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1页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2页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3页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4页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一、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制定本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科研、设计等活动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2.本制度规定了企业内部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监控、报告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管理。

3.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员、安全技术人员等。

三、职责

1.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本制度,并监督实施。

(2)负责组织企业内部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

(3)负责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治理措施到位。

2.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

(1)具体负责本制度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负责收集、整理、分析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信息,提出隐患治理建议。

(3)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负责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隐患排查。

(2)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提出治理建议。

(3)负责实施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效果。

4.安全检查员

(1)负责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

(2)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治理措施到位。

5.安全技术人员

(1)负责对安全生产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指导。

(2)参与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制定。

(3)对治理措施进行技术评估,确保治理效果。

6.各部门、各岗位员工

(1)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2)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落实治理措施。

(3)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隐患排查范围

1.人员安全管理

(1)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2)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与佩戴;

(5)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度。

2.设备设施安全

(1)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情况;

(2)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3)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得到执行;

(4)设备设施的定期检验与检测情况;

(5)设备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明显。

3.生产工艺安全

(1)生产工艺的安全操作规程;

(2)生产工艺过程中危险物质的识别与控制;

(3)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否可靠;

(4)生产工艺的紧急停车装置是否有效;

(5)生产工艺的环境适应性。

4.环境与职业健康

(1)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

(2)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与控制;

(3)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4)工作场所的通风与照明;

(5)工作场所的应急逃生与救援设施。

5.仓储物流安全

(1)仓库的安全管理制度;

(2)仓库存储物品的分类与管理;

(3)仓库的防火、防爆措施;

(4)仓库的通风与散热设施;

(5)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6.建筑施工安全

(1)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

(2)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模板等临时设施的安全;

(3)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4)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安全;

(5)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7.交通安全

(1)企业内部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

(2)车辆的安全驾驶与操作规程;

(3)车辆的安全装置与警示标志;

(4)车辆的应急处理能力;

(5)企业内部交通道路的安全管理。

8.信息与网络安全

(1)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2)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应对;

(3)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4)企业重要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5)信息系统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9.应急管理

(1)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2)应急物资与设备的准备与维护;

(3)应急响应的组织与协调;

(4)应急知识的宣传与培训;

(5)应急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10.其他潜在的安全风险

(1)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安全评估;

(2)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3)国内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变化;

(4)企业安全生产历史数据的分析;

(5)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定期组织综合检查,全面排查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隐患。

2.检查内容应涵盖人员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艺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仓储物流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交通安全、信息与网络安全、应急管理等多个方面。

3.检查应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员、安全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4.检查后应形成详细的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二)专业检查

1.根据企业特点和安全生产要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特定领域进行深入检查。

2.专业检查应包括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化工安全、建筑安全等专业领域的检查。

3.专业检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检查的深度和准确性。

4.专业检查结果应形成专业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的整改建议。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

2.春季重点检查防雷、防火、防爆设施;夏季重点检查防暑降温、防雨防汛措施;秋季重点检查防火、防风、防冻措施;冬季重点检查防寒保暖、防滑措施。

3.季节性检查应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4.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节假日检查

1.节假日前夕,组织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检查,确保节假日安全生产的稳定。

2.检查内容应包括值班安排、应急准备、设备设施安全状态等。

3.检查应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

4.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案,确保节假日安全生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日常检查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的常规检查,由各岗位员工、安全检查员负责。

2.定期检查是指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进行的检查,包括周检、月检、季检等。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形成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4.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启动紧急处理程序,确保安全生产的连续性。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长假前,组织专门的工业安全检查小组,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组成。

2.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设备设施的停机、启动程序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生产线关键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紧急停车按钮、报警装置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电气线路是否老化,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

-高空作业平台、升降机械等是否存在坠落风险;

-压力容器、锅炉等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是否过期;

-生产场所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环保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泄漏、溢出等风险。

3.检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4.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在长假前完成整改工作。

5.对于无法在长假前完成整改的隐患,应制定临时安全措施,确保长假期间的生产安全。

6.长假期间,应安排责任心强的值班人员,负责监督执行长假期间的安全措施,并保持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

7.长假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复查,确认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确保生产恢复正常后不会因长假期间的安全隐患而导致安全事故。

(二)交通安全

1.长假前,成立交通安全检查小组,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车辆使用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对企业的交通运输安全进行全面检查。

2.检查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车辆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照明系统等关键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车辆的安全标识、警示标志是否清晰可见;

-车辆的应急工具和设备(如灭火器、急救包等)是否齐全并处于可用状态;

-车辆驾驶人员的资质是否合法,是否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

-车辆的行驶记录和维修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疲劳驾驶或超负荷使用的情况;

-企业内部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防护栏等;

-企业内部停车场的照明、排水、安全通道等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小组应对每辆车进行详细检查,并填写车辆安全检查表,记录检查结果。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交通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必要时暂停车辆使用,直至安全隐患消除。

5.长假期间,应加强对车辆使用的管理,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包括:

-制定长假期间的车辆使用计划,合理安排行驶路线和时间;

-确保车辆驾驶人员充分休息,避免连续驾驶时间过长;

-加强对车辆动态监控,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状况良好;

-针对恶劣天气和特殊路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6.长假结束后,应对交通安全进行检查总结,对长假期间的安全管理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环境保护安全

1.长假前,成立环境保护安全检查小组,由企业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安全进行检查。

2.检查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状况,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理设施;

-环境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情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

-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存储、运输、处理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企业内部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员工环境保护培训、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等;

-企业周边环境敏感区域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水源保护区、居民区等;

-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保养记录,确保设施持续稳定运行。

3.检查小组应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对潜在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评估。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环保安全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5.长假期间,应采取以下环境保护安全措施:

-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用或降低处理效率;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和关键环节的监控,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安排专业人员值班,确保能够及时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长假期间正常工作。

6.长假结束后,应及时对环境保护安全进行检查总结,分析长假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企业长期的环境安全。

七、隐患排查分级

1.为了有效管理安全生产隐患,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发生概率和整改难度,将隐患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一级隐患:指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具有极高的风险。

-例如:重大设备故障、重大化学泄漏、火灾爆炸风险等。

3.二级隐患:指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具有较高的风险。

-例如:设备的一般故障、化学品的小规模泄漏、局部环境污染等。

4.三级隐患:指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具有较低的风险。

-例如:设备的小故障、轻微化学品泄漏、工作环境的一般性问题等。

5.隐患的级别判定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

6.对于不同级别的隐患,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排查频次、整改措施和应急响应计划。

八、隐患排查管理

1.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职责、程序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定期的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覆盖所有生产环节和关键部位。

3.隐患排查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和方法;

-组织实施排查,记录排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评估;

-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整改完毕的隐患进行复查,验证整改效果。

4.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档案,记录隐患的发现、整改、复查等信息,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5.对于重大隐患,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6.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高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水平。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程序、内容和责任人。

2.隐患排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隐患的具体描述,包括隐患的性质、可能导致的后果;

-隐患发现的时间、地点和发现人;

-隐患的当前状态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已采取的临时安全措施;

-隐患治理的建议和初步整改计划。

4.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报告的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5.企业应建立隐患档案,对排查出的所有隐患进行记录和监控。

6.隐患档案应包括以下信息:

-隐患的基本信息,包括隐患名称、级别、发现时间等;

-隐患的详细描述,包括隐患的原因、影响范围、潜在风险等;

-隐患的治理措施,包括整改方案、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

-隐患的整改过程记录,包括整改进度、整改结果等;

-隐患的复查记录,包括复查时间、复查结果等。

7.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隐患档案进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8.企业应对重大隐患进行重点监控,定期组织复查,确保整改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