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方案TOC\o"1-2"\h\u27016第一章绪论 32144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22523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191831.2.1国内研究现状 3230951.2.2国外研究现状 329851.3研究方法与框架 321095第二章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4169292.1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4264992.2高技能人才素质要求 462382.3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526298第三章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5197223.1培养模式设计 524033.2课程体系构建 672103.3课程设置与实施 62893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72734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773254.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749454.1.2教学内容的安排 7214084.1.3教学方法的实施 7265284.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797944.2.1现代化教学手段概述 7200104.2.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 7286664.3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 8120594.3.1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8287914.3.2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810966第五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8205605.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8128795.2实践教学项目管理 9257235.3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95932第六章师资队伍建设 9282646.1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9312256.2师资培训与素质提升 10178946.3师资激励机制 1028403第七章职业技能竞赛与认证 118317.1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 11138787.1.1竞赛筹备 11131037.1.2竞赛实施 1126447.2职业技能认证体系 11111757.2.1认证体系构建 11247297.2.2认证流程 1139537.3职业技能竞赛与认证的成效 124238第八章企业参与与产学研合作 12164368.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途径 12175318.1.1设立企业内部培训机构 12147038.1.2与职业院校合作 12253248.1.3参与职业技能竞赛 12256898.1.4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 12249788.2产学研合作模式 13132698.2.1校企合作 13133018.2.2校企联合研发 1343038.2.3产学研协同创新 13237508.2.4建立产学研联盟 1388978.3合作成果转化与应用 1379068.3.1成果转化 1374788.3.2成果推广与应用 13295038.3.3成果评价与反馈 1317025第九章国际化人才培养 13213339.1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 1333279.1.1战略背景 1391559.1.2战略目标 14152639.1.3战略措施 14105679.2国际交流与合作 1490979.2.1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145759.2.2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4307469.2.3促进校企合作 14126109.2.4建立国际培训项目 149069.3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14270439.3.1评价指标体系 14240559.3.2评价方法 155329第十章培养方案的实施与评估 152398510.1培养方案的实施 153275510.1.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15485610.1.2落实责任主体 152335010.1.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52932210.1.4优化教学资源 151653910.1.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51169210.2培养效果的评估 162620210.2.1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162755310.2.2实施评估方法 1626010.2.3定期开展评估 163063210.2.4反馈评估结果 161537010.3持续改进与优化 162045810.3.1跟踪行业发展趋势 16906010.3.2创新培养模式 16949110.3.3强化实践环节 162851110.3.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机械行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我国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培训资源不足、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研究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方案,对于推动我国机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讨如何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对职业培训体系的研究,分析现有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三是对培训方法与手段的研究,摸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1.2.2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发达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的研究较为成熟。他们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对职业培训体系的研究,强调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对培训方法与手段的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培训效果。1.3研究方法与框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研究背景,分析研究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3)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现状分析:分析当前我国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4)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方案设计:根据现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方案。(5)方案实施与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实施与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第二章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2.1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下,机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智能化方面,机械行业正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此背景下,对具备编程、调试、维护等技能的自动化设备操作人员、技术应用人才等需求将持续增长。绿色化方面,我国正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发展,机械行业对环保型设备、绿色工艺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对具备环保设备研发、绿色工艺推广等方面技能的人才需求将逐渐增加。服务化方面,机械行业正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增值服务转变。这要求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创新能力。2.2高技能人才素质要求面对行业发展趋势,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1)专业素质:掌握机械行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迅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3)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项目。(4)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诚实守信,爱岗敬业。(5)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2.3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以下现状与问题:(1)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2)教育资源不足:受限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等因素,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3)企业参与度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不高,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4)评价体系不科学: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难以客观反映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水平。(5)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影响了人才的吸引力。第三章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3.1培养模式设计为了满足机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模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将职业技能培养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3)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4)实施分层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实施分层次、分专业的培养模式。具体培养模式设计如下:(1)基础阶段:以公共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技能。(2)专业阶段:以专业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3)实践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3.2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部分:(1)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基础知识。(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技术、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4)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选修课程:包括管理、经济、法律、人文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3.3课程设置与实施课程设置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2)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3)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课程设置与实施如下:(1)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2)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3)实践教学:加大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的比重,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4)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技能人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行业的核心技能。4.1.2教学内容的安排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论教学: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2)实践教学: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项目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1.3教学方法的实施(1)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机械行业案例,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模拟教学:利用模拟软件和设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机械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3)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4.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4.2.1现代化教学手段概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其在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4.2.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1)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2)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机械行业专业知识。(3)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3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4.3.1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3)课程设置:评价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完善。4.3.2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具体措施如下:(1)定期检查: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课件等进行定期检查。(2)教学反馈:收集学生、企业和社会对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3)教学评价:定期组织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通过以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第五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5.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应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行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具体措施如下:(1)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硬件设施。加大投入,购置先进设备,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2)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布局。根据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区域,提高实践教学效率。(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4)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渠道。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5.2实践教学项目管理实践教学项目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1)明确实践教学项目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项目目标,保证项目实施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2)完善实践教学项目体系。构建涵盖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实践等环节的项目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需求。(3)加强实践教学项目过程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调控,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4)建立健全实践教学项目评价机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觉问题,不断优化项目内容,提高项目质量。5.3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是衡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在实践教学前后的实践能力,评价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贡献。(2)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评估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评价实践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3)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情况,评价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综合评价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为后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借鉴。第六章师资队伍建设6.1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本文提出以下措施:(1)完善师资选拔制度,保证选拔优秀人才。建立严格的师资选拔标准,注重选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2)优化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实现师资队伍的年轻化。通过引进优秀青年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创新能力。(3)强化师资队伍专业结构,提高专业覆盖率。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以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6.2师资培训与素质提升师资培训与素质提升是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为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2)加强师资队伍的学术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强化师资队伍的企业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了解企业需求,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中。(4)开展教师职业素养培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等综合素质。6.3师资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下为师资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1)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物质激励主要包括薪酬、福利等方面;精神激励包括荣誉、成就感等方面;职业发展激励则包括职称晋升、职务晋升等方面。(2)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保证职称晋升的公平、公正。建立以实际教学、科研业绩为主要依据的职称评审体系,激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3)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4)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方式,让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和成就感。第七章职业技能竞赛与认证7.1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实施7.1.1竞赛筹备职业技能竞赛的筹备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的原则,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筹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竞赛主题和内容,结合行业发展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技能项目;(2)制定竞赛规程,明确竞赛规则、评分标准、竞赛时间、地点等;(3)组建竞赛组织机构,包括竞赛筹备组、竞赛评审组、竞赛保障组等;(4)开展竞赛宣传,吸引广大高技能人才参与;(5)筹备竞赛场地、设备、器材等物资;(6)培训竞赛评委,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7.1.2竞赛实施(1)严格遵循竞赛规程,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2)做好竞赛现场管理,保证竞赛秩序井然;(3)评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保证评分结果客观、公正;(4)对竞赛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5)竞赛结束后,公布竞赛结果,颁发奖品和证书。7.2职业技能认证体系7.2.1认证体系构建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旨在为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提供权威、可靠的认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认证标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明确认证对象的技能要求;(2)建立认证机构,负责认证工作的组织和实施;(3)开展认证培训,提高认证对象的技能水平;(4)实施认证考核,对认证对象的技能进行评估;(5)颁发认证证书,为认证对象提供职业发展的有力支持。7.2.2认证流程(1)认证对象提交认证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符合认证条件;(3)对符合认证条件的对象进行认证考核;(4)考核合格者颁发认证证书;(5)定期对认证证书进行复核,保证认证对象的技能水平保持稳定。7.3职业技能竞赛与认证的成效职业技能竞赛与认证在推动机械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激发了高技能人才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技能水平;(2)促进了技能传承和技艺创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3)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益;(4)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职业发展的通道,激发了职业成就感;(5)促进了校企合作,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第八章企业参与与产学研合作8.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途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下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几种途径:8.1.1设立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培训机构,针对员工的技能需求进行培训。通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8.1.2与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可以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合作方式包括为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等。8.1.3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企业可以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选拔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8.1.4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企业可以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学生和员工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8.2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8.2.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方式。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项目合作等,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8.2.2校企联合研发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发,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8.2.3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共同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8.2.4建立产学研联盟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8.3合作成果转化与应用8.3.1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企业应积极参与成果转化,将产学研合作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8.3.2成果推广与应用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与协作,将产学研合作成果推广到更多企业,促进成果的广泛应用。8.3.3成果评价与反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成果评价与反馈机制,对产学研合作成果进行评估,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和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九章国际化人才培养9.1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9.1.1战略背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我国机械行业的国际地位,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成为必然选择。9.1.2战略目标(1)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2)提升我国机械行业的国际影响力。(3)促进我国机械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接轨。9.1.3战略措施(1)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国际化课程设置。(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3)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4)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激发人才发展活力。9.2国际交流与合作9.2.1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机械行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9.2.2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机械行业的整体水平。9.2.3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9.2.4建立国际培训项目开展国际培训项目,为我国机械行业人才提供赴国外学习、实习的机会,提升其国际化素质。9.3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评价9.3.1评价指标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应包括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安市校本课程设计
- 烟气脱硫课课程设计
- 晚婚假申请书
- 春节放假的通知模板集合八篇
- 新婚庆典代表致辞精简版
- 批改作业评语
- 甘油发酵课程设计
- 2025年山东济宁泗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104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事业单位第六批优才拟聘用人员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招聘聘用工作人员1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生儿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的形态学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 无重大疾病隐瞒保证书
- 2024年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2024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采购部年终总结与计划
-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31-01-09 工程机械维修工(堆场作业机械维修工)人社厅发202226号
- 轴线翻身法操作
- DB11∕T 1077-2020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