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论析2024年1月,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1]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学界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主要特征、重大意义以及发展路径等宏观层面的探索已有较多产出,但从生态等具体维度对新质生产力开展研究的学术成果仍然鲜见。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具有怎样的理论创新?如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从学理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解答,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学界关于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的研究,并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实践引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契合机理要回答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问题,必须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属性与特征出发,阐明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之间的契合机理与内在统一性。1.基本内涵相通:实现对生产力要素的生态化重塑所谓绿色生产力,主要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以适应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力量,是对生产力的一种绿色化比喻和形象化表达,又可称之为生态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融入生态化的理念和技术,实现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绿色改造和优化。作为生产力的新质态,新质生产力重塑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使其在功能、组织方式、使用效率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与绿色生产力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劳动者日益成为具备更多环保意识和绿色技能的高质量智能型劳动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促使就业向技术偏向型、环境友好型岗位转型,这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占据优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学习生态科学知识以适应劳动需求的变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使其自身成为掌握更多技能的高质量智能型劳动者。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2]劳动资料向节能减排、智能化、循环利用方向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如果说以手工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主要体现的是人的自然力,那么,更加智能化的以机器为主的劳动资料则体现为人的活劳动和科学知识的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劳动资料在形态、效能、性质上的根本性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非实体形态的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开始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清洁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劳动对象的选择和处理方式更加注重生态友好。自然界作为生产的劳动对象是既定的,但是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作用下,自然界进入人类生产的范围却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种类更趋多元,这使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与人的交往日益普遍,自然界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人的劳动对象。与资本生产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联系的普遍占有不同,新质生产力在劳动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优先考虑那些可再生、低环境影响的自然资源,并且注重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循环利用率。换言之,新质生产力旨在建立起一个高效、低碳、循环、和谐的生产体系,体现了人类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升华。2.重要特征相符: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特点绿色生产力是在深刻反思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态弊端中兴起的,具有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主要依靠资本的高积累和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实现生产效率提升与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了固有的局限性和负面后果,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社会不公等问题。在资源约束趋紧、劳动与资本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以及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时代背景下,以创新为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开始显现,开辟了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经济增长道路。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发展,摆脱了对传统资源和环境的过度依赖。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促进供给曲线的外移,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只看重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张,而对于产品质量和技术改造则比较容易忽视。为了实现财富最大化,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往往遵循线性非循环的生产工艺,即“原料—产品—废料”的工艺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比较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现了经济体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这种创新不仅包括以科技进步、知识更迭为典型代表的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应用,也涵盖了生产关系层面的调整,如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创新驱动发展使新质生产力同样具备了资源消耗低和污染排放少的特征。新质生产力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效利用。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3]除了科技赋能以外,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抑或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投入,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经济将劳动、土地和资本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同,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数据、知识、信息等新兴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数据驱动决策、知识共享平台、信息高效流动等方式,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得以大幅度提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单位生产的能耗和成本。正是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才使新质生产力同时具备了经济效益好的特征,实现了高效能与高质量并重的目标。3.发展路径一致:以绿色发展为重要支撑和方向引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契合之处还体现二者在路径依赖上均以绿色发展为重要支撑和方向引领。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4]新发展理念与新质生产力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发展理念指导并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又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应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之一,“绿色发展”既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理念。新质生产力以绿色发展为必要条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所带来的挑战,绿色发展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实行循环经济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系向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只有确保经济活动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进行,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书记强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5]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驱动力,绿色发展要求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推动产业技术革新,这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此意义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否则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绿色发展理念将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对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鼓励企业从源头设计、生产过程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链条创新,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的根本性转变,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绿色发展还将促进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比如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监测,以及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可持续发展项目等,这些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绿色发展内在蕴含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理念在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展现了未来生产力发展的广阔前景。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新论断,是书记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进行创新性阐释形成的重要认识成果。从这一重要论断所体现的理论创新来看,它不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并为创造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前进方向。1.为生产力概念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自然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内在构成要素和发展条件。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一直存在着“二要素说”和“三要素说”的论争。其中,最大的分歧在于劳动生产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即“劳动对象”能否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在其论著中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但从相关论述中可以发现,他们并未把自然界排除在生产力的基本范畴之外。马克思指出:“组织共同的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用自然力和许多其他的生产力。”[6]在这里,马克思将生产力划分为自然力和社会其他生产力两种类型,前者描述的是劳动在无机界中发现的生产力,如土地、水、蒸汽等,后者则体现为人类借助于劳动实践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生产能力。但无论是自然力还是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都源于自然界。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7]“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8]由此可见,从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全面规定来看,“三要素说”不可偏废,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必然包括自然要素。“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新论断凸显了生产力的提升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主张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新时代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要体现。这一原创性观点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自然力”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自然生态环境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基础地位,并强调生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这与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等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二是注重生态优先的原则,将生态化(绿色化)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质性规定,主张摒弃传统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目的不是生产本身,“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1]人类需要的产生及其满足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在此意义上,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的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为人类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进入新时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论断的提出,展现了新时代生产力趋向生态维度的历史必然性,为探索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的现实途径即发展绿色生产力提供了学理依据。2.破除了把生产力理解为单向度的人对自然的征服的传统观念,主张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托人的身体器官和使用简易工具来进行采集、渔猎等物质性生产活动,极度低下的生产能力使人类时常需要忍受饥饿、极端天气以及野兽侵袭的折磨。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和其他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表现为一种原始的“和谐共处”。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后,农业种植技术的突破与铁器的推广普及使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人类不再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种植“五谷”、果蔬及养殖家禽家畜来满足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一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顺从自然的状态,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从被动适应自然转变为主动适应自然。但由于农业生产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自然条件之上的环境依赖型经济,物质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人类仍然难以有效地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这种直接和直观的经验感受使生活于农业社会之中的人们形成了尊重自然规律、既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到了18世纪下半叶,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大生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随之发生根本性转变。掌握先进发达的生产力的人类不再是匍匐在自然脚下的可怜虫,而是趾高气扬地以自然的主人自居,自然成为被人类控制和征服的对象。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人类在依赖于自然界的同时也逐渐呈现出分裂、对抗的状态,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人与自然之间力量对比的关键性因素。“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新论断在本质上是对传统生产力观念的一种生态革新,它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重塑后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从根本上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因此,对这一重要论断所蕴含的理论创新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于生产力自身的角度,而应深入生产力的本质,看到它在本体论维度上所催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划时代变革。进一步讲,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发展观念的理性反思,更是对近代以来支撑这一发展观念的哲学基础即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机械自然观的积极扬弃。传统的生产力观念将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忽视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内蕴的生态关怀,即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力、协调力、美化力。这种对生产力概念的片面理解,使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往往只关心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财富,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节约与保护,由此造成了对自然的掠夺,曾经水乳交融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为支配与被支配的工具性关系。对此,恩格斯告诫道,人类在和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而要“学会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习常过程的干预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12]只有严格地按照自然规律来组织安排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过程,自然生态系统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新质生产力的视域下,生产力的发展既要注重对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实现对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还要体现对外部自然的尊重。相应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关系。3.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属性,明确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化跃迁目标,为开创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前进方向生产力是决定人类文明形态变迁的根本力量。一方面,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文明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实践蕴含着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与文明正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13]因而,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资料。这表明,物质生产实践是一切历史与文明形成的基本条件,没有生产活动,人类便无法生存和发展,更谈不上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力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变迁的内生动力。回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文明形态的更迭都以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为前提。比如,铁器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催生了农业文明,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出现则使人类迈向了工业文明,等等。生产力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塑造着“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14]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治、文化、精神等领域的社会关系,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转型。然而,当“旧的文明形态已经难以驾驭并容纳愈益发展的生产力和文明成果”时,[15]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便会应运而生。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变迁,而决定这一变迁过程的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总之,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人们生活和交往的物质条件,也塑造了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文明形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新论断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属性,为开创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根本动力。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16]这一论述表明,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高级阶段,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与工业文明超越自然的极限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不同,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尽管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进阶绝非易事,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17]这为我们创造生态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准确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书记进一步作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新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低碳的鲜明特质,同时也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化跃迁目标——实现生产力的绿色转型。如前所述,生产力是塑造文明的根本力量,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将在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及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现实进路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发挥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促进作用,需要在物质基础、科技支撑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1.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绿色根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治本之策。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8]不同的文明形态有不同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是其特定时期生产方式的反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最为根本的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19]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产生,也必然要求回到这一生产实践中予以解决。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一方面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在做强绿色制造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20]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社会生产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方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必须着力构建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由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生活方式的变革会反作用于生产方式而成为其演变的动力之一,假如没有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引导与支撑,生产方式的生态革新与优化就会陷入动力不足的困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市场经济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受到刺激而膨胀。受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作用,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极度盛行,过度消费和异化消费的社会现象屡见不鲜。这更加凸显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重要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广泛开展环保、节能、节水、节材、低碳、低排等主题宣传,鼓励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自觉抵制消费陋习;另一方面,要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人们养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习惯,使绿色生活方式的价值共识转化为普遍实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21]2.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明确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即“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2]这里所说的科学是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知识尚未进入生产过程时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知识已经进入生产过程而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或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的直接生产力。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机器和科学的应用展开了具体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蒸汽、机械、电、化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不仅再次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深刻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变革作用。从“科学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认识的深化。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3]为此,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24]“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25]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与公众等不同主体的协同效应。在政府层面,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既要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绿色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也要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以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绿色技术研发,还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条件。在企业层面,要强化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主动探索和开发低碳、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推广,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高校与科研院所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6]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社会组织与公众要积极支持和参与绿色技术的公众测试和反馈,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通过上述主体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加速绿色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3.全面塑造与绿色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全面塑造与绿色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关系又称之为经济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形式等。生产力与生产力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表明,生产力固然一般地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但是生产关系并不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从总体上看,历史上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它们在上升时期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都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书记强调:“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通信服务系统合同
- 环保项目联营合作协议合同
- 空场地租赁合同
- 南京汽车出租合同
- 车辆租赁合同范文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木地板工程承包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5年度木材行业产品质量认证与监督合同2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区物业管理委托代管与文化旅游服务合同3篇
-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聘用合同2025年
- 店铺转让合同2025年
- 财务人员谈心谈话(通用9篇)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语文期末测试卷(A)
- 房地产研究 -TOD站城一体化开发实践
-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
- 阿司可咖胶囊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 《机械制图》说课课件-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成都市锦江区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完整版)初中英语语法专练动名词Word版含答案
- 高二期末考试冲刺主题班会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