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1课时图形的平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例1,第2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第7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lo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方向和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铺垫孕伏,揭示课题

U提问: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

学生思考后汇报。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

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的情境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后汇报.(师板书:形状和大小完全没有发生变化)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师板书:方向(竖直:上、下;水平:左、右))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的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

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

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

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

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

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

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师板书:距离(格,长度单位))

4。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然后组织汇

报。

学生一边用PPT课件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

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

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深化拓展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

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

断的。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确定平移后图形的顶点的,怎样

画出平移后图形的。

四、反思总结,介绍心得

通过学习,你能说说平移有什么特点?怎样对图形进行平移?你还有哪

些疑问?可以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一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图形的平移

特点:形状和大小完全没有发生变化.

要点:1。方向(竖直:上、下;水平:左、右)

2.距离(格,长度单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图形平移的方法,体会平移的过程.能

把整个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了解到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

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2.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中学会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中,首

先要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其次是移点,也就是按

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最后是连点成形。学生只有理解了平移的步

骤和画法,才能对平移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不足之处]教师巡视不够全面,个别指导不够细致。个别学生在平移图形时没有按

照平移步骤具体进行平移,还有些同学在数格子时数错了导致出现错误。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重点研究把点平移几格和把图形平移几格之间的区别,从而明确

平移图形的正确画法,减少类似的错误。

第2课时图形的旋转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2,例3和“练一练〃,第7页练习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lo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初步理解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

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图形旋转以及探索图形旋转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

形变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

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三角形纸片,方格纸,活动角。

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谁能说说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绕着中间的点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

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交流共享,探究新知

lo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的情境图)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

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

转。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其含义。(师板书: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

的转动是顺时针旋转,与时

针旋转方向相反的转动是逆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

旋转了多少度?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

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3图.

(2)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从旋转方向:逆时针;旋

转角度:90。。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休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后

的图形?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的情境图)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6)师生共同小结。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

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师板书:三要素:定点、定向、定角

度)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2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明确图中虚线表示旋转前的图形,实线表示旋转后的图形.

3o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怎样按要求画出图形的旋转吗?你还有

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々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转动是顺时针旋转,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转动是逆时针旋转。

三要素:定点、定向、定角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木节课有效地借助了多媒体手段明确了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使学生能

够有序地进行图形旋转的操作,反馈效果较好。

2o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感知旋转的特征,为画图作铺垫.

3。探求画法的优化,使画法简洁,便于记忆。

[不足之处]在旋转特征的教学上用时较多,导致画法练习时间不充分,部分学生对

于用三角形纸片如何放不知所措,不会进行验证。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画法教学上,特别是三角形纸片的放置,可以采取

课前预习按照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效率。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

的习惯。

第3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4,例5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第8页练习一第5,6题。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

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

对称图形的理解。

3o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时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PPT课件,纸片。

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引导学生折纸并指名学生到讲台

前折纸演示。

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U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

片,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师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并画出

图形)

(2)组织汇报交流.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

称图形?(师板书:是是不是)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

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

法?

(2)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画对称轴。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

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师板书:2条)

(4)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教材上

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师板书:4条)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1.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l)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①交流作图思路.②交流作图方法.

(3)小结。

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后汇报。(师板书:找对应点再连接)

四、“练”对称,提升认识

1.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怎样画对称轴?

怎样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你还有哪些疑问?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一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成功之处]lo创设情境.让课堂“动”起来。课前,以玩折纸的游戏导入,得到了

一个轴对称图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也动手操作,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接

着,让学生从“对折”中体会到对称的含义,同时发现“折痕”引出对称轴,并画出轴对称

图形的对称轴,整个过程,都是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伴随着“动””静〃的有机结

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从而更投入学习.

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得到充分体现。在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大胆尝试小组合

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足之处]对学生学情把握不足,由于这节课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地方很多,对于

每个环节的知识总结有些放松,总认为学生能自己总结出来,教师没有及时总结,对知识的渗

透就显得不衔接,也就是“归纳法”没有很好的体现。

[再教设计]再教学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让学生看着给定的图形,先观察对称

轴在哪里,然后再思考对称的点在哪里,使学生有一个思考内化的思维过程,放手让学生自

主探究,进一步体会和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

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第4课时练习一

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7~13题和“动手做”。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

中的问题.(板书课题:练习一)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平移:方向距离)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图形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并通过

比较明确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师板书:旋转三要素:定点、定向、定角度)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

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

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第二组图形,

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

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第三组图形,把

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或把右边图形绕

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怎样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

半?

学生汇报。(师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

先找对应点再连接)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指名学生汇报,组织交流时,通过演示帮助学生弄清每个图案的形成过

程,以加深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感受平移和旋转的应用价值。

2.完成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10,13题。

第10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要求,旋转三角形有一定的难

度,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13题,学生自主操作,互相交沆,感受图形变换之美。

3.完成教材第9页“动手做二

学生把第115页的图案剪下来按照要求小组活动,并汇报操作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能说说在进行图形的平移、旋转时需要注意什么

吗?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步骤是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平移:方向距离

旋转三要素:定点、定向、定角度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找对应点再连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lo在复习时挖掘和利用身边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的变换,以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o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能够通过动手操作与实践深刻体会和把握图形变换的特

征。

3.培养了学生对图案的审美情趣.

[不足之处]练习的环节设计过于单调,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教学流程去操作,

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忽略了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练习,使课堂气氛显

得枯燥。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还应大胆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设计,安排更合理的练习环节,

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应更丰富些,以便

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第2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1课时认识整万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1和第11页“练一练”,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

作交流的习惯,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算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PPT课件出示.

(1)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是四十四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广场。

(2)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2.读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受?这些数非常大,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

些像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万数)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回顾计数单位.

(1)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

(2)我们一千一千地数,9个一千是(),10个一千就是()。

(3)计数器上拨一拨。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1)一万到底有多大呢?谁能依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老师也收集一些,我

们一起来感受。

一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个班级。

一万张纸摞在一起比我们的课桌高一点.

一万天大约是27年.

(2)可见,一万很大。要是我们一万一万地数:1个一万,2个一万……

9个一万,10个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3)让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

(4)我们推想一下:10个()是(),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5)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又认识了四个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

数单位之间都是满十进一(板书:满十进一),这就是十进制.十进制

是计数法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这是几个有限数字能表示所有数的

奥妙所在。

(6)排一排四个新的计数单位。

(7)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请你们填一填数位顺序表。

(8)按照我们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读写整万数。

(1)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两幅图.

(2)小组交流。提问:要正确读写这些整万数的奥妙在哪儿?

(3)小结:读这些整万数时,万级上的数按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字。写时,按个级的写法写,因为个级上没有数,用4个

0补足.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

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广3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后集体评讲。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怎样读、写整万数吗?数位顺序表是怎样

的?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认识整万数

数位顺序表

满十进一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万级个级

(千(百万)(十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万)位位万)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亲近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本课设计改动了情境,教材的3个整万数,让学生读芝麻、茶叶

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对城镇学生来说,距离实际生活远了一点。因此,老师收集了天安门广

场的面积和中国的陆地面积两个例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的学习更有亲切感.从课堂

反应来看,学生是热情的,感受是丰富的。这些情境的设计,是老师观察生活、研究学生、深

读教材的结果,它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结合数学模型,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直观感,结合计数器的操作,让计数单位与计

数器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这样,既可以直观地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学生对

十进制计数法中“满十进一”计数原则加深印象这样的直观、这样的感性是单纯的数数无法

替代的,它让学生的思维更形象,思考更直观。

[不足之处]在整万数的读写教学中,学生对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感悟还不足,给予

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稍少一些.

[再教设计一]再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计数器上的数与所数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写

数、读数的方法,并让学生建立在对级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万数的

实际意义,并能深刻感悟整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2课时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和“练一练”,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PPT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30400001050003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四百万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5060000170003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

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儿级?每个数位上的数

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汇报。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

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

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写一写、读一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师板书)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

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

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

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lo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

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怎样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吗?你还

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

的。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从0的位置和读法入手,突破难点。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含有万级和

个级数的读、写法,为了突破雉点,在导入部分就设置了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读法的注

意要点,突出了“末尾”和“其他数位”。

2.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并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互动产生的火花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

知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在教学时没有渗透分级的方法,分级进行读数和写数对学生提高读写能力

有很大的帮助。

[再教设计]再教学含有两级数的读写时可以把分级的方法教给学生使用,使学生逐渐

养成先分级后读数的习惯,加深分级方法在学生头脑中的意识,让学生经历分级带来的简便。

第3课时认识整亿数

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例3和第16页“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第「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

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

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

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亿数)

二、自主探索,交流共享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3文字及图片.

(1)引导学生读题。

(2)说一说题中有哪此比亿大的数.

2。认识亿以上的数。

提问:二亿、二十一亿、八百一十四亿各是多少?

(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

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

一千亿。

(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

二亿是2个亿。

二十一亿是()个亿.

八百一十四亿是()个亿。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

3。整亿数的写法.

(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

数字都是0.

(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师板书:二亿写作:200000000)

(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

(师板书: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

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

作十进制计数法.(师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广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订正。

3。自学教材第16页“你知道吗”。

PPT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亿级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怎样读写整亿数?

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认识整亿数

二亿写作:200000000

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

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把读数与写数的教学同理解数的意义紧密结合起来。读数与写数不是单

纯的方法与技能的教学,而是继续理解数的意义的教学.学生已有了学习整万数的经验,引

导学生按数的组成,对照数位顺序,把情境图中的二亿写成200000000,理解这个数的写法

和读法。再用同样的方法写出另外的两个数,进而学会整亿数的写法和读法.整节课由教师

组织学生体验、交流方法,让学生总结方法来获得知识。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利用计数器是可以数出亿级的数位的,但直

接数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够清楚地表达出亿级上的各个数位,对十进制计数法理解的不够透

彻.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合理地利用知识迁移的策略,引导学生模仿万级的计数单位可

以比较轻松地得到亿级的计数单位,从而促进类推能力的发展,使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具逻辑

性。

第4课时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4和“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第4~9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2.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所表示的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UPPT课件出示甲、乙、丙三地人口数。

甲地人口数为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人。

乙地人口数为五十五万二千三百人。

丙地人口数为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人。

写出横线上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有许多比亿大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

续学习亿以上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二、交流共享,探究新知

U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4的情境图。

让学生读一读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理解数的组成。

(1)提问:这两个数含有哪几级?

(2)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后得出:8个亿和9000个万合起来是八亿九千

万;35个亿和2000个万合起来是三十五亿二千万.

3。交流亿以上数的读法.

(1)提问:我们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学生汇报: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

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2)追问:如果一个数同时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呢?

组织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数还是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来

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3)即时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30560000000,4750030500.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4.探讨亿以上数的写法.

(1)复习整理数位顺序表。

提问: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哪几级?每级包括哪些计数单位?

(2)结合数位顺序表写数。

PPT课件出示例4的两个数,提问:你能写出这两个数吗?

学生尝试写数,组织交流,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

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写数。

(板书:八亿九千万写作:890000000三十五亿二千万写

作:3520000000)

(3)小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师板书:写数时,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

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反馈完善,内化新知

U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说各级上的数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4~9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梳理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是怎样读写的?有

哪些地方需要注意?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

八亿九千万写作:890000000

三十五亿二千万写作:3520030000

写数时,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

写0o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对新旧知

识的迁移类推能力,所以本节课我尽量大胆放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在备课时,考虑到要整

合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回顾旧知,又能探求新知。整节课下来,学生上课的

积极性比较高,踊跃地回答问题,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准确率也很高。

[不足之处]小组交流没有发挥实效性,也就是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没有真正的落到实

处。

[再教设计]多给学生留一些课堂空间。如今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

不能把全部的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要预留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思考、

同学间的交流,共同探索知识,这样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记忆.

第5课时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和“练一练”,第23页练习四第「4题。

【教学目标】

lo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2.掌握整万数和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改写。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改写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PPT课件出示下列两个数:800000,8000000c

(1)提问:你能读出这两个数吗?分别让学生读一读。

(2)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的“8”又表示什么?

(3)比一比,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指名回答.

2。在。里填上“>”或.

9870100076506895860581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导入: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万以上的多位数是否也适用?

(板书课题: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

二、交流共享,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5的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表格,指名读一读,得出信息。

2.独立思考,完成排序。

提问:这三年出版的图书数量各不相同,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多?哪一

年出版的种类少?请同学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比较和排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看小组内同学之

间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谁的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交

流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方法并说明理由。(师板书:方法一:370000>300000>250000

方法二:250000=25万,300000=30万,370000=37万,37>30>25,37万〉

30万〉25万)

5。数的改写。

(1)引导学生关注数的改写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比较方法,提问:两种比较方法相同吗?哪

一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到:将这三个数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

后再比较更简便.

(3)小组讨论:怎样将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

单位的数?

(4)即时练习。

PPT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先把这三年各类图书的总印数改写成用“亿”

作单位的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5)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

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反馈完善,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广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讲评、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数的大小是怎样比较的?怎样进行大数的

改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随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

方法一:370000300000)250000

方法二:250000=25万,300000=30万,370000=37万,

37)30)25,37万〉30万〉25万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总结归纳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亲

自探索总结,掌握新知.在数的改写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改写的方法,这个环节对于突破重、

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要始终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知识出发,在充分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去感知知识和发现知识。

[不足之处]从整节课看教师讲授较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更多的体现.其实,在给

学生明确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之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

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比较出数的大小。

[再教设计]在练习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口述方法,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

休,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第6课时近似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广22页例6,例7和“试一试”及“练一练”,第24页练习四第5~1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

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

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lo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

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

大约)的数。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

题:近似数)

二、交流共享,探究新知

(一)认识近似数。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6的情境图。

2。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图中的信息,联系情境图中的内容想一想:

如果让你把画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7的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教材第21页上的数轴: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

点.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点。(师板书:

38万38420438668539万

II

11I1111111

(2)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

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位

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84204比380000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2)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lo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学生读题,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能说说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什么

方法求?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近似数

38万38420438668539万

II

1111illill1i,一

四舍五入法384204-380000386685=39000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L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

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2.本节课合理地利用数轴,让学生体会多位数所在区域靠近的整万数,从而掌握求近似

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

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不足之处]教学细节突出不够,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不高,过高地估计了学

生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四舍五入〃法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在后来的展示过程中出

现了很多的小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再教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即面向全体,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自

身特点和知识基础,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

效果。另外,要注意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地进行复习,让学生不至于脱离轨道,越

来越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适当地加强辅导,让他们稳步提高.

第7课时整理与练习

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回顾与整理”及“练习与应用”第1〜6题,“探索与实践”第7,

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3o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戾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知识回顾

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

容?

2.导入: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板书课题:整理

与练习)

二、知识整理

U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

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

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师板书)

顺序表

意义: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X读数、写数

大小比较以及改写

、近似数

(1)数位顺序表。

学生交流后汇报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

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

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

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怎样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

改写呢?

(4)近似数。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知识运用

完成教材第25~26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练习与应用“第1~6题及

“探索与实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说说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