思想基础;诸侯争霸背景下,各国通过变法图强,重视农业以增强国力;商鞅个人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也促使他推行该政策。(2)答案:影响:增加了劳动力和人口,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推动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统一六国打下基础;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后世所沿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转型。简析:商鞅规定男子成年与父母分居、女子到年龄出嫁,增加了劳动力和人口,保证封建国家财源和兵源。重农抑商推动秦国农业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该政策促进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地主阶级统治,且被后世长期沿用。但从长远看,抑制商业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进步和转型。18.(1)答案:原因:“半两”钱不足值;币制混乱;私铸成风;冲击中央权力;市场交易困难。简析:材料提到“半两”钱法定重量与实际不符,大小、轻重不一致,体现“半两”钱不足值;不同时期、来源、质量货币同时流通,反映币制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说明私铸成风;私铸和币制混乱冲击中央权力;货币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表明市场交易困难。这些都是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原因。(2)答案:影响:利于中央收回铸币权;加强中央集权或利于巩固统一;提升货币品质;解决盗铸问题;稳定金融秩序;沿用后世或流通久远;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简析:取消郡国铸钱权力,五铢钱由朝廷铸造,利于中央收回铸币权,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新币铸造精良、选料严格,提升货币品质。私铸无利可图,盗铸之风衰息,解决盗铸问题,稳定金融秩序。五铢钱长期行用,流通700余年,沿用后世。中央铸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发展。19.(1)答案:背景:东汉末以来,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灭亡西晋政权,占据中原地区;中原世家大族大量南迁后,东晋南朝与主要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北朝政权处于对立状态。简析:据材料“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中华覆败,沉没戎虏”可知,东汉末少数民族南下灭西晋占中原。又因使用“中华”一词的是南迁的原西晋朝臣和中原士人,可知中原世家大族南迁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政权对立,这是“中华”一词产生的背景。(2)答案:过程:魏晋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