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实施方案_第1页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实施方案_第2页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实施方案_第3页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实施方案_第4页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与实施方案TOC\o"1-2"\h\u682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 326670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3231891.1.1绿色建筑的定义 3292431.1.2绿色建筑的意义 360611.1.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4305561.1.4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426799第二章:节能减排设计原则与方法 487731.1.5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4206741.1.6以人为本原则 5265591.1.7系统优化原则 5242891.1.8技术创新原则 568761.1.9经济合理性原则 5168181.1.10建筑形态优化设计 5163951.1.1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589271.1.12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 5321181.1.13电气系统节能设计 6200771.1.14可再生能源利用 6152381.1.15绿色建材应用 63499第三章: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6242171.1.16墙体节能设计 668261.1.17门窗节能设计 728401.1.18屋面节能设计 730812第四章:建筑设备系统设计 8121821.1.19设计原则 873741.1供暖系统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原则。 811426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供暖方式。 815651.2.1供暖方式选择 8287872.1对于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暖方式,如热力管网、城市燃气供暖等。 8225432.2对于南方地区,可考虑采用分户式供暖方式,如空气源热泵、地暖等。 8196012.2.1供暖系统设计要点 8203443.1保证供暖系统的热源充足,合理布置热力管道,降低热损失。 8159133.2选用高效、环保的供暖设备,如热泵、燃气锅炉等。 84733.3优化供暖系统控制策略,实现按需供暖,降低能耗。 8260353.3.1设计原则 8212051.1通风系统设计应遵循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原则。 84368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通风方式。 857441.2.1通风方式选择 849372.1自然通风:适用于低层建筑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 8200292.2机械通风: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室内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 8162792.2.1通风系统设计要点 884083.1保证通风系统的新风量充足,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 8187813.2合理布置通风管道,降低风道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8262123.3选用高效、低噪音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盘管、全热交换器等。 964563.3.1设计原则 9148341.1空调系统设计应遵循舒适、节能、环保、安全的原则。 926454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空调方式。 9161031.2.1空调方式选择 9116912.1多联机空调:适用于中小型建筑和商业空间。 97432.2空调:适用于大型建筑和公共场所。 9227292.2.1空调系统设计要点 9265783.1保证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充足,满足室内温度要求。 952103.2合理布置空调管道,降低冷热损失,提高空调效率。 978813.3选用高效、环保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水源热泵等。 9144823.3.1设计原则 9175091.1照明系统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原则。 918454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照明方式。 9285361.2.1照明方式选择 9107882.1自然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照质量。 9202482.2人工照明:采用高效、环保的照明设备,满足室内光照需求。 9274002.2.1照明系统设计要点 965953.1合理布置照明灯具,保证室内照度均匀、舒适。 9238373.2选用高效、长寿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节能灯等。 9242843.3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控制。 91770第五章:可再生能源利用 953283.3.1设计目标 9284463.3.2设计原则 10209003.3.3设计内容 1075433.3.4设计目标 10186223.3.5设计原则 1081533.3.6设计内容 10164203.3.7设计目标 1174553.3.8设计原则 111363.3.9设计内容 112923第六章: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 1178963.3.10绿色建筑材料概述 1135843.3.11绿色建筑材料选择原则 12131013.3.12绿色建筑材料选择方法 12243013.3.13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12287453.3.14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内部装饰中的应用 1228343.3.15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外部装饰中的应用 1326638第七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 13151733.3.16概述 13277883.3.17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容 13234573.3.18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容 13149993.3.19概述 14149143.3.20评价方法分类 14169073.3.21具体评价方法 14166413.3.22评价过程 14166733.3.23评价周期 1518921第八章:实施方案与案例分析 15213843.3.24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 15195813.3.25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 15233193.3.26项目背景 16210013.3.27实施方案 1659823.3.28实施效果 16208803.3.29项目背景 16108403.3.30实施方案 16225503.3.31实施效果 1731754第九章政策与经济激励措施 17185203.3.32政策背景与目标 17153253.3.33政策支持措施 1754273.3.34经济激励措施概述 17301873.3.35具体经济激励措施 1813383第十章:绿色建筑推广与发展策略 1891163.3.36政策引导与支持 18129453.3.37市场激励机制 1967263.3.38技术创新与应用 19253723.3.39优化城市规划与设计 1940123.3.40加强绿色建筑人才培养 1981843.3.41强化绿色建筑监管与评价 20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及再生利用等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物舒适性、健康性和寿命周期为目标的建筑活动。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1.2绿色建筑的意义(1)节约资源:绿色建筑通过优化设计、选用绿色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降低建筑物的资源消耗,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能源压力。(3)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通过绿化、防水、保温等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4)提高建筑物舒适性:绿色建筑注重室内外环境品质,通过合理布局、选用环保材料等手段,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5)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二节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3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在政策层面,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在市场层面,绿色建筑项目数量逐年增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数量也呈上升趋势。1.1.4绿色建筑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科技的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不断创新,如建筑物联网、智能家居、绿色建材等,将推动绿色建筑向更高水平发展。(2)政策支持:将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建筑在全行业的普及。(3)市场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为绿色建筑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4)产业链整合:绿色建筑产业链将不断整合,形成以绿色建筑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5)国际合作: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走向世界。第二章:节能减排设计原则与方法第一节节能减排设计原则1.1.5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环保、节能、低碳的材料和设备,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1.1.6以人为本原则节能减排设计应以人为本,关注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温湿度等因素,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1.1.7系统优化原则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应遵循系统优化原则,对建筑的整体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在设计中,要关注建筑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1.1.8技术创新原则节能减排设计应注重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建筑的技术含量。同时要关注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绿色建筑提供更多可能性。1.1.9经济合理性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节能减排的经济合理性,保证投资回报。在满足节能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二节节能减排设计方法1.1.10建筑形态优化设计(1)建筑朝向与布局:合理规划建筑朝向和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光、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2)建筑体形系数:通过优化建筑体形系数,降低建筑外表面积,减少传热损失。1.1.1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1)外墙保温隔热: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减少热能损失。(2)外窗节能设计:选用高功能外窗,提高外窗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空调能耗。1.1.12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1)冷热源设备选择:选用高效节能的冷热源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空调系统设计:合理设计空调系统,优化空调机组、风道、水管等设备布局,降低空调能耗。1.1.13电气系统节能设计(1)照明系统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合理布置照明系统,降低照明能耗。(2)电气设备选型: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提高电能利用效率。1.1.14可再生能源利用(1)太阳能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降低建筑能耗。(2)风能利用:在建筑周边设置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风能发电,减少传统能源消耗。1.1.15绿色建材应用(1)选用绿色建材: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先选择绿色建材,降低建筑对环境的破坏。(2)材料循环利用: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通过以上方法,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第三章:建筑围护结构设计1.1.16墙体节能设计(一)设计原则(1)选择合理的墙体材料: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保温隔热功能优良、环保、可持续的墙体材料。(2)保证墙体结构稳定性:在保证墙体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节能设计。(3)提高墙体热阻:通过增加墙体厚度、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设置空气层等方式,提高墙体热阻,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二)设计方法(1)采用复合墙体:将保温材料与承重材料相结合,形成复合墙体,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功能。(2)设置保温层:在墙体内部或外部设置保温层,降低墙体传热系数。(3)优化墙体布局:通过优化墙体布局,减少热桥现象,提高墙体的整体保温功能。(4)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使用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1.1.17门窗节能设计(一)设计原则(1)选择高功能门窗:选用保温隔热功能优良、气密性好的门窗产品。(2)优化门窗布局: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大小和数量,降低能耗。(3)保证门窗安全:在保证门窗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节能设计。(二)设计方法(1)选择合适的门窗类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门窗类型,如断桥铝门窗、木窗等。(2)优化门窗结构: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功能。(3)设置遮阳设施:在门窗外侧设置遮阳设施,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4)采用智能门窗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门窗的自动调节,提高节能效果。1.1.18屋面节能设计(一)设计原则(1)选择合适的屋面材料: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保温隔热功能优良、环保、可持续的屋面材料。(2)保证屋面结构稳定性:在保证屋面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节能设计。(3)提高屋面热阻:通过增加屋面厚度、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设置空气层等方式,提高屋面热阻,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二)设计方法(1)采用绿色屋面:利用绿色植物、屋面绿化等手段,降低屋面热岛效应,提高屋面保温隔热功能。(2)设置保温层:在屋面内部或外部设置保温层,降低屋面传热系数。(3)优化屋面布局:通过优化屋面布局,减少热桥现象,提高屋面的整体保温功能。(4)采用智能屋面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屋面的自动调节,提高节能效果。第四章:建筑设备系统设计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1.1.19设计原则1.1供暖系统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原则。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供暖方式。1.2.1供暖方式选择2.1对于北方地区,宜采用集中供暖方式,如热力管网、城市燃气供暖等。2.2对于南方地区,可考虑采用分户式供暖方式,如空气源热泵、地暖等。2.2.1供暖系统设计要点3.1保证供暖系统的热源充足,合理布置热力管道,降低热损失。3.2选用高效、环保的供暖设备,如热泵、燃气锅炉等。3.3优化供暖系统控制策略,实现按需供暖,降低能耗。第二节通风系统设计3.3.1设计原则1.1通风系统设计应遵循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原则。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通风方式。1.2.1通风方式选择2.1自然通风:适用于低层建筑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2.2机械通风: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室内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2.2.1通风系统设计要点3.1保证通风系统的新风量充足,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3.2合理布置通风管道,降低风道阻力,提高通风效率。3.3选用高效、低噪音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盘管、全热交换器等。第三节空调系统设计3.3.1设计原则1.1空调系统设计应遵循舒适、节能、环保、安全的原则。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空调方式。1.2.1空调方式选择2.1多联机空调:适用于中小型建筑和商业空间。2.2空调:适用于大型建筑和公共场所。2.2.1空调系统设计要点3.1保证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充足,满足室内温度要求。3.2合理布置空调管道,降低冷热损失,提高空调效率。3.3选用高效、环保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水源热泵等。第四节照明系统设计3.3.1设计原则1.1照明系统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原则。1.2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室内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照明方式。1.2.1照明方式选择2.1自然照明:充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照质量。2.2人工照明:采用高效、环保的照明设备,满足室内光照需求。2.2.1照明系统设计要点3.1合理布置照明灯具,保证室内照度均匀、舒适。3.2选用高效、长寿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节能灯等。3.3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控制。第五章:可再生能源利用第一节太阳能利用设计3.3.1设计目标太阳能利用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建筑自身条件,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2)保证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美观、功能相结合;(3)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3.2设计原则(1)结合建筑朝向、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太阳能利用方式;(2)优化建筑形式,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3)采用高效太阳能设备,降低能源损耗;(4)注重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3.3.3设计内容(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用水需求,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设备,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辅助加热设备等;(2)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根据建筑用电需求,选择合适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设备等;(3)太阳能照明设计:利用太阳能照明设备,提高室内外照明效果,降低电力消耗。第二节风能利用设计3.3.4设计目标风能利用设计旨在充分利用风能资源,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风能资源;(2)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保证风能利用与建筑美观、功能相结合。3.3.5设计原则(1)结合建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风能利用方式;(2)优化建筑布局,提高风能利用效率;(3)采用高效风能设备,降低能源损耗;(4)注重风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3.3.6设计内容(1)风力发电设计:根据建筑用电需求,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逆变器、储能设备等;(2)风能供暖设计:利用风能供暖设备,提高室内温度,降低供暖能耗;(3)风能通风设计:利用风能通风设备,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调能耗。第三节地热能利用设计3.3.7设计目标地热能利用设计旨在充分利用地热资源,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地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保证地热能利用与建筑美观、功能相结合。3.3.8设计原则(1)结合建筑地理位置、地热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热能利用方式;(2)优化建筑布局,提高地热能利用效率;(3)采用高效地热能设备,降低能源损耗;(4)注重地热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3.3.9设计内容(1)地热供暖设计:根据建筑供暖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热供暖设备,包括地热泵、散热器等;(2)地热制冷设计:根据建筑制冷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热制冷设备,包括地热泵、冷却塔等;(3)地热热水设计:根据建筑用水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热热水设备,包括地热泵、储热水箱等。第六章:绿色建筑材料选择与应用第一节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3.3.10绿色建筑材料概述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全过程中,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功能和居住舒适度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是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3.11绿色建筑材料选择原则(1)节能降耗:选择具有较高保温隔热功能、较低能耗的建筑材料,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2)环保无害:选择无毒、无害、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3)可再生利用:选择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以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4)舒适性:选择能够提高居住舒适度的建筑材料,如具有良好的吸声、隔声、调湿功能的材料。(5)经济性: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合理价格的建筑材料。3.3.12绿色建筑材料选择方法(1)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的能耗、环境影响等指标,选择绿色功能较好的材料。(2)实地考察:对拟选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3)专家咨询:邀请绿色建筑材料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专业意见。第二节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3.3.13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1)主体结构:采用高功能混凝土、钢材、木结构等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和耐久性。(2)墙体材料:选择保温隔热功能好的建筑材料,如加气混凝土、多孔砖、轻质砖等,降低建筑物能耗。(3)屋面材料:采用绿色屋面材料,如太阳能集热板、绿色植被等,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功能。3.3.14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内部装饰中的应用(1)地面材料:选择具有环保功能的地板材料,如实木地板、竹地板、无毒塑料地板等。(2)墙面材料:采用环保型涂料、壁纸等,降低室内环境污染。(3)吊顶材料:选择绿色吊顶材料,如石膏板、矿棉板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3.3.15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外部装饰中的应用(1)外墙材料:选择具有较高保温隔热功能的建筑材料,如外墙保温板、高功能外墙涂料等。(2)窗户材料:采用节能型窗户材料,如双层玻璃、LowE玻璃等,降低建筑物的能耗。(3)阳台及栏杆材料:选择耐腐蚀、环保的建筑材料,如不锈钢、玻璃等。通过以上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功能,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贡献力量。第七章: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第一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3.16概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衡量绿色建筑功能和品质的重要依据,旨在引导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各环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GJ/T1752009)(3)地方标准: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3.17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总则、术语、评价方法、评价标准、附录。(1)总则:明确了绿色建筑评价的目的、适用范围、评价对象、评价原则等。(2)术语:规定了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术语的定义。(3)评价方法: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的方法、评价等级、评价指标等。(4)评价标准:分为设计评价、施工评价、运营评价三个阶段,分别对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5)附录:提供了绿色建筑评价所需的相关表格、计算公式等。3.3.18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容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住宅、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节能:包括建筑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系统的节能功能。(2)节水: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3)节材:包括建筑材料、构件、装饰材料等的选择与利用。(4)环境保护:包括室内环境、室外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5)社会效益:包括绿色建筑设计对居住、工作、休闲等生活品质的影响。第二节绿色建筑评价方法3.3.19概述绿色建筑评价方法是对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绿色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技术手段。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3.20评价方法分类(1)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等方式,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定性描述和评价。(2)定量评价方法:通过数据采集、计算分析等手段,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定量评估。3.3.21具体评价方法(1)评分法: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建筑各阶段的绿色功能进行评分,按照评分结果确定评价等级。(2)比较法:将建筑与同类建筑进行比较,分析其绿色功能的优劣。(3)模型法: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工具,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模拟分析。(4)综合法: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全面评估。3.3.22评价过程(1)评价准备:明确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标准等。(2)数据采集:收集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相关数据。(3)评价分析:运用评价方法,对建筑绿色功能进行评估。(4)评价报告:整理评价结果,编写评价报告。3.3.23评价周期绿色建筑评价周期应与建筑使用寿命相匹配,一般为5年。在评价周期内,建筑应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以保证其绿色功能的持续提升。第八章:实施方案与案例分析第一节实施方案制定3.3.24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本实施方案旨在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建筑能耗: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2)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采用环保材料、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减少建筑垃圾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3)提高建筑环境质量:通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绿化覆盖率、优化建筑布局等手段,提高建筑环境质量。3.3.25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1)设计阶段:(1)进行能耗分析: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详细分析,确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2)优化建筑布局: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通风、采光效果。(3)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2)施工阶段:(1)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得到落实。(2)采用绿色施工工艺:推广使用绿色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3)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建立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力。(3)运营阶段:(1)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保证能源的合理使用。(2)定期进行能耗监测: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定期监测,分析能耗数据,及时调整节能减排措施。(3)加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室内外环境。第二节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实施方案3.3.26项目背景某大型公共建筑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00米,共30层。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的要求,旨在打造一座绿色、环保的公共建筑。3.3.27实施方案(1)设计阶段:采用能耗分析软件对建筑物进行能耗分析,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通风、采光效果。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建筑能耗。(2)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管理,采用绿色施工工艺,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3)运营阶段: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能耗监测,加强绿化建设。3.3.28实施效果该项目实施后,建筑能耗降低了20%,污染物排放减少了15%,室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案例二: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实施方案3.3.29项目背景某住宅小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共10栋建筑,均为高层住宅。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要求,旨在为居民提供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3.3.30实施方案(1)设计阶段: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通风、采光效果。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建筑能耗。(2)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管理,采用绿色施工工艺,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3)运营阶段: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能耗监测,加强绿化建设。3.3.31实施效果该项目实施后,住宅能耗降低了15%,污染物排放减少了10%,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第九章政策与经济激励措施第一节政策支持措施3.3.32政策背景与目标我国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人心,逐步加大了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政策背景主要包括国家战略、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划等方面。政策目标旨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3.33政策支持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建筑的定义、标准、评价体系等,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法治保障。(2)制定优惠政策对于绿色建筑项目,可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贷款贴息、补贴等,降低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提高投资者积极性。(3)加强行业监管应加强对绿色建筑行业的监管,保证绿色建筑项目按照相关标准实施,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4)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5)加强国际合作可加强与国际绿色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水平。第二节经济激励措施3.3.34经济激励措施概述经济激励措施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对绿色建筑项目给予经济支持,以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经济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补贴、贷款贴息等。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