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控制预案_第1页
金融风险管理控制预案_第2页
金融风险管理控制预案_第3页
金融风险管理控制预案_第4页
金融风险管理控制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风险管理控制预案TOC\o"1-2"\h\u18196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366951.1风险管理概念与目标 393011.2风险管理流程与原则 476891.2.1风险管理流程 4166111.2.2风险管理原则 424167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445652.1风险识别方法 4146032.1.1内外部信息收集 437372.1.2专家访谈 5156952.1.3流程分析 5123442.1.4风险清单 5293882.2风险评估技术 5204392.2.1定性评估 598102.2.2定量评估 515922.2.3模型评估 5307022.2.4情景分析 5318142.3风险分类与等级划分 5311712.3.1风险分类 5237882.3.2风险等级划分 5284152.4风险评估报告撰写 6232462.4.1报告结构 6294992.4.2报告内容 642502.4.3报告格式 6220122.4.4报告更新 6309852.4.5报告审批 64922第三章风险控制策略 6255483.1风险控制方法 6228033.2风险控制策略制定 6140713.3风险控制措施实施 6194733.4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72214第四章信用风险管理 717094.1信用风险概念与特点 7150914.2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7302074.3信用风险控制措施 8216224.4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81196第五章市场风险管理 8250615.1市场风险类型与特点 8201225.2市场风险评估方法 9208775.3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9109935.4市场风险应急处理 932698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 1019046.1流动性风险概念与分类 1090386.1.1流动性风险概念 10100186.1.2流动性风险分类 1010416.2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 10102236.2.1定量评估方法 10288046.2.2定性评估方法 1034986.3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 11223276.3.1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1180506.3.2增强市场融资能力 11184256.3.3建立流动性储备 11317456.3.4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118546.4流动性风险预警与应对 11238056.4.1流动性风险预警 11131246.4.2应对措施 1112333第七章操作风险管理 11322337.1操作风险类型与特点 11154197.1.1操作风险类型 11276187.1.2操作风险特点 12147297.2操作风险评估方法 1295877.2.1定性评估方法 12253497.2.2定量评估方法 12262487.3操作风险控制措施 1299257.3.1完善内部流程 12182897.3.2加强人员培训 13154147.3.3提升信息科技水平 13104247.3.4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13218067.3.5完善应急预案 13170377.4操作风险防范与应对 1320777.4.1防范措施 1373157.4.2应对策略 1317711第八章法律合规风险管理 1364208.1法律合规风险概述 13299878.1.1定义与内涵 13222548.1.2法律合规风险的分类 1361688.2法律合规风险评估 1419628.2.1法律合规风险评估的原则 14111828.2.2法律合规风险评估的方法 149358.3法律合规风险控制 1469438.3.1法律合规风险控制措施 14297578.3.2法律合规风险控制责任的落实 15208058.4法律合规风险监控与报告 15277058.4.1法律合规风险监控 159338.4.2法律合规风险报告 1518743第九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5181649.1内部控制概述 15195999.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5165709.3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1543449.4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 169970第十章风险管理组织与制度 172715810.1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17150610.1.1组织架构概述 172598710.1.2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171779310.1.3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 17847010.1.4业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责 172946510.2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17216710.2.1制度建设原则 171461410.2.2制度内容 182361810.2.3制度实施与监督 183227810.3风险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 181414610.3.1培训内容 181170610.3.2培训方式 181089410.3.3文化建设 1820510.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8398510.4.1系统建设目标 18196810.4.2系统功能 182643210.4.3系统实施与维护 18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1.1风险管理概念与目标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治理手段,旨在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以保证企业稳健、持续地发展。风险管理概念源于对风险的认识,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及其程度。企业风险管理涉及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识别与控制。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1)保障企业资产安全:通过识别和控制风险,降低企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2)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优化风险配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3)保证企业合规经营: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规,降低法律风险。(4)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1.2风险管理流程与原则1.2.1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风险识别: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梳理,明确风险类型和风险源。(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3)风险控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4)风险监测: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觉风险变化。(5)风险报告:定期向企业高层报告风险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1.2.2风险管理原则(1)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应涵盖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环节,保证风险管理的全面性。(2)动态性原则: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策略。(3)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保证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4)合理性原则: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平衡风险与收益。(5)合规性原则: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合规。通过以上风险管理流程与原则,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风险,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2.1风险识别方法金融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准确识别潜在风险。以下为本公司采用的风险识别方法:2.1.1内外部信息收集通过收集内部业务数据、市场信息、行业动态、政策法规等内外部信息,全面了解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2.1.2专家访谈邀请金融风险管理专家、业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风险的认知和评估。2.1.3流程分析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关键环节和潜在风险点。2.1.4风险清单制定风险清单,将各类风险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2.2风险评估技术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后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本公司采用的风险评估技术:2.2.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评分、风险矩阵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2.2.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学、概率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计算风险损失期望值、风险价值等指标。2.2.3模型评估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如信用评分模型、市场风险模型等,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2.2.4情景分析设定不同的市场情景,分析风险在不同情景下的影响和损失。2.3风险分类与等级划分为便于风险管理和监控,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与等级划分:2.3.1风险分类将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类别。2.3.2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可控性,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2.4风险评估报告撰写风险评估报告是风险识别与评估的重要成果,以下为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2.4.1报告结构报告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类与等级划分、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2.4.2报告内容详细描述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评估技术、风险分类与等级划分的过程和结果。2.4.3报告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格式,便于各部门阅读和交流。2.4.4报告更新定期更新风险评估报告,反映公司风险状况的变化。2.4.5报告审批风险评估报告需经相关部门审批,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三章风险控制策略3.1风险控制方法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方法是保证金融机构稳健运作的核心。应实施风险识别,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可能影响金融机构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梳理。风险量化是关键步骤,需采用统计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将风险程度具体化,便于进一步管理。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不可或缺,通过实时监控风险指标,一旦发觉异常,立即启动预警程序。3.2风险控制策略制定在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上,需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策略。策略应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承受等多个方面。规避策略着重于避免高风险业务,分散策略通过多样化投资降低风险集中度,转移策略则通过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嫁出去,而风险承受策略则要求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合理确定风险容忍度。3.3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是风险策略的具体化过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证风险控制策略得以有效执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审计、合规等手段,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符合风险控制要求。同时还需强化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保证其持续有效。3.4风险控制效果评价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价是检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等指标。通过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觉风险控制中的不足,为改进风险控制策略提供依据。还应关注外部评价,如监管机构、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风险控制效果。第四章信用风险管理4.1信用风险概念与特点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时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的能力不足,导致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其特点如下:(1)客观性: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客观存在,与市场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2)主观性:信用风险的产生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密切相关。(3)隐蔽性:信用风险往往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债权人难以全面了解债务人的信用状况。(4)周期性:信用风险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经济繁荣期信用风险相对较低,经济衰退期信用风险较高。4.2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信用风险评估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1)财务指标法: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运用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来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2)信用评分模型:运用统计方法,将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企业的信用评分。(3)专家评估法:根据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4)市场数据法: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如股价、债券收益率等,来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4.3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信用风险控制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1)加强信用审核: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保证债务人具备还款能力。(2)分散投资:通过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个债务人,降低单一债务人信用风险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影响。(3)担保措施: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以提高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4)风险定价:根据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合理确定利率、费用等,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4.4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前发觉和预警潜在的信用风险。以下列举了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几个关键环节:(1)信息收集与处理:收集债务人的财务、经营、市场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信用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2)风险识别:通过分析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识别潜在的信用风险。(3)预警信号设定:根据风险识别结果,设定预警信号,如财务指标异常、市场传闻等。(4)预警处置:针对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调整投资比例、加强信用审核等。(5)预警跟踪与反馈:对预警信号的处置效果进行跟踪与反馈,不断完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第五章市场风险管理5.1市场风险类型与特点市场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波动而导致的收益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利率风险: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导致的金融资产价格变动而引发的风险。其特点为波动性较大,对金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产生较大影响。(2)汇率风险: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金融企业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动而引发的风险。其特点为汇率波动频繁,对金融企业的盈利和竞争力产生影响。(3)股价风险:指由于股票市场波动导致的金融企业投资价值变动而引发的风险。其特点为股价波动较大,对金融企业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4)商品价格风险:指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导致的金融企业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动而引发的风险。其特点为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对金融企业的盈利和竞争力产生影响。5.2市场风险评估方法市场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敏感性分析:通过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汇率、股价等市场因素敏感度进行分析,评估市场风险。(2)情景分析:设定不同市场情景,预测金融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动,评估市场风险。(3)压力测试:模拟极端市场条件,评估金融企业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承受能力。(4)风险价值(VaR)模型:通过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预期收益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市场风险。5.3市场风险控制策略市场风险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分散投资:通过投资多样化,降低单一市场因素对金融企业的影响。(2)对冲:通过衍生品交易,对冲市场风险。(3)限额管理:设定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市场风险限额,控制市场风险。(4)风险监测:建立市场风险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市场风险变动。5.4市场风险应急处理市场风险应急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风险预警: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觉风险信号。(2)应急响应:针对市场风险事件,制定应急响应方案,降低风险影响。(3)风险隔离:对市场风险进行隔离,防止风险扩散。(4)风险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市场风险。(5)信息沟通:加强与监管部门、同业及客户的沟通,保证市场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第六章流动性风险管理6.1流动性风险概念与分类6.1.1流动性风险概念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需求时,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取或处置资产,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通常表现为资金短缺或资产流动性不足,对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声誉产生严重影响。6.1.2流动性风险分类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1)市场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在市场中难以找到交易对手,导致资产买卖价格出现较大偏差的风险。(2)融资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在需要资金时,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取资金的风险。(3)资产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难以在短期内变现的风险。6.2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6.2.1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流动性覆盖率(LCR):衡量金融机构在30天内应对资金短缺的能力。(2)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衡量金融机构在一年内稳定资金来源与稳定资金需求的比例。(3)流动性缺口分析:分析金融机构在不同时间段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6.2.2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市场声誉分析:评估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影响力。(2)资产质量分析:分析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3)管理能力分析:评估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6.3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6.3.1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金融机构应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产流动性。6.3.2增强市场融资能力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提高市场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6.3.3建立流动性储备金融机构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流动性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6.3.4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6.4流动性风险预警与应对6.4.1流动性风险预警金融机构应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对以下情况进行预警:(1)市场流动性紧张。(2)融资成本上升。(3)资产流动性降低。(4)管理层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不足。6.4.2应对措施针对流动性风险预警,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积极寻求外部资金支持。(2)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4)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及时报告流动性风险状况。第七章操作风险管理7.1操作风险类型与特点7.1.1操作风险类型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的风险。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员工行为风险:包括员工操作失误、舞弊行为、道德风险等;(2)内部流程风险:包括流程设计缺陷、流程执行失误等;(3)信息科技风险:包括系统故障、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4)外部事件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政治事件、市场变动等。7.1.2操作风险特点操作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操作风险存在于金融机构的各个业务环节,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2)隐蔽性:操作风险往往在业务过程中不易被发觉,容易导致风险累积;(3)复杂性:操作风险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内部流程、人员素质、技术支持等;(4)可控性: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7.2操作风险评估方法7.2.1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专家评估法:通过专家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判断,对风险进行评估;(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操作风险案例,总结风险发生的原因和规律;(3)风险矩阵法:将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分类,形成风险矩阵。7.2.2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损失分布法:通过对历史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损失分布模型;(2)风险价值(VaR)法:计算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金融机构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3)风险调整收益(RAROC)法:将风险与收益相结合,评价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7.3操作风险控制措施7.3.1完善内部流程金融机构应不断优化内部流程,保证流程设计合理、执行到位,降低操作风险。7.3.2加强人员培训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降低操作风险。7.3.3提升信息科技水平加强信息科技建设,保证系统稳定运行,防范信息科技风险。7.3.4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觉操作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7.3.5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操作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7.4操作风险防范与应对7.4.1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业务操作,降低操作风险;(2)实行风险管理: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保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3)加强合规监管: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业务操作合规性,降低合规风险。7.4.2应对策略(1)风险隔离:对操作风险进行隔离,避免风险在业务环节中传播;(2)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操作风险转移给第三方;(3)风险分散:通过业务多元化、地域分散等方式,降低操作风险集中度。第八章法律合规风险管理8.1法律合规风险概述8.1.1定义与内涵法律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法律法规、政策、行业规范等发生变化或企业自身行为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导致企业权益受损、经营受阻、声誉受损等不利后果的风险。8.1.2法律合规风险的分类法律合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风险:包括法律法规变化、法律法规不明确、法律法规滞后等风险。(2)合同风险:包括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过程中的法律风险。(3)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行为等风险。(4)市场竞争风险:包括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等风险。(5)劳动用工风险:包括劳动法律法规合规、员工权益保护等风险。8.2法律合规风险评估8.2.1法律合规风险评估的原则法律合规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评估应涵盖企业所有业务领域和环节。(2)客观性原则:评估应基于事实和证据,避免主观臆断。(3)动态性原则:评估应法律法规变化、企业业务发展等不断更新。8.2.2法律合规风险评估的方法法律合规风险评估可采取以下方法:(1)法律法规审查: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法律法规审查,发觉潜在的法律风险。(2)合同审查:对企业的合同进行审查,评估合同风险。(3)知识产权审查: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审查,评估知识产权风险。(4)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竞争状况,评估市场竞争风险。(5)劳动用工审查:对企业的劳动用工进行审查,评估劳动用工风险。8.3法律合规风险控制8.3.1法律合规风险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合规体系:包括制定合规手册、合规制度等。(2)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法规意识,降低违规行为。(3)完善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环节的管理。(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5)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遵守市场竞争规则,避免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6)优化劳动用工管理:保证劳动法律法规合规,维护员工权益。8.3.2法律合规风险控制责任的落实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法律合规风险控制中的职责,保证法律合规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8.4法律合规风险监控与报告8.4.1法律合规风险监控企业应建立法律合规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法律合规风险进行监控,发觉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化解。8.4.2法律合规风险报告企业应建立健全法律合规风险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管理层报告法律合规风险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重大法律合规风险事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第九章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9.1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实现经营目标,维护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流程。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衡,从而降低经营风险。9.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措施,可以有效识别、评估、控制和缓解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同时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完善内部控制体系。9.3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覆盖企业所有业务和部门,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均受到有效控制。(2)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实现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衡,防止权力滥用。(3)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应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相适应,不断调整和完善。(4)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内部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内部控制成本。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2)设置内部控制机构: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内部控制工作。(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业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4)加强内部监督与评价: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发觉并纠正存在的问题。9.4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的过程。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性原则:评价过程应独立于被评价的业务活动,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2)全面性原则:评价应涵盖内部控制的所有要素,保证评价结果的完整性。(3)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评估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整、合理,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2)评价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检查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漏洞。(3)评价内部控制效果: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