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2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2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2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2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近年来,江北区治水部门对慈城古城护城河(如图所示)进行综合整治,还原护城河风貌,努力把护城河打造成为一条“平安、健康、宜居、富民”的幸福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工厂废水经处理后排放

B.大量含磷洗涤剂任意排放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2.下列是小科同学在完成溶液配制实验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取固体B.称质量C.量液体D.溶解3.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一台“便携式制氧器”,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小科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气湿润

B.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输出的氧气可作为燃料,用于切割金属

D.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缸中的鱼供氧4.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多地观察到日偏食现象。如图是小科在大树底下拍摄的地面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地面上有大量“月牙”形的光斑。下列选项的原理与“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不同的是(

)A.彩虹B.皮影戏C.日晷D.月食5.下列是小科常喝的一些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奶B.鲜牛奶C.矿泉水D.珍珠奶茶6.2021年1月10日,山东一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金矿爆炸事件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B.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风扇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7.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露的形成B.雾的形成

C.冰化成水D.霜打枝头8.如图分别为水雾灭火器和干冰灭火器。水雾灭火器喷射后成水雾状,活化剂会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干冰又称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的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雾灭火器喷射后的水雾汽化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水雾灭火器喷射后形成的水膜,可以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C.干冰灭火器喷出的“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9.科幻小说《三体3》(如图所示)中提到:“公元2008年,就能够在实验室中把介质光速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十七米”。如果光在空气中以该速度传播,已知声音的速度是340m/s。打雷闪电时,你将(

)A.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B.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同时看到闪电、听到雷声

D.看不到闪电,也听不到雷声10.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比空气大的是(

)A.乙的质量比甲大B.旋紧瓶盖振荡,瓶变瘪

C.下面的蜡烛先熄灭D.右侧纸袋下沉11.如图所示图片都有“吸住”的现象,其中的原理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覆杯实验B.塑料吸盘挂物钩

C.火罐吸在皮肤上D.磁铁吸引大头针12.2021年1月15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宁波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其中空气质量方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第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B.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

C.增加烟囱的高度,可以防治空气污染

D.“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空气污染13.很多科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水的作用吸收放出的热量提供所需的温度,隔绝空气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A.A

B.B

C.C

D.D14.试卷是白纸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15.最近很流行一款杯子——富氢养生水杯(如图所示),广告称闭合开关,3分钟快速改变水质,迅速生成高浓度氢气。如果广告是真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中产生氢气”属于物理变化

C.氢气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

D.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通直流电16.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食盐,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食盐的质量/g15202530剩余食盐的质量/g02712A.20℃时,50g食盐饱和溶液中含有18g食盐

B.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17.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甲同学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观察紫色小花的颜色;乙同学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通入潮湿的二氧化碳观察紫色小花的颜色。甲乙两位同学观察到的紫色小花的颜色分别是(

)A.不变色、变红色

B.变红色、不变色

C.变红色、变红色

D.不变色、不变色18.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红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

D.各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19.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1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

图2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

图3中的白磷如果换成红磷一样能够燃烧,因为红磷具有可燃性20.如图甲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乙烧杯中的某饱和溶液的溶质为A、B、C三种物质中的一种,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B.在t2℃时,30gA加入到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C.将t2℃下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D.生石灰与水反应完全后,如图乙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C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医学上也是一样。0.9%的生理盐水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75%的酒精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2%的碘酒溶液,其溶剂是________。(均填物质名称)22.2022年将在北京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图甲是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冰丝带”,届时该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m2场馆供暖,从而实现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60t,进而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________(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23.水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流水等,其中总量最多的是________。(2)图中③代表环节的名称为________。(3)“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填序号)环节进行干预。(4)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地

D.冰川广布的北极大陆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北坡成功登顶,圆满完成峰顶测量任务,珠峰“身高”迎来历史性更新。登山过程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因为氧气能________。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与液氮的________不同。(2)如图乙所示,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液氧可用于卫星发射,因为氧气能________。我国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太空空间站。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气体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这些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_______。25.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师生进校门戴口罩、测体温;老师出示甬行码,学生出示甬行证(如图所示);放学后学校对教室进行消毒等。(1)戴眼镜的人戴口罩时眼镜常会起雾,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在眼镜上发生了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2)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3)老师出示手机上的甬行码,甬行码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学生出示纸质的甬行证,我们能看到绿色的“甬行证”三个字是因为它们_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绿光。(4)放学后教室消毒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照射消毒灯和喷洒消毒液。教室的消毒灯每晚会进行消毒工作,其利用的是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喷洒消毒液前,要先进行稀释。现要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消毒液________g。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硬纸板上挖孔进行了多组实验,探究“不同情况下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实验记录表如下:小孔的形状□〇△小孔的最大外径/mm151015101510地面光斑形状小孔到地面10cm时£□□〇〇〇△△△小孔到地面20cm时〇□□〇〇〇〇△△小孔到地面40cm时〇□□〇〇〇〇△△小孔到地面8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小孔到地面12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小孔到地面200cm时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小组成员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时,地面上的光斑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不是太阳的像。(2)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________(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3)当小孔形状为“☆”时,小孔到地面80cm时,地面上的光斑形状为“〇”。则小孔到地面120cm时,地面上的光斑形状为

(填字母序号)。A.£

B.〇

C.△

D.☆27.小明和小红发现,沸腾和熔化的实验装置比较类似,于是就用同一套实验装置进行了“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两个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将等质量的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如图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小明”或“小红”)。两位同学将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2)他们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如图甲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如图丙。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28.小科的妈妈给小科买了“维C泡腾片”,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小科在盛有热水的杯中加入泡腾片,泡腾片迅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小科将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由此推测了该气体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推测,第二天小科拿着泡腾片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操作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填名称)。写出该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2)小科阅读了“维C泡腾片”的说明书,发现了自己使用时的错误。说明书上写着:“用法: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后服用;贮存:遮光,密封保存。”由此你可以推测维生素C还有哪些性质?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9小题8分,第30、31小题各6分,共20分)29.小科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忙完成。(1)图甲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2)需要称量18g氯化钠。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将部分氯化钠放于天平托盘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应怎么做?________。(3)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称量的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4)请你把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填写完整。30.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两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红磷点燃后迅速塞紧瓶塞,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数显设备显示,红磷刚开始燃烧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2)“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铁生锈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并放出热量)。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后水从量筒进入广口瓶(广口瓶容积为250mL),量筒中液面降至60mL处(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C.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31.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溶解度/g142032466485(1)20℃时,将2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0.1%)(2)30℃时,硝酸钾溶液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答案】B【考点】水体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根据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判断。

【解答】A.工厂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大量含磷洗涤剂任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B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以减小对水体、土壤的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2.【答案】D【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根据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去药品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称药品时,砝码应该放在右盘,而药品放在左盘,故B错误;

C.量取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深入量筒内,故C错误;

D.溶解时,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3.【答案】C【考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解析】【分析】根据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气湿润,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输出的氧气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可用该仪器给鱼缸中的鱼供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4.【答案】A【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地面上的“月牙”光斑,其实是月亮的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时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皮影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日晷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工作的,故C不合题意;

D.月食是太阳光光沿直线传播时,照到月球上形成的地球的影子,故D不合题意。

故选A。5.【答案】C【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豆奶由水和不溶于水的奶组成,为乳浊液,故A错误;

B.酸牛奶由水和不溶于水的牛奶组成,为乳浊液,故B错误;

C.矿泉水由水和其中可溶的矿物质组成,为溶液,故C正确;

D.珍珠奶茶由牛奶和不溶于牛奶的固态物质组成,为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C。6.【答案】A【考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安全生产的知识判断。

【解答】A.矿井作业,注意通风,减小里面瓦斯的浓度,从而避免发生爆炸,故A正确;

B.油锅着火,不用水扑灭,应该盖上锅盖,通过阻断空气而灭火,故B错误;

C.天然气泄露,排风扇启动时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应该立即开窗,故C错误;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不但会造成噪声和大气污染,还可能引起火灾,故D错误。

故选A。7.【答案】C【考点】熔化与熔化现象【解析】【分析】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和凝华,需要放热,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露的形成,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不合题意;

B.雾的形成,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不合题意;

C.冰化成水,水由固体变成液态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

D.霜打枝头,水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C【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燃烧与灭火,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2)灭火的方法: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

(3)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透明的;

(4)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A.水雾灭火器喷射后的水雾汽化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雾灭火器喷射后形成的水膜,可以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干冰灭火器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9.【答案】A【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根据t=sv可知,当路程相同时,速度越大,时间越短,则先到达,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声音的速度为340m/s,光的速度为17m/s,则声音的速度大于空气。根据t=s10.【答案】B【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解析】【分析】(1)(4)根据m=ρV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判断。

【解答】A.甲和乙的质量都等于气体和瓶子的质量之和,即m总=m瓶+m气。因为乙的质量大于甲的质量,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空气,又因为甲乙两个瓶子容积相等,则可以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大于空气,故A不合题意;

B.旋紧瓶盖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瓶子被压瘪,故B符合题意;

C.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根据m=ρV可知,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大于空气,故C不合题意;

D.右侧纸袋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空气,二者的体积相同,则可以说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质量大于空气,故D不合题意。

故选B。11.【答案】D【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覆杯实验中,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因此纸片和水不会落下来,故A不合题意;

B.塑料吸盘挂物钩,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大气对吸盘产生压力,故B不合题意;

C.火罐吸在皮肤上,火罐内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大气对火罐产生压力,故C不合题意;

D.磁铁吸引大头针,是因为磁铁有磁性,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12.【答案】D【考点】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1)空气质量分为五个等级。

①空气污染指数(API)0~50,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②(API)51~100,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的要求。

③(API)101~200,为三级标准,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若长期接触本级空气,易感人群病状会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符合特定工业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④(API)201~300,为四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接触本级空气一定时间后,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⑤(API)大于300,为五级标准,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症状并出现某些疾病。

(2)空气污染物是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3)根据烟囱高度对污染物的排放影响判断;

(4)根据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判断。

【解答】A.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A错误;

B.空气污染物不包括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故B错误;

C.增加烟囱的高度,可以减小污染物在低空的排放,但是无法减小空气污染,故C错误;

D.“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D正确。

故选D。13.【答案】A【考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

(2)根据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

(4)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分析。

【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避免对空气的污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热水不但能够提供白磷燃烧所需的温度,还能隔绝空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如果熔融物直接滴落瓶底,那么可能造成瓶底炸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就是其中氧气的体积,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14.【答案】C【考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因此看到纸是白色的;黑子吸收白光,没有光射入眼睛,因此看到的字是黑色的,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15.【答案】D【考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1)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3)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分析;

(4)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解答】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或者水由水分子构成,故A错误;

B.“水中产生氢气”,由于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氢气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故C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通直流电氢气16.【答案】A【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当溶液中出现剩余的食盐时,溶液达到饱和,用加入食盐的质量减去剩余食盐质量得到水中溶解的食盐质量;

(2)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剂;③改变温度;

(3)将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作比;

(4)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解答】A.在第二组食盐中,出现剩余的食盐,则食盐溶液饱和,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的质量为:20g-2g=18g。而50g饱和食盐溶液中,水的质量肯定小于50g,其中食盐的质量肯定小于18g,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第二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18g:50g=9:25,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17.【答案】A【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甲同学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潮湿的二氧化碳会被浓硫酸干燥。而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紫色小花变色;

乙同学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能够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成红色。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8.【答案】D【考点】光的色散【解析】【分析】根据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白光通过三棱镜,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射入空气,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色散现象中,太阳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表明白光是复色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红光通过三棱镜时仍然产生色散现象,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各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都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9.【答案】D【考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此组实验中,白磷放在玻璃管内,与水不接触,则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1中通入的是二氧化碳,因此白磷未燃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2中烧杯中为冰水,温度很低,则白磷未燃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红磷与白磷都具有可燃性,但是白磷的着火点远远高于80℃,因此图3中换成红磷不会燃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20.【答案】D【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比较的意义;

(2)根据图像确定A在t2℃时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然后与30g比较,确定溶液是否饱和,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据此比较;

(4)根据现象确定乙烧杯中的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它的物质种类。

【解答】A.根据甲图可知,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三者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

B.A在t2℃时的溶解度为5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25g。因为30g>25g,所以此时溶液饱和,溶液质量为:25g+50g=75g,故B错误;

C.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当溶液降温时,A、B仍然为饱和溶液。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质质量分数B>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温度降低到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答案】食盐或氯化钠;酒精;酒精【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由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溶液,液体为溶剂,固体为溶质;由液体组成的溶液,哪种液体体积大,则它就是溶剂,少的为溶质;有水的溶液,水为溶剂,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0.9%的生理盐水溶液由氯化钠和水组成,水是溶剂,溶质是食盐或氯化钠;75%的酒精溶液,由酒精和水组成,其溶质是酒精;2%的碘酒溶液由碘和酒精组成,其溶剂是酒精。22.【答案】温室效应;阳光;左【考点】压强的变化,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气体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的重要因素;

(2)将空气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二氧化碳吸收的热量更多,里面的气体膨胀,气压大于左边空气的气压,据此判断水柱的移动方向。

【解答】(1)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2)如图乙是小科验证该问题的实验装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左移动。23.【答案】(1)海洋水

(2)降水

(3)②

(4)B【考点】水循环【解析】【分析】(1)地球上水的体积海洋占了97.2%,冰川和冰盖占了1.8%,地下水占了0.9%,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0.02%,大气中的水蒸气占了0.001%。

(2)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3)人类主要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也可以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如人工降雨;还可以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

(4)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不但水资源要充沛,还要有丰富的降雨,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流水等,其中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2)图中③代表环节的名称为降水。

(3)“天河工程”计划是对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进行干预,故选②。

(4)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和冰川广布的北极大陆干旱少雨,水循环不活跃。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分大量蒸腾,从而形成充沛的降雨,则水循环最活跃,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24.【答案】(1)供给呼吸;沸点

(2)支持燃烧;氮气【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成分及探究,氧气的性质和利用【解析】【分析】(1)性质决定用途,可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在工业上,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升温,由于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则二者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汽化而被分离开来。

(2)性质决定用途,可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在空气中,氮气越占78%,氧气越占21%,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越占1%,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

(2)液氧可用于卫星发射,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人造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

25.【答案】(1)液化

(2)红外线

(3)是;反射

(4)紫外线;25【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物体的颜色,光源,紫外线、红外线,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2)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它的热作用好;

(3)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4)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可以消毒杀菌。根据溶质质量相等,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列出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戴眼镜的人戴口罩时眼镜常会起雾,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在眼镜上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

(2)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1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

(3)手机屏幕上的通行码能自己发光,是光源。我们能看到绿色的“甬行证”三个字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

(4)教室的消毒灯每晚会进行消毒工作,其利用的是紫外线。

设需要20%的消毒液质量为x,

20%x=1000g×0.5%;

解得:x=25g。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6.【答案】(1)相同

(2)小

(3)B【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小孔到地面10cm时的光斑形状分析;

(2)根据小孔到地面20cm和小孔形状都是□时的三组数据分析;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地面光斑形状与小孔到地面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然后据此判断。

【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为10cm时,小孔的形状为□,那么光斑的形状为□;小孔的形状为○时,光斑的形状也是○……,那么得到: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时,地面上的光斑形状与小孔的形状相同,这不是太阳的像。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小孔到地面20cm,小孔的直径分别为1cm、5cm和10cm时,只有1cm时能够得到太阳的像○,那么得到: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小孔的形状和直径相同时,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越大,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当小孔到地面80cm时,已经得到太阳的像,而120cm>80cm,则此时地面上光斑形状为○,故选B。

27.【答案】(1)小红;水的初温不同

(2)固液共存;停止【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解析】【分析】(1)相同的酒精灯,则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乙图比较二者加热时间的长短,从而比较水吸热的多少。根据Q=cm△t可知,当水的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多,加热时间越长。

(2)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在熔化中为固液共存,在熔化后为液态。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据此分析。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小明用4min,而小红用8min,则所需热量较多的是小红。小明的水初温为96℃,小红的水初温为93℃,二者都升高到99℃,则:两位同学将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水的初温不同。

(2)根据图像可知,在第5min~10min时,海波的温度保持48℃不变,此时处于熔化过程,则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热水和海波的温度都是48℃,海波不能继续吸收热量,则海波的熔化将停止。

28.【答案】(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受热易分解、见光易分解等合理即可【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