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信息化推进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三农信息化推进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三农信息化推进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三农信息化推进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三农信息化推进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信息化推进作业指导书TOC\o"1-2"\h\u6958第一章:绪论 246351.1三农信息化概述 2178581.1.1定义及内涵 2111921.1.2发展历程 2226651.1.3主要特点 3209071.1.4意义 3216181.1.5任务 331430第二章:三农信息化政策环境 4205401.1.6政策背景 4146481.1.7政策法规概述 4148771.1.8政策法规实施 4235721.1.9政策实施背景 5162981.1.10地方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5210321.1.11地方政策实施特点 521982第三章:三农信息化基础设施 5921.1.12通信网络概述 5272491.1.13通信网络建设目标 641451.1.14通信网络建设内容 6207101.1.15农业信息化设备概述 679631.1.16农业信息化设备配置目标 6207201.1.17农业信息化设备配置内容 615817第四章:三农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7105291.1.18平台设计原则 7262701.1.19平台架构设计 7122951.1.20平台安全性设计 832941.1.21服务内容 8202471.1.22功能模块 812896第五章:三农信息化关键技术 9118051.1.23概述 981361.1.24关键技术 9233121.1.25概述 9316351.1.26关键技术 922888第六章:三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078041.1.27培养目标 1075471.1.28培养措施 10143331.1.29人才引进 11234001.1.30人才使用 1111266第七章:三农信息化推广与应用 1137281.1.31推广模式 1169171.1.32推广方法 121461第八章:三农信息化产业发展 13205211.1.33概述 13248851.1.34产业链构建内容 13279181.1.35产业链构建策略 1471631.1.36产业创新 14106171.1.37产业升级 1415646第九章:三农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5279071.1.38国际合作背景 15325791.1.39国际合作现状 15315931.1.40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 15256571.1.41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 16287231.1.42拓展产业合作领域 1677961.1.43加强人才培养与合作 1627858第十章:三农信息化推进策略与建议 16182491.1.44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16134081.1.45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16205051.1.46信息资源整合不足 1627241.1.47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17199201.1.48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1761621.1.49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7310761.1.50提升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7253041.1.51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17218111.1.52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7115691.1.5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798431.1.54创新商业模式 17193651.1.5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7第一章:绪论1.1三农信息化概述1.1.1定义及内涵三农信息化是指在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层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它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和农民信息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主要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管理、农村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化;农民信息化则侧重于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增强其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1.1.2发展历程我国三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主要进行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以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至2010年,以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为核心;第四阶段为2010年至今,以农业信息化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特征。1.1.3主要特点(1)覆盖范围广:三农信息化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多个领域,覆盖范围广泛。(2)技术含量高:三农信息化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3)产业发展快: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农信息化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4)社会效益显著:三农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第二节三农信息化推进的意义和任务1.1.4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产值。(3)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4)增强农民信息素养:信息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增强其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5)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1.5任务(1)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信息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2)推进农业信息化应用:深化农业信息化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生活的全面信息化。(3)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4)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大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业信息化队伍的整体素质。(5)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完善农业信息化政策体系,为农业信息化推进提供有力保障。第二章:三农信息化政策环境第一节国家相关政策法规1.1.6政策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三农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三农信息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进程。1.1.7政策法规概述(1)《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三农信息化提供了政策支持。(2)《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3)《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5)《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三农信息化提供了具体指导。1.1.8政策法规实施国家相关部门根据政策法规要求,加大了对三农信息化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投入,提高农村信息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提高农业生产力。(3)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第二节地方政策实施情况1.1.9政策实施背景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指导下,各地积极开展三农信息化建设,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1.1.10地方政策实施情况概述(1)加大投入力度:各地纷纷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2)优化政策环境:地方政策在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农业信息化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3)推进农业信息化应用:各地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推广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应用。(4)提升农民信息化素养:各地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1.1.11地方政策实施特点(1)突出重点:各地根据本地农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如粮食生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2)创新机制:各地积极摸索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3)强化考核:将农业信息化纳入工作考核体系,保证政策实施效果。(4)加强交流合作:各地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第三章:三农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一节通信网络建设1.1.12通信网络概述通信网络是三农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数据传输和交换的通道。通信网络的建设应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地区信息传输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1.13通信网络建设目标(1)完善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提高网络接入能力。(2)提升农村通信网络速率,满足农业信息化应用需求。(3)优化农村通信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4)降低农村通信网络资费,减轻农民负担。1.1.14通信网络建设内容(1)光纤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光纤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接入速率。(2)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优化农村移动通信网络,提高网络覆盖率和质量。(3)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发挥卫星通信优势,解决偏远地区通信难题。(4)互联网接入能力提升:提高农村互联网接入速率,降低接入费用。(5)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第二节农业信息化设备配置1.1.15农业信息化设备概述农业信息化设备是三农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以及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物联网平台等软件设备。农业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应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1.1.16农业信息化设备配置目标(1)提高农业信息化设备普及率,满足农业生产需求。(2)优化农业信息化设备配置结构,提高设备利用效率。(3)引导农业信息化设备升级换代,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4)促进农业信息化设备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1.1.17农业信息化设备配置内容(1)计算机及服务器设备:根据农业生产规模和需求,合理配置计算机和服务器设备。(2)传感器设备:针对农业生产环节,配置相应的传感器设备,实现农业环境监测、病虫害预警等功能。(3)控制器设备:根据农业生产需求,配置合适的控制器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4)农业信息系统:开发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信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5)农业物联网平台:构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实现农业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提升农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6)农业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业生产数据,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7)农业信息化培训:加强农业信息化培训,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促进农业信息化应用。第四章:三农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第一节平台架构设计1.1.18平台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利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注重实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4)保证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保护用户隐私。1.1.19平台架构设计(1)技术架构(1)前端技术: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平台界面的设计与交互。(2)后端技术:采用Java、PHP、Python等后端技术,实现平台业务逻辑处理。(3)数据库技术:采用MySQL、Oracle等数据库技术,存储和管理平台数据。(4)中间件技术:采用Tomcat、Apache等中间件技术,实现前后端数据交互。(2)网络架构(1)云计算架构:采用IaaS、PaaS、SaaS等云计算服务,实现平台资源的弹性伸缩和高效利用。(2)大数据架构:采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技术,实现平台数据的挖掘与分析。(3)物联网架构:采用NBIoT、LoRa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设备的智能监控与管理。1.1.20平台安全性设计(1)信息安全:采用SSL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保障用户数据安全。(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手段,防止网络攻击。(3)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加密等手段,防止数据泄露。第二节服务内容与功能1.1.21服务内容(1)农业政策法规宣传:发布国家及地方农业政策法规,提高农民法治意识。(2)农业市场信息发布: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行情等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动态。(3)农业技术指导:提供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指导,提升农民技术水平。(4)农业金融保险服务:提供农业信贷、保险等服务,降低农民风险。(5)农业物流配送服务:提供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6)农业人才培训与就业服务:提供农业人才培训、就业信息,促进农民增收。1.1.22功能模块(1)用户注册与登录:实现用户注册、登录、信息修改等功能。(2)信息发布与查询:实现政策法规、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信息的发布与查询。(3)数据分析与展示:实现对农产品市场、农业技术、农业金融等数据的分析与展示。(4)互动交流: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问答、留言等功能。(5)用户反馈与投诉:实现用户反馈与投诉功能,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优化平台服务。(6)平台管理与维护:实现对平台用户、信息、数据等的管理与维护。第五章:三农信息化关键技术第一节互联网农业1.1.23概述互联网农业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整合、升级,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农业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民增收。1.1.24关键技术(1)农业大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类数据,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2)农业物联网: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3)农业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交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4)农业信息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技术、金融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5)农业互联网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第二节物联网技术1.1.25概述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感知、传输、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物品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和管理。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农业设施自动控制、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1.1.26关键技术(1)感知技术:利用传感器、RFID、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获取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数据。(2)传输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方式,将感知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数据处理技术:对收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4)自动控制技术: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对农业设施进行自动调节,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5)网络安全技术:保障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和设备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6)软件平台技术:构建物联网应用软件平台,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集成和协同。第六章:三农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第一节人才培养策略1.1.27培养目标为推进三农信息化建设,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养一支具备较高信息化素养、熟悉三农领域专业知识、能够适应新时代农业现代化需求的人才队伍。1.1.28培养措施(1)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以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三农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强化课程设置:结合三农领域实际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信息化相关课程,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3)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创新和实践,激发人才活力。(6)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三农信息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积极性。第二节人才引进与使用1.1.29人才引进(1)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根据三农信息化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高层次人才。(2)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招聘、兼职、合作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现人才共享。1.1.30人才使用(1)优化人才配置:根据人才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实现人尽其才。(2)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加强人才培训和管理,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促进人才价值最大化。(3)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4)关注人才成长:关注人才职业发展,提供成长空间,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5)落实人才保障措施:加强人才保障体系建设,保证人才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第七章:三农信息化推广与应用第一节推广模式与方法1.1.31推广模式(1)引导模式作为主导力量,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等参与三农信息化建设。引导模式主要包括:(1)政策宣传与引导:通过会议、培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三农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认识度和参与度。(2)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信息化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方面。(3)项目示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推动三农信息化发展。(2)市场驱动模式市场驱动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服务优化等手段,推动三农信息化发展。市场驱动模式主要包括:(1)企业投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投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信息化服务。(2)产业链整合: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摸索新的商业模式,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1.1.32推广方法(1)培训与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对农民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2)宣传与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三农信息化的政策、成果和典型经验,激发农民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3)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农民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应用、网络维护等,保证信息化设施的正常运行。第二节应用案例解析案例一:某地区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某地区投资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政策宣传、市场行情、技术指导、农产品追溯等服务。平台采用引导模式,以为主导,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二:某农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某农业企业以市场驱动模式,投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案例三:某农村电商发展某农村地区以农村电商为切入点,推动三农信息化建设。通过培训农民电商知识,建立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农民增收。此案例采用培训与教育、宣传与推广等方法,有效推动了农村电商发展。第八章:三农信息化产业发展第一节产业链构建1.1.33概述我国三农信息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农信息化产业链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产业链构建是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推动三农产业发展。1.1.34产业链构建内容(1)农业生产环节在农业生产环节,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农业服务环节农业服务环节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信息化技术为农业服务提供便捷的渠道,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3)农产品加工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涉及农产品保鲜、包装、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信息化技术在此环节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4)农产品销售环节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销售环节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农产品期货、农产品品牌推广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5)农业政策与管理环节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政策与管理环节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政策宣传、农业项目管理、农业统计监测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政策执行力和农业管理水平。1.1.35产业链构建策略(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协同效应。(2)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4)完善政策体系,保障产业链健康发展。第二节产业创新与升级1.1.36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等手段,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在三农信息化产业发展中,产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1)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三农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2)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例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3)政策创新政策创新是指完善农业政策体系,推动政策与市场、产业相结合,为三农信息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1.37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指通过提高产业链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手段,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1)提高产业链附加值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3)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创新与升级,推动三农信息化产业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贡献。第九章:三农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国际合作现状1.1.38国际合作背景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三农信息化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高度重视三农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农业信息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1.1.39国际合作现状(1)政策层面我国与国际组织、各国间开展了广泛的政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农业信息化发展。例如,与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组织合作,参与制定全球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2)技术交流与合作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农业信息技术领域开展了丰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我国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提升了国内三农信息化的水平;另,我国将自主研发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向国际市场,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3)产业合作我国农业信息化企业与国际同行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部分企业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竞争,提升了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人才培养与合作我国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交流与合作。第二节交流合作策略1.1.40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1)积极参与国际农业信息化政策制定,推动形成有利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国际环境。(2)加强与国际组织、各国间的政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农业信息化进程。1.1.41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1)引进国际先进农业信息技术,提升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2)推广我国自主研发的农业信息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3)加强与国际同行在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