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5 中国现代史-教师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5 中国现代史-教师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5 中国现代史-教师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5 中国现代史-教师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5 中国现代史-教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专题05中国现代史2024年全国真题汇编·选择题考点73考点73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74对外开放

考点7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76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考点77民族大团结

考点78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考点79钢铁长城

考点80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考点81外交事业的发展考点82科技文化成就

考点83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6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点65抗美援朝

考点66土地改革考点67工业化的起步

考点6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考点69三大改造

考点70艰辛探索

考点71建设成就考点72伟大的历史转折考点6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24·山东临沂卷)在下图(来源:202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页)所示的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站立起来了”是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A.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B项正确;毛泽东提出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主要是针对摆脱近代以来被侵略的而言的,体现了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不是中国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排除C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歌词蕴含着历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歌词是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D.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答案】B【详解】据题干“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歌词”和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出自经典民歌《走进新时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B项正确;“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排除A项;“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发生在北伐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首歌创作于1943年,原名《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后期,曾在各边区、抗日根据地普遍传唱,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洪流中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3.(2024·山东潍坊卷)胶济铁路曾先后被德国和日本攫取,直到1949年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其命运表明A.民族独立是维护主权的前提 B.民族民主革命进程艰难曲折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手段【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胶济铁路在近代史上被德国和日本控制,这正是因为中国在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的恢复,胶济铁路才得以真正回归。这充分说明了民族独立对于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A项正确;“民族民主革命进程艰难曲折”没有直接回应题目中关于胶济铁路的具体问题。题目更侧重于胶济铁路的命运与民族独立之间的关系,而非革命进程的曲折性,排除B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虽然表达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但与题目中关于胶济铁路的历史变迁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手段”这一选项确实揭示了列强侵华的一种手段,并没有直接解释为何胶济铁路会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归,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65抗美援朝4.(2024·山东聊城卷)根据形势变化,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对我国财经工作方针作了及时调整:战争的支出第一,维持市场的支出第二,带投资性的支出第三,这里的“形势变化”主要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 B.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朝鲜内战爆发 D.土地改革取得成效【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1950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上,中央对我国财经工作方针作了及时调整:战争的支出第一”可知,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国防支出第一。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新中国军事压力大,所以财经工作方针调整为以国防支出为第一,因此题干的形势变化是指朝鲜内战爆发,C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与材料时间不符和也不属于战争,排除A项;1952年底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与材料时间不符和也不属于战争方面,排除B项;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与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2024·江苏宿迁卷)在1954年政务院第205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健康的身体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随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体育运动的高潮。下列内容不符合当时开展体育运动宗旨的是A.增强人民体质 B.加强国防力量 C.推动经济建设 D.支援抗美援朝【答案】D【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1954年、健康的身体是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的时间是1950年到1953年,此时抗美援朝已经结束,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体育运动的本质是增强体质,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健康的身体是保卫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可知,开展体育运动有利于加强国防力量,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健康的身体是建设祖国的一个重要条件”可知,开展体育运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建设,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6.(2024·江苏南通卷)据南通籍老战士陈雪章回忆,因土改翻身,他的父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保家卫国的号召,送其参军。接着,他到达接近战争前沿的辽宁安东参加训练。他将参与的“战争”是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因土改翻身,他的父亲积极响应党和政府保家卫国的号召,送其参军。接着,他到达接近战争前沿的辽宁安东参加训练”可知,1950年开始土地改革,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开始,因此陈雪章在辽宁安东参加训练,D项正确;百团大战主要在华北地区,与辽宁安东关系不大,排除A项;淮海战役发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不包括辽宁安东,排除B项;渡江战役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与辽宁安东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2024·江苏镇江卷)在参观“最可爱的人”主题展览时,同学们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美军枪口、邱少云以惊人毅力忍受烈火、罗盛教为抢救落水朝鲜少年而牺牲。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A.伟大建党精神 B.长征精神 C.抗美援朝精神 D.铁人精神【答案】C【详解】据材料“志愿军战士”“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美军枪口、邱少云以惊人毅力忍受烈火、罗盛教为抢救落水朝鲜少年而牺牲”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创建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因此其体现了抗美援朝精神,C项正确;伟大建党精神出现于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长征精神出现于1934—1936年红军长征期间,与志愿军无关,排除B项;铁人精神与王进喜有关,出现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志愿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2024·山东菏泽卷)“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但时刻不要忘记为祖国为人民做过贡献的老军人……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A.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B.英勇顽强

舍生忘死C.自立更生

艰苦奋斗 D.敢为人先

埋头苦干【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老军人”“最可爱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军人们抗击敌军,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项正确;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体现出来的精神,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是特区精神的体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66土地改革无考点67工业化的起步9.(2024·江苏南通卷)下图是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体现A.土地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就 B.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志向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包产到户激发农民的热情【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把智慧和力量贡献给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正处于一五计划时期,画中两位青年的神情表达了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热情,体现了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志向,B项正确;土地革命1952年完成,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A项;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排除C项;包产到户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4·湖北武汉卷)“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试车成功,当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当新中国工业无数个‘第一’层出不穷的时候,中国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工业生产无关,排除A项;抗美援朝是一场立国之战,属于战争范畴,不是工业生产,排除B项;三大改造是制度建设,不属于生产领域,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4·山东威海卷)如表是《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标题(部分年份)。1956年的元旦社论标题是1956年1980年《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1992年《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2024年《满怀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A.《将革命进行到底》B.《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C.《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1956年元旦社论标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日报》于1956年元旦发表题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社论,明确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要求和反对右倾保守的任务,C项正确;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排除A项;《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是200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排除B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1987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6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2024·山东威海卷)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70年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70年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可知,70年前,即1954年,这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A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4·江苏镇江卷)1954年毛泽东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正确;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项;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69三大改造14.(2024·江苏常州卷)下面的表格归纳了新中国初期,为巩固人民政权,建设新生的共和国,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斗争。表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应填写时间历史事件意义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1950年—1952年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1953年—1956年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3年—1957年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土地改革、一五计划C.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①处填土地改革;1953年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②处填三大改造;1953年到1957年,我国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③处填一五计划。所以正确填空分别为: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D项正确;其余选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5.(2024·山东临沂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实行这一“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A.建立农业合作社推动经济发展 B.通过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C.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D.在全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B【详解】据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B项正确;建立农业合作社推动经济发展是三大改造中农业的改造,与题意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不符,排除A项;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是对外开放的举措,与三大改造不符,排除C项;在全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题意中三大改造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2024·山东潍坊卷)1954年至1956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被誉为“创举”。原因是A.实现经济恢复 B.实行互助合作 C.运用和平手段 D.消灭剥削阶级【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C项正确;赎买政策是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以一定代价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实行国有化的政策,为了实现和平过渡,而不是实现经济恢复,排除A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互助合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赎买政策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地主阶级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70艰辛探索17.(2024·山东聊城卷)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农业生产水平上升,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C.工业布局的明显改善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开始恢复,农业生产水平上升,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旨在调整国民经济,特别是加强农业战线,以解决当时严重的经济困难。这一方针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工农业比例关系的改善,B项正确;1953—1957年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题干中的1962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时期工业布局的调整并非农业生产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不能改善工农业比例关系,排除C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在1957年,与题干中的1962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71建设成就18.(2024·山东济宁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模人物。他们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敢为人先、改革创新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C项正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目标,且抗美援朝结束于1953年,与1956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A项;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属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精神,与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B项;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公职人员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执政理念,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9.(2019·山东潍坊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被誉为铁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雷锋是党的好战士;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们都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英模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故D符合题意;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考点72伟大的历史转折20.(2024·陕西卷)对下表所列史实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选项史实影响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D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经济特区促进了西部大开发A.A B.B C.C D.D【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C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制定了《共同纲领》,而不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访华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而不是“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提出于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73经济体制改革21.(2024·辽宁卷)到1984年年底,辽宁省已有93.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1.8倍。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C.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到1984年年底,辽宁省已有93.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1.8倍。”及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后,我国在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C项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排除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材料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2.(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这一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如果为该栏目撰稿,你会选择的题目是A.《中国农村改革见闻》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古方新用攻艰克难——记屠呦呦优秀事迹》D.《我们胜利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这一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在1954年,排除B项;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在1972年,排除C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D项。故选A项。23.(2024·江苏宿迁卷)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第二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原因是A.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兴办4个经济特区【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第一次是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第二次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第三次是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因此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A项正确;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排除C项;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74对外开放24.(2024·湖北武汉卷)在参观展览时,小朱同学看到了一段文字: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这里还诞生了许多突破旧思想束缚、催人开拓奋进的新口号,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段文字反映了A.改革开放探索 B.“一国两制”实践C.科教兴国推进 D.“一带一路”建设【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这里还诞生了许多突破旧思想束缚、催人开拓奋进的新口号”和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逐步展开,这是深圳蛇口工业区对改革开放的有益探索,A项正确;“一国两制”是针对港澳台地区,深圳没有实行“一国两制”,排除B项;题干表述的是经济方面的改革,没有涉及科教兴国,排除C项;“一带一路”建设是在2013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25.(2024·四川德阳卷)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全球市场”的是A.兴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陆地边境城市C.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详解】根据“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全球市场”所学可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D项正确;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标志对外开放的起步,与题意“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符,排除A项;开放陆地边境城市是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陆地的对外开放格局,与题意“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符,排除B项;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与题意“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7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6.(2024·江苏南通卷)“邓小平著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著作、教材热销,国外科学著作大受欢迎。这些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1956年 B.1957年~1966年 C.1966年~1976年 D.1982年~1989年【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邓小平著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著作、教材热销,国外科学著作大受欢迎。这些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改革的理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因此最有可能发生在1982年~1989年,D项正确;1949年~1956年、1957年~1966年、1966年~1976年这三个时间段毛泽东的著作受到广泛欢迎,排除ABC项。故选D项。27.(2024·山东枣庄卷)下列哪一思想是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D项正确;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76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8.(2024·山东临沂卷)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此,“四个全面”成为中国的政治热词,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这里的“四个全面”A.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 B.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C.是立体化的大国外交布局 D.在中共十九大后逐步形成【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A项正确;四个全面是关于中国梦的内容,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立体化的大国外交布局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与题干“2014年12月14日”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9.(2024·四川乐山卷)乐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后,绘制了如下示意图。该图最能反映的历史大趋势是A.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C.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直到今天我们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个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由落后挨打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不是世界的或全球的问题,排除BD项;题干反映的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历史进程,不是时代潮流,排除C项。故选A项。30.(2024·山东潍坊卷)201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4位,到2022年迅速上升到第11位。这反映了我国A.落实全球治理观 B.冲破外国技术封锁C.践行新发展理念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201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34位,到2022年迅速上升到第11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体现了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C项正确;落实全球治理观与题干强调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不符,排除A项;我国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方面冲破了外国技术封锁,但是与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快速上升关系不大,排除B项;2021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与全球创新指数上升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77民族大团结31.(2024·山东枣庄卷)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西部大开发战略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详解】由题干材料“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并据所学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2.(2024·江苏镇江卷)2017年,新疆增开了乌鲁木齐至和田的列车,右图为列车的LOGO(标识),设计成石榴造型,并用汉字、维吾尔文字书写了列车的名称。该设计表达的期望是A.实现统一大业 B.完善基层民主 C.提升国际地位 D.维护民族团结【答案】D【详解】据图片信息“民族团结一家亲”并结合材料信息“设计成石榴造型,并用汉字、维吾尔文字书写了列车的名称”可知,石榴造型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团结一家亲”体现了对民族团结的期望,D项正确;2017年统一大业并未实现,且新疆与分裂无关,不能体现“统一大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与完善基层民主无关,排除B项;新疆属于我国内政,与提升国际地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78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33.(2024·山东临沂卷)图1(来源:2019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7页)和图2(来源:202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7页)所反映的史事图1

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

图2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A.先后发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 B.彻底改变了当地实行的社会制度C.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所有问题 D.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澳门人民欢庆回归祖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仅结束了这两个地区长期被殖民的历史,更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项正确;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都发生在20世纪末,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澳门则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排除A项;香港和澳门在回归后,都保持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有高度自治权,排除B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确实解决了这两个地区长期被殖民的历史问题,但“所有问题”这一表述过于宽泛,且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34.(2024·山东菏泽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使港澳地区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最佳安排”是指A.深化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坚持“一国两制” D.注重科技创新【答案】C【详解】据题干“它使港澳地区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结合所学可知,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制度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该制在香港、澳门得到了实践,维护了祖国的和平统一,促进了港澳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C项正确;深化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港澳地区作为我们国家的特别行政区,属于内部问题,而实行对外开发主要指的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注重科技创新主要涉及重视科技发展,与港澳问题的解决关联不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35.(2024·贵州黔西卷)如表“中国大事记(节选)”记录了中国大事记(节选)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A.外交事业的发展 B.祖国统一的成果C.社会生活的变迁 D.改革开放的推进【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台湾问题及香港、澳门的回归,体现的是祖国统一的成果,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祖国统一问题,与外交事业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变化,排除C项;改革开放主要涉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79钢铁长城36.(2024·黑龙江绥化卷)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这艘航空母舰是A.“定远号” B.“致远舰"C.“长征号” D.“辽宁舰"【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宁号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D项正确;定远号是清政府时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不是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排除A项;致远舰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高的,不是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排除B项;“长征号”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火箭系列,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7.(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下面史实说明我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护卫舰下水。1974年,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A.国产护卫舰种类比较丰富 B.海军的主要装备是核潜艇C.航空母舰实现了规模建造 D.海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我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护卫舰下水”“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和所学知识可知,从第一艘国产护卫舰、第一艘核潜艇到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体现了海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我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护卫舰下水。无法看出国产护卫舰种类比较丰富,排除A项;材料涉及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无法得出海军的主要装备是核潜艇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仅体现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无法看出航空母舰实现了规模建造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80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8.(2024·山东威海卷)1954﹣1956年,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叙利亚、也门等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还初步开展了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对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解读正确的是A.主要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交B.尼克松访华后与西方大国关系改善C.得益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答案】A【详解】据材料“中国与阿富汗、尼泊尔、叙利亚、也门等国,以及一些非洲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还初步开展了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可知,1954—1956年我国与阿富汗、一些非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开展友好往来,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国家多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这一时期我国主要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交,A项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9.(2024·山东聊城卷)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主要是因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态上提出了A.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C.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态上提出”和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B项正确;互相尊重主权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平等互利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组成部分,与“万隆会议”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40.(2024·山东济宁卷)1949-1954年,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只有5个,都是周边国家。到1964年前,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已达24个,其中多数主动与中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中国A.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派代表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 D.恢复了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答案】C【详解】根据“1949-1954年,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只有5个,都是周边国家”“到1964年前,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已达24个,其中多数主动与中国签订了友好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有助于增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与亚非的建交。材料反映1955年中国在参加万隆会议之后,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逐渐增加,主要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外交发展,C项正确;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映的是一边倒,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不是“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已达24个,其中多数主动与中国签订了友好条约”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恢复了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排除D项。故选C项。41.(2024·山东临沂卷)“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分别于28日和29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摘自央广网,2021年12月31日)这表明该“五项原则”A.由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 B.只使用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C.包含的原则之一是“求同存异” D.得到了三国总理在国际上的倡导【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而不是访问印度,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并不只使用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排除B项;1955年万隆会议时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42.(2024·山东菏泽卷)下表是2024年5月24日人民网发表的题为《走过70年……历久弥坚》的文章摘要。据此判断,文章纪念的历史事件是◎从亚洲走向世界,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差异◎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2024年……走过70年”“从亚洲走向世界,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差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24年的70年前是1954年,这一年,中、印、缅三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影响深远,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便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题干所给的事件不符,排除C项;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3.(2024·贵州黔西卷)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一贯的,也是明确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于A.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B.“一国两制”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C【详解】据所学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C项正确;亚非万隆会议主张“求同存异”,排除AD项;“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排除B项。故选C项。考点81外交事业的发展无考点82科技文化成就44.(2024·江苏宿迁卷)“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下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答案】B【详解】本题要求按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于1957年;②东方红一号发射于1970年;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于1964年;④翟志刚太空漫步于2008年。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45.(2024·江苏常州卷)我国1964年的一场成功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力打击了当时世界上霸权主义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这次试验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次发射导弹核武器C.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国1964年的一场成功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力打击了当时世界上霸权主义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A项正确;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排除B项;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领域的成就,排除C项;1967年在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排除D项。故选A项。46.(2024·山东济宁卷)20世纪50年代,为了推动我国科学文化工作的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断C.“科教兴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