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9月)A卷(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人教版)地理试题(A)(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第一章、第二章第1、2节。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们用歌曲《我爱你中国》来表达爱国之情。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读“中国的行政区划及邻国围”,完成1-2小题。1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东半球,与蒙古隔海相望 B.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在低纬度C.我国东临太平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2.春节期间,当海南春意盎然时,“北国”仍白雪飘飘。该现象说明我国()A.南北跨纬度大 B.东西跨经度大 C.我国国土辽阔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3.目前,我国共有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 )A.23个 B.5个 C.34个 D.4个4.读图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省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B.②省的简称是鲁C.③是我国的临海南海 D.④是陆上邻国蒙古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了未来,奥运健儿在河北冰雪场地苦练本领。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5.如果你到河北参加冰雪训练,应寻找下面省级单位中的( )A. B. C. D.6.河北省的行政中心是( )A.西安 B.南宁 C.石家庄 D.南昌2021年5月14日,河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发布。下图为河南省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7-8小题。7.河南省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少儿人口比重下降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不变28.针对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企业就业岗位 B.发展普惠托育服务C.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D.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即当比值小于50%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多,可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读“抚养比测算与人口机会窗口表”,完成下面9-10小题。9.下列关于“抚养比测算与人口机会窗口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5年至2050年,老年抚养比呈下降态势B.1995年至2050年,少儿抚养比呈下降态势C.1995年至2030年,少儿抚养比呈下降态势D.1995年至2030年,老年抚养比呈下降态势10.2030年后,我国总抚养比将超过50%,这对产生我国的影响是( )A.消费市场更加广阔 B.劳动人口数量增加C.医疗卫生需求减少 D.老年人口比重加大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311.图中剪纸中的居民应该是(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苗族 D.朝鲜族12.图中居民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柴达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关中盆地吉木乃位于阿勒泰地区西南部,辖7个乡(镇),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该地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聚居,在语言和文化习俗上与哈俄蒙三国相近。图1为吉木乃位置示意图,图2为吉木乃民族构成。读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13.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来看,吉木乃属于( )A.省级 B.县级 C.乡级 D.地级14.我国的陆上邻国甲是( )A.俄罗斯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15.下列关于吉木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②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③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哈萨克族 ④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民族大团结》的邮票。下图示意《民族大团结》四枚邮票,读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16.汉族及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大团结》中都有一枚相对应的邮票。这套邮票一共有( )A.23枚 B.34枚 C.55枚 D.56枚417.图示四枚邮票中,与内蒙古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相对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8.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A.汉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B.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C.少数民族都分布在自治区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读“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19-21小题。19.读图,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A.浙、内蒙古、黑 B.赣、渝、青C.湘、沪、浙 D.藏、粤、皖20.读图,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风能资源缺乏区的是( )A.青藏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21.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风电产业的优势不包括( )A.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B.地广人稀,地价较低廉C.科技先进,技术力量强大 D.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读以下两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22.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C.高低相间 D.西高东低,匀速下降52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地形多种多样,丘陵面积广大 D.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4.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有利条件 B.为交通运输提供有利条件C.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D.使我国旅游资源匮乏全长2700多千米的京新(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G7)穿越了多种自然风光,有“最美高速公路”之称。下图为G7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5-27小题。25.关于“最美高速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中途经过宁夏自治区C.沿途地区人口稠密 D.可能会看到蒙古包26.G7全线经过的省区中,路线最长的省区是( )A.冀 B.新 C.甘 D.内蒙古27.G7全线经过的气候区是( )A.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和广州四城市气温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28-30小题。28.以上四城市,从南到北排列正确的是( )A.广州、上海、哈尔滨、北京 B.哈尔滨、上海、北京、广州C.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D.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629.从四城市气温曲线图可以看出,我国气温的特点是( )A.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B.冬季南北温差较小C.南方气温年较差大 D.北方气温年较差小3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A.暖温带和中温带 B.热带和亚热带C.亚热带和暖温带 D.中温带和寒温带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1)①是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全称),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2)④是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__(填全称)。(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__________、__________、台。(填简称)(4)我国的内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5)我国邻国众多,图中⑤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__________,⑥是人口仅次于我国的__________,⑦是隔海相望的__________。7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甲中,我国东部的面积比例比西部地区____,人口比例却比西部____。(2)读图乙,河南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3)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____——____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4)试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____(2分)(5)现阶段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2分)(6)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33.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势总特征是_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在地势的阶梯交界处,存在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_资源。(2)图中第一阶梯的地形区a是______高原,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什么______。(2分)(3)处于第二阶梯的地形区b是______高原,是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位于第二与第三阶梯交界处的山脉d是__________。(4)受地势的影响,有利于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富的______,利于农业生产;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多为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834.读“我国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是______、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右图中甲、乙两地都位于______(季风或非季风)区内。该区域降水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