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三名宇航员圆满完成了5个月的中国空间站出差任务。下图为北京时间8:53返回舱着陆后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远在纽约(西五区)的小华想要同步观看着陆过程,他观看的时间应该在当地()A.10月30日19:11 B.10月31日21:11C.10月31日19:11 D.10月30日21:112.图示时刻物影的朝向大致是()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3.宇航员出差期间,酒泉卫星发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答案】1.A2.D3.A【解析】【1题详析】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西五区区时比东八区晚13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10月31日8时11分返回舱着陆时,西五区区时应是10月30日19:11(10月31日8时11分的基础上减13小时),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析】10月3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方向,当地位于北温带,正午(地方时12时)太阳在正南,北京时间8:53返回舱着陆时,当地的太阳应还在正午之前的东南方位,所以图示时刻物影的朝向大致是西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3题详析】10月31日之前的五个月是5月31日,自5月31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不断北移,位于北温带的酒泉此时段越来越接近直射点纬度,所以酒泉此时段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而夏至日到10月31日这段时间随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酒泉越来越远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所以酒泉此时段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D.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5.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 B.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C.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 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答案】4.C5.B【解析】【4题详析】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图中岩层先经历了沉积作用,形成了多种沉积岩;而图中沉积岩形态存在褶皱和弯曲,说明沉积岩形成之后,受到了水平挤压;而花岗岩侵入了P-C层沉积岩,并未侵入S、J、K沉积岩,说明是P-C层沉积岩形成且发生褶皱后,才发生的岩浆侵入;而P-S沉积岩和花岗岩都被断层所截断,说明断层形成与花岗岩之后;最后,被断层截断的C、S沉积岩上方又形成了J、K沉积岩,但断层未通过这两层岩层,由此可知最后发生了沉积作用,故该区域地质过程的先后顺序为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断层—沉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析】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剖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中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部分较两侧岩层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即①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东侧岩层相对下沉、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②西侧岩层相对下沉,B正确;②断层面的岩层C为石炭纪岩层,属于中生代,而古猿人出现在新生代,故不可见古猿人化石,C错误。③处C岩层上方缺少S沉积岩,且C岩层上方存在凹陷,说明其被侵蚀,沉积曾经中断,AD错误。故选B。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常形成“锢囚低涡”天气系统。较强的偏北风遇到秦岭阻挡分两支南下,分别绕流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后,在贵州北部辐合,形成强度较小的“锢囚低涡”,给当地带来丰沛降水。下图为某次“锢囚低涡”控制下的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时刻,控制四川盆地的气团的性质是()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7.导致贵州北部的“锢囚低涡”强度小但降水量大的原因是()①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势力较强 ②上升气流强烈③本地暖气流湿度较大 ④“低涡”控制时间较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6.A7.D【解析】【6题详析】四川盆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冷气团来自高纬地区,性质冷干,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析】“锢囚低涡”在贵州北部虽然强度小,但由于位置偏南,在加上地形因素的影响,冷空气势力相对较弱,故停留时间较长,导致降水量较大,①错误;此季节温度低,上升气流并不强烈,②错误;本地暖气流及东支回流湿度较大,导致空气当中水汽含量大,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降水,③正确;“低涡”控制时间较长,导致降水量较大,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0年春夏季节我国多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江淮地区洪涝尤为严重。我国江淮流域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I区)、长江中下游区(Ⅱ区)和江淮区(Ⅲ区)三部分,梅雨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下表为2020年各梅雨监测区域主要参数表(表格括号中“一”“+”分别表示偏早/偏少、偏晚/偏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区域I区Ⅱ区Ⅲ区入梅时间6月1日(-7天)6月9日(-5天)6月10日(-11天)出梅时间7月11日(+3天)7月31日(+18天)8月2日(+18天)梅雨量615.6mm(+68.5%)753.9mm(+168.39%)659.0mm(+149.2%)8.与梅雨期长度的年际变化关联度最小的因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海水温度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9.2020年江淮梅雨季的特点是()A.入梅早、出梅早、梅期短、降雨强度大 B.入梅早、出梅晚、梅期长、雨量大C.入梅晚、出梅早、梅期短、降雨强度大 D.入梅晚、出梅晚、梅期长、雨量大10.推测形成2020年梅雨季特点的原因是()A.冷空气势力弱 B.暖空气势力弱 C.副高前弱后强 D.副高前强后弱【答案】8.C9.B10.D【解析】【8题详析】梅雨发生在春、夏之交,此时来处海上的夏季风在副高的影响向北推动,与北方高纬度地区冷气流相遇,冷暖空气势均力敌,经常出现进退相持的局面。当它们相持在长江流域时,在江淮之间就形成了梅雨天气。因此,影响梅雨期长度的年际变化关联度较大的因素有副热带高气压带、海水温度、季风环流等,ABD错误;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地形地势,C正确。故选C。【9题详析】入出梅时间括号中“-”“+”分别表示较气候态偏早/偏少,偏晚/偏多,结合2020年各梅雨监测区域主要参数可知,入梅时间“-”说明入梅时间提前了,D错误;出梅时间“+”说明出梅时间推后了,出梅晚,AC错误;梅雨量“+”说明降雨量大,B正确。故选B。【10题详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近年江南区(I区)、长江中下游区(Ⅱ区)和江淮区(Ⅲ区)入梅时间均偏早,出梅时间均偏晚,梅期长,梅雨量偏多。南方暖空气受副高的影响向北推动,与北方冷空气对峙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入梅时间早,意味着副高前期势力强,迅速推动暖空气北上与冷空气对峙,但副高后期势力较弱,暖空气难以继续北上将雨带推至华北地区,导致出梅晚,梅期长,梅雨量偏多,D正确,C错;冷空气势力弱有利于暖空气向北推动,出梅应较早,A错;暖空气势力弱则入梅时间较晚,B错。故选D。《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苏南沿海)治水莫急于开浦,开浦莫急于置闸……江海之潮,日两涨落。……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水有泄而无入,闸内之地尽获稼穑之利。”文中“浦”指小河进入大河的河口,“开浦”指治理河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当地选择设置水闸有利于()①引水灌溉②船只进出③预防咸潮④发电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该区域河道沉积泥沙主要来自()A两岸农田 B.洋流挟沙 C.潮汐挟沙 D.上游山区13.与水闸启闭时间相关性最大的是()A.昼夜交替 B.月相变化 C.月亮升落 D.季节变化【答案】11.B12.C13.C【解析】【11题详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水闸相对于水坝最突出特点就是可以开闭;两者都可以闭合蓄水,从而提高水位,便于引水灌溉,同时海水涨潮时闭合也会预防咸潮,水闸不利于发电,①③正确,④错误;唯一不同的是水闸打开船只可以航行,而水坝无法打开,船只无法通航,②正确。①②③正确,故选B。【12题详析】该区域河道位于苏南沿海,根据材料信息“潮上则闭,潮退即启……外水不入,则泥沙不淤于闸内……”可知,要使泥沙不淤积在闸内河道,闸外的潮水不能进入闸内,所以区域河道沉积泥沙主要来自潮汐,C正确;两岸农田以水田为主,水土流失不严重,不是河道沉积泥沙的主要来源,A错;上游山区带来的泥沙在水闸“潮退即启”时,大部分泥沙会被输送出去,对下游沿海地区的泥沙淤积影响较小,D错误;洋流是深海区表层海水流动,远离海岸,对陆地泥沙影响不大,B错误。故选C。【13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水闸是在潮升闭,潮落开,目的是预防潮水,而潮水的涨落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造成,两者之中尤其是月亮的位置影响最大,所以跟月升月落相关性最大,C正确;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导致,虽然对潮汐有影响,但是还是没有月球引力关联性大,A错误;月相是反映的是月球能被人看到的部分,无论月相如何,月球所造成的引力是一定的,引力跟其质量有关,B错误;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导致,跟潮汐没有关联性,D错误。故选C。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14.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 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 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15.苦水河极端产沙事件取决于()A.径流量 B.降雨强度 C.降水时长 D.流域面积16.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 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 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 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答案】14.C15.B16.C【解析】【14题详析】读图可知,顺着箭头,径流量增加为涨水期,径流量减少为落水期,逆时针形曲线表示(相同径流量下)涨水期输沙量小于落水期输沙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同时达到峰值。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15题详析】根据材料“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说明与苦水河流域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密切相关的降水强度,强度大,频率高,对地表冲刷作用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产生极端产沙事件,B正确,径流量、降水时长、流域面积均不直接影响降水强度,不能造成极端产沙事件,ACD错误。故选B。【16题详析】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苦水河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说明苦水河流域输送的泥沙主要来源于流域上游;上游山区人类曾经大范围开垦耕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苦水河流域输送泥沙量大;根据材料“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判断上游山区大范围的农田转变为草地有效降低了苦水河流域上游来沙量,退耕还草有效保持了水土、涵养水源、协调了水沙关系。因此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上游源区退耕还草,C正确;上游源区建设沙障作用是防风固沙,A错误;与下游平原人类活动无关,B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52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南极中山站(图1)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考站,位于南极大陆高压和绕极低压带之间,天气恶劣,具有大风多、风速大和大风时间长的特点。研究表明,绕极低压带平均位置1月偏北,7月偏南。图2示意1990—2020年中山站年和四季定时风速的日变化。与冬季相比,说出中山站的夏季平均风速大小和风速日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答案】与冬季相比,中山站夏季平均风速较小,风速日变化较大。原因:南极大陆夏季气温较高,高压势力较弱,绕极低压带的平均位置偏北,高、低压间的气压梯度较小,因此中山站夏季平均风速较小,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太阳辐射强度较大,海水与冰面的受热不平衡,海陆温差加大,因此中山站夏季风速日变化较大。【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与冬季相比,中山站夏季平均风速较小,峰值相同在3时-7时之间,其他时间夏季风风速更小;相对而言冬季风风速更加平稳,而夏季风风速日变化较大。风速主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南半球冬季即北半球的夏季,根据题干信息,绕极低压带平均位置1月偏北,7月偏南,南极大陆夏季气温较高,极地高压势力较弱,绕极低压带的平均位置偏北,导致高、低压间的气压梯度较小,影响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因此中山站夏季平均风速较小;夏季白昼时间很长,近地面受热时间长,且太阳高度角远大于冬季,太阳辐射强度较大,海水与冰面的受热不平衡,海陆温差加大,因此中山站夏季风速日变化较大。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受太阳辐射、近地表气温、降水、风速、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图1示意洞里萨湖的位置,图2为金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表反映洞里萨湖表面水温、气温和水位的多年月平均状况。时间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水温(℃)27.529.830.129.026.225.725.3气温(℃)28.929.328.727827.327.327.2水位(m)2.11.71.52.03.55.77.7(1)根据图2,说出金边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原因。(2)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根据材料说出洞里萨河流向的周期变化,并分析原因。(3)与6~8月相比,4~5月洞里萨湖表面水温较高,试分析其原因。(4)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9年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出现异常高值,试分析其机制。【答案】(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分旱雨两季。成因: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旱雨两季。(2)流向的周期性变化:5-10月,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1月—次年4月,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原因:湄公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5-10月为雨季,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上涨(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1月一次年4月为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3)与6~8月相比,4~5月洞里萨湖气温较高,水温较高;之前降水较少,云量较少,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河水补给量较小,湖泊面积较小,蒸发散热较弱,使表面水温较高:风速较小,底层湖水不易上泛,湖面水温较高。(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面海水温度下降,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云量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洞里萨湖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出现异常高值。【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金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盛行西南季风,处于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处于旱季,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变化大。原因是金边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北季风,形成旱季;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带来充沛降水,形成雨季。【小问2详析】读图(经纬度位置)文(“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并结合所学知识,洞里萨湖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盛行西南季风,处于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处于旱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洞里萨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5-10月雨季时,流域内雨水补给量大,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上涨快于洞里萨湖,因此水位高于洞里萨湖,湄公河的河水经洞里萨河补给洞里萨湖,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1月一次年4月为旱季,流域内降水少,补给湄公河的雨水少,湄公河干流水位迅速下降,水位回落速度快于洞里萨湖,湄公河水位低于洞里萨湖水位,而洞里萨湖流域面积大,雨季蓄水量大,湖水经洞里萨河补给湄公河干流,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湄公河。【小问3详析】由图表可知,洞里萨湖最高气温出现在4~5月,6~8月气温低于4~5月,一般来,气温和水温相关,气温下降,水温会随之下降;该湖泊位于东南亚,结合纬度位置可知其为热带季风气候,4~5月为其干季,降水少,6月起进入雨季,降水次数增多,且降水量大。4~5月洞里萨湖降水较少,云量较少,表面湖水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河水补给量较小,湖泊面积较小,蒸发散热较弱,使表面水温较高:风速较小,底层湖水不易上泛,湖面水温较高。【小问4详析】由图示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洞里萨湖位于热带西太平洋海域附近。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泛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而西太平洋地区表层暖海水堆积量减少,水温降低,降水减少,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此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表面海水温度下降,对流减弱,上升气流减弱,从而导致成云致雨的情况减少,云量减少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洞里萨湖所在区域太阳辐射量明显增强,湖水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水温明显升高,出现异常值。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第四纪冰期时玉木冰川只出现在易北河以东地区,因此波德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西两部分的地貌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欧洲大陆的古冰盖开始消融,易北河在下游形成深切河谷,目前,易北河下游河谷已经成为北海近岸海域海底的水下峡谷,该处水下峡谷具备良好的沉积条件。材料二:下图为易北河流域位置图。(1)试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易北河下游深切河谷的形成过程。(2)描述波德平原易北河东西两侧的地貌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分析易北河口的水下峡谷沉积物丰富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