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素材_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素材_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素材_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素材_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 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素材部编版语文五上第八单元复习

【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音

诲人不倦(huì)过瘾(yǐn)馈赠(kuì)酵母(jiào)

易写错的字

岂下面是“己”,不是“已”

述说被包围的部分是“术”,不是“木”

凯左边下面不要写成“己"

三、词语盘点

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所谓诵读

岂料舅父津津有味斩获

无线凯旋诸葛亮述说

贾宝玉兴亡盛衰书刊繁琐

质朴某年英雄一知半解

厌烦荒唐心酸访问

真情实感刊物

四、近义词

精彩→出色领悟→领会(理解)

馈赠→赠送赞誉→赞美(称誉)

遭遇→际遇华丽→华美

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五、反义词

浅显→深奥繁琐→简洁(简便)

赞誉→诋毁丰富→匮乏(贫乏)

模仿→创新愉悦→悲伤

千篇一律→别具一格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六、句子乐园

1.运用修辞

(1)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排比)

(2)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比喻)

七、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方形池塘。

(2)鉴:镜子。

(3)徘徊:来回走,这里指天光云影来回移动。

(4)渠:它,这里指方塘中的水。

(5)那得:怎么会。那,同“哪”。

(6)如许:如此,这样。

(7)为:因为。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池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在为他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1)春水生:指江河里的春水涨起来了,这里比喻大量的阅读。

(2)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舰,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

(3)一毛轻: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4)向来:先前,指春水没有涨起来的时候。

(5)推移力:指水浅行船困难,需要人力推动。

(6)中流:江心。

译文:

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多力气也推不动他,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了。

课文知识梳理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选取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通过回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第25课:《古人谈读书》

《古人谈读书》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课文解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①也。

敏②/而好③学,不耻④下问⑤。

默/而识⑥之,学/而不厌⑦,诲⑧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⑨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孔子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创始人。

注释:

①【知】同“智”,智慧。

②【敏】此处指聪敏。

③【好】喜好。

④【耻】以…为耻。

⑤【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⑥【识】记住。

⑦【厌】满足。

⑧【诲】教海。

⑨【敏】此处指勤勉。

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并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

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可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余/尝谓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②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作者介绍: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注释:

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③【急】要紧,重要。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问题探究

①通过阅读文章一,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参考答案】我们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请教问题要不耻下问。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懂就是懂,不要不懂装懂。学习要把知识牢记于心,不能自满,不能患得患失。

②孔子知识渊博,他为什么会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参考答案】孔子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天生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通过勤奋学习才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他这样说,一方面含有自谦的成分,另一方面是想告诉学生,自己的一身学识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

③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④朱熹为什么说“心到"是“三到”之中最重要的?

【参考答案】因为在读书时,只有用心思考了,眼睛才会看得仔细,嘴巴才会读得正确,脑子才会记忆深刻。

⑤通过“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再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

一课一得

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4.跟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9)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0)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第26课:《忆读书》

《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照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2.问题探究

①冰心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展开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参考答案】时间顺序。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②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

【参考答案】作者回忆了年少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经历,和因腿伤闭门不出后“读万卷书”的经历。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为此“含泪上床"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3、一课一得

①议写法

按时间顺序写: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经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的读书经历。我们在写自己的某一段经历时,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但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写清楚时间推移的顺序;

不能将时间顺序写乱;

挑选在这段时间内最典型的事来写。

小练笔:

把下面的事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钱学森在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1936年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

()1935年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的研究,二十八岁时,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自1955年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3245

第27课:《我的“长生果”》

《我的“长生果"》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和写作经历,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厚积薄发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之情。

句子解析

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全文的总起句,运用比喻开篇点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现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

②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作者以一连串美好的印象——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

③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3.问题归纳

①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参考答案】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②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酷爱读书

【参考答案】作者酷爱读书的描写贯串文章始终:看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大部头小说时的着迷。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酷爱读书。

③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参考答案】①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②真正的连环画;

③小镇文化站的文艺书籍;

④学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④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①阅读,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