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安全管理制度(21篇)_第1页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21篇)_第2页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21篇)_第3页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21篇)_第4页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2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21篇)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1篇)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

一、值班人员在指定地点值班,森林防火期和高火险天气期

间,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到位,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

工作,密切注视野外用火的动向,严加防范。

三、值班人员必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认真履行职责。

四、值班人员负责当日森林防火工作,接到火情报告及时向

有关领导汇报,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五、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随意离开,因失职贻误扑

火战机,追究失职人员行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2

一、岗位责任制度:

1、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服从管理者的分工安排,

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战线上的工作能及时上传下达,并认真搞好

协助配合,林场范围内发生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

指挥、妥善处理,并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按照既分工又协作的原则,全体林场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

工作的基础上,要发扬协作精神,集中做好各项中心工作,作好

“攻坚战”,推进林场场工作。

3、上班期间不准带私活,做私事;不能搞其他娱乐活动;更

不准打牌赌博,一经发现,在林场员工大会上进行通报批评。

二、考勤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无故迟到

早退。

2、严格请假、销假权限。所有工作人员的请假或是销假必须

通报林场负责人。

3、全年无故旷工5天以上者,无评优资格。

三、林业生产制度

1、加强苗木培育、种植、管护工作,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坚

决制止乱砍乱挖,严厉打击不法犯罪分子。

2、苗木养护员在责任区应坚持巡护。及时报告、制止各种违

章违法行为,做好巡护工作日记,应及时采用书面或口头汇报工

作情况。

四、安全生产制度

1、各作业组应成立设立兼职安全员,灭火设施配备到位,经

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生产安全、用火安全。

2、各员工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

全生产操作规定,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宣传和教育。

3、林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经常下到苗圃地进行防火、防汛、

防盗宣传,杜绝事故发生。

五、职工福利及奖惩办法

1、为鼓励职工多做事,做好事,林场对职工实行绩效工资,

在义务劳动、苗木扑火、宣传报道等临时性工作上实行绩效奖励

工资制度。年终当年奖励根据出勤情况考核计算。

2、干部职工工作期间从事工作之外的家务和娱乐活动,如打

扑克麻将等。对违纪人员每次扣50元。

3、由于工作失职造成集体、个人合法财产重大损失的,或造

成恶劣影响的,依其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

不参与年终考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3

一、在森林防火期,护林防火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

人员坚守岗位,接到森林火情报告后,值班员必须立即向护林防

火办公室负责人和主要领导汇报。

二、根据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护林防火指挥部・・・

一、在森林防火期,护林防火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

人员坚守岗位,接到森林火情报告后,值班员必须立即向护林防

火办公室负责人和主要领导汇报。

二、根据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护林防火指挥部领导同志的

指示,将火情报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并通报有关单位,做

好应急准备。

三、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火情动态,并将镇党

委、政府的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传达到有关单位。

四、值班人员应当如实做好各项工作记录,确保记录清除整

洁,由负责人签字后,妥善保管。

五、严格按规定准时交接班,严禁值班人员在值班室进行与

工作无关的活动。

六、交接班时整理内务卫生,做好交接班工作。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4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

和文明施工,特指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定期检查:

由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施工现场安全大检查,检查人员由

安全员、技术部门等有关人员组成,按照安全检查评分标准项目、

内容对安全管理、安全标志、施工道路、边坡防护、施工用电、施

工机械等进行全面大检查。做好检查与总结相结合,检查与评比

相结合,检查与奖罚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对危险隐患较

多的现场进行停产整顿,对运行不良的电气设备、施工机械等要

坚决停止使用。整改之后,有检查组复查合格方准使用。

2)验收安全检查:

脚手架、井字架由现场施工员组织安装工人参加,按照检查

表列的项目,确实基本达到规程要求后由施工员和操作班组签字,

然后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检查验收并签字,验收

合格后才能正式使用c施工机械的检查验收,由施工员组织安装

工人,司机参加,按照检查表的内容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损坏,

运行正常后,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检查验收并签字,并挂牌后方

能使用。

3)班组安全检查:

由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负责进行班前班后安全检查。检查的

重点是班组使用的设备、电动工具等及作业面防护措施,发现问

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作业安全并作好记录。

4)季节检查:

针对季节气候特点,对可能给安全施工带来危害由公司或项

目部生产和质安部门安全检查。冬季安全检查主要查防冻、防滑、

防坠落、防火灾、防中毒的各项措施。暑季安全检查主要内容是

露天作人员的作息时间是否调整,休息的宿舍是否通风防暑降

温的饮品供应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检查组由项目带队,安全、施

工部门派员。风季检查主要内容是各种起重设备、架设工程、电

杆、临舍等有无倒塌的危险,达到边检查,边加固的目的。

5)整改与复查:

对施工生产中危害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

一旦发现,要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实施改进措施,消除危险因素,

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顺利进行。检查

中要本着安全生产,对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高度负责的精神,认

真贯彻“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积极、广泛地搞好整改。对

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按立即要整改的问题和限期整改的问题,

发出整改通知单,以便整改时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务必做到条

条有落实,件件有交待。对于签了整改通知单隐患,项目部必须

组织力量逐项复审,对整改及时彻底的要给以表扬,凡不认真整

改者要给以批评,经济处罚直至行政外理。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5

1、外单位借悦档案资料需持介绍信,经主管经理批准后,方能

查阅.

2、凡公司系统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档案的,由借阅人

向档案员办理借怩手续,填写借阅登记卡,返回档案时,由档案管

理人员认真检查并及时销帐.

3、借阅档案资料要妥善保管,不得勾划、涂改、圈点、裁剪、

损坏,否则取消借阅权.对于将档案丢失者要追究责任.

4、借阅各项档案人员必须遵守保密制度,不得转让他人使用.

5、公司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发生变动时,必须由本人

向档案室交回借用的全部资料,否则,主管调动部门不予开调令.

6、工作调出,必须将档案、科技书、资料全部交加,外出参加

科技性会议带回的‘资料,一律交档案室存放.

7、经批准查区的绝密档案,只能在档案室阅文,不得带出室外

查阅、翻印和转借.

8、在查阅档案中不得折卷,不得损坏、涂改,因工作需要必

须摘抄的,必须抄在保密工作手册上.

9、查阅档案的部门,要及时将利用效果登记册内.

10、上级部门审查档案资料时,需派车由有关人员和专职档

案管理员妥善保管共同到指定部门进行审检,待审查结束后,把

档案资料安全归位。

11、档案资料按统一分类大纲进行分类、编目、划定保管期

限限、密级。

12、维护国家机密,卷面、封面要注意密级。密级定为三种:

(1)绝密(2)机密(3)秘密

13、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档案必须存放在专用的保险柜内

严密保管,档案室门窗要坚固,做到安全可靠。

14、保护档案库的清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请示处

理。

15、保持好库的温湿度,经常检查调整,按规定填写温湿度

记录。

16、案库房是档案保管要害部位,非本室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有查阅档案资料的同志请等候调卷,在阅览室查阅。

17、借阅制度,搞好借阅、查阅、入库、发放登记工作°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6

一、任真执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孰悉从

事工作岗位上的消防安全要求。

二、坚守工作岗位,题高消防安全意识,发现火灾应立即报

告,并积极参加扑救。

三、班前、班后任真检察岗位上的消防安全情况,及时发现

和销除火险、火灾隐患,自己不能销除的应立即报告。

四、爱护、保养好岗位上的消防器材、设施。

五、积极参加消防安全培育、培训,熟练掌握灭火器、消火

栓等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题高消防安全业务知识和

处理事故的能力。

六、孰悉酒店安全疏散通道和设施,发生火灾应组织引导在

场宾客疏散。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7

一、车辆管理

1、公司车辆由管理中心行政部统一管理,所有用车经请示行

政主管同意后,驾驶员方能出车。如无专职驾驶员应提前告知行

政主管临时驾驶员基本情况,经行政主管同意后方能出车。

2、工作时间驾驶员不得私自驾驶公司车辆外出。

3、非因工作驾车外出肇事的,由本人承担责任,造成车辆损

失及其它经济损失的,由本人负担。

4、不得私自将单位车辆借给外单位或外单位人员驾驶。若遇

特殊情况,外单位需借用本单位车辆,须经行政主管同意。

5、驾驶员请假,须将车辆交回办公室。

6、长途行车须由专职驾驶员驾驶,以确保车辆安全,违反规

定责任自负。

7、如其他部门使用车辆应在使用前一天填写《机动车使用申

请表》并交行政部,由行政主管进行五辆协调安排,如遇到不同

部门同时用车将考虑其用车部门使用情况重要性来安排用车。

8、车辆原则停放在单位,在外停车需经公司领导同意。停放

它处发生意外,将追究停放人责任。

9、车上各种备件、工具、灭火器等物品,应配备齐全。车辆

钥匙要妥善保管,如有丢失或需要复制车辆钥匙。必须向办公室

报告。

二、驾驶员管理

1、公司驾驶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路交通管理条

例》及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安全驾车。

2、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证安全、准时、顺畅地完成行车任

务,并做好行车记录。

3、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正确掌握驾驶员基本操作。司机自行

负责日常车辆保养。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并要写“事故报告”。

按期协助行政主管办理车辆保险、年检等业务。

4、服从公司安排(包括临时任务),不得挑拣任务,安全准

时出车。

5、行车时,不抽烟、不吃零食和谈笑,严禁酒后开车和开“英

雄车”、“霸王车"。严禁擅自把车辆交给别人驾驶。

6、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及其他性能是否正

常,发现不正常时,要立即加补或调整。出车回来,要检查存油

量,发现存油不足一格时,应立即加油,不得出车时才临时去加

油。

7、驾驶员应严格遵守公司报销制度,每周二之前将上周所有

车辆费用统一报销,如发现有虚假报销将严肃处理驾驶员责任。

三、车辆维修

1、驾车人员要爱护车辆,保持车容整洁,配件及其他物品完

好无损。

2、车辆维修前须经行政部同意方能维修,如有突发事件应电

话通知行政主管方可维修。

3、更换零配件须先向行政部审核,20_元以上需经公司负责

人同意后方可维修。

4、车辆大修须经行政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同意,方可修理。

5、严禁驾驶员私自将车辆放入修理厂维修,一经发现费用自

负。

6、如车辆发生事故应在第一时间通知行政部,由行政部安排

时间进行车辆定损及维修。

四、车辆费用支付

1、车辆使用部门应负责车辆各种税费。

2、车辆的各种税费手续由行政部统一办理。

3、如其他部门使用车辆应由其他使用部门按行驶公里自行负

责车辆费用(汽油费、停车费、高速费等)。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8

1.总则

1.1、油罐区(含油泵房)是燃油锅炉系统的重要部位,也是火

灾易发部位。为确保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运行,保护国家财

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包括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油罐区(含

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油罐区(含油泵房)设备定期保养制度,油

罐区(含油泵房)防火制度;油罐区(含泊泵房)用火管理制度。

1.3.本制度适用于我厂及多种经营各公司。

2.油罐区(含油泵房)安全防护制度:

2.1、油罐区周围要建立禁区,并有严禁烟火标志。油罐区周

围必须设有防火堤,其高度不得低于1米。堤内的净容积应不小

于油罐的总容积,一旦出现事故时,可以容纳全部存油。防火堤

要坚固耐用。

2.2、罐区的附近应设符合规定要求的避雷装置,将强大的雷

电电流沿防雷设备导入大地,避免在泊罐上产生火花。

2.3、消除静电。一切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都要严格接地。

具体如下:

2.3.1.凡与管道相连,用于油罐、油槽车和油桶装卸油的‘所

有胶管,都必须用缠在软管外或设在软管内的铜导线进行接地。

2.3.2、槽车在装卸作业时,车体应严格接地。接地线的一端

在卸油管道法兰接头专用的薄片上,另一端接在车上。

2.3.3、第一次向新油罐或清洗过的油罐灌油,当液面达到距

入口处0.5米高度时,应缓慢进油,液面上不应浮有任何杂质污

物。

2.3.4、输油设备严禁使用皮带传动,以防摩擦产生静电火花,

引起火灾和爆炸。

2.4、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消防设备、器材及工具要齐全完

整,油罐区内应备有泡沫消防设备和充足的消防水源。

2.5、油罐区、通风机室、油泵房设置在同一主巷道时,与油

罐区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油罐区与其它建筑物应有30米以上

的防火距离。

2.6、严禁在油罐区进行会产生火花的锤击物件等作业。

2.7、禁止未带防火帽的机动车辆进入轻油储存区及油库收发

泊区等。

3.油罐区(油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3.1、新建和检修后才能灌注油品,并且各种安全设备也必须

在投产前安装配备好。

3.2.不能悬空向罐内输油,以免产生静电。向罐内输油的油

泵的工作能力不应超过呼吸阀的工作能力,以免损坏油罐。

3.3、严禁在雷电时输送油品,防止雷电感应而引起火灾事故。

3.4.在开启蒸汽管线时,应缓慢进行,防止产生强烈水击而

损坏设备。在开启蒸汽管线之前,应放净管内的冷凝水。

3.5.为了保证油品不从贮罐溢出,在装卸油品时,要注意罐

内液面,定时测量。量油时应轻放工具,不要撞击,以免产生火

花。

3.6、严格监视油罐区的加热温度。罐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

90℃,否则,油中水分可能突然沸腾形成油沫,造成跑油。

3.7,燃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会混入一定数量的水分,要

经常做好脱水工作。

3.8、带油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要经过油水分离,符

合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后才可排放。

3.9、油罐区(油泵房)的动力作业必须严格按动火级别规定

进行审批,并做好严密的防火措施后方可动火,动火中应有监护

人始终在场,动火后应彻底清理动火现场并对现场安全状况进行

确认后方可离开。

3.10、严禁携带火种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库区;非油罐

区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其他因工作需要进入油罐

区的人员,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3.11、油罐区内禁止使用一切电热用具、生活用火及非防爆

的电器和电动工具。

3.12、油罐区工作人员上岗工作期间,禁止穿着化纤类工作

服和带铁钉类的鞋子。

3.13、油罐区工作人员,必须经消防部门进行化学危险物品

专管员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并取得操作证,方可上岗。

3.14、企业组织对油罐区进行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防火检

查,并做好记录;油罐区管理车间对油罐区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

的安全防火自查,并做好记录。

4.油罐区(含油泵房)设备定期保养制度

4.1、测量孔: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检查盖与座之间密封是

否严密、硬化,导尺槽磨损情况,螺帽活动情况C

保养重点:密封胶垫的换新每3年1次,对蝶形螺母及压紧

螺栓各活动连接处经常加油润滑。

4.2、机械呼吸阀: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气温低于5C时每

周不少于1次。检查阀盘和阀座接触面是否良好,阀杆上下灵活

情况,阀壳网罩是否完好,有无冰冻,压盖衬垫是否严密。

保养重点:清除阀盘上灰尘、水珠,螺栓加油,必要时调换

阀壳、衬垫。

4.3、液压安全阀:每季度检查1次。从外观检查保护网是否

完好,有无雀窝,测量液面高度。

保养重点:清洁保护网,添加封液,每年秋末应放出封液,

清洁阀壳内部1次,必要时更换封液。

4.4、阻火器:每季度检查1次,冰冻季节每月1次。检查阻

火网或波纹片有无破损,是否清洁畅通,有无水气冰冻,垫片是

否严密。

4.5、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各阀件及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9

1、重大危险源隐患排查制度

2、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危险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5、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7、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8、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0、应急管理制度

11、危险源管理制度

12、考勤制度

13、请销假制度

14、全员培训制度

15、交接班制度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罐区消防安全管理,保护罐区免受火灾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

定本规则。

第二条罐区消防安全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

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化工厂油库储罐区及液化气罐区。

第四条本规则由厂安全检查小组负责监督。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罐区建筑设计,要符合国家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罐区竣

工时,应当会同公安消防监督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

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六条罐区应当确定一名主要领导人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

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仓库防火负责人负有下列职责:

一、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

二、组织制定电源、火源、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值班

巡逻等制度,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

三、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

的,安全素质。

四、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五、领导专职、义务

消防队组织和专职、兼取消防人员,制定灭火应急方案,组织扑救

火灾;

五、定期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奖惩。第八条国家储备

库、专业仓库应当配备专职消防干部;其他仓库可以根据需要配

备专职或兼职消防人员。

第九条国家储备库、专业仓库和火灾危险性大、距公安消防

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仓库,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

第十条各类仓库都应当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进行业务培

训,开展自防自救工作。

第十一条仓库防火负责人的确定和变动,应当向当地公安消

防监督机构备案;专职消防干部、人员和专职消防队长的配备与

更换,应当征求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意见。

第十二条仓库保管员应当熟悉储存物品的分类、性质、保管

业务知识和防火安全制度,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方法,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第十三条对仓库新职工应当进行仓储业务和消防知识的培

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第十四条仓库严格执行夜间

值班、巡逻制度,带班人员应当认真检查,督促落实。

第三章储存管理

第十五条依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仓库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详见附

表)。

第十六条露天存放物品应当分类、分堆、分组和分垛,并留

出必要的防火间距。堆场的总储量以及与建筑物等之间的防火距

离,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十七条甲、乙类桶装液体,不宜露天存放c必须露天存放

时,在炎热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第十八条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

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

五米,垛与梁、柱间距不小于零点三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

二米。

第十九条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

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

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

第二十条易自燃或者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须在温度较低、通

风良好和空气干燥的场所储存,并安装专用仪器定时检测,严格

控制湿度与温度。

第二十一条物品入库前应当有专人负责检查,确定无火种等

隐患后,方准入库。

第二十二条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

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安

全处理,严防跑、冒、滴、漏。

第二十三条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

燃包装,应当存放在安全地点,定期外理。

第二十四条库房内因物品防冻必须采暖时,应当采用水暖,

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小于零点三米C

第二十五条甲、乙类物品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其

他库房必需设办公室时,可以贴邻库房一角设置无孔洞的一、二

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门窗直通库外,具体实施,应征得当地公

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六条储存甲、乙、丙类物品的库房布局、储存类别不

得擅自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当报经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

,耳、O

第四章装卸管理

第二十七条进入库区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

第二十八条蒸汽机车驶入库区时,应当关闭灰箱和送风器,

并不得在库区清炉。仓库应当派专人负责监护。

第二十九条汽车、拖拉机不准进入甲、乙、丙类物品库房。

第三十条进入甲、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必须是防爆

型的;进入丙类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必须装有防止火花溅

出的安全装置。

第三十一条各种机动车辆装卸物品后,不准在库区、库房、

货场内停放和修理。

第三十二条库区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和构筑物。因装卸作业

确需搭建时,必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批准,装卸作业结束后立即

拆除C

第三十三条装卸甲、乙类物品时,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

静电的工作服、帽和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严防震动、撞击、

重压、摩擦和倒置。对易产生静电的装卸设备要采取消除静电的

措施。

第三十四条库房内固定的吊装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当采取防

火安全措施,经防火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十五条装卸作业结束后,应当对库区、库房进行检查,

确认安全后,方可离人。

第五章电器管理

第三十六条仓库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

设计和施工安装验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甲、乙类物品库房和丙类液体库房的电气装置,

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

第三十八条储存丙类固体物品的库房,不准使用碘鸨灯和超

过六十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当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

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当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

等防火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第三十九条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照明灯具下方

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离不得小于零点

五米C

第四十条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

料管保护。

第四十一条库区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

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禁止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

第四十二条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

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第四十三条仓库电器设备的周围和架空线路的下方严禁堆

放物品。对提升、码垛等机械设备易产生火花的部位,要设置防

护罩。

第四十四条仓库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雷设计安装规范的规

定,设置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保证有效。

第四十五条仓库的电器设备,必须由持合格证的电工进行安

装、检查和维修保养。电工应当严格遵守各项电器操作规程。

第六章火源管理

第四十六条仓库应当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进入甲、乙类物

品库区的人员,必须登记,并交出携带的火种。

第四十七条库房内严禁使用明火。库房外动用明火作业时,

必须办理动火证,经仓库或单位防火负责人批准,并采取严格的

安全措施。动火证应当注明动火地点、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

人、批准人和防火措施等内容C

第四十八条库房内不准使用火炉取暖。在库区使用时,应当

经防火负责人批准。

第四十九条防火负责人在审批火炉的使用地点时,必须根据

储存物品的分类,按照有关防火间距的规定审批,并制定防火安

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

第五十条库区以及周围五十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第七章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

第五十一条仓库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设置、

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五十二条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

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

第五十三条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由专人管理,负责

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完好有效,严禁圈占、埋压

和挪用。

第五十四条甲、乙、丙类物品国家储备库、专业性仓库以及

其他大型物资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安装相应

的报警装置,附近有公安消防队的宜设置与其直通的报答电话。

第五十五条对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

应当经常进行检查,保持完整好用。地处寒区的仓库,寒冷季节

要采取防冻措施。

第五十六条库区的消防车道和仓库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

消防通道,严禁堆放物品。

第八章奖惩

第五十七条仓库消防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机

关、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则的单位和人员,国家法现有规定的,

应当按照国家法视予以处罚;国家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地方

有关法规、规章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

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九条储存丁、戊类物品的库房或露天堆栈、货场,执

行本规则时,在确保安全并征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同意的情

况下,可以适当放宽。

第六十条铁路车站、交通港口码头等昼夜作业的中转性仓库,

可以按照本规则的原则要求,由铁路、交通等部门自行制定管理

办法。

第六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

本规则制订的具体管理办法,应当送公安部备案。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1

第一章组织机构

第一条成立汛期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生产副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工程师、安全环保主管

成员:各生产装置、部门主管。

第二条设置汛期安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主管部门。

具体负责与政府防汛指挥部联系,指挥公司的防洪安全工作。每年

五月〜九月为汛期,其中六、七、八月为主汛期。汛期安全领导小

组成员在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

第三条生产部门(生产调度值长)负责收集与厂汛期有关的

水文、气象、汛情资料,同时应加强与当地防汛指挥部联系。并将

重要汛情通报汛期安全办公室及各部门。

第四条保卫部门负责组织汛期应急抢险队伍,并进行针对性

训练。

第五条供应部门负责防汛物资采购和运输车辆的调度准备

工作。

第六条物管部门负责防汛物资〈如塑料编织袋、麻袋、枕木、

铁丝、麻绳、水泥等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七条行政主管负责汛期安全的通讯和应急车辆的保障工

作。

第八条电器部门负责汛期供电保障和系统维护工作,及避雷

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第九条规划部门负责汛期建、构筑物、堡坎检查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抢险纽织及分工

第十条应急保障的生产单位、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物资供

应和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单位,遇出现大雷雨异常气候征兆时,

或雷雨时,值班领导和生产安全分管领导必须在厂指挥生产,随时

听候厂部安排和开展应急救援各项具体工作。

第十一条人员、组织应急(响应)安排

1.生产副副总经理在厂调度中心,负责整体安排、指挥。

2,值长协助厂领导进行调度指挥。

3.副总工程师负责对外联络,对内下达调度指令。

4.各部门主管到生产现场,协调、落实调度指令。

5.电气主管在总配电室,负责遵循广饶供电局地调的调度安

排,厂调度中心的调度指挥以及紧急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6,各生产车间领导(无论是否轮值班)必须到各自的生产现场,

按照厂调度指令停、开车,和依据需要及时召集各单位应急人员到

现场。

第十二条各单位必须在出现较大雷雨异常气候征兆时或发

生雷雨时,作出预先安排或具体安排,包括车间领导和技术人员到

调度现场,各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到调度现场(如:总配电室、

厂调度室等)重要岗位,以及当班人员配备情况、应急救援(响应)

情况、安全生产具体情况。

第十三条各单位在发生停电,经检修送电正常后,必须得到

厂调度室当班主调度员通知方能带负荷(起动电机),严禁未经厂

调度室同意擅自开车。

第三章汛期安全检查及整改

第十四条每年汛期前各单位必须对所辖区域的.重点部位及

危险区域〈生产场所、储存场所、办公场所、生活区等〉的边坡地

带、堡砍、排水沟、地沟等进行彻底检查,并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各单位防洪度汛的检查、整改工作应在四月下旬前

完成,防汛安全办公室在五月初组织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限期

整改。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2

一、对本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负技大领导责任,协助项目经理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下发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负责组织落实本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的安全

生产责任制,提出措施,检查落实,做好考核。

三、负责从技术措施上保证项目部年、季、月安全生产工作

规化、目标的实施完成,注意听取安质部门的意见,积极指导安

质部门的工作。

四、认真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的安全技术措施,督

促、检查各类技术人员编制具体可行的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并随时检查实施情况,认真执行设施、设备的交接验收,使用制

度。

五、定期分析各类事故,探索事故规律,积极开展进入现场

危险常识预知训练,负责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全

体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掌握本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从技术上保证安全

生产顺利进行,督促、检查各级管理人员认真落实现场各项安全

技术措施。

七、参与本项目发生的(重大未遂)各类伤亡事故技术性问

题的调查,并针对事故原因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3

1、机电管理的现状

安全检查不全面,潜在隐患难以查出

在机械工程中,机电的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其中机电的

检查项目主要包括:1)检查各种开关的整定是否合格;2)检查皮带

的各种保护安装位置及是否齐全,保护是否起作用;3)检查各种通

讯、信号装置是否灵敏可靠;4)检查机器力偶合器是否有防爆片和

易熔塞;5)检查机器的急停装置是否起作用;6)检查各种运输设备

的防护装置是否完整齐全,安全装置是否可靠;7)检查支架是否有

串漏液现象等。由于检查的项目较多,所涉及到的范围也很广泛,

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安全检查不全面而存在的问题时有发生,

加上检查时工作不到位等个人原因,对于一些潜在的隐患难以查

出。

安检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有漏报谎报现象

在机电的安全检查中,不仅关系到检察人员的技术问题,还

与他们的素质密切相关。调查显示,在机电工程的领域,每年由

于安检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占到了总事故发生率

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安检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能够

本着“生命为贵,安全第一”的原则,那么这些意外的责任故事

就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由于他们的个人素质不高,在检查过程中

没有做到步步检核,就算是预测到问题的存在,由于责任意识不

强也会出现漏报谎报的现象,使得机电车间存在安全的隐患。

超前应对能力不足,出现问题再整改现象突出

在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存在超前应对能力不足的现象。一些

诸如地震以及海啸预测的不严谨性给国家以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

损失。在机电领域,超前应对能力更加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

中,很多时候都是问题发生后再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一些小问题

的发生得不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日积月累,小问题就演变成了大

祸害。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等到问题突出或者已经造成了一定的

损失时再去解决。这就导致了在事故发生时,因为没有做好提前

的应急工作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基础层管理者的问题

机电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中,基础层的管理者占了很大的

一部分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管理者的技

术问题。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技术,那么再好的设备

也不能正常运行,在基础管理层中,由于管理者的技术没有达到

一定的水平而不能及时地检查出故障的现象十分常见;另一个方

面则是管理者的素质问题。相对于技术而言,素质更加重要,如

果没有素质,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那么纵使有再好的技术也

是徒劳。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配合以专业的技术,那么才能

对干出现的故障做到及时发现,尽早预防,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

才可以如鱼得水。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机电管理上,除了管理者个人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的投

入也至关重要。机电的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人员的投

放和设备的配备。在车间中,有的单位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没

有根据相应的程序来进行人员的投放,使得在相应的岗位上造成

“缺席”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员的调动力不

足而对机电的管理不够周全,经常会出现少量的人力难以应付复

杂的信息的现象。此外,设备的配备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很

多企业都会选择一些进口的机械设备,以求得效率的最大化。在

安全责任管理中,这个原则同样适用,由于设备不足,技术不够

先进,造成一些隐藏的问题不能及时的查出而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惩处机制不健全

在机电管理中,安全事故时有发工,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

失不在少数,尽管如此,机电安全责任事故还是频频发生,主要

是和事故的惩处机制不健全有关。这个问题的根源还得追溯到上

层管理者。对于基层管理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事故,上层是主要

的审核对象。基层管理者是直属上司就是这些上层管理者,他们

掌握着企业的命脉,控制着企业的运行机制,对于安全管理也有

重要的责任。但是很多上层管理者对于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做到严

加惩治,这就导致了基层管理者放松?懈怠,甚至为所欲为,因

为上层管理者不会追究责任,所以即使犯错,惩罚还是可以承受

的。一旦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也是意料之中

的。所以说,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上层的失职导致了惩处机制的

缺失。

3、机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在机电管理中,主要的突出点还是“管理”二字。而良好的

管理系统需要相应的机制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所以我们需

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落实管理责任。对于企业中

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做到分工明确,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

的身上。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让员工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才

能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兢兢业业,负责到底。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针对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事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识不

强而引起的。为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还应该到基层大力宣传

安全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之前就有安全的意识,只有

做到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时刻记得安全二字,在安全管理时才

不会放松警惕。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应急能力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机电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

作。为了让员工掌握更多的技术,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处理,

作为企业,还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在培训中掌握更多的

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对于安全隐患能够做到早发现,

早预防,避免企业以及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4、小结

机电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治理的工作,由于现阶段的人员、

技术以及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机电的安全管理还不成熟,为

了让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还需要继续努力。相信对于产生的问题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后,机

电安全管理的市场将会进步一完善。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4

1、每一个课题设立课题组长一名,负责撰写课题方案、制定

运作计划、开展活动以及总结等工作。

2、每一项课题研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认

真开展活动。

3、每一个课题组组长负责每学期1—2次专题学习,经常开

展研讨活动,大胆进行实验研究,并组织1次以上展示活动。

4、在课题的运行中,要做好学习、研讨、实验等活动的详细

记录,并作出必要的分析。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认真反思,每学

期要上交教学案例5篇。

5、实事求是的进行阶段性小结,对获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撰写成报告,在必要时可对课题方案作出合理的修改与调整。

6、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包括对外发表的文章、公开教学教

案、课件等。

7、每一个课题研究组要全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确保课题研

究顺利开展。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5

1、起重吊装工作必须分工明确,并按国家《起重吊装指挥信

号》(gb5082—85)规定的统一联络信号,统一指挥。起重机械必

须经常检查,保持各部位的灵敏可靠。

2、从事起重吊装、校正构件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

全带和安全帽。作业时不宜用力过猛,以防身体失稳坠落。

3、不得利用厂区、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装锚点,

未经确认许可,也不得将生产性建筑、构筑物等做吊装锚点。

4、起吊重物要栓溜放绳,起吊物件不得长时间在空间停留,

构件(或机械设备)未固定前不得松钩,且不准在起重物上行走

操作。严禁将安全带挂在起吊的构件上。

5、使用各种起重机械,吊具和索具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①各种起重机械的操作,必须按机械本身的技术操作规程进

行,并执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操作人员必须经

特殊作业专门训练,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②起重作业前必须对起重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吊具、

索具等进行详细检查,吊装时,必须进行试吊检查。

③各种起重机械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严禁超负荷吊装,

吊具、索具必须经过计算选择使用。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6

1、学校党政公章、各部门的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

都应有专人保管、启用,严格执行领导批准使用制度。

2、任何部门的公章,未经单位、部门领导批准不得带离办公

室或借给他人使用。

3、保管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印章,掌握使用原则,不得随便为

他人加盖公章。

4、所有保密文件、资料都必须经学校办公室保密员登记后方

可使用,并按指定对象阅办,不得私下横传。

5、使用保密文件、资料应及时退还保密档案室,不得长期存

放,机密以上文件不准随便摘抄、复印,防止泄密。

6、保密文件、资料严格借阅登记制度,保密员应定期清查收

回。

7、保密文件、资料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告上级保密

部门。

8、保密文件、资料,应按密级规定的机关负责登记销毁,严

格审批手续。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7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患者必须如实填写门诊

病历和住院病历首页上的身份信息。

2.门、急诊患者的身份识别:门、急诊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

估时需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基本信息。

3.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1)入院患者到达病区时,接诊护士应核对科室、患者姓名、

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报销类别等信息是否与患者就诊卡、

住院证上的信息相符。

(2)建立和执行住院患者手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3)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志及诊疗

操作前查对依据。腕带上标注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性

别、年龄、住院号。佩戴手腕带时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

对,若损坏更新,同样须经两人核对。

(4)佩戴手腕带前,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要求患者陈述自

己的姓名;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属证实患者的身份。

(5)在对患者实施任何检查、诊疗操作前或转运患者前应核

对手腕带信息,并让患者自己陈述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6)若手术中需取下手腕带,术后应与患者病历一同带出手

术室,巡回护士应与接患者护士交接清楚,确认患者身份后立即

重新佩戴。

4.转接和交接班时认真识别患者身份,对病区内患者转床、

转科或对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

清、语言交流障碍、使用镇静药物等重点患者,均要识别和核对

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由转诊医师和护士同接诊医师和

护士与患者(家属)或受委托人核对。

5,操作前和辅助检查前识别:医务人员在操作前要按照规章

制度对患者进行查对和识别。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者身

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标本采集、输血、输液、

给药时由护士或医技人员核对患者身份。行心电图、B超、胸片、

CT、MRE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时,由辅助科医技人员及护送的工

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

6.高危诊疗活动前识别: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检查治疗术、胃

肠镜检查、血液透析等诊疗活动前由操作医师、护士与患者(家

属)或受委托人进行核对。

二、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1.急诊抢救室和留观、住院患者必须佩戴手腕带,作为各项

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2,腕带上标注医院名称、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

院号。如无家属患者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或智障等,可暂取名

填写无名氏后加住院号,如无名氏+住院号。

3.患者入病房时病区护士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后填写手腕带,

佩戴于患者左手腕,核对方法:

(1)一般情况下由护士与患者共同核对;

(2)特殊情况(意识障碍、感觉器官功能障碍及无行为能力

等)有家属陪护的,由护士与家属或息者委托授权人共同核对;

无家属陪护的,由两名当班医护人员共同核对。

4,腕带一般佩戴在患者的左手腕上,如病情禁忌,则依次佩

戴在右手腕、左脚踝、右脚踝上。若有遗失或损坏,及时更新。

5.女性患者佩戴粉红色手腕带,男性患者佩戴蓝色手腕带。

新生儿出生后,女婴佩戴婴儿粉红色手腕带,男婴佩戴婴儿蓝色

手腕带。

6,按操作规范给患者佩戴腕带,垫b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

宜,防止扭曲;注意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皮肤完整,手部血运良好,

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

7.出院时去除手腕带,转科患者须经双人核对后重新更换手

腕带,以确保患者标识准确。

8.将使用腕带识别工作纳入科室护理质控检查项目中。

三、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1.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2.采集标本严格遵照医嘱执行。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查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

执行。

4.认真核对化验单内容,包括科室、姓名、年龄、性别、床

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检验项目笔。

5.根据检验项目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如空白试管、抗凝管等;

检查容器有无破损、裂痕;容器标签上注明患者科室、床号、姓

名等。

6.标本采集时护士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检验项目、

标本采集量以及标本容器是否吻合,严格执行查对。

7.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在输血申

请单上签名。

8,不得在输液的同侧肢体或中心静脉管道采血,以免血液被

稀释或输入的液体影响测定结果。

9.标本采集后及时查对送检,送检过程避免振荡。

10.建立《标本送检登记本》,由接收部门人员签字确认。

四、患者术前确认制度

1.建立《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学》,详细记录科室、床号、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日期、皮肤情况等。

2,术前病房护士与手术室人员再次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

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无误后,签好《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由

手术室人员陪同患者,携带病历、《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

药品及术中所需物品,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3.手术室护士查对患者腕带信息、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

皮肤情况、病历、术中所需物品、药品无误后,在《手术患者安全

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并将患者送人指定手术间。

4.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再次查对恳者腕带信息、病历、手术

部位。

5.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二三者共同查对无误后,在

《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方可开始手术。

五、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前:

(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的基础。

(2)解释:告知患者、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

科室。

(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一片、CT片、MRI片等,

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物品。

(4)搬运患者到轮椅或平车前后,应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

固定引流装置。

(5)重点: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识在位、

防止感染。

2.转运中:

(1)注意保暖。

(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患者头侧)。

(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

(4)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始终处于高位。

(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

(6)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损伤。

(7)做好心理护理。

3,转运后交接:

(1)确认患者身份:腕带、病历、患者本人或家属。

(2)确保患者安全转移至病床上。

(3)评估生命体征。

(4)交接患者存在的关键问题。

(5)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

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

(6)皮肤情况:伤口、压疮。

(7)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

(8)物品:(一片、CT片、MRI片、病历等)。

(9)床边交接完毕后,需双方护士共同填写《住院患者安全

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确认无误后签名。

六、患者交接管理制度

为有效防止医疗护理过失,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护理服

务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临床科室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由接送医务

人员跟患者或家属核对识别,并做好交接和识别记录。

2.建立急诊与病房、急诊与ICU、急诊与手术室之间的患者交

接管理规范和流程,由接送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家属核对识别,并

做好交接和识别记录。

3.建立手术与病房或ICU之间的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由手术医师术前核对好患者身份后由麻醉师、护士核对,确定好

身份和手术部位并书面记录后方可行手术。术后由麻醉师、护士

与ICU医生、护士交接患者并核实身份,并做好记录。

4.建立产房与病房、产房与新生儿病房之间的患者交接管理

规范和流程,由医师、护士、助产士产前产后对患者进行识别和

交接,做好记录。

附L临床科室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1.根据转科医嘱,评估患者,填写《住院患者安全转运护理

交接记录单》,电话通知转入科室,详细登记患者信息。

2.接收科室备好床位和物品0

3,转出科室医护人员陪同,并携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接收

科室,负责途中安全,不能间断治疗和抢救。

4.转出科室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查对患者信息和病历资料,

无误后签名确认,同时交接患者病情、皮肤和治疗等;接收科室

重新填写腕带信息,戴于患者手腕上。

附2:急诊科与病房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1.急诊患者需住院治疗时,护士根据住院证信息,电话与相

关科室联系,并告知入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的

病情与护理措施。

2.接收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接待准

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好床单位及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

置、吸引装置等)并检查设备的性能状况,主动迎接检查患者。

3.急诊科详细记录《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

4.急诊科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相关科

室,负责途中患者安全,确保治疗和抢救的连续性。

5.急诊科医务人员与接收科室医务人员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

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

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处理情况,做好

药物及物品交接。查对无误后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

录单》上双方签名确认。

6.接收科室填写患者腕带信息,戴与患者手腕上。

附3:急诊科与ICU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1.急诊科护士接到患者入住ICU的通知后,立即电话通知ICU

护士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并告知新入住患者的姓名、性别、

年龄、诊断、简要病情。

2.ICU护士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告知患者的

基本情况,根据病情准备好床单位和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吸

氧装置、吸痰装置、呼吸机、气管插管、除颤仪等)。

3.急诊科详细记录《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

4.急诊科医务人员与ICU医务人员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相关

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

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处理情况,做好药物

及物品交接。查对无误后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

上双方签名确认。

5.患者进入ICU时,需两位医务人员同时接收患者。患者如

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应一人接呼吸机,一人接心电监护仪,如果

只有一人接待时,应先接呼吸机后接心电监护仪,护士立即与值

班医生一起积极抢救患者。

附4:急诊科与手术室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

1.急诊科患者需急诊入手术室手犬时,由接诊医生直接拨打

麻醉科电话,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并告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诊断、简要病情,以便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做好准备。

2.急诊科详细记录《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

3.手术室接到电话立即做好手术准备,必要时通知二线班协

助抢救。

4.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护送至手术室,

并负责途中治疗和抢救。

5.急诊科医务人员与麻醉师、巡回护士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

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

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处理情况、所做

的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穿刺部位、各种管道、到院时间

及皮肤情况。查对无误后在《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上矍方

筵名碓常忍。

6.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

7.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二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手术

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无误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

认可。

七、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1.凡危重、大手术患者转院,必须由医师或护理人员全程陪

护。

2.根据转科医嘱,评估患者,填写《住院患者安全转运交接

记录单》,电话通知转入科室。

3.保证转运工具性能完好,确保思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酌情准备应急物品及药品。

4.转入科室在接到患者转科通知后,护士立即备好备用床及

必需物品。

5.患者入科时,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

6.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患者治

疗要交清、患者病历资料要交清、患者生命体征要交清、患者身

上各种管道要交清、患者使用各种仪器要交清、患者皮肤情况要

交清。据实填写住院患者安全转运交接记录单,并通知医师诊治

患者。

八、危重患者护理规程

L严格床旁交接班。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做好

详细记录。

3.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护理计划和抢救措施,备齐抢救

药品和物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4.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用吸引器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C

(1)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2)做好口腔、尿道护理,保持清洁。

(3)做好全身皮肤护理,预防发生压疮。

5.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应涂红霉素软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保护

角膜。

6.加强营养和水分的补充,给以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维持

出入量平衡。

7.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8,保持各管道引流通畅,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

9.注意安全,对意识丧失、谙妄、躁动的患者合理使用保护

具防止坠床。

林场安全管理制度篇18

1.目的和范围

L1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现场环

境与卫生标准》,规范道路施工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确保道

路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1.2本规定适用于市政新建道路工程、道路改造工程及道路

配套设施工程的施工。

2.安全管理的原则

2.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负责生产管理的经理、副经理在抓生产的同时必须将安全管

理工作一并考虑进来,做到生产和安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2、谁主管连负责的原则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内的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

检人、安全员、施工员)对职责范围的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2.3、预防为主的‘原则

安全管理工作重在预防,由于事故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使我们

在时间、地点、规模上不能将其量化,只有将量化重点工作放在预

防事故发生方面。

2.4、动态管理的原则

安全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随着工程的进展,安全

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方

面我们要坚持动态管理原贝h

2.5、计划性、系统性原则

安全管理的两个显著特点,即:计划性和原则性。安全管理和

其它管理大同小异,都是将其列入到年度或月度计划中去。所以安

全管理要坚持计划性的原则;另外安全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

式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它包括在企业管理的大系统中,同时安全

管理自身也是一个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

等0

2.6、奖励和惩剧相结合的原则

在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当中既要采用奖励的管理手段,同

时也要采用惩罚的管理手段,做到奖励和惩罚相结合。

2.7、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

在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中,要处处做到把人的安全放到第

一位,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2.8、坚持“五同时”的原则

建筑施工企业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

主体工程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验收。

2.9、“一票否决”的原则

对发生重大事故项目、部门和单位,将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

决”取消评优和领导干部晋职晋级的资格。

3、市政道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

3.1、路基工程土方施工安全要点

(1)市区内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需搭设现场围档,其材质为

砖基础(高500mm,宽240mm)内外抹灰刷白,钢管立柱及压型钢板;

市区主要街道高2.5%一般道路高L8ni。要求美观、整齐、刷漆

颜色一致。

(2)开挖土方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的情况,杳清地下埋设

的管道、电缆和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物及文物古迹、古墓的位置、

深度走向,加设标记、设置防护栏杆。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必

须对作业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

(3)开挖深度超过2米时,特别是在街道、居民区、行车道附

近开挖土方时,不论深度大小都应视为高处作业。设置警告标志及

高度不低于1.2m的双道防护栏,夜间还要设红色警示灯。

(4)在靠近建筑物、电杆、脚手架附近开挖土方,必须采取安

全防护措施。

(5)开挖的沟槽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或支撑防护。挖

掘深度超过1.5米,且不加支撑时,应按规定确定放坡度,若施工

区域狭窄不能放坡时,应采取围壁措施。同时固壁支撑的材料不能

有朽、糟、断裂的现象。

(6)在开挖沟槽坑边沿1m内不允许堆土或堆放物料;距沟槽

坑边沿l-3m间堆二高度不超过1.5m;距沟槽坑边沿3-5米间堆土

高度不得超过2.5m;在沟槽坑边沿停置车辆,起重机械、振动机械

时距离不小于4m。

(7)人工挖掘土方时,作业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横向间距不小于2米,纵向间距不小于3米;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

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挖空底脚。对挖掘工具镐、锹等应随时检查,

应木柄结实、连接牢靠°

(8)高边坡开挖土方时,安排专职人员对上边坡进行监视,防

止物体坠落和塌方。边坡开挖中若遇地下水涌出,应先排水,后开

挖。

(9)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的区域,应设警告标志;下方有道路时,严

禁车辆通行。边坡上方有人作业时,下放不许站人,清理路基边坡

上的突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

休息和存放机具。

(10)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的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

行,禁止全面拉槽开挖,在盐溶地区施二,应认真处理盐溶的涌出,

以免突发性的塌陷,在泥沼地段施工时,应制定防止人、机下陷的

安全措施,挖出的废土应堆置在合适的位置,以防止汛期造成认为

的泥石流危险。

(11)施工中如遇土质不稳,上体有滑动,发生坍塌危险时,应

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当工作面b现陷机或不足以保证人员

的安全时,应立即停工,确保人员安全。

(12)机械车辆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并设专人指挥,运输土方的车辆在会车时,应轻车让重车;重

车运行时,前后两车间距必须大于5米,下坡时,两车的间距不小

于10米,通过交叉路口,窄路、铁路道口及转弯时,应注意来往的

行人和车辆,运土车上方严禁乘人。

3.2、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1)从事沥青作业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皮肤病、结膜炎

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沥青加热及混合料拌制,

宜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进行;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

应涂防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