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醇及制氢装置主要物料的安全卫生特性及防护控制措施1.1甲醇:1.1.1物化性质化学分子式:CH3OH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有酒味、有毒。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熔点:-97.8℃沸点:64.7℃相对密度:0.791(水=1)蒸汽密度:1.11(空气=1)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7.87MPa燃料热(液态):726.89KJ/mol1.1.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7℃自燃温度:(在空气中)455℃,(在氧气中)461℃在空气中爆炸范围:5.5~36.5%(体积比)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无火焰。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忌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氮气。用水灭火无效。1.1.3毒性及健康危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50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属Ⅲ级危害(中度危害)毒物。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对血管神经有毒害作用,引起血管痉挛,形成瘀血或出血。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使视网膜缺乏营养而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中毒和视神经炎为主,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病人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狂燥不安、共济失调、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对光反应迟钝,可因视神经炎的发展而失明等。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无力、眩晕、震颤性麻痹及视神经损害。1.1.4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证呼吸道畅通,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的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尽快洗胃、就医。1.1.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1.1.6泄漏处置方案:疏散泄漏区污染人员至安全区,设立警戒人员或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杜绝一切火源(包括可能产生火花的物体)。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甲醇可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后转移到安全地带,也可用大量水冲洗(已稀释的洗液排入废水系统)。1.2一氧化碳1.2.1理化性质:化学式:CO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吸入易中毒窒息。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及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熔点:-199.1℃沸点:-191.4℃相对密度:(空气=1)0.97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138.7℃临界压力:4.75MPa1.2.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乙闪点:<-50℃自燃温度:610℃在空气中爆炸范围:12.5~74%(体积比)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1.2.3毒性及健康危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时: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中毒患者昏迷不醒,且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2.4急救吸入一氧化碳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就医。1.2.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呼吸防护系统: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配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1.2.6处置方案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包括可能产生火花的物体)。设立警戒人员或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泄漏点。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才能到泄漏点进行处置,切断气源,强力通风等。1.3氢气1.1.1理化性质化学式:H2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非常轻,与氯气混合受光即爆炸。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熔点:-259.2℃沸点:-252.8℃相对密度:(空气=1)0.07溶解性:不溶于水、乙醇、乙醚。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1.3MPa燃烧热:241.0KJ/mol最小引燃能量:0.02mJ1.1.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等级:甲闪点:<-50℃自燃温度:570℃在空气中爆炸范围:4.0~75%(体积比)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贮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燃烧分解产物:水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雾状水、二氧化碳、氮气。1.1.3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1.1.4泄漏处置方案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包括可能产生火花的物体)。设立警戒人员或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泄漏点。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才能到泄漏点进行处置,切断气源,强力通风等。1.4甲烷1.4.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与氟化氢混合能自燃,与氟混合遇日光能爆炸。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醇等的制造。溶点:-182.5℃沸点:-161.5℃相对密度:(空气=1)0.5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临界温度:-82.5℃临界压力:4.73MPa燃烧热:889.5KJ/mol最小引燃能量:0.28MJ1.4.2燃料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188℃自燃温度:537℃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4.9~15%(V%)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氮气。1.4.3防护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在高浓度环境中应佩戴正压长管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1.4.4泄漏处置方案迅速撒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包括能产生火花的物体)。设立警戒区或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泄漏点。切断气源,强力通风,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才能到泄漏点进行处置。1.5氨1.5.1物化性质化学式:NH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味、有刺激性、易溶于水。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熔点:-77.7℃沸点:-31.5℃相对密度:0.59(空气=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5MPa1.5.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乙自燃温度:650℃在空气中爆炸范围:15~28%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产物:氧化氮、氨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1.5.3毒性及健康危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属低毒类毒物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映出现鼻炎,烟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1.5.4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脸,用大量流动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保暖并休息,就医。1.5.5防护措施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空气中超标时,必须配戴防毒口罩或空气呼吸器,长管正压送风呼吸器,紧急情况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1.5.6泄漏处置方案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防护镜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和处理,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1.6一乙醇胺1.6.1物化性质化学分子式:HO(CH2)2NH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氨的气味主要用途:用作化学试剂,溶剂、乳化剂,橡胶、促进剂、腐蚀抑制剂等。熔点:10.5℃沸点:170.5℃相对密度:1.02(水=1)2.11(空气=1)溶解性:与水混溶,微溶于苯,可混溶于乙醇,四氯化碳、氯仿。1.6.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级:丙闪点:93℃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强酸发生剧烈反应。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1.6.3毒性及健康危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国家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蒸汽对眼鼻有刺激性,眼接触液体状本品,造成眼损害;皮肤接触引起刺痛和灼伤,口服损害口腔和消化道。1.6.4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脸,用流动水冲,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给输氧,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蛋清,就医。1.6.5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蒸汽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情况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手防护:戴防护手套。1.6.6泄漏处置方案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不能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量,也可用水大量冲洗,稀释液排入废水系统。1.7二氧化碳1.7.1物化性质化学分子式:CO2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主要用途:用于制糠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熔点:-56.6℃沸点:-78.5℃(升华)相对密度:1.56(水=1)1.53(空气=1)溶解性:溶解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31℃临界压力:7.39MPa1.7.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建规火险分级:戊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1.7.3毒性及健康危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国家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行业咖啡制作培训总结
- 内科门诊医生岗位工作总结
- 分子影像科护士年终总结
- 广告设计师工作总结设计广告作品传递品牌形象
- 怎样提高英语水平
- 2024年度大型办公空间地毯批量采购合同范本3篇
- 建筑行业助理工作要求总览
- 教育培训行业美工教育展示图学习资料设计
- 2024年度高端商务酒店长期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拓展训练发言稿
-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卷
- 【MOOC】国际商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GB/T 44592-2024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中邮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ISO13485基础知识培训讲义(共48页).ppt
-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新版)
- 大管轮见习记录簿范本汇总
-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