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课堂实录-1_第1页
22《手指》课堂实录-1_第2页
22《手指》课堂实录-1_第3页
22《手指》课堂实录-1_第4页
22《手指》课堂实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手指》课堂实录《手指》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5根手指各自的姿态、作用及性格。(重点)

2、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明白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难点)

3、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应该几天前就知道我们上哪一篇文章?

全班:《手指》。

师:没错,丰子恺的《手指》。我们每个人都有五个手指,对吧?然后,你读完文章,马上就会发现丰子恺真的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写过去了,是这样吗?

全班:是。

师:来,我们来看一下。这是文章的第二段,写的是哪一个手指?

全班:大拇指。

师:哎,你把大拇指伸出来看一看,点赞,对吧?没问题,这确实是大拇指。然后我们来看文章的第三段,哪个手指?

全班:食指。

师:文章第四段。

全班:中指。

师:请把中指也伸出来。我认识啊,你怎么一伸手三个手指?生活当中要轻易的伸手指,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伸手指是挑衅、骂人的一个意思。好,我们继续往下,文章稍有变化,出现两个手指,哪两个?

全班:无名指、小指。

师:所以丰子恺写手指,他就是按顺序一个一个写过去的,对吧?蒋老师布置的那个预习作业,我看你们都做的很认真。就是这四段话,这四段写手指的话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关键词,我再强调一遍,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接下来,现在很方便了,三人一组,拿着你的作业去讨论。如果大家不认可,该删的删,该补的补,清楚没有?拿着作业去讨论。

(小组讨论)

师:好,暂停一会儿。好,下来我们递话筒,我倾听。一个人说完了,其他人可以补充,谁先来说?那你先说吧。

生:经过我们的讨论,我发现这几个描写手指的自然段都是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

师:他说,这几个自然段很喜欢用修辞手法。哪一个修辞方法特别突出?

生:我认为,有一个是排比,还有一个就是比喻。

师:我发现啊,他这张作业单等于没有用。他第一句就清清楚楚的写着,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你为什么拟人不说啊?别紧张啊。好,我概括一下,他说这四段话都喜欢用拟人修辞方法,对吗?还有补充吗?

生:我还发现在写大拇指和食指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好,修辞手法,我们暂停一个段落,我听明白了。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共同点?

生:他们都是中心句构段的。

师:也就是文章的第一个句子鲜明的提示我们写什么内容,对吧。它不算是中心句,但我听明白了。

生:还有每一段都用了大量的短句子。

师:哦,这篇文章喜欢用短句。蒋老师,顺便说一说,现代作家都喜欢用短句。因为他的文言文读的比较多,古代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比较深,所以喜欢用短句。三个了,还有什么?

生:还有很多的举例子。

师:好,这四段话里边,丰子恺在写某一方面内容的时候,大量的例子。4点了,还有没有?

生:他们都先写外貌再写的作用。

师:你看啊,他的概括。他说这四段话结构上很相似,先写外貌再写作用。但是如果你这篇文章仔细读了外貌这个词,你会用另外一个词来替代,哪一个词?

生:外形。

师:不对。如果你关注文章的首尾两段。

生:我觉得应该是姿态。

师:是相近的。但是丰子恺在这篇文章里面反复用哪一个词?姿态。如果我没听错,5点了,还有没有补充?

生:这里面出现了很多对比的手法。

师:也用到了对比,但是不是每一段都用的对比。所以,对比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共同点。

生:课文中的句子字数相对,读起来十分顺口。

师:丰子恺的文章是有特点的。好,蒋老师要稍作总结了。重要的发现我要写到黑板上,请你们等待。我发现这个粉笔质量很差,所以我得慢慢写,稍用力就断掉。(师板书)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这四段话都先写姿态再写性格,是吧?好,既然是共同点,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我们先来看第二段。第二段丰子恺写大拇指是先写姿态,再写谢性格的吗?就是这样,我也不请你们划了。因为对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分开来应该是容易的。来,你们来读前面的姿态的句子。

全班:大拇指在五指中,形态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关节。

师:接下来自己读这一段话的性格的部分,自己发出声音。

(生自由读)

师:好,读过之后就确认了,这一段确实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的。第三段是不是这样呢?也是如此。姿态部分我们一起读。

全班: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师:我来读性格。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果真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不厌其烦。我们来看第四段,是不是也是这样。好,同桌分分工。这一列,可能前后,一个人读姿态,一个人读性格。

(生合作读)

师:好,来,我们来看最后的无名指和小指。仔细读的话,你会发现,依然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诶,姿态。我们来读读。

全班: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师:后面部分的句子,就是写性格的,对吧?好,在你的预习作业当中,这一条写出来:这四段话都先写姿态,再写性格,结构很相似。这一条写出来的,请举手。真好,让我深情的望望你们。这是典型的相似点,对吧?正因为丰子恺是这样写的,所以大胆的假设,这篇文章开头结尾没有了,我们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请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生:五指的各个特点。

师:如果用上关键词啊,就更具体的写了什么?什么方面的特点?

生:写了五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师:听明白了吧。你看啊,这个特点太含糊,是他姿态上,性格上特点。他呢特别聪明,也不是他概括出来的。他说的那句话哪里有?

全班:书上。

师:所以呢,这篇文章条理非常清楚。来,第一段我们要一起读一读。我们每个人,预备起。

(全班读)

师:丰子恺不是乱写的,他这里这样讲,后面的文章当中真的都写了他们的姿态和性格。开头还不算,我们来看结尾。手上的五指,齐。

(全班读)

师:所以这篇文章是什么结构?

全班:总分总结构。

师:条理清楚,请允许我记一下。(师板书)其实原来很长,不是这个样子。编书的老师呢,觉得是我们小朋友应该学一些条理清楚的文章,所以开头和结尾是编者加上去。中间部分基本上是丰子凯自己写的。但不管怎么样,中间部分也提示我们丰子恺这篇文章条理非常清楚。因为他先写姿态,再写性格,继续往下。刚才有人说这篇文章很喜欢用修辞方法,用的最多的是哪一个?拟人和排比,对不对?好。诶,我要问一下姿态和性格,写哪个方面用拟人用的最多?性格拟人用得最多吗?姿态。不相信,我把姿态的句子全部放在一起。

师:这些句子都是写他姿态的,对不对?现在请大家浏览这个屏幕,浏览这四段话,浏览这四段写姿态的句子。你觉得,里边哪些词语一般是形容人的?因为平时形容人,现在丰子凯竟然用他来形容拇指、食指、手指,所以你们认为他用了拟人。

生:我觉得,大拇指那上面比人家。大拇指不是手指啊,他为什么要比人家少一个关节呢?我就很好奇了。

师:这个引起来的好奇,但是蒋老师问的直接。哪些词语平时是形容人的什么?

生:有身体,头,还有人家。

师:嗯,这一些部位是形容人的。

生:还有食指的那个“窈窕”这个词一般是形容女子的。

师:好,他找到一个词,而且是形容词。“窈窕"一般是形容人的。这样的形容词还有没有?

生:写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

师:秀丽这个词是形容人的。

生:他说了,相貌最堂皇。

师:那个就是堂皇,也是形容人的,还有吗?

生:个子最高,这个也是形容人的。

师:高,矮而胖都是形容人的。我们之所以认为他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因为这些词平时我们都感觉他是形容人的。这些词是我们在读一读。(看板书)

全班:身体矮胖,头大而肥,窈窕堂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师:其中有些词,我们还不太明白,比方说窈窕。刚才,有一个同学已经主动说的,平时形容女子的对不对?还真的是这样。我找了三句,我们分别来读读。然后请人概括,在阅读当中提炼概括,窈窕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全班:女子身段窈窕,拂袖间千娇百态。

师:果真是形容女子。第二句,读。

全班:只有裙子才能真正体现她们的窈窕身材和温柔似水的性格。

师:果真是形容女子的。最后一句,大家都听说过,预备,齐。

全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师: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君子,君子就应该追求这样的女子,大概是这个意思。请问,你觉得窈窕是什么意思。

生:“窈窕”形容比喻柔软的腰肢。

师:就专门形容腰肢的。窈窕,一般用了形容,就不要用比喻了,又绕了个弯儿。

生:我觉得第五段描写无名指和小指它们体态秀丽,也可以用来解释“窈窕"的意思。

师:哦,“窈窕”的人,一般是体态比较秀丽,不是那种粗壮的,魁梧的,对不对?还有吗?身段窈窕。

生:好像身段窈窕的意思,就是说身段非常的精巧。

师:精巧?嗯,一般都是苗条。有苗条这个词你听说过吗?听说过啊。但是你看这句啊,窈窕淑女,你们从直觉上看啊,他只是形容身材吗?你再看看大致,还有什么意思在里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追求什么样的意思?

生:这个“窈窕"不只是形容身材,还是形容性格,就是性格比较温柔的那种女子。

师:贤淑的,温柔的,大概已经明白了。但是现在人,大部分把“窈窕”是理解成身材苗条,现在明白了。还有一个词,也有点难的,堂皇。我也不请你们用语言来解释。(出示图片)

师:这两个人,你觉得哪一个跟“堂皇”有点接近?

全班:第一个。

师:第二个,你们都不选是吧?第二个,如果用个词来形容的话,你们会用什么词?

生:身体矮而胖。

师:直接用上去了。

生: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

师:我不是啊,为大拇指选择了一个形象代言人。

生:年迈。

师:年迈,年纪有点大,头发没了,是吧。我以为你们要说什么,猥琐啊,好吧。相对应的,上面这个男子就显得比较堂皇,绅士,魁梧,对吧?那什么意思?那你看,我们之所以概括出来。丰子恺还使用拟人,确实把很多本来形容人的词语,现在来形容什么?手指。他运用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把手指这个字去掉,把它想象成五个手指,是五个兄弟,我们都觉得是通的,好像一点都不违和。不相信,我们试着读读看。哪位读第一句?老大,你来读。

生:老大在五人中,形态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师:除了最后半句,前面我们感觉非常顺畅,对吧?毫无违和。第二句,谁来读读看?

生:常与老大合作的是老二。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人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师:看,多多的自然,我们就觉得他在形容人。我们读最后一句,老四和老五,预备,齐。

全班:老四和老五,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师:好,我们不断地读,就会发现这个丰子凯真的用拟人这种修辞方法来写手指的,对不对?那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更好吗?

生:我们先看看他的结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也就是说五根手指要团结的把他们写成兄弟,也就是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意思。

师:好的,他联系结尾。但是蒋老师问的是,我们都说要用修辞方法,修辞方法。但是,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拟人这样的修辞方法更好吗?比方说,我们同样介绍五指,哪一类文章介绍五指不会这样介绍。

生:我觉得可能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比方说我们百度百科去查一下什么是大拇指,他可能怎么写呢?比方说,我们去百度百科去搜中指,中指会怎么形容呢如果你们不敢,我可以出示。来,给你选一个形容一下。

生:鄙视。

师:什么叫鄙视就是中指的那个象征意义,是吧?我说怎么形容?好,现在我们对比起来。注意哦,得出一个答案。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是很容易的,但是感受拟人的修辞方法,到底会产生什么效果,其实蛮难的。男生从这一边,大拇指,预备,齐。

男生:大拇指粗短,只有一个关节。

师:说明文,知识性文章会这样写,女生读。

女生: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师:不一样,比方说,在百度百科里面会这样写食指,男生读。

男生:食指在五指中最容易伸直,端正修长。

师:但是,丰子恺在这篇文章里是这样写的,女生读。

女生: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师:在知识性的文章当中这样写中指,男生读。

男生:中指处于五指的中间,五指中最长,成年人可达10-15厘米,端正、饱满、有力。

师:丰子恺是这样写的,女生读。

女生: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师:在知识性文章当中,有人可能这样写,男生读。

男生:无名指和小指瘦而直,小指是尾端最细小的一根手指。

师:丰子恺这样写,读。

女生: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师:不是写文章一定要用修辞方法的,但是用上拟人的修辞方法,效果确实是不一样的。在文学创作当中,在散文的写作当中,很多人喜欢用这样的写法。请问,用拟人修辞方法来写,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效果?你反复比较读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找到了一种描写更加具体,仿佛让那些手指像人一样出现在眼前。

师:描写具体,前半段我还可以写长一点,也可以具体。但是,重要的是他后半句话,让人感觉一个人在在面前,对吧?那达到什么效果呢?读起来?

生:更加形象生动,身临其境。

师:很形象,很生动,这两个是很恰当的。还有吗?

生:我感觉读起来非常的活泼。

师:很活泼,非常的有趣,对不对?好,我记一下。所以,丰子恺喜欢用拟人。因为,这样写的时候生动,刚才有人说了。还有一个人说,活泼,然后形容的词是有趣。(师板书)

师:注意,这几点都是你们自己得出的,对不对?我们继续。蒋老师记忆力目前还行,除了喜用拟人,你们刚才还说喜排比。有的说,喜欢用例子,对不对?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儿。请问,丰子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写哪一方面特别喜欢举例子?一起说,哪方面啊?

全班:性格。

师:丰子恺没有直接说,性格到底是什么。他是举了一件一件的例子,让你自己去概括。好,把第二张阅读再拿出来。我们发现,除了中指,其他手指真的做了很多事。蒋老师有一些已经帮你理出来,只剩下没几个让你再去填写。好,自己把它填写完整,对照书。

(生完成阅读单,师巡视)

师:提炼信息能力快的同学已经填完了,大部分还剩两个。好,大部分填完了吧。在蒋老师的引导之下,我们再一次确认了,他在写性格的时候真的是这样,大量的在举例子,对不对?所以让我们感觉他用了排比。那我们来看看,就是看一看这些手指所做的事儿,我们能不能够推理出他们的性格。应该可以,不相信我们读读看。看看大拇指做了一些什么活,扶琴声,预备起。

全班:扶琴身,抵水柱,按血流,顶重物,翻书页,揿电铃。

师:跟我读,揿电铃。

全班:揿电铃。

师:按血流。

全班:按血流。

师:好,你觉得大拇指干的活,是什么活?

生:我觉得是需要非常吃力的,是吃力不讨好的。

师:是累活,还不讨好。他干的什么活?

生:我觉得,大拇指干的是粗活。

师:粗活,累活。

生:苦力活。

师:苦力活。

生:脏活。

师:我们先概括,你看看丰子恺说大拇指干的是这些活,让我们自己去概括他的性格。我们来看食指干的什么活,活也不少。推笔杆,预备起。

全班:推笔杆,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

师:干的活也不少,但是他干的是什么活?

生:我觉得他干的可能是杂活。

师:多嘛,杂活,我看大拇指也挺杂的。

生:干的是一些复杂的活。

师:比较复杂的活,技术要求比较高。

生:干的是细活。

师:细活,这个词概括得很好。

生:我认为他干的是一些比较冒险的活。

师:如果读过整段你就知道,是冒险的活,危险的活,容易压伤,碰伤,咬伤。

生:我觉得他干的是手艺活。

师:手艺活,要去练的,要去学的,对吧?好,你能从这些活当中,推出他什么性格吗?好,中指就不说了,活基本不干了,生活当中这样的人最多。来,无名指,小指,研脂粉,蘸药末,预备起。

全班: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作兰花,掏耳朵,抹鼻涕。

师:他干的什么活?

生:大体是一些享乐的活,有些也是脏活。

师:享乐的活。你说,脏活主要是抹鼻涕,对吧?但是,这个活他可能挺享受的。

生:就是说无名指和小指,他们做的应该是非常细小的活。

师:不值一提的细小的活。

生:一些边角料似的。

师:你看这个词儿,边角料的活。所以,我们不看整篇文章,只是这样列举他们干的活,就能够大致推测出他们的性格,对吧。谁来选一个或者两个,说说看性格。

生:我觉得大拇指是吃苦耐劳的。

师:这个词我们经常用,吃苦耐劳。

生:我觉得无名指和小指是能力微弱的。

师:能力微弱,只能干这些边角料的活。

生:大拇指也是憨厚老实的。

师:憨厚老实,任劳任怨。

生:食指是比较冒险的。

师:哎呦,爱冒险,有的人天生就是这个样子。

生:食指按文中说就是机敏的。

师:机敏的,是吧?啊,这个机敏要加个引号。像这样一般不干活就在后面,我们怎么形容他们?

生:中指是好吃懒做的。

师:好吃懒做,贪图安逸,对吧?好,不说了,我们大致能够感受到他们这些性格。你看我们的班就很好,标准单出现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抄。真抄啊,那就抄吧。(生做笔记)

师:好,这个PPT提供给你们。而且,你们语文老师的教参里面,这个答案都有,可以再抄。蒋老师时间有限,我再带你们精读其中的一段,好不好?除了举例子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性格,丰子恺还要在具体写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奥秘。来,我们现在来看这句,但在五指中,预备起。

全班: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

师:这一段话里面最巧妙的是例如。你说他最肯吃苦,我们都不知道。于是我们就希望作者举一个例子,一个例子让我们感受到他确实肯吃苦。但是,丰子恺他又举了一个,谁把整段来说阅一读?这位女生,请你来读,好吗?

生: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

师:你看他读了几个例子?两个,是不是感觉这大拇指更辛苦一点了。好,但是,丰子恺还没有停。请一位同学读整段。

生: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

师:你听到几个例子?

生:三个。

师:已经三个了,是不是感觉大拇指更辛苦一点了。谁来读整段?

生: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师:你见到几个例子?是不是更辛苦了?

生:是。

师:你看,这就是写的效果。但是丰子恺还是没有停下来,继续往下写,第五个,第六个。是不是知道丰子恺为什么要举那么多例子。因为例子举的多,就让我们感受到他非常辛苦。但是我们再仔细,除了这些例子。你还从那些语句当中,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

生:就比如说是水要喷出来了,叫他死力抵住。

师:他关注一个词,哪个词?死力,类似于这样的词难道只有一个吗?

生:死力的死。

师:哎呀,我的表达能力太差了。我问的是类似于,像死力这样的词,只有一个吗?那还有哪里啊?

生:拼命和用劲。

师:你看看,除了死力,他用了拼命,还用了用劲,说明他干的活太多、太累、太脏。好,还有什么细节让我们感觉到他不辞劳累,任劳任怨呢?

生:我觉得每句前面都有一个叫他,就是说他从来不推辞,就是任劳任怨,被别人给使唤的。

师:你看看,他关注的哪一个词?叫他,数数看,叫他这个词又出现了几次?

全班:5次。

师:所以,这两位同学真要表扬你。表扬的方式蒋老师比较特别,准备好的PPT。

师:你看看,我排列方式都不一样。叫他,叫他,叫他,叫他,叫他,叫他。我们一起来读读,强调这个叫他。待会儿读完之后,我问问你们什么感受啊?拉胡琴,预备起。

(全班朗读)

师:什么感觉?

生:在这里,作者用了很多短句子,更凸显了大拇指的快节奏生活。同时也表现了,大拇指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师:快节奏的生活。我们问的是这么多叫他有什么感受,也挺好的。叫他叫他,叫得太快了。

生:我就感觉大拇指,他就是马不停蹄,生活非常忙碌,然后都没有一口喘气的时间。

师:马不停蹄,没有喘气的机会。刚刚有人叫他,刚刚干完,又有人叫他。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我感觉他是能叫了他那么多次,他都没说,不行,我干的太多了,我不要做这些事了。我感觉他任劳任怨,老实很干。

师:刚才有一个同学说这三个词,这么多人叫他,这么频繁地叫他,让他干的活可不轻松的,不是抹鼻涕,对吧?我们读读这三句看,水要喷出来,预备起。

全班: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师:是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抵住。所以丰子恺用了拟人,用了例子,用了很多其他的,包括对比这样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手指的性格。其他几个段落,再请语文老师带你们仔细体会体会。所以看黑板。

师:这篇文章条理清楚,先写姿态,再写性格,总分总结构,主题明确。其次,这篇文章写的真有意思,生动有趣,因为丰子恺喜用拟人,爱举例子,用词精准,对吧?但是我们这个单元的篇章页有这么一句话,风趣和幽默,预备起。

全班: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师:风趣和幽默,你大概也该明白了。他说是智慧的闪现,你理解吗?。拟人,你的文章里出现过吗?估计也出现过。比喻,这种修辞方法你用过吗?你也用过,太阳像个大火球。用排比、比喻、拟人,你会吗?这篇文章是吗?

生:可我认为他这些修辞手法是非常恰当,不像有些人乱用这个修辞手法。然后我就这样觉得这个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师:同样用修辞方法,丰子恺用的恰当,用的新鲜,对吧?

生:丰子恺的作文手法恰到好处,不像别的人一样,随便,就是想为作文体现一点风采。

师:不是为了修辞而修辞,这个修辞跟文章完美融合在一起。

生:就是要要通俗易懂,所以他的加上这些修辞手法。

师:他用的修辞也不那么生僻,诘屈聱牙,让人看不懂,反而让人通俗易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