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3T 27-2022 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 _第1页
DB5103T 27-2022 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 _第2页
DB5103T 27-2022 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 _第3页
DB5103T 27-2022 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 _第4页
DB5103T 27-2022 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DB5103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atooningriceplantinginFushunCounty自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103/T27—2022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产地环境 15种植技术 2DB5103/T27—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自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自贡市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富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顺清、范昭能、黄恩齐、徐富贤、周书银、曾世清、梅岫峰、李慧、孔晓谦、周尤凡、邓世金。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03/T27—2022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沱江、釜溪河贯穿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富顺县再生稻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和比较完善的配套栽培技术。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即已开始推广,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再生稻面积进一步扩大。1999年,全县再生稻有收面积35.91万亩,总产5.19万吨,当时是全国唯一再生稻总产超1亿斤的县。2020年全县再生稻有收面积43.86万亩,总产7.1万吨,再生稻面积占全省再生稻面积的1/10左右,再生稻总产占全省再生稻总产的1/8左右,“杂交中稻—再生稻”已成为全县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近年来,中稻-再生稻作为富顺县农业的特色粮食支柱产业,持续得到发展壮大。为进一步规范种植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特制订本文件。1DB5103/T27—2022富顺县再生稻种植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富顺县再生稻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富顺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再生稻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17891优质稻谷国家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1532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DB51/T277水稻简化旱育秧技术规程DB51/T870水稻机械插秧配套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再生稻Ratooningrice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腋芽萌发,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3.2粒芽肥Thefertilizerforgrain-fillingandbud-developing头季稻齐穗后施用促进头季稻籽粒灌浆结实和再生芽萌发生长的肥料。3.3发苗肥Thefertilizerforbudborn头季稻收获后当天或第二天施入以促进再生芽出苗的肥料。4产地环境2DB5103/T27—2022产地环境符合NY/T391;土壤选择水稻土和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标准;灌溉用水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所规定的二级标准。5种植技术5.1品种选用选用通过审定的,适宜本区域种植的生育期150d左右、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再生力强的水稻品种,米质要求达部颁二级米标准。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5.2育秧5.2.1苗床准备苗床要求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力中等偏上。播种前2个月,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kg~20播种前10d~15d,每667m2施4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苗床与本田比例:湿润育秧1:15~1:20、旱育秧1:25~1:30、机插秧1:70~1:80。5.2.2用种量根据千粒重大小,杂交稻播种量0.6kg~1.5kg/667m2,常规稻播种量1.5kg~2kg/667m2。5.2.3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h~24h,用清水浸泡12h~36h,再用25%咪鲜胺稀释2000倍或三氯异氰脲酸稀释500倍药液浸种24h~48h,漂净、滤干后,保温破胸至粉嘴状态。旱育保姆包衣种子的不用药剂浸种和催芽。5.2.4播种时期头季稻播种期2月25日~3月10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移栽苗龄确定播种期。5.2.5育秧方式湿润秧田育秧,播种后需踏谷入泥,厢面保持湿润状态;旱育秧按DB51/T277要求执行;机插秧按DB51/T870要求执行。播种后搭拱盖膜保温保湿。选用农膜应符合GB13735规定。5.2.6秧田管理出苗期保持田间湿润,3.0叶后揭侧膜通风,4.0叶后揭膜炼苗,浅水灌溉,每667m2施用3kg~5kg尿素作“断奶肥”。旱育秧、机插秧在移栽前需保持床土湿润,有利带土移栽。湿润保温育秧,需在移栽前5d~7d追施一次“送嫁肥”,移栽前3d~5d使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750倍液喷秧或移栽时浸秧。5.3整田5.3.1免耕栽培上年水稻收割后及时蓄水,移栽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杂物,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kg~2000kg。整田质量应符合NY/T1532规定。5.3.2平板栽培3DB5103/T27—2022冬水田或冬闲田在移栽前7d~10d翻耕整田,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kg~2000kg,整平田面,保持浅水。5.3.3厢式栽培在栽秧前5d~7d去掉田中杂物,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kg~1500kg。按水流方向拉绳开沟作厢,以厢宽160cm~180cm、沟宽33cm~40cm、沟深27cm~33cm开厢,开沟铲起的泥土均匀撒放于厢面并整平,保持厢沟深水、厢面湿润。5.4移栽5.4.1移栽期湿润育秧、旱育秧30d~35d或4.0叶~5.0叶移栽;机插秧20d~25d或3.0叶~4.0叶移栽。5.4.2种植密度人工插秧种植:每667m2栽植1.0万~1.2万穴,按照肥力水平常规稻每穴3粒~4粒谷苗,杂交稻每穴1粒~2粒谷苗。等行距种植规格为33.3cm×19.8cm;宽窄行种植规格为(40+19.8)cm×19.8cm。机插秧按DB51/T870技术要求进行。5.5施肥5.5.1原则按NY/T394规定执行。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使用,推行秸杆还田循环利用。5.5.2施肥量根据肥力水平确定,头季稻中等肥力田每667m2施纯氮(N)10kg~12.5kg;氮:磷:钾(N:P2O5:K2O)为2:1:1;依据土质每667m2增施硫酸锌肥1kg~2kg等微量元素肥料。再生稻每667m2施尿素15kg~20kg作粒芽肥,每667m2施尿素5kg作发苗肥。5.5.3施肥方式5.5.3.1氮肥施用头季稻底肥、分蘖肥、穗粒肥(重量)比例为5:3.5:1.5,分蘖肥在移栽后7d~15d分2次施用,穗粒肥在拔节至破口期施用。再生稻粒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5d~7d施用,发苗肥在头季稻收割当天或第二天施用。5.5.3.2磷肥、锌肥施用全部作头季稻底肥施用。5.5.3.3钾肥施用60%~70%作头季稻底肥施用,其余部分与头季稻穗粒肥一并施入。5.6灌溉4DB5103/T27—2022头季稻分蘖前期保持湿润或3cm以下浅水;总苗数达到24万苗/667m2后,可采用深水灌溉或排水晒田方式控苗;幼穗分化及抽穗扬花期保持3cm~5cm水层;灌浆结实期保持田间湿润;机收头季稻蜡熟后自然落干,人工收获头季稻关水打谷。再生稻发苗至抽穗期采用浅水灌溉,再生稻齐穗后湿润灌溉至成熟。5.7病虫草害防治5.7.1主要病虫草害种类主要病虫草害种类有:a)主要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等;b)主要虫害: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c)主要草害: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马唐、空心莲子草(水花生)、牛毛毡、四叶萍、眼子菜、野慈姑、矮慈姑、鸭舌草、荸荠、萤蔺等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和阔叶草类。5.7.2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采取药剂浸种、浸秧预防稻瘟病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创造利于天敌繁殖生长的生态环境;达到防治指标时,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尤其做好再生稻第三代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防治。5.7.3防治方法5.7.3.1农业防治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稻鸭、稻鱼)结合、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选用抗逆性强品种,定期轮换品种,保持品种抗性,减轻病虫害发生。5.7.3.2物理防治采用色诱、光诱和性诱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害虫。5.7.3.3生物防治在3月下旬~8月下旬期间,每667m2稻田放置二化螟诱捕器1套,并按时更换诱芯(使用长效固体诱芯可不更换),诱杀二化螟雄虫;在每代二化螟发蛾始盛期至高峰期,每667m2稻田安放4枚~6枚(或更多)毒•蜂杀虫卡(生物导弹)杀灭二化螟卵块。提倡采用稻鸭共栖、稻鱼共育、稻蛙共生技术综合防治田间病虫草害。5.7.3.4化学防治农药使用严格按NY/T393要求进行,合理轮换用药,达到防治指标时,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5.8收获5.8.1收割时间头季稻十成黄、且倒三节再生芽伸长至2cm~3cm时收割。头季稻收割时要保护好稻桩,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扶正稻桩并将田间稻草分散在田间稻桩行间。再生稻全田九成籽粒黄熟时及时收获。5DB5103/T27—20225.8.2留桩高度头季稻收割时留稻桩高度33cm~40cm。5.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