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核舟记》(知识梳理)作者简介【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0,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朝散文家。他一生没有做官。生活在明末阉党横行的年代,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被诬入狱。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曾改名换姓,昼行夜出,设法营救父亲。但魏大中终被魏党买通狱吏,暗害于狱中。他扶柩归乡,因父亲冤案,整天号泣,不久也悲愤而死,大约只活了三十岁。崇祯初年,皇帝下诏,旌jīng表他为孝子。文题解读本文题目有“记”字,与《桃花源记》不同: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文学常识《虞初新志》,明末清初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清初张潮编辑。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虞初新志》中的代表作:《琵琶艺人》、《义虎计》、《八大山人传》、《毛女传》、《奇女子传》、《雷州太守》、《口技》、《核舟记》等。写作背景【时代背景】明朝的时候,我国的微雕技艺已经相当高妙,如明代冯梦龙的《古今概谈》一书中“雕刻绝艺”条记载:吴仁顾四以核桃刻小船,“蓬、樯、舵、橹、纤、索莫不悉具”;上刻三人,并有各种器物及对联等。与本文记载的核舟颇为相像,同时还记载了“橄榄花篮”和其他一些微雕艺术品,可见当时微雕技艺之一斑。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清代笔记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1994年,在宁波镇海发现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明”是王叔远的简称,其方位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情况完全一致。经过专家鉴定,此枚核舟为王叔远晚年作品。【关于苏轼游赤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文中名句。字音字形器皿(mǐn)罔不因势象形(wǎng)八分有奇(jī)箬篷(ruò)石青糁之(sǎn)峨冠(éguān)多髯(rán)衣褶(zhě)矫首(jiǎo)诎右臂(qū)椎髻(chuíjì)壬戌(xū)篆章(zhuàn)修狭(xiá)朗读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句子翻译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ɡ)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以:用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为:做。这里指雕刻。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木:树木。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拟。具:具有。情态:神情姿态。译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2.尝贻(yí)余核舟一【倒装句】,盖大苏泛赤壁云【判断句】。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贻:赠。今义:贻误,贻害盖大苏泛赤壁云: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云:句末语气词。盖: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大概是”。尝贻(yí)余核舟一【倒装句】定语后置,尝贻余一核舟译文: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景)。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有奇:有余,多一点。奇:零数、余数。“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可:大约。今义:可以。许:表示约数。今义:答应或表猜测。译文: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4.中轩敞(chǎnɡ)者为舱【判断句】,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轩敞:高起而宽敞。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名作状语。开:开设。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小窗,左边右边各有四扇,共计八扇。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启:打开。而:表顺承。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焉:句末语气词。闭:关闭。之:代词,它,指窗户。则:就。石青:名作状语,用石青。徐:慢慢的。兴:起石青糁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糁:用颜料等涂上,动,涂染。之:代词,它,指所刻字的凹处。译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6.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峨冠:高高的帽子,这里是名作动,戴着高高的帽子。峨,高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多髯:名作动,长着很多的胡须。而:表并列。居:位居。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的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黄鲁直位于左边。7.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阅:看。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卷端:手卷的右端。下文“卷末”,指手卷的左端。抚:轻按。卷末:手卷的左端。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如:好像。语:说话。译文: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好像在说什么似的。8.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xī)相比者【定后】,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省】现:露出。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指东坡的左膝和鲁直的右膝。比:靠近。。今义:比较,对比。其:他们的各隐卷(于)底衣褶中: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其两膝(xī)相比者【定后】其相比两膝者译文: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9.佛印绝类弥勒,袒(tǎn)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绝:极,非常。类:像。弥勒,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怀,笑容满面。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不属:不相类似。译文: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两个人不相类似。10.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yǐ)之——珠可历历数也。诎:弯曲。支:支撑。而(待定):表顺承或并列。念珠: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倚:靠。之:代词,它,指左膝。可历历数: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历历:分明的样子。译文: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11.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chuí)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zhǐ),若啸呼状。楫:船桨。舟子:撑船的人。椎髻:形状像椎的发髻,这里名作动,梳着椎形发髻。椎:敲击的器具,一端较大或呈球形。衡:同“横”。攀:扳着。状:样子、形状。译文:舟尾横放着一只船桨。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12.居左者右手执(zhí)蒲(pú)葵(kuí)扇,左手抚(fǔ)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执:拿。其:那。视端容寂: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若听茶声然: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若……然:好像……的样子。译文:位于左边的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摸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省+倒】,文曰“天启壬(rén)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fǔ)刻”,细若蚊(wén)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其:那。船背稍夷:船的顶部较平。船背:船顶。夷:平则:就。题:写、刻。其:代词,指船的背面。甫:男子美称钩画:笔画了了:清楚明白。墨:黑。则题名其上【省+倒】:则(于)其上题名译文: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上作者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14.又用篆(zhuàn)章一【定后】,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篆章:篆字图章。又用篆(zhuàn)章一【定后】又用一篆章曰:是。丹:朱红。译文:还刻着一方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色的。15.通计一舟,为人五【定后】;为窗八【定后】;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通:总。为:刻。并:和。有:同“又”。为人五【定后】为窗八【定后】译文: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户;刻了竹蓬、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字,刻的字共三十四个。1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xiá)者为之。【定后】嘻,技亦灵怪矣哉!而:表转折,但是。其:它的。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盈:满。盖:句首语气词。简:挑选修狭:长而窄。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盖简桃核修狭(xiá)者为之。【定后】盖简修狭核桃者为之译文: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神奇啊!【译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能够在直径一寸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在赤壁之下游览的情景。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工。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摸茶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书的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总计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啊!文章主旨全篇仅400余字,却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把上面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使人一目了然。不仅完美地再现了“核舟”的形象,而且有力地表现出雕刻家王叔远的聪明才智,绝妙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及其作品的赞美之情,足见文章结构的严谨、精巧和语言的准确、精练,不愧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写作特色1.本文的语言极为精练优美。①“皆若空游无所依”,从字面上看并未提及水,但让人能充分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纯净。②运用巧妙的比喻。如近岸卷石种种形态的比喻和潭上溪流“斗折蛇行”的比喻,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读来如在眼前。③文章的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极有韵味。④在写景过程中,作者又巧妙含蓄地暗寓着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2.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的微妙变化,或暂时的喜,或喜后的忧,都是与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联系在一起的。重点提示1.核舟的主题是什么?“盖大苏泛赤壁云”。2.“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3.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文中的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文中的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从侧面强调王叔远技艺高超。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主要说明了什么?意在突出什么?主要说明了核舟的小,意在突出王叔远的技艺高超。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有何作用?点明窗子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6.王叔远雕刻的特点是什么?——因势象形,各具情态。7.你认为全文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总8.找出文中概括中心的词句?说说作用?奇巧嘻,技亦灵怪矣哉!赞扬雕刻家的高超技艺。9.课文如何具体说明核舟奇巧的?体积微小:长八分有奇,高二黍许雕刻精细:箬篷;八扇小窗开关;雕栏;对联;多髯;珠历历数;背面题字人物各具情态:(1)苏、黄–神情专注、豁达(2)佛印—放浪形骸(3)舟子—悠闲,专注物件繁多: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10.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什么?(1)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2)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关闭,从这里说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3)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中间部分雕刻有苏轼的诗句,从这里说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11.第三段对人物造型运用了外貌描写以及神态描写,印证了第一段的哪句话?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12.“舟尾横卧一楫”起何作用?暗示了什么?照应“泛”字,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13.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位舟子的动作、神情?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14.为什么略写船背?因为船背是雕刻品的附属部分,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明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15.作者在末段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突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且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16.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括全文,照应开头。突出了核舟之小和雕刻技艺的高超。17.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所刻事物情态毕备。18.作者是如何介绍的这三个人物的?——从三人的姿态、神情各自的特点来介绍的。先交代三人所处的位置,然后逐一写他们的动作、衣着、体貌、神情。19.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文言文中往往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往往都在名词后面,现代文的数词则习惯于放在名词前。20.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2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晶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重点积累(一)通假字衡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二)古今异义字:(1)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余数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2)望雕栏相望焉古义:对着今义:向远处看(3)比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4)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竟然今义: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三)词类活用:(1)箬篷箬篷覆之 名词作状语,用箬蓬(2)峨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3)石青石青糁之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4)椎髻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形状像棰的发髻(四)一词多义:(1)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妙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名词,零数、余数(2)可①高可二泰许副词,大约 ②珠可历历数也助动词,可以(3)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事物的一头②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4)为①为宫室、器皿、人物动词,做。这里指雕刻②中轩敞者为舱动词,表判断,是(5)云①盖大苏泛赤壁云句末语气词,无实义 ②云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动词,说(6)有①明有奇巧人有,与“无”相对②为字共三十有四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五)词语注释:(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3)为:做。这里指雕刻。(4)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5)木:树木。(6)罔不因势象形: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拟。(7)贻:赠。(8)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大苏,即苏轼,后人习惯于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赤壁,苏轼游的赤壁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东汉赤壁之战的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嘉鱼东北。云,句末语气词。(9)有奇:有余,多一点儿。奇,零数、余:数。(10)高可二黍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一说,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这里的“二黍许”即二分左右。(11)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12)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13)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1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里的句子。徐,慢慢地。兴,起。(15)石青糁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糁,用颜料等涂上。(16)峨冠:高高的帽子。峨,高。(17)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18)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19)卷端:指手卷的右端。下文“卷末”,指手卷的左端。(20)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语,说话。(21)其两膝相比者:他们的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 酒店管理周实习报告模板集合8篇
- 给妈妈的一份信作文题目一等奖10篇
- 元旦节活动方案15篇
- 综合管理部月度工作交流会
- 黑龙江双鸭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甲氨蝶呤用药护理
- 项目实施、培训、售后方案
- 2024年工程机械部件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专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含答案
- 浙江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标准over
- 医务科工作计划
- 贵州民族建筑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贵州民族大学
- 汉庭酒店经营模式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概述
- MOOC 外科护理学-中山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招聘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2023
-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新版规则
- 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2011年)
- 人教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26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