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龙沙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铸“釜”时的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固结成形。下列古诗中描述有关现象的形成过程与此相同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 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2.(2023秋•铜陵期末)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冰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冰雪消融与该过程相同3.(2024•益阳开学)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温度的准确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列有关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可以将玻璃管的内径变粗 B.图中,为防止温度计被胀破,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后,要立刻读数 C.图中,体温计使用之前必须要用沸水消毒 D.图中,炼铁时温度非常高,常规温度计的玻璃外壳会熔化,可以选择热电偶温度计4.(2024•沙坪坝区校级三模)中华大地,美不胜收,图中的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阿勒泰雾凇 B.小东江水雾 C.壶口冰瀑布 D.松花江冰花5.(2024•琅琊区校级二模)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某校组织八年级同学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如图所示。植树时要将树苗的部分或全部枝叶剪去,从而提高成活率。关于此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降低液体温度,加快树苗水分汽化 B.减慢空气流速,加快树苗水分液化 C.减小蒸发面积,减慢树苗水分蒸发 D.便于吸收热量,减慢树苗水分升华6.(2024•白塔区校级二模)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7.(2024•新荣区三模)如图所示是小晋一家周末聚餐时点的一道菜,它下方的盘中放有干冰,服务员洒上少量的水后,菜的周围立刻雾气弥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雾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C.雾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D.雾气形成时需要吸热8.(2024•黄埔区模拟)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B物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A可以通过吸热变为物态B B.物态A变为物态B是凝华 C.物态A变为物态C内能减小 D.物态B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9.(2024•顺河区校级开学)下列图像中,反映晶体熔化过程的图像是()A. B. C. D.10.(2024•凉州区校级一模)如图为某物质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80℃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需要吸热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物态变化(1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龙沙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为《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铸“釜”时的场景,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固结成形。下列古诗中描述有关现象的形成过程与此相同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 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考点】凝固的概念及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凝固是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解答】解:匠人将铁水倒入“范”(模具)中固结成形,属于凝固现象。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C.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正确;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变化规律,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现象。2.(2023秋•铜陵期末)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冰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冰雪消融与该过程相同【考点】三态六变化三吸热三放热.【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在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和凝华需要放热,结合图中甲、乙、丙之间的吸放热情况分析出各个物质的物态。【解答】解:由图知,丙放热变化成甲,甲放热变化成乙,而乙吸热直接变化成丙,则丙为气态,甲为液态,乙为固态,则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如:冰的形成;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如: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樟脑丸变小等;丙到甲是液化过程,如:“白气”的形成,露水的形成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6种物体变化的吸放热特点,根据图中甲、乙、丙之间的吸放热情况分析出甲、乙、丙各自的物态是解题的关键。3.(2024•益阳开学)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温度的准确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列有关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可以将玻璃管的内径变粗 B.图中,为防止温度计被胀破,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后,要立刻读数 C.图中,体温计使用之前必须要用沸水消毒 D.图中,炼铁时温度非常高,常规温度计的玻璃外壳会熔化,可以选择热电偶温度计【考点】示数稳定后读数;体温计的量程;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注意:(1)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不能用温度计测量超过其量程的温度;(2)玻璃泡要完全浸入液体中,但是不能接触到容器;(3)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仍要完全浸在液体中;(4)视线要与液柱表面相平,若俯视则示数偏大,若仰视则示数偏小。【解答】解:A、实验中,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玻璃瓶内液体体积的变化,玻璃管越细,实验现象越明显,故A错误;B、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后,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35℃至42℃,沸水的温度通常在100℃左右,用沸水消毒会损坏体温计,故C错误;D、热电偶温度计利用热电效应原理,‌通过测量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电势差来测定温度,‌具有较高的温度测量范围和稳定性,‌适合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温度计是初中阶段常使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有关它的使用方法也是各地中考中的常见考点,大家要熟练掌握。4.(2024•沙坪坝区校级三模)中华大地,美不胜收,图中的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阿勒泰雾凇 B.小东江水雾 C.壶口冰瀑布 D.松花江冰花【考点】液化的概念及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化成液态,液化要放热。【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小东江水雾是江面上的水蒸气在遇冷时,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这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壶口冰瀑布是水流在低温下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形成的瀑布,这是凝固现象,不是液化,故C错误;D、松花江冰花同样是水在低温下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这也是凝固现象,不是液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5.(2024•琅琊区校级二模)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某校组织八年级同学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如图所示。植树时要将树苗的部分或全部枝叶剪去,从而提高成活率。关于此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降低液体温度,加快树苗水分汽化 B.减慢空气流速,加快树苗水分液化 C.减小蒸发面积,减慢树苗水分蒸发 D.便于吸收热量,减慢树苗水分升华【考点】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可以吸收热量。【解答】解:移植栽培树苗时需要将部分树叶剪去,这样可减少树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树木的水分蒸发,便于树苗成活,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应用,属于基础知识。6.(2024•白塔区校级二模)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所指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考点】三态六变化三吸热三放热.【答案】A【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体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成冰晶的现象,故A正确;B.“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体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成冰晶的现象,故B错误;C.“雾”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的现象,故C错误;D.“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7.(2024•新荣区三模)如图所示是小晋一家周末聚餐时点的一道菜,它下方的盘中放有干冰,服务员洒上少量的水后,菜的周围立刻雾气弥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雾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C.雾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D.雾气形成时需要吸热【考点】液化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放热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容易由固态直接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故而产生雾气弥漫现象,液化过程放出热量。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8.(2024•黄埔区模拟)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B物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A可以通过吸热变为物态B B.物态A变为物态B是凝华 C.物态A变为物态C内能减小 D.物态B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考点】升华的概念及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1)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①固态:固体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不能压缩,不能流动;②液态: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不易压缩,能够流动;③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易压缩,可以流动;(2)升华是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3)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收热量。【解答】解:物质处于A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表明A为固态;处于B物态和C物态时,具有流动性,BC可能为液态或气态,气体可以通过降温或压缩体积液化,变成液态,故对处于C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B物态。表明C为气态,B为液态。AB.物态A即固态通过吸热变为物态B即液态,由固态变化液态为熔化现象,故A正确,B错误;C.物态A固态变为物态C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内能增加,故C错误;D.物态B为液态,物质处于液态时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以及物态之间变化规律,属于基础性题目。9.(2024•顺河区校级开学)下列图像中,反映晶体熔化过程的图像是()A. B. C. D.【考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的区别.【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热的同时,温度也在不断地升高。【解答】解:A.图像是放热过程,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凝固图像,故A不正确;B.图像是放热过程,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B不正确;C.图像是吸热过程,有一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故C正确;D.图像是吸热过程,有一定的沸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沸腾图像,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非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0.(2024•凉州区校级一模)如图为某物质发生凝固过程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80℃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需要吸热【考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的区别.【专题】定性思想;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为凝固点,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在数值上大小相等;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凝固时间和凝固点。【解答】解:AC.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从8min到18min时,共用时10min,温度没有变化,说明有固定的凝固点,由此判断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C错误;B.处于固液共存态时温度是80℃,即该物质的熔点为80℃,故B正确;D.物质凝固时,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凝固图像的理解,根据图像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1.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知识点的认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温度计利用液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的原理,‌通过观察液体在玻璃管内体积的变化,‌特别是液柱高度的变化,‌来读取被测介质的温度值。‌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工作液在玻璃管内的体积会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出温度的变化。‌【命题方向】考查温度计的原理,概念性考查为主。例:某学校的兴趣小组将带颜色的水装进小瓶里,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做成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乙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的情况。分析:该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结合图分析解答。解析:解:自制的简易温度计是利用小瓶内水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工作的。当将此温度计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时,水因受冷而收缩,细管中的水柱下降,则图丙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图乙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的情况。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乙。点评:此题考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属于基础知识。【解题方法点拨】掌握温度计的原理,牢记即可。2.示数稳定后读数【知识点的认识】使用温度计测量时,‌必须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的原因:‌如果温度计的液柱在读取数据后仍然继续变化,‌那么读取的数据将不是真实的温度值,‌因为液柱的变化意味着温度仍在变化过程中。‌【命题方向】在温度计的使用中考查,抓住关键字“立刻”、“马上”。例: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不能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小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注意:(1)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不能用温度计测量超过其量程的温度;(2)玻璃泡要完全浸入液体中,但是不能接触到容器;(3)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仍要完全浸在液体中;(4)视线要与液柱表面相平,若俯视则示数偏大,若仰视则示数偏小。解析:解:A、在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触容器壁,否则温度计的示数可能会高于水的温度,甚至可能损坏温度计,所以A错误;B、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后,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所以B正确;C、读数时,温度计不可以离开被测热水,否则温度计的示数会受空气的影响发生变化,所以C错误;D、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若俯视则示数偏大,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温度计是初中阶段常使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有关它的使用方法也是各地中考中的常见考点,大家要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点拨】温度计的使用:热胀冷缩测温度,量程分度看仔细,玻璃泡浸液体中,不碰杯底与杯壁,液柱稳定再读数,视线刻度相平齐3.体温计的量程【知识点的认识】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命题方向】通常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不能用沸水进行消毒。例: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的是()A.用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C.不能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D.常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分析:(1)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由于下方有一小细弯管,离开人体后温度不会下降,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实验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15℃~100℃。解析:解:A、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A正确;B、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B错误;C、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沸水的温度为100℃,不能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故C正确;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超出了它的测量范围,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在使用方法上的不同和两种温度计在测量范围上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区分。【解题方法点拨】记忆性知识,牢记即可。4.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知识点的认识】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变化过程叫作凝固。【命题方向】根据现象判断物态的变化是中考的热点。例:如图,2024年全国冬季运动会滑雪场需要造雪机利用水进行人工造雪。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固C.熔化D.液化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解析:解:水是液态,雪是固态,水变为雪,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在此过程中,需要放热,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需要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还需要掌握每一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解题方法点拨】物态变化,需要知道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还需要掌握每一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5.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的区别【知识点的认识】(1)温度的变化趋势: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则为熔化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则为凝固图象。(2)晶体还是非晶体:温度有一段时间不变,则为晶体;温度不断变化,则为非晶体。【命题方向】考查晶体与非晶体温度曲线的比较,通常在一个题目中进行考查。例: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B.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C.甲物质是晶体D.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为液态。解析:解:A、甲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甲物质从一开始加热就熔化,故A错误。B、从图可以看出,乙在第5min开始熔化,到12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是5min~12min,故B错误。C、甲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故C错误。D、乙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乙是晶体,乙从第5分钟开始吸热但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熔点是80℃,处于熔点80℃的乙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区分晶体和分晶体,关键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同时能从图中找出晶体的熔化过程及熔点。【解题方法点拨】区分图像的关键在于看是否有温度不变的部分。6.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知识点的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千得快,在树阴下干得慢.(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同样多的水,装在盘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同样湿的鞋子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命题方向】通过实验现象或者生活现象判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例:为了适应环境,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加快(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吸热,以适应高温的环境。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可以吸收热量。解析:解:北方生长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的叶子的表面积比较小,这是通过减少液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的热带的树木叶子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加快水分的蒸发,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故答案为:表面积;加快。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应用,属于基础知识。【解题方法点拨】液体的表面积影响蒸发速度的生活现象:①衣服被展开晾晒;②粮食摊开晒;③把路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④寒冷的冬天人睡觉会习惯性蜷缩身体7.液化的概念及现象【知识点的认识】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命题方向】根据现象判断物态的变化是中考的热点。例:暑假,小江与家人坐空调旅游大巴去黄果树旅游,途中发现车窗变模糊了,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凝固D.凝华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解析:解:暑假,空调大巴里的空气比车外低,车窗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马上液化放热,此现象是液化。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在做题中要注意,白气和雾都是可以看见的,所以是液态。8.液化的放热特点【知识点的认识】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命题方向】判断液化是吸热还是放热。例:用蒸笼蒸馒头时,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蒸馒头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出(吸收/放出)很多热量,使上(上/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分析: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前后两种状态来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解析:解: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