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
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
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
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
千克喷洒,用药厂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
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
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
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
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
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
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
亩用2.5%的敌杀死0.亡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
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
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
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
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
(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
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
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
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广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其余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
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
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
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
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
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
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
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
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
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理可湿性粉
剂0,广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厂0.15・
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
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
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
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
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
缺丛现象。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断口处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
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良种。②培育无病壮秧。③科学用水,合理施
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以后看苗补肥,不要偏施或过迟施用氮肥,同
时要浅水勤灌。④药剂防治:一是发病早期,每亩撒施1:3的草木灰及
石灰粉,连续撒施几次;二是每亩用10%的杀枯净0.3~0.35千克对水
50-60千克喷洒。
(3)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又叫花脚杆、烂脚瘟。该病初发时,在
稻株接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暗绿色小斑,像开水烫了一样,病斑逐
渐扩大,中间呈灰绿色或浅褐色,后变成灰白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呈褐
色。
防治方法: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0.2—0.25千克对水75千克喷
洒。
(4)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水稻苗期,导致水稻死苗。立枯病引
起的病苗多在2-3叶期,发生部位在秧苗基部,叶片先停止吐水,随后心
叶萎垂卷缩,全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灰黑色的霉
状物。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福粉,或50%福美双
浸种48小时可预防立枯病;发病时用1:1:250的波尔多液喷洒进行防
/g口。
水稻四种最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一、稻蓟马
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
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
刺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
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扬花时稻蓟马聚。
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
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
马消灭在幼虫期。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
后,都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II恢复生
长。
二、稻飞虱
稻飞虱以褐色灰飞虱和背飞虱危害最大。稻飞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间
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现不规
则的长形褐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由于茎组织被破坏,养分
不能上升,稻株逐渐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水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茎衰老,
稻飞虱转移上部吸嫩穗颈,使稻粒变成空壳或半饱粒,同时灰飞虱能传播
水稻病毒病。
防治方法:1.滴油杀虫。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
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治完后更换清水,
孕穗期后忌用此法。2.撒毒土。每亩用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
撒施。3.用药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
三、稻苞虫
稻苞虫又叫卷叶虫,常常几年发生一次,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成虫
为赤褐色的蝴蝶,幼虫危害水稻,稻叶被害后,残缺断落,严重时仅留叶
脉,稻丛象刷锅帚一样。特别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虫吐丝把稻叶缀合
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无法出穗,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1.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
10公斤撒毒土。2,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
四、稻纵卷叶螟
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
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
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用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
雾。防治时间应掌握在幼虫的三龄前,并以傍晚用药效果最好。防治后,
要检查效果,如果虫口密度象以前那样,应再治一次。
常见水稻虫害化防技术:
稻纵卷叶螟:
每亩用40%搏乐(毒死婢)80毫升,或25%虫除净80毫升,或21%
山瑞乳油60毫升。
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兑水5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
雾。
螟虫(二化螟、大螟、三化螟)
(1)21%山瑞乳剂100毫升/亩;(2)25%虫除净或20%雷螟
(三嗖磷乳油)100毫升/亩。
使用方法:以上药剂均兑水50公斤喷雾。隔10天左右再防治一
次。
施药时田间灌水3-5厘米,并保持3天以上,以提高防效。
稻飞虱(褐稻虱、白背稻虱、灰稻虱)
每亩用40%搏乐乳油100克,或25%汇丰速扑50克,兑水50公
斤喷雾。施药时田间灌水3-5厘米,并保持3天以上。
稻象甲
40%搏乐(毒死婢)乳油每亩80毫升,或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
30〜40毫升。每亩兑水40公斤喷雾。喷药应在傍晚进行,田间杂草也要
喷到。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
1、稻瘟病
(1)为害特点: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
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
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
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
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
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
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
植株上为害。
(2)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
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嗖浸种24小时。③加强栽
培管理。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嗖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
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
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
环嗖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2、白叶枯病
(1)为害特点:水稻白叶枯病又叫火烧苗。白叶病,是一种传
播很快的病害,目前许多稻区还没有这个病,所以它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
的对象。
稻株感染白叶枯病后,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绿色或暗绿色斑,病斑
沿中脉或叶缘扩展,形成界限分明的病斑。病斑沿叶片枯死后呈灰白色,
因此叫白叶枯病。一般在水稻中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蔓延到上部叶片。
这种病从苗期发生,在分窠期普遍发展,到孕穰期,特别抽穗后达到高峰。
如果发病早,叶片枯死,不能抽穗;如果发病较迟,影响扬花灌浆,枇粒
增加,病株茎秆软弱易倒伏。
白叶枯病容易和其他病害混淆,辨认不清。可把病叶剪下一小段,
放在有水的玻璃片上,再用一块小玻璃压在上面,大约1分钟以后,放在
光线稍暗的地方,如果切口处有浓浊状或乳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白叶枯
病的病菌。
(2)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稻种。种子消毒,可用1%
石灰水过滤浸种,在温度为25℃时,可浸种3〜4天。所浸稻种经常保持
在水面下10-12厘来,水面不能搅动,以免弄破石灰水膜,降低消毒效
果。②选用抗白叶枯病的品种。③分窠肥和穗肥不宜过多。浅水勤灌,适
时烤田,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纹枯病
(1)为害特点:纹枯病又叫云纹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脚瘟和
霉绿秆等,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病害从分篥期开始发生,愈到后期发生愈重,主要为害靠近水面
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上部的叶鞘和叶片。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叶
片中央为灰绿色,以后不断扩大成为纹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叶鞘
和叶片枯死,分窠死亡,严重时稻株不能抽穗或虽抽穗而不能结实,或引
起早期倒伏,发病轻的增加空枇粒和降低粒重。
(2)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看苗
施肥,促使水稻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降低稻田湿度,通风透光,抑
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染,从而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②消灭菌核,结合秋
冬深翻、深埋菌核。灌水整田,插秧前,捞出藏有大量菌核的浮渣。③药
效防治,(A)每亩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配制成1500倍液喷雾或用
150克加水500-1000千克泼浇;也可用150〜200克加细土20千克撒施。
(B)每亩用井冈霉素500克加50千克水,喷雾或拨浇。施药时,稻田要
灌2〜3厘米深的水层。
二、水稻虫害
造成水稻虫害的害虫有外源性害虫和内源性害虫两类,外源性害
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黏虫等。内
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在本地繁殖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
虱、稻鱼lj马等。
1、稻螟虫:①防治指标:水稻分藁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
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
②防治措施:亩用0.2%高渗甲维盐40〜60毫升或5%锐劲特30毫升或
20%三口坐磷80~100毫升。
2、稻飞虱、叶蝉:①稻飞虱、叶蝉体形小,常常混合发生,一
般年份减产一成以上,大发生年减产二到三成,有的甚至基本无效。②防
治措施:亩用22%蜡虱灵10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对水60千克
喷雾。
3、稻纵卷叶螟:①防治指标: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巧施
追肥,不过迟施用氮肥,避免水稻贪青徒长而导致成虫集中产卵为害,平
均100丛有15~20个虫卷应施药。②防治措施: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
25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
治疗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品种还有锐劲特、毒死虫卑、阿维菌素、杀虫单、Bt
复配剂等。原则是狠、准。防治指标是:分窠100-120头/百穴,穗期60〜
80/百穴。
控制稻纵卷叶螟最有效的天敌是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
纵卷叶螟绒茧蜂、赤扁胶小蜂、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这些天敌对农
药很敏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是:治早治小,重点打2龄高峰。
4、稻苞虫:①防治指标:在成虫盛发期重点查看叶色嫩绿,生
长茂盛的稻田,凡100丛水稻上有卵10粒以上,或分篥、孕穗期有幼虫
10头,应进行施药防治。②防治措施:铲除沟边、田边的杂草和人工捕杀,
化学防治用Bt乳剂20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75-100克对水60千克喷雾,
喷雾时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为好。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因病虫害损失严重。近些年,由于耕
作栽培方式的改变,品种抗性的下降,加之气候的异常因素的影响,使水
稻病虫灾害呈加重的趋势。为确保水稻稳产增收,尽早遏制病虫害暴发流
行十分重要。
防治的技术对策:
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统防
统治、分区治理”的技术对策。狠抓重点,兼治次要病虫害,选择性用药
与联合用药相结合,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障粮食安全的技
术对策。
1.稻瘟病:在前期抓好抗性品种和布局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稻
区的生态特点,采取分区治理的对策,科学用药,重点抓“三保”(保苗、
保叶、保穗),实施“包、带、治”的技术措施、应用药剂混配病虫兼治,
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减少药剂对环境和谷物的污染。
“包”:防治秧田苗叶瘟。除用药液浸种外,推荐用旱育秧或水
育秧种衣剂对稻种包衣,手工或机械包衣均可,照常规方法浸种催芽播种。
“带二秧苗带药移栽防治本田叶瘟。在秧苗移栽前3-5天用20%
三环嗖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75公斤,叶面喷雾,喷药后带药移栽,
或在移栽前用三环嗖浸秧,即用20%三环嗖可湿性粉剂稀释成750倍液,
装入水桶或在秧田挖一浅坑,垫上塑料薄膜,盛入药液备用。将浸泡1分
钟左右捞出,堆放半小时左右移栽。
“治工本田期挑治叶瘟,狠治穗瘟,对在秧田期防治效果欠佳
或根本未治的秧苗,移栽本田后在本田发病的田块,应实行药剂挑治,以
减少菌源,控制病害蔓延;穗瘟特别是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是
本田稻瘟病防治的关键。重点防治对象田是常发病区,种植感病品种,叶
瘟发生的田块和相邻稻田。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主要药
剂:20%三环嗖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0克或75%丰登,亩用量20克。
水稻抽穗后,可选用40%富士1号乳油,亩用100毫升或30%稻瘟灵乳
油,亩用1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但一定要注意保证喷药细致周到。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在平坝稻区发病较重,病害在高温、
高湿、重施氮肥条件下,发生危害损失较大。目前防治上,水稻品种间抗
性虽有差异,但缺乏高抗品种;生产上采用控制水肥结合药剂保护,仍可
减轻受害。即在水源充足的地区,于水稻分篥末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
晒田,控制施化学氮肥的数量,阻止水稻无效分窠的增长,防止稻株间过
早郁闭,降低湿度,减少发病。施药时期,在水稻分薨盛期至孕穗期。施
药指标,掌握在稻丛发病率:常规稻达15-20%,杂交稻达30%以上时,
施药1-2次(间隔1075天),重点保护稻株上部3片功能叶。主要药剂:
可选用5%井岗霉素水剂(亩用150毫升)或10%井岗霉素晶粉(亩用50
克),或15%粉锈宁100克,25%粉锈宁50-75克,可兼治稻曲病、云形
病、稻粒黑粉病等多种穗期病害。每亩喷药液75-100公斤,重点喷稻株
中下部,注意均匀周到。
3.水稻螟虫:水稻螟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及大螟,以二化
螟为主,部分稻区有三化螟的危害。在螟虫防治措施上,除消灭虫源(稻
草、稻桩等的越冬螟虫)外,主要是药剂防治。今年,螟虫越冬基数高,
第一代二化螟防治应以秧田期为重点,采取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压一控
二”的策略,兼治三化螟、大螟等。挑治二化螟第二代,选择第一代二化
螟防治效果差的秧田或漏治的秧田育苗移栽的本田和局部发生三化螟的
田块,为主要对象田进行防治。防治适期:二化螟在7月中下旬,三化螟
为7月上中旬。防治指标:三化螟以枯鞘率达5%左右,三化螟在卵盛孵
初期进行防治。主要药剂有25%杀虫双水剂,90%杀虫单原药,bt乳剂,
80%比双灵和5%锐劲特悬浮剂等。在两种螟虫第二代发生不同步时,建
议采用持效期较长的锐劲特,叶面喷雾,可兼治稻飞虱、纵卷叶螟、稻蝗
等。施药部位重点是水稻中下部,注意维持田间水层(5厘米左右),才能
收到良好的效果。
4.稻飞虱: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发生危害主要是白背飞虱和
褐飞虱,随气流传入,防治上除选用抗虫品种外,重点是药剂防治。防治
时期:白背飞虱在7月上中旬,褐飞虱在8月上中旬。防治指标为百丛虫
量达1500头以上。主要药剂可选25%扑虱灵、10%毗虫咻(大功臣)或
锐劲特等,叶面均匀喷雾,可兼治多种害虫。
第二章小麦病小麦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在北方各省占有重要地位,夺取
小麦丰收,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小麦在生长贮藏过程中,受多种病虫为害,苗期有多种地下害虫(其
中以蟒蟾、蜷姑,金针虫为主)为害,造成缺苗断垄,出苗后有种蝇、麦
秆蝇、麦水蝇等造成枯心和麦甥为害,返青拔节后,麦蜘,麦蜘蛛、麦秆
蝇、麦水蝇等继续相继为害,并有麦叶蜂、粘虫等咬食叶片,小麦锈病、
白粉病,病毒病(以黄矮病、丛矮病等为主)抑制小麦正常生长,抽穗后还
有吸浆虫,黑穗病、赤霉病,线虫病等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并有麦蛾,玉
米象等在贮藏期继续为害,使小麦产量品质遭受损失。在局部地区还有根
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秆枯病、霜霉病多种叶枯病和麦根蜻、飞虱、叶
蝉、蓟马等,有时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在北部和西北高寒区还有麦茎
蜂,麦摇蚊,麦穗夜蛾,秀夜蛾,白秆病等为害也很严重。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小麦吸浆虫、
飞蝗、条锈病、秆锈病和麦类黑穗病常流行成灾,对人民生活影响很大。
经过多年来大力防治,为害严重的小麦腥黑穗病、线虫病、吸浆虫已基本
控制,在不少地区金针虫、蟋蛀为害也显著减轻,小麦条锈病,秆锈病也
曾一度在广大面积上已控制流行,对保证小麦丰收,起了显著作用。但自
七十年代后期,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化,使原有品种失去抗性,条锈
病又成为当前生产上的潜在威胁,同时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改进和
品种更换,使一些原属次要的病虫如白粉病,黄矮病,叶枯病,赤霉病等
上升为主需病害。麦甥、粘虫、蟒蟾等为害仍然严重,个别地区黑穗病,
吸浆虫也有回升趋势,新的病虫杂草如土传花叶病,毒麦等也有发生,因
此,加强小麦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仍是当前生产上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麦类害虫
一、麦朗:北方麦区主要有麦二叉蜥,麦长管蜥、禾谷缢管蜘、麦
无网长管蜘四种,均属同翅目,场科。群众统称为腻虫,蜜虫、油旱。
麦蜘若虫常大量聚集在麦类作物的叶片,茎,穗等部分,刺吸汁液。
严重时使麦苗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穗部受害后,影响灌
浆,籽粒千粒重下降,减产显著。麦娇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
除为害麦类外,还为害玉米,糜,稻及雀麦,鹅冠草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
杂草。
形态特征:麦蜥在田间常见的主要是有翅胎生雌蜥和无翅胎生雌蝇两
种类型。四种麦蜥的主要特征及区别见表2-1o无翅妫若虫,形似成虫而
小,有翅蜘若虫有翅芽。在高寒地区有越冬卵,卵圆形,长为宽的一倍,
初产淡黄色,后变黑色。
表27四种蜥虫形态及为害状特征:
特征:麦二叉蜥麦长管蜘麦无网长管蜥禾谷缢管蜥
体形:卵圆形长卵形长纺锤形宽卵形
大小(mm):1.4~2.32.3~2.92.0~2.41.4-1.8
复眼:漆黑色鲜红至暗红色黑紫色黑色
腹部体色:淡绿或黄绿色,背面有深绿色纵线淡红至橘红色
蜡白绿色至黄绿色,背部有绿或褐色纵带深绿至黑绿色,腹管基
部有锈色斑,后端带赤紫色
腹管:短圆筒形,长0.25mm,淡绿色,端部暗褐色长圆筒形,长
0.48mm,黑褐色,端部1/3〜1/4处有网状纹长圆筒形,长0.42mm,蜡白
绿色,端部有瓦纹短圆筒形,长0.24mm,近端部暗呈瓶口状缢缩,灰
里色
尾片:长0.16m叫圆锥形,有毛4根长0.22mm,管状,有毛8〜
10根长0.21mm,有毛8根长0.1mm,圆锥形,有毛6根
前翅中脉:分2叉分3叉,分叉大分3叉,分叉大分3叉,
分叉小
有翅型触角:第3节长0.44mm第3节长0.52mm第3节长0.72mm
第3节长0.48mm
危害状:有黄褐斑块或退色斑有褐斑块无无
主要寄主作物:大麦、小麦、筱麦、黑麦、高粱、稻、糜麦类、甘
蔗、稻大麦、小麦玉米、高粱、麦类、稻
主要为害部位:叶正反面及基部叶鞘内外麦叶正面及稻、麦穗部
叶正面麦苗基部、叶反面、偶为害穗部。
生活史及习性:麦妫类在我国北方一年可发生10-20代,因各地气
候条件和不同年份冬春期寒暖程度不同而异。在北方春麦区以卵在禾本科
杂草上越冬;在偏南的冬麦区四种麦蜥可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并以
无翅雌甥在麦苗基部叶丛和土缝内越冬,禾谷缢管场还可在苹果属植物上
产卵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越冬成,若虫开始取食,越冬卵孵化。至
小麦拔节期,以二叉甥为主,引起猖獗发生,小麦抽穗期二叉好开始趋向
消退,长管甥数量直线上升,多集中在幼穗上为害,至小麦接近成熟时,
由于营养条件恶化,麦田甥量急剧下降,产生有翅甥陆续迁往高梁,玉
米,谷子及禾本科杂草上,或以此为桥梁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或越冬(春
麦区)。麦苗出土后各种麦蜘又从田外迁回麦田繁殖为害,完成其周年循
环。春麦区,在杂草上的越冬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再产
生有翅蜡飞迁入麦田为害。
麦好都属于耐低温型害虫,不同种类常混合发生,但由于它们对环境
条件的要求不同,在不同地区发生的主次和为害情况也各不相同。麦二叉
蛎较耐干旱,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发育最低温度为0〜1.6℃,在5~
10℃范围内就能大量繁殖,最适温区是15〜22℃,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5%~
67%,主要分布在年雨量500mm左右的地区,在冬春麦混栽区和早播冬麦
区常易成灾。此场在北纬36度以南地区,冬麦如遇温暖天气,仍可取食
活动,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如果冬春干旱,早春气温回升快,在灌水条
件差而瘠薄的旱嫄、坡地等也易造成严重为害,但在月平均温度达30℃以
上或-2℃以下时,生长即受抑制。二叉蜘对小麦危害最重,同时是传播黄
矮病毒的主要种类,在新疆南部、甘肃河西、陕西渭北,晋东南,鲁南山
区等都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无网长管蜡较二叉螃更耐低温,但不耐高温,在年平均气温12℃以上
地区不能越夏,月平均温度在26℃时生长即受抑制。主要分布在冷凉麦区,
与二叉甥混合发生,一般不单独成灾。
麦长管姐在北方冬麦区常与二叉甥混生,但发生较二叉蛆晚,最适温
区为12〜20℃,相对湿度为40%〜80%,在气温高于28℃时生育停滞。在
雨量较充足(年雨量500〜700mm的地方和水浇地常为优势种,且多在小麦
拔节后至穗期严重为害,此虫喜光,其为害部位随麦株生长而依次上升,
后期集中为害麦穗,对产量影响很大。长管蜘较耐氮素肥料和潮湿,春季
回暖后,又有倒春寒,阴雨较多,使小麦生育期推迟时,在茂密麦田发
生常较严重。长管场在月平均温度28℃地区,越夏就有困难,故多迁往冷
凉地方的寄主上越夏。
禾谷缢管蜡最耐高温,在30℃时生长繁殖最快,不耐低温旦喜潮湿,
主要分布在年雨量500~7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8℃以下的南部冬麦
区。这种蜘虫怕光,多在植株下部叶鞘中为害,矮秆小麦受害较大。越夏
寄主以稻、玉米及自生麦为主。
麦蜘在生长季节都是孤雌胎生,生活周期又短,繁殖率很高,一头好
虫可活20~30d,每天平均可产仔2~5头,条件适宜时,产下的仔蜘经4~
6d又能胎生繁殖,生殖时期可延续10余天,所以,容易在短期内造成猖撅
为害。在虫口过多或条件不适时,可产生有翅蜥扩散迁飞,特别是二叉蜥
迁飞范围很大,外来虫源与蜥害和黄矮病的流行常有显著关系,应加注意。
气候条件:麦蜥是间歇性猖撅的害虫,一般冬前10月份和春季2〜3
月的气温变化,常是预测麦蜡大发生的依据之一。在气候干旱的早播冬麦
区和冬春麦混播区,麦苗生长期长,夏季高温期短、越夏寄主多,麦二叉
甥占优势,冬麦播种越早,秋苗上甥量或越冬卵量越多,如遇秋干,春旱、
冬季不冷就容易引起二叉蝇大发生,且常波及到邻近春麦区和迟播冬麦
区。而在寒冷多雨的年份则发生轻微。
以成若蜘越冬的北方冬麦区,是麦二叉好和麦长管好混合发生的易猖
獗区,在冬春少雨干旱,又无灌溉条件时,1月份平均温度在-2℃以上时,
有利于蜥虫大发生,且多以麦二叉好占优势,黄矮病发生也较重。据陕西
经验,10月份平均气温在13.7〜15.2℃,且冬季温暖,次年2月气温回
升快,月平均温度为3.4〜4.3℃时,麦蛆就有大发生的可能.在一般发生
年及灌溉麦区,则以麦长管蜡为优势种,黄矮病发生也较轻。
南方冬麦区,年雨量在500〜10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下,
且多为灌溉农田,常年均以麦长管蜘为优势种,禾谷缢管蜥也可大量发生,
但麦二叉螃发生量很低。部分地区红腹根蜘和玉米螃发生也较多,均以成、
若鲂在麦田越冬。
栽培制度:各地栽培制度不同,蛆害轻重也异。在冬麦区,秋季小
麦出土后,麦甥由夏寄主集中迁入麦田繁殖为害,并传播病毒。由于小麦
苗期最易感染黄矮病,因此,秋苗期就为麦妫建立越冬群落、形成黄矮病
发病中心的基地。在冬春麦混种区,麦蜘又可从冬麦田迁入春麦田,增加
了苗期为害、繁殖和传病的机会,蜘害及黄矮病都较严重。在纯种春麦区,
麦蜘卵孵化后先在越冬寄主上繁殖,迁入麦田较迟,使麦蜘和黄矮病的发
生都受到很大限制,为害一般较轻。
同一地区,早播麦田蝠虫迁入早,繁殖快、田间甥量大,为害重。合
理施肥,适时灌水可以促使小麦增强抗虫力,同时冬灌对麦蜥、麦蜘蛛等
都有一定的机械杀伤作用,造成田间较高的湿度,也对麦甥安全越冬不利,
从而抑制了甥虫的发生。此外,麦田环境、作物布局等,都与麦蜡的越夏
有关,直接影响到秋苗的虫源。近年来有些地区扩种高粱和麦垄点种玉米,
以及秋田因播种整地不细,留有大量自生麦苗和禾本科杂草,给麦蜘创造
了良好的越夏条件,为秋季麦苗积累了大量虫源,使蜘害有加重的趋势。
天敌:麦螃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类群有瓢虫、草蛉、食甥蝇、食蜥
螭、蜥茧蜂、蜘小蜂和寄生菌等,对抑制妫虫都有一定作用。据观测,春
季3~4月田间瓢虫量常随好口上升,但发生高峰常在好口高峰之后。如
在田间蜘口高峰前平均每分地内有瓢虫50头以上,就可控制蜥口上升。
又据陕西调查,小麦乳熟后好茧蜂的寄生率一般在20%左右,高的可达50%
以上;山西调查,小麦抽穗期,麦田群集大量草蛉捕食蜘虫,平均百网捕
获24头左右。因此,注意保护和利甩天敌是今后控制好害的重要途径之
一O
秋苗调查:选有代表性的早播麦田2〜3块,从小麦出苗到12月初,
每5天定点调查1次,采取5点取样,条播每点顺行查50〜100株,撒播
每点取0.1m2,计算基本苗和分篥数、有螃株和蜘虫数,求出有蜘株率和
百株娇数。如麦好虫口较高且发生普遍,应扩大调查范围,选不民地势、
茬口、土壤、密度、生长情况的地块进行调查,以便全面掌握麦蜥发生程
度和发生面积,为今秋明春提供测报防治依据.
春季调查:在冬前调查的基础上,选麦蜘虫口密度较大的麦田2~3
块,从2月下旬到5月下旬,每5天调查1次拔节到抽穗期如麦甥数量
较多,还应增加调查次数和扩太调查范围,调查方法与秋苗调查相同,以
定点和不定点调查结合进行。在每次调查时,还应注意天敌发生情况,作
为预测虫情的参考。
目前,麦场防治指标尚无统一规定。一般在黄矮病流行区,小麦齐
苗后15天,未用种子处理的麦田有蜘株率达5%,百株蜥量20头左右,春
季麦苗返青后,有蛛株率2%,百株螃量5头以上,且预报春季干旱少雨,
无寒潮即应防治.非黄矮病流行区,孕穗期有甥株率30%,百株妍量150
头以上;抽穗灌浆期百穗有虫300-500头,且甥量与夭敌单位比在200
以上时,即应进行化学防治。
防治方法:麦螃繁殖力强,扩展快,能传播病毒病,特别是在黄矮病
流行区,应做好早期防治工作。
农业防治:
(1)消灭虫源:麦收后浅耕灭茬,结合深耕,消灭杂草和自主麦苗.压
低越夏蜘口,同时可兼治小麦蓟马、麦秆蝇等。秋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
秸秆、枯叶、杂草等,对消灭越冬卵也有一定作用。
(2)调整播种期: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冬麦区适当迟播,春麦
区适当早播,可减少麦田内妫虫繁殖量和损失程度。
(3)灌水灭蜥:冬灌能杀死大量根际越冬的蜥虫,抽穗后适时喷灌,
也可抑制有翅螃扩散迁飞。
(4)耙耦镇压:结合保嘀防旱,早春耙耨镇压,可机械杀伤蜘虫、
麦蜘蛛。
(5)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增施基肥,适时适量追施化肥,促
进麦株生长健壮,增加抗弱能力,都能减轻受害损失,也是防虫增产的重
要措施。
(6)选用耐朗抗病品种:如四川鉴定的耐蜘晶种有小黑麦、广74、
小佛手、京选17、矮春一号等,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选育耐抗良种。
药制防治:
(1)种子处理:在黄矮病发生的早播冬麦区和冬麦区的早播田块,
应积极推广药剂拌种。一般用75%三九----乳油100〜150ml,兑水4〜5kg,
喷拌麦种50kg,堆闷6〜12h后播种,出苗后药效可维持35d左右。也可
用70%灭甥松可湿性粉1kg拌麦种100kg,或3%吠喃丹颗粒剂每亩1.5kg,
对天敌也较安全,是大面积治弱的有效措施。三九一一、吠哺丹是剧毒农
药,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拌药的种子要严防人畜误食中毒。
(2)田间喷药:秋苗出土和返青后,根据蜡情调查,及时将螃害控制
在传病关键期和弱口盛发期以前;常用的药剂有1.5%乐果粉和1%1605粉,
每亩喷1.5〜2kg。也可用50%灭甥松或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
等稀释1000~2000倍常规喷雾,或用原油10〜15nli超低容量喷雾。用
1:1:50烟草石灰水或烟草粉也有良好效果。此外还可用40%乐果乳油100ml
加水1kg喷拌在30kg细砂土上,制成毒土,每亩撒施15kgo黑龙江省用
飞机防治,每架次用40%乐果乳油7.5〜10kg;加水1吨,可喷雾300亩,
收效良好。
为了充分发挥麦田天敌的抑甥作用,在用药防治时,必须注意掌握田
间的益害虫比例和防治指标,同时尽量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农药和改
进用药方法,如推广有效低浓度药量和适时用药等。据江苏盐城等地经验,
穗期治好,改用40%乐果乳油5000〜10000倍稀液,集中打透穗部,每亩
用药100kg,可以降低成本,治蜡效果优于常规用药,且对天敌杀伤力小。
又如在小麦扬花后蜡茧蜂盛发喷乐果药液,由于蜘茧蜂大多已寄生于蝇虫
体内,也能免受伤害。这些经验都值得今后继续研究,总结提高,达到保
益灭害的目的。
二、麦蜘蛛:麦蜘蛛属蛛形纲,婢螭目。在我国北方麦区主要有麦长
腿蜘蛛麦岩螭,属婢螭目,叶螭科和麦圆蜘蛛,属婢螭目,走螭科(叶爪
螭科俗名火龙。两种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吸取麦株汁液,以春季发生较
重。.被害麦叶先呈白斑,后变黄,轻则影响小麦生长,造成植株矮小、
穗小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秋苗严重被害后,抗寒力显著降低。据调
查,每米麦苗有麦长腿蜘蛛3000头,则胚胎中的幼穗有80%被冻坏,每米
虫数600头,胚胎中幼穗仅冻坏20%。
两种麦蜘蛛可在同一地区混合发生,为害猖獗。但因田间小气候(尤
其是湿度)不同而发生种类的主次各异。麦长腿蜘蛛主要发生在北纬34度
以北的旱作麦地。麦圆蜘蛛多发生在北纬37度以南的水浇麦地或低洼麦
地。
形态特征:
麦长腿蜘蛛
(1)成虫;体长0.5〜0.6mm,卵圆形,淡红褐色,背中央有深红斑,
足4对,第一、四对长度超过其余两对长度的1〜2倍;与体同色,肛门
在腹部腹面。
(2)卵:有二种类型。越夏,越冬的滞育卵厂长约0.18mm,圆柱形,
顶端向外扩张,形似倒放草帽,顶面有星状辐射条纹,卵壳外有白色蜡质,
外观呈淡红色。繁殖卵较小,球形、红色、表面有纵列隆起条纹数十条。
(3)若虫:共3龄,1龄体圆形,初孵鲜红色,取食后暗红色,足3
对,2〜3龄足4对,似成虫。
麦圆蜘蛛
(1)成虫:体长0.6〜0.8mm,略呈圆形,黑褐色,头胸部突出,4对
足约等长,鲜红色。肛门着生在腹部背面稍隆起,周围红色.
(2)卵:长0.2mm,椭圆形或麦粒状,初产时红色后变淡,表面有皱褶,
外有一层胶质卵壳,表面有五角形网纹。
(3)若虫:共4龄,1龄圆形,足3对,2龄以后足4对,体由淡红至
黑褐色,背肛红色。
生活史及习性:
麦长腿蜘蛛
每年发生3~4代,主要以成虫和卵在植株的根际和土缝中越冬,来
年一般在2月中、下旬或3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越冬卵开始孵化,到4
月下旬至5月上旬田间虫口密度最大。此时正值小麦孕穗至始穗期,为害
较重。5月中、下旬麦株黄熟,气温猛升,成虫数量急剧下降,大都以卵
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陆续孵化,在小麦幼苗上繁殖为害,是防治
的有利时机,12月以后若虫减少,越冬卵增多。部分越夏卵也能直接越冬。
完成一代需24〜46d,平均32.1d。
麦长腿蜘蛛性喜温暖干燥,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湿度50%以下。
因此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山区、旱嫄麦田。一般春旱少雨年份易于猖撅
成灾。在一日之内活动也随温湿度高低而变化。每天日出后上升至叶片上
为害,以上午9时至下午16时较多,其中又以15〜16时数量最大,晚20
时后即下降麦株基部土块或其他地面覆盖物下潜伏。在冬季无风的晴天,
部分成虫也爬往叶面活动,16时后下降潜伏。此时对大气湿度较为敏感,
遇小雨或露水大时,即停止活动。
麦长腿蜘蛛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遇震动下坠潜入土缝。
成虫喜爬行,也可借风力扩大蔓延为害。卵多产于硬土块、干粪块及秸秆、
干叶上。繁殖期的非滞育卵,经过短期即可孵化;滞育卵则能耐夏季的高
温、多湿和冬季的干旱、严寒,有些乱则能在土中生活两年。麦长腿蜘蛛
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桃、枣、槐、桑、柳等树木及一些杂草。
麦圆蜘蛛每年发生2~3代,北方以成虫和卵在麦株上或四边杂草
上越冬.在淮河流域冬季可见到少数若虫,而在四川雅安地区冬季则无休
眠状态。北方麦区一般于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田间密
度最大,是为害盛期。4月中、下旬田间密度开始减退并在麦株根部和分
篥茎丛中产卵越夏,5月初大部死亡。10月中旬越夏卵开始孵化,在小麦
上或田边杂草上繁殖为害,约在11月上旬出现成虫,在麦苗或杂草根际
土块或干子叶基部产卵为害,入冬后以卵或成虫越冬。完成一代需时46〜
80,平均57.8天。
麦圆蜘蛛性喜阴湿,怕高温干燥,最适温度为8~15℃,最适湿度为
80%以上。故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凉的麦地。且在春季阴凉多雨
时,发生严重。在一日内活动时间与麦长腿蜘蛛相反,主要在温度较低和
湿度较高的早晚活动为害,而以6〜8时和18〜22时为活动高峰,中午阳
光充足,高温干燥,则下移至麦株基部土缝中潜伏。阴天或温度较低以及
冬季睛暖天气多在中午前后上升活动,早晚下降土表潜伏。气温低于8℃
时很少活动。
麦圆蜘蛛行孤榷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春季天气寒冷,成、若
虫有时集结成团,遇惊动即坠地或很快向下爬行。卵多产于麦丛分篥茎近
地面部或干叶基部,少数产于根部土块上。卵块的粒数最少一粒,最多80
余粒,常连成一堆或排列成串。麦圆蜘蛛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大麦、豌
豆和多和杂草如小蓟,野地黄,刺儿菜等。
两种麦蜘蛛均靠爬行和风力扩散蔓延,其发生轻重与虫源多少有关。
在连作麦田一般较新茬麦田为害重,连作越久受害越重。靠近村庄、堤堰、
坟地等杂草多,背风的田块虫情也早而重,晚播,春播麦田较轻。深耕能
将卵翻入深土中,可以减轻为害.
虫情调查:小麦出苗及返青后,每3天调查一次,五点取样,每点查
行长16〜33cm,目测虫数;虫口密度大时,可抽查10株或20个叶片,仔
细检查,查时注意不可惊动需观测的麦苗,防止虫体受惊跌落。查出单片
虫口后,再折算出每米虫数。当每米麦垄有虫600头以上,大部叶上密布
白斑点时,即应开始防治。
防治方法:麦蜘蛛发生早、繁殖快且虫体小,易被忽视,应加强虫情
调查,争取将其控制在点片阶段。
农业防治
(1)灌水灭虫:麦蜘蛛潜伏期灌水,可使虫体被泥水粘于地表而死,
灌水前先扫动麦株,使麦蜘蛛假死落地,随即放水,收效更好。兴修水利,
改旱地为水地,改变生态环境,可有效地控制麦长腿蜘蛛发生。
(2)精细整地:早春耙耨,中耕,能杀死大量麦蜘蛛,麦蜥,麦收后
浅耕灭茬,及早深耕,可消灭越夏卵,压低虫源。
(3)其他:合理轮作,清除杂草、加强水肥管理,对增强麦株抗力,
减轻为害损失,都有一定作用。
药剂防治:用1.5%甲基1605或1.5%乐果等喷粉,每亩1.5〜2kg或
撒施乐果毒砂(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nli兑少量水喷拌细砂20kg),也可
用乐果、氧化乐果等2000倍液喷雾,兼治麦蜘,或喷波美0.3〜0.6度石
硫合剂,兼治锈病和白粉病。虫情严重时可采用三氯杀螭醇乳油1000倍
液,药效可达30〜50d,且杀伤天敌少.
2、麦秆蝇:麦秆蝇属双翅目,黄潜蝇科,又名麦蛆、麦钻心虫等,
是我国北部春麦区及部分冬麦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小麦,偶尔也
为害大麦、黑麦。野生寄主有披碱草(大麦草、羊草)、星星草(蚊子草)、
佛子芳(白芦草),狗尾草,绿毛鹅冠草、行仪芝及雀麦等多种禾本科杂草
和莎革科的细叶苕、异穗苕、香附子等。它以幼虫在麦茎内取食幼嫩组织。
苗期主要取食心叶基部和生长点,造成枯心苗,并促使无效分窠增多,俗
称“下退,“坐罢”,孕穗后,取食穗节基部1/5〜1/4处,呈螺旋状向下
蛀食,使小麦不能正常抽穗,嫩穗因组织破坏而腐烂形成“囊胎”,叶鞘
外部有时呈黄褐色长块状斑,有芒品种有时失水干枯呈黄白色的麦芒,俗
称“刚茬,“金马驹”;抽穗初期受害,则外露穗部失绿干枯,形成白穗。
有时幼虫早期只潜入小穗为害,使抽出的麦穗仅局部小穗呈黄白色空枇。
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3.0~3.5mm,雌虫3.7〜4.5mm。体黄绿色,复眼黑
色,触角黄色。腹部背面有3条纵线,中线宽而长,两侧纵线各在后端分
叉为二,黄棕色至深褐色。翅透明,有光泽,翅脉黄色。足黄绿色,后足
腿节显著膨大,内侧有黑色刺列,胫节显著弯曲。腹部背面有纵线,越冬
代为3条,呈黑褐色,其他世代仅中央一条明显。
卵:长椭圆形,两侧瘦削,长Imm左右,白色,表面有十全条纵纹。
幼虫:老熟时长6.0〜6.6mm,蛆形,细长,黄绿或淡黄色,口钩黑色,
前气门呈扇状,上有6〜9个气门小孔,多数为7个。
蛹:围蛹,稍扁,黄绿色。雄蛹长4.3~4.8mm,雌蛹长5~5.3mm,
蛹壳半透明,可透视蛹体各部形态。
杂草上有一种绿碱草蝇,成虫与麦秆蝇辑相似,并不为害小麦,在虫
情调查和测报时可从以下几点区别。
⑴麦秆蝇胸背中央纵纹末端宽度大于前端宽度的1/2;绿碱草蝇小于
前端宽度的1/2;绿碱草蝇小于前端宽度的1/2。
(2)麦秆蝇单眼区褐斑较大,一般边缘越出单眼之外;绿碱草蝇的褐
斑较小,好似三只单眼位于三角形褐斑的顶角上。
(3)麦秆蝇口器下颗须的基部较小,黄绿色,端部膨大呈棍棒状,黑
色,栖息时可见到口器部位有两个黑点。绿碱草蝇下颗须形如杀牛刀,鲜
绿色,栖息时,看不到黑点。
生活史及习性:春麦区如山西雁北,内蒙古西部,河北张家口地区,
麦秆蝇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大麦草等野生寄主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一
般于5月下旬出现,自成虫初见到盛发一般为17〜18d左右。成虫羽化后
3〜5天即行产卵,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卵盛发期。卵散产,经5〜6d孵
化,幼虫在苗茎中为害,约经20d左右老熟,7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
蛹经10d左右羽化,一般在麦收时第一代成虫大部羽化离开麦田,转移到
野生寄主上产卵繁殖为害直到越冬。
冬麦区如陕西关中、山西晋南等地,麦秆蝇1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
幼虫主要在小麦秋苗中越冬。来年2~3月间越冬代幼虫开始化蛹,蛹期
约10〜12天。4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在麦株上产卵为害。
第一代成虫羽化时,冬麦已达生育后期,第二、三代幼虫多在冬麦的无效
分窠、春麦、自生麦苗或野生寄主上为害。第三代成虫羽化后,在秋播麦
苗上或野生寄主上产卵,幼虫为害直至越冬,在冬季较暖之日仍能活动取
食。麦秆蝇全年以越冬代和第一代幼虫在春秋二次为害,特别是第一代幼
虫为害冬麦最重。成虫早晚及夜间多栖息于植株下部叶背面,晴天上午10
时左右,开始大量活动,在麦株顶端附近飞舞,并交尾,此时扫捕效率较
高。中午日光强、温度过高,成虫潜伏,至14时以后又逐渐活跃,17〜
18时达活动高峰,雌虫也多在此时产卵。风力影响成虫活动,微风下成虫
活动性强,风速增至5~6级时即潜伏不动。成虫对糖蜜有较强趋性,常
见在养麦,豌豆,苜蓿上取食花蜜,有时还取食蜘虫的蜜露。成虫喜产卵
于具有4、5个叶片的麦株上,以小麦拔节末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最多,拔
节初期次之,孕穗期更次之,抽穗期则较少。卵多产在距叶基4nlm范围内
的叶片正面。这对幼虫孵化后入侵麦茎十分有利。幼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
1头幼虫可为害4个分窠。幼虫取食时头部向下,到化蛹前期才掉转过来,
并爬到叶鞘上部外层化蛹。
发生条件
气候因素: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由于历年气候的差异,越冬代成虫发
生的早晚不同。春麦区据内蒙古中滩地区1957~1963年调查,越冬代成
虫在当年4月份平均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时,其盛发期早,低于平均值时
发生期晚,与平均值相近时,属于中间类型。8月份降雨量的大小与翌年
越冬代成虫发生量有强负相关。主要是由于当地8月份正值麦秆蝇第一代
卵期,降雨多特别是暴雨、大雨对其产卵,孵化及幼虫入茎都不利,面且
当地麦秆蝇的越冬寄主大多生长在低洼地段,雨多,地面积水,对产卵、
孵化等更为不利,使越冬基数显著降低。冬麦区据山西、陕西等地观察,
冬季和早春气温对越冬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一般春季回寒早、次数多,
土温剧降,延迟化蛹及羽化。越冬幼虫化蛹最适温度为8.5〜9℃,3月下
旬至4月上旬土温低于此值,将显著推迟化蛹、羽化期,使越冬代成虫盛
发产卵时,小麦因已进入较后期的生育阶段而减轻受害;反之,越冬代成
虫发生早,小麦受害较重。
品种:大面积种植抗虫品种,不仅能避免或减轻受害一还能显著压
低麦秆蝇的发生量。如内蒙古春麦区过去种植农家品种红小麦等中早熟品
种,叶面有较密茸毛,麦杆蝇为害很轻。1953年后,萨县长芒麦、甘肃
96号等丰产、抗锈品种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晚熟、前期生长较慢,
且叶面光滑无毛,适宜于麦秆蝇为害,以致麦秆蝇的虫口骤增,造成猖獗
为害。1962年起,中滩农场育出抗麦秆蝇的新白麦成为主栽品种后,在未
进行药剂防治的情况下,虫口密度和为害率明显下降。1967年后,推广丰
产易受麦秆蝇为害的欧柔、阿勃等品种后,麦秆蝇的发生又有所回升,再
次成为生产上的重要问题。
栽培技术:春麦区适期早播受害轻。冬麦区播种过早,正逢第三代成
虫产卵盛期,越冬麦受害重,同时害虫越冬基数也大,但迟播使春季小麦
生育期推迟,受害也重。合理密植、增施基肥,实行冬灌、促使小麦早拔
节,生长茂密旺盛,都能减轻受害,而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施肥不足,播种过深、麦苗生长不良的麦田受害较重。
天敌:幼虫有两种寄生蜂,分属于姬蜂科和小蜂科,后者寄生率较高。
据晋南冬麦区调查,如越冬代幼虫的被寄生率高于30%时,为害显著减轻。
虫情调查:主要是掌握越冬代成虫盛发始期和冬麦区秋苗上成虫盛发
始期,以便及时喷药防治。具体方法为,春季调查虫情春麦区从5月1日
起,冬麦区从3月1日起,每日上午10时左右,在选定的最易遭受为害
的区域内(总面积不少于50亩)的麦田中,均匀取样20点,每点用扫网(网
口直径33cm、网深56cm、柄长1m)边走边扫10复网,统计扫获的成虫数
量。扫网时,网口上方必须低于麦苗顶端,以便将苗上成虫扫入网中。当
每200复网有虫2〜3头时,预计15d左右以后为成虫盛发期,可指导各
地加强虫情检查和做好喷药准备。以后逐日进行调查,至每复网平均捕虫
0.2〜0.4头(易受害品种)或0.5—1头(其他品种)时,即为第一次喷药适
期。冬麦区小麦出苗后,选早播田,每5d调查一次,10点取样,每点50
株,计算卵株率定点网捕成虫,当每复网平均有虫0.2〜0.4头或卵株率
达2%〜5%时,即为喷药适期。
防治方法: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配合必要的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在播种适期范围内,春麦区应尽可能早播,以避过越冬代
成虫产卵盛期,减轻受害。冬麦区可适期迟熟减少秋苗受害和越冬基数。
同时,各地应加强对本地品种进行整理和引进外地良种,选择抗病虫良种,
以适应生产的需要。此外,深翻土地、精耕细作、消灭自生麦苗和杂草,
采取适当浅播、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适期灌水等丰产措施,增强小麦抗
耐能力和对麦秆蝇繁殖为害不利的条件,都能收到减轻损失的效果。
药剂防治:在越冬代成虫尚未大量产卵时,根据不同品种和生育期,
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进行第一次喷药,隔6~7天后视虫情变化,对
尚未进入抽穗开花期、植株长势差,虫口密度仍高的麦田,进行第二次喷
药。常用药剂有50%1605乳油5000倍液或40%乐果与70%敌敌畏1000倍
混合液,每亩50kg。也可用1.5%1605粉,每亩1.5kg。
四、其他麦类害虫
小麦红吸浆虫:红吸浆虫,属双翅目,陲蚊科。俗名小红虫;麦蛆等,
多分布在平原灌区和沿河谷地带,解放初期是我国麦区的重要害虫,经大
力开展以抗虫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仍应注意防止回
升。它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使麦粒空枇,甚至无收。除为害小麦外,也
为害大麦、燕麦、黑麦、鹅冠草等。红吸浆虫成虫体长2~2.5mm,翅展
5mm,•桔红色,状如小蚊。头小,复眼大,触角长、串珠状、轮生细毛,
足细长,前翅膜质透明,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腹末尖细,雄虫尾向上弯曲。
卵长椭圆形,淡红透明,多产在小麦外颖上。幼虫长3〜3.5mm,长椭圆形
而较扁,蛆状无足,金黄至橙红色,前胸腹面有一“丫”形剑骨片,腹末
有两对突起。蛹长2mm,红褐色,裸蛹。
红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春季
土温上升至10〜15℃时,幼虫破茧上升至土表,结长茧化蛹,蛹经8〜12d
羽化.成虫出土时,正值小麦吐穗,黄昏时在麦穗上交尾产卵,卵经5~
6d孵化.幼虫侵入颖内,吸食麦粒浆液,约15〜20d老熟,从颖壳爬出,
卷身弹落或顺雨水降落,入土结茧休眠。休眠幼虫在环境不适时可以继续
滞育多年,至适宜年份再化蛹、羽化。
吸浆虫发生所需温度与小麦生育期基本一致,影响发生量多少的主要
因素是湿度;土壤含水量低于15%,成虫很少羽化。春季雨水对羽化率有
密切关系,3〜4月间阴湿多雨、土壤湿润,有利于其化蛹和羽化出土,发
生重。而麦收前遇雨有利于幼虫入土潜伏,来年虫源多;反之,幼虫因缺
水不能蜕皮出壳,随收麦进入麦场,经日晒,碾压,大量死亡,来年为害
大大减轻。
吸浆虫防治以选用芒长、多刺,内外颖扣合紧密,扬花期短而集中的
抗虫品种为主。在适宜发生的地区,应注章虫情动态,春季结合用药防治
地下害虫,可兼治上升土表的幼虫,虫量大时,可在成虫羽化期喷药防治。
麦叶蜂:麦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幼虫又称齐头虫,蚕食麦叶成缺
刻,是麦田常见害虫,在华北有时局部成灾。成虫体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软件销售协议条款范本(2024年度)版B版
- 2025年度快递业务运费标准合同范本3篇
- 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套【附参考答案】
- 3 认识方向(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 2024招投标法规与协议管理实务操作指南版
- 2024毛竹山竹林碳汇项目承包合作协议3篇
- 16《新年的礼物》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版买卖合同协议书
- 4 说说我们的学校(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医院内分泌科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用“心”控糖 共筑健康
- 自愿放弃证明书怎么写
- 成都市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课件
- 冲压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
- 2023人才培养方案调查问卷
- 江苏省2023年生物小高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 高等激光技术1
- GB/T 25786-2010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
- 医院岗位廉政风险点查找和防控措施表(样本)
- 2023年包装车间年终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