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法治理论1.【论述题】【案情】新华社北京2020年2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江南博哥)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加大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要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要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加强疫情期间矛盾纠纷化解,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问题】联系材料,结合十九大四中全会报告精神,从依法防疫与社会治理关系角度谈一谈你的看法。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和论述,照搬材料原文不得分;3.不少于600字。参考解析: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地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在过去的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在治理体系、应急能力、信息传播、干部能力等方面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但是,疫情防控也彰显了治理优势,如整体性社会动员机制、织密的社会治理网络以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等。实践表明,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始于“干部带头”,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担起了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有效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成于“多方合力”,以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为主体开展网格化治理,进行地毯式排查,加上社区组织与民间力量的作用,编织出一道渗透到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疫情防控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抓好任务落实,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下沉到基层,让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更敏感、更畅通,在疫情防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依法防控是战“疫”的最有力武器,依法治“疫”是使疫情防控实现平稳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特殊时期可以有特殊政策、特殊措施,但一切行为的底线,仍然是法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明确各级防疫主体的权力边界,法无授权不可为。强化法治保障,树立法治思维,才能促进全社会科学、高效、规范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论述题】【案情】材料一:习近平强调,牢记初心和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同一切弱化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放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手脚,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要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既要靠各级党组织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靠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行动,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我们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完善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我们坚持依宪治国,与时俱进修改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宪法实施和监督全面加强。我们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规范行政权力,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废止劳教制度,推进司法责任制、员额制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件,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显著提高。我们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我们推进法治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法律服务队伍,加强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我们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依法惩治腐败犯罪,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来源:《求是》)【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党的自我革命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以及要求的看法。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总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参考解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治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和社会有效治理的战略选择,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正如材料中所谈到的一样,在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将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打造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法治不息,则党的自我革命不止。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提升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水平,是法治国家的建设和法治体系的完善取得圆满胜利的根本保障,也对我们今后的依法治国工作推进提岀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法治工作中,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碰触,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法治工作中有效贯彻落实;(3)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党内法规和国法体系的有效衔接;(4)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党员参与法治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6)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国防军事改革。3.【论述题】【案情】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材料二: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价值意义和总体要求的看法。答题要求: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2.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完整、准确;3.总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参考解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社会的建设,是依法治国战略推进的必经环节,也是法治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材料中深刻指岀的一样,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在传统社会治理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厚“德治”经验,在当今国家和社会治理中仍然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协调好法律和道德关系,发挥二者的合力,避免法律规范作用与道德教化作用的相互抵消,具体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首先,在立法上要充分考虑特定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将其作为法律制定的基础,防止与道德对立的“恶法”的岀现;其次,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执法和司法主体应当在合法的前提下,在自由裁量的范围内尽量考虑道德要求,使法律的实施不仅合法而且合情合理;最后,在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中,重视法治宣传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培养,批判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容的旧道德,弘扬与法治建设基本要求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增强人们对于法律制度和法治事业的认同感。4.【论述题】【案情】材料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险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二:新华网北京2018年2月2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如何完善、推进立法。答题要求: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2.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完整、准确;3.总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参考解析:立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授予的职权和规定的程序,制定法律法规的活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重视立法的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完善、推进立法,要完善立法体制:一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二是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三是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四是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五是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完善、推进立法,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一是要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科学、民主立法机制,推进立法精细化;二是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使立法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三是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四是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立法,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完善立法工作程序,注意克服立法部门化、地方化倾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完善、推进立法,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仍存在立法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强公民权利、民主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立法,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总之,正如材料中提到的那样,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制定出科学的、民主的、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有法可依,为实现良法善治的目标奠定基础。5.【论述题】【案情】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会议指出,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会议强调,要以立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适应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制定统一的外资基础性法律。对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相关立法授权工作要及早作出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安全、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项目要统筹考虑,立改废释并举。(新华社北京2019年2月25日电)材料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中央立法决策,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统筹做好立改废释工作,既要求数量更要重效果,确保立一件成一件,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使每项立法都反映群众意愿、得到群众拥护,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提高立法工作质量。答题要求: 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3.总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参考解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2.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 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6.【论述题】【案情】材料一: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摘自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强调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格局。——摘自十九届五中全会【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谈谈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答题要求: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3.总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解析: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满足国家治理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构成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应当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是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应将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回应新时代国家治理难题,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不断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加快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把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7.【论述题】【案情】材料一: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二:据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微博消息:2018年10月13日,杨某在其住宅内直播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并将国歌作为自己所谓“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依法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15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自由的限度。答题要求:1.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2.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完整、准确;3.总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参考解析:正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说:“为了自由,我们应作法律的奴仆”。近代以来,国家存在的目的被认为是维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同于我国古代法家强调把法作为统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近代西方法学认为法律的存在应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但这不意味着公民的自由是没有限度的。公民只有服从宪法和法律,才有自由和权利可言。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同时,《宪法》第二章集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我国公民的自由划定了基本的边界。除了《宪法》外,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也对公民自由的限度进行了具体规定。自由的行使是有边界的,并非随心所欲,法律保护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限制下才能真正实现。法的价值上所说的“自由”,是指法以确认、保障人的这种行为,从而使主体和客体间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对于公民个人来说,权利的行使,即自由的范围,不应当妨碍他人行使权利,法谚云:“你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就是这个道理。除了不能妨碍他人行使权利之外,公民行使权利也不应当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对个人自由的干预程度及其正当性也来源于此。个人行为没有干预到他人的自由或者没有侵犯社会公益,法律则不应当对其加以干预。一旦个人的行为侵犯到他人的自由或者社会公益,法律则应对其进行干预,使社会秩序恢复到原有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法律对个人自由干预的程度应当符合比例原则,以最低程度的必要为尺度。并且,法律对于自由的限制,应以宪法为依据,以正当程序和人权保障为原则。材料表明,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是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公民违法行为和损害公共利益行为放任不管。材料中的杨某篡改国歌来谋求私利的行为超出了自由的限度,必然遭受法律的制裁。这也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8.【论述题】材料:2015年3月,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遭遇过“办证难、办事难”,只有19.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只是地方跑项目人员进入要害审批部门时经常碰到的情况,也是公众在公共服务窗口办事时屡见不鲜的“待遇”。看看大家抱怨的“不说明具体流程”“互相推诿”等问题,再研究一下“小肚子跑成大肚子办准生证”“往返3000公里跑六趟办护照”的悲壮个案,就会发现:办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对于摸不着门道的办事者来说千难万难,而对门道精熟的经办者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他们张张嘴就能把流程说得清楚,动动手就能让办事者满意而回,可他们就是没有解人忧难的热情,要么面沉似水,沉默是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寒露文化传承与应用模板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DB2201T 60-2024 西餐厅服务规范
- 职业导论-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深度自测卷1
- 亲子活动主持词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运输代理合同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九)(含答案)
- 上海市竹欣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 燕山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课件】微型计算机系统
-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关于标准房屋装修合同的范本
-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70题(附答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荔枝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 资金借贷还款协议
- 《实验性研究》课件
-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全文)
- 2024-2025学年高考英语语法第一轮复习:定语从句(讲义)(原卷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