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2 环境安全与发展、国家安全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2 环境安全与发展、国家安全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2 环境安全与发展、国家安全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2 环境安全与发展、国家安全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2 环境安全与发展、国家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十四章

环境与区域发展、国家安全

专题42:环境与区域发展、国家安全

目录CONTENTS01课标要求03备考建议04知识结构05考点突破06试题演练02考情分析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核心素养①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②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③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④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结合实例,认知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图像,认知污染物跨境转移的类型,以及污染物主要转移路径和危害。(区域认知)结合碳循环示意图,理解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结合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认识环境安全及环境安全问题。(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从身边做起,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提出并践行环境保护的方式。(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说明生态修复的目的和类型,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能够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理解污染物跨境转移对沿途、转入地的危害,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人地协调观)二、考情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方向2024浙江6月,7,2分以2021~2023年鄱阳湖总氮含量监测数据和总氮Ⅱ、Ⅲ、Ⅳ类水质标准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水质的时空分布特点。2024浙江6月,26,15分以印度尼西亚为背景,考查森林碳汇量、碳排放、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的成因分析。二、考情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方向2024新课标,13(2),6分以雨养型泥炭湿地、典型泥炭湿地为背景,考查沼泽湿地的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与作用。2024浙江1月,7-8,4分以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为背景,考查生产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减排的措施。2024江苏,9,3分以重庆奉节的小寨天坑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与作用高低成因。2024江苏,25(2-4),16分以我国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空间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问题的措施。2024北京,13,3分以尤卡坦半岛西侧海域存在污染现象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2024北京,18(1,3),14分以俄罗斯普托拉纳自然保护区相关信息为背景,考查生态保护与环境安全、冻土与全球变暖。2024福建,17,10分以福建省某森林公园人均碳排放为背景,考查碳循环、碳排放影响因素、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2024福建,19,18分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背景,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2024甘肃,18(3),6分以环南极海域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的成因分析。二、考情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方向2024广东,10,3分以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为背景,考查碳累积的影响因素。2024广东,18(1),6分以干旱区煤矿采空区为背景,考查水污染形成过程。2024广西,14,3分以大兴安岭北部某山间洼地阔叶乔木能侵入洼地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024湖北,4-6,9分以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和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2024湖北,18,20分以北极育空河流域为背景,考查气候变暖、水循环、冻土变化。2024湖南,18(2),6分以里海区域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024山东,18(1-2),10分以澳大利亚埃尔湖为背景,考查碳循环、碳不易释放与湖泊水面变化的关系。2023全国乙卷,37,26分以夏威夷岛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站为背景,考查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特征及原因、二氧化碳浓度的观测及碳排放与国家安全。2023海南,7-8,6分以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二、考情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方向2023北京,18,10分以南极半岛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3湖北,10-12,9分以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2023湖南,5-7,9分以甲乙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的碳排放为背景,考查产业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减排措施。2022全国甲卷,44,10分以多氯联苯为背景,考查多氯联苯(污染物)进入环境系统后的迁移过程和对生物的影响。2022全国乙卷,44,10分以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2广东,5-6,6分以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对大气汞含量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小尺度大气环流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2022广东,19,10分以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为背景,考查碳减排措施。2022湖南,18,14分以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为背景,考查不同类型的森林系统对碳减排的的影响。2022湖北,18,22分以条子泥湿地的生态修复为背景,考查自然保护区对生态修复的作用。二、考情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方向2022山东,19,12分以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两种生产模式为背景,考查碳排放差值和碳排放与国家安全。2022北京,18(3),5分以黄河源园区为背景,考查自然保护区中核心保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成因分析。2021全国甲卷,36(3),6分以英国M地区农业开发为背景,考查农业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2021全国乙卷,37(4),6分以巢湖边的圩田区域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2021广东,20,10分以青藏高原热熔湖发展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背景下热熔湖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2021湖南,18,12分以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2021河北,20,8分以对青藏高原展开研究为背景,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1北京,21,13分以洱海流域水污染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成因、保护措施及其作用、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二、考情分析真题展示命题方向2021湖南,21,10分以氮素水污染为背景,考查环境保护措施及其作用、环境污染、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2021湖北,7-9,9分以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为背景,考查产业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减排措施。根据2021-2024年考情分析,提取考点提取考点: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重点非难点、常见考向)2.常见的环境问题成因、措施(重点非难点、常见考向)3.环境污染成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非难点、常见考向)4.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碳减排措施(重难点、常见考向)5.自然保护区对生态修复的作用(重难点、常见考向)三、备考建议1.命题分析①考查形式:本专题是近几年的考试热点。命题情境常结合地理热点或真实生产生活案例,采用文字、图示、表格或图文结合等多种方式。设问角度往往是原因或影响因素、意义和措施等,其中意义和措施尤为重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侧重对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考查。②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和材料综合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③新趋势: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跨国跨区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命题趋势。2.备考建议复习时要重点关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区域生态问题及重点的环境治理工程,注重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加强训练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问题的答题思路,因地制宜解决环境相关的安全问题。四、知识体系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影响、服务(物质和能量)服务功能支撑、文化、供给、调节影响(索取、排放)索取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生态破坏排放的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环境问题超出临界点环境安全国家安全危害损害自然环境危害本国安全造成国际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措施应对措施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碳减排、国际合作开源与节流事前防范事中应急控制事后治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五、考点突破考点突破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3.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0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考点突破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1.追溯青藏高原科考研究的环境意义材料一:福州马尾区某中学的小红,她爸爸是位地质学家,受爸爸影响,小红从小就对青藏高原地区耳濡目染,其地理环境充满兴趣。小红查阅资料发现: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表2)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问题探究1】比较两次青藏科考的研究主题差异,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阶段主要“关键词”1951-1992年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1993-2020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参考答案:1951-1992年青藏高原研究主题:以基础调查为主。意义: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主题: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减少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环境资源。研究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对三江源湿地的保护,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悟自然规律材料二:三江源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小红同学一直想去欣赏,她查阅资料得知: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分布区、分布最集中的湿地,如若尔盖湿地(如下图),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图示意若尔盖湿地及周边区域,右图示意若尔盖湿地生态景观图。【问题探究2】举例说明三江源区若尔盖湿地的环境服务功能。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悟自然规律材料二:三江源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小红同学一直想去欣赏,她查阅资料得知: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分布区、分布最集中的湿地,如若尔盖湿地(如下图),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图示意若尔盖湿地及周边区域,右图示意若尔盖湿地生态景观图。【问题探究2】举例说明三江源区若尔盖湿地的环境服务功能。河湖众多,淡水资源丰富,体现供给功能生物资源丰富,体现供给功能若尔盖湿地长期存在,体现支撑服务功能花湖景区可开展旅游活动,体现文化服务功能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调节径流、降解水体污染物等作用,体现调节服务功能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供给功能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2.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悟自然规律材料二:三江源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小红同学一直想去欣赏,她查阅资料得知: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分布区、分布最集中的湿地,如若尔盖湿地(如下图),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图示意若尔盖湿地及周边区域,右图示意若尔盖湿地生态景观图。【问题探究2】举例说明三江源区若尔盖湿地的环境服务功能。参考答案:湿地提供生物、淡水等资源,湿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体现供给服务功能(1分);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调节径流、降解水体污染物等作用,体现调节服务功能(1分);花湖景区可开展旅游活动,体现文化服务功能(1分);若尔盖湿地长期存在,体现支撑服务功能(1分)。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问题1.什么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包括哪几个功能?概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撑服务等。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1.作用: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如下图:青藏高原地区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体现了供给服务。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1.作用: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2.举例:自然界中的水能够调节温度的波动幅度、净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等。3.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如下图: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若尔盖湿地,体现了调节服务。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3)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作用: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如下图:青藏高原布达拉宫、花湖景区,体现了文化服务。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4)自然环境支撑服务作用:(1)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2)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如下图: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若尔盖湿地,体现了支撑服务。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总结: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举例森林服务功能供给服务食物、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等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调节服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缓土壤侵蚀、净化水质、抑制病虫害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文化服务身心健康、娱乐和生态旅游、美学价值、精神价值提供美丽的风景,提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支撑服务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土壤的形成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的肥力等2.环境问题产生及危害【问题探究3】1.结合图片归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面临哪些环境问题?2.这些环境问题对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有什么影响?过度放牧乱采滥挖树木砍伐虫鼠破坏参考答案:1.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动植物资源等短缺)、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污染(水土等污染)。2.使得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如供给服务功能下降;调节服务功能失常;文化功能降低;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2.环境问题产生及危害问题:(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废弃物生物多样性太阳能自然环境供给服务循环流动单向流动丰富单一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不具备调节能力,容易产生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产生及危害问题:(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自然系统;因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服务功能,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靠的就是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而人类系统没有这种功能,它的稳定与平衡要靠人类调控。2.环境问题产生及危害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社会和人地关系示意图人类社会自然资源废弃物影响开发数量速度超过再生速度破坏供给服务超过自净能力数量速度调节服务利用排放破坏支撑服务影响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影响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不同服务是相互冲突的,获益的同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要综合权衡,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3.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2)环境安全的双重属性①自然环境处于良好状况;②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良好自然角度看社会角度看境问题的危害程度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代价,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环境安全的概念3.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环境安全问题条件:(1)自然环境及其服务功能遭受难以恢复的破坏。(2)恢复环境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a.安全:小球在临界值的范围内摆动。b.临界:小球处于临界点上,向左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向右面临失衡风险。c.不安全:越过临界值的球失去平衡,向下滚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了某个临界值,就成为环境安全问题。3.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环境安全问题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山东寿光农田化学污染突发性环境问题累计性环境问题3.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3)环境安全问题突发性环境问题累积性环境问题举例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特点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采取应急响应措施需经历长时间积累才能产生重大危害持续时间短,有些持续时间长,如核泄漏长示意图3.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总结环境问题、环境安全、环境安全问题三者关系环境问题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衡,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安全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环境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了某个临界值,就成为环境安全问题。可分为突发性环境问题和累积性环境问题。临界值典例讲解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气候湿冷,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1、2题。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应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

)A.淡水枯竭——供给服务B.全球变暖——调节服务C.臭氧层破坏——支撑服务D.酸雨危害——调节服务2.近十几年来,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较差B.地形单调,不能发挥调节服务功能C.人类活动破坏了该地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D.降水增多导致供给服务减弱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岛屿面积减小,B正确臭氧层破坏对两极地区影响大,对该地影响小,C错误缺乏现代工业,受酸雨危害程度低,D错误气候冷湿,淡水充足,A错误BAB:关系不大,错误D:降水增多一般会导致供给服务增强,错误C:人类活动破坏了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这属于对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破坏,正确C(2024年江苏卷)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类活动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近3000年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个1000年时期,气候总体温暖湿润,人类活动促进了以东西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二个1000年时期;气候多次发生暖湿、冷干交替,人类活动推动了以南北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三个1000年时期,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巩固壮大了中华民族。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空间示意图”。(3)归纳南北交融带长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为界气候冷干气候暖湿畜牧活动农耕活动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等典例讲解(2024年江苏卷)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类活动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近3000年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个1000年时期,气候总体温暖湿润,人类活动促进了以东西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二个1000年时期;气候多次发生暖湿、冷干交替,人类活动推动了以南北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三个1000年时期,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巩固壮大了中华民族。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空间示意图”。(3)归纳南北交融带长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官方答案:(3)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任答2点得4分)典例讲解(2024年江苏卷)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类活动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近3000年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个1000年时期,气候总体温暖湿润,人类活动促进了以东西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二个1000年时期;气候多次发生暖湿、冷干交替,人类活动推动了以南北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三个1000年时期,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巩固壮大了中华民族。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空间示意图”。(4)遵从生态安全思想,列举南北交融带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措施。工程措施建设自然区生物措施建设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修复南北交融带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恢复和保护植被典例讲解(2024年江苏卷)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类活动形成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近3000年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个1000年时期,气候总体温暖湿润,人类活动促进了以东西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二个1000年时期;气候多次发生暖湿、冷干交替,人类活动推动了以南北向为主的民族交融。第三个1000年时期,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巩固壮大了中华民族。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空间示意图”。(4)遵从生态安全思想,列举南北交融带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措施。官方答案:)(4)建设自然区;建设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修复。(任答3点得6分)典例讲解角度关键词分析思路类型、表现与分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与分布如何等,如水土流失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等。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种;开发建设不当等后果与危害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损害居民生命财产等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或危害包含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影响,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壤破坏,土质下降,诱发多种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破坏及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方法归纳总结: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典例讲解角度关键词分析思路解决措施治理污染、恢复植被、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方式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问题:根本措施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人手方法归纳总结:主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典例讲解02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考点突破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悟自然规律材料三:今年暑假小红同学来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旅游,她从村民和查阅资料得知: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境内多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该保护区有未受人类干扰的湖泊和河流,黄河源园区有1121种植物、‌19种哺乳动物、‌279种鸟类和84种鱼类。‌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问题探究3】阐述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意义规范表述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改善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科研、环保意义为科研基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监测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悟自然规律材料三:今年暑假小红同学来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旅游,她从村民和查阅资料得知: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境内多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该保护区有未受人类干扰的湖泊和河流,黄河源园区有1121种植物、‌19种哺乳动物、‌279种鸟类和84种鱼类。‌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问题探究3】阐述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答案】(1)改善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科研基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监测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悟自然规律材料三:今年暑假小红同学来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旅游,她从村民和查阅资料得知: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其中黄河源园区所在的玛多县面积2.5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5万(2021年),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境内多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该保护区有未受人类干扰的湖泊和河流,黄河源园区有1121种植物、‌19种哺乳动物、‌279种鸟类和84种鱼类。‌图为黄河源园区示意图。【问题探究4】分析核心保育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原因。人口密度小,基本无种植业和工业核心区受严格保护交通不便高寒缺氧答案:(3)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基本无种植业和工业,核心区受严格保护等。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问题:你还能举出还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概念: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自然保护区及其功能区的划分组成部分功能核心区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缓冲区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带,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周围,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3)自然保护区分布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表3.2)。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50处,约覆盖我国陆地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63个。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4)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野生生物类保护区、自然遗迹类保护区。保护要求:①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或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②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5)自然保护区意义①调节服务功能: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供给服务功能: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③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④科普教育: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典例讲解(2023年湖北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2)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公路分割保护区工程破坏生态工程影响熊猫迁徙桥梁隧道生态修复控制施工时间工程完工后工程选线设计工程施工期间03环境污染与国际安全考点突破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3.观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悟自然规律材料四: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山冰雪面积近些年在不断减少,小红查阅资料得知: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叶产生黑碳。在青藏高原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域偏高。【问题探究5】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来源于调查活动、交通运输等所用燃料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黑碳降低地表反射率使地表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速积雪融化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3.观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悟自然规律材料四: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山冰雪面积近些年在不断减少,小红查阅资料得知: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叶产生黑碳。在青藏高原科考站附近采样点积雪中,黑碳含量较其他区域偏高。【问题探究5】说出采样点积雪中黑碳的可能来源。并说明黑碳对当地积雪的影响。【答案】(2)来源于调查活动、交通运输等所用燃料;黑碳降低地表反射率,使地表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速积雪融化。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问题:你还能举出还有哪些污染无跨境转移的实例?该如何应对?墨西哥湾石油泄露伦敦烟雾事件巴西“洋垃圾”退运事件英国疯牛病牛肉事件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问题:你还能举出还有哪些污染无跨境转移的实例?该如何应对?方式传输途径成因案例污染物的跨国传输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大气、海洋、河流污染物的转移、扩散罗马尼亚奥拉迪正金矿事件废弃物跨国转移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发达国家:公众环保意识强,环境标准严格:污染物处理费用和环保成本高;以商品贸易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科特迪瓦毒污泥倾废事件巴西“洋垃圾”退运事件含有毒有害物质产品贸易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环保法规不健全,公众环保意识弱英国疯牛病牛肉事件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问题:你还能举出还有哪些污染无跨境转移的实例?该如何应对?治理原则坚持“自减量、自处理”的原则综合防控措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治理,共同承担,合作共赢”具体措施发达国家:合理消费、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立法(国际、国内);标准(环保、意识);外贸(严格准入);结构(能源、产业);科技(生产、处理)(2023年北京卷)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5分)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污染来源近远源人类活动污染物的扩散气候条件风力大小降水等条件地形条件①地形的阻挡;②地形封闭或开放等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典例讲解(2023年北京卷)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5分)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污染来源近远源人类活动污染物的扩散气候条件风力大小降水等条件地形条件①地形的阻挡;②地形封闭或开放等人类活动少,本地污染物少远离其他大陆,外来污染物不易到达受盛行西风和西风漂流阻挡,污染物扩散较快【答案】(1)人类活动少,本地污染物少,远离其他大陆,受盛行西风、东风和西风漂流阻挡,外来污染物不易到达。典例讲解(2024年北京卷)图7示意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尤卡坦半岛的位置。读图,回答第13—14题。13.尤卡坦半岛西侧海域存在污染现象是由于A.陆地河流众多,注入海域物质浓度高B.受东南信风影响,大气颗粒物数量多C.天然井数量多,风化溶解物注入海湾D.海湾较为封闭,海洋污染物不易扩散尤卡坦半岛北侧有大量岩溶天然井分布岩溶天然井应多受流水作用侵蚀,不会有过多风化溶解物。C错误图中尤卡坦半岛西侧河流分布少,A错误该地盛行东北信风,B错误尤卡坦半岛西侧海湾为墨西哥湾,该海湾深入内陆较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程度低,海洋污染物难以扩散,D正确位于24°N—32°N之间D典例讲解典例讲解方法归纳总结: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治理(1)环境污染问题产生原因的思路分析思路分析分析主要的人类活动,找出污染源、污染物分析污染形成的环境因素,如水体的自净能力、地形的封闭程度、大气的稳定程度、热量条件等(2)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的思路分析降低污染物浓度稀释:加强水体交换,治理水污染等处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等减小污染物数量减小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回收利用:固体污染的分类回收等政府、公众参与法律法规:严禁乱扔垃圾等环境意识:加强环保宣传等0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考点突破3.观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悟自然规律【问题探究6】为什么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山冰雪面积近些年在不断减少?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湿地面积减少读图思考:描述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有何关联?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1)自然界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呼吸和分解过程重新返回大气中,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2)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3)全球变暖的影响: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②对农业的主要影响。淹没沿海低地海平面上升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全球变暖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加强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全球变暖高纬度地区变暖中、低纬度“谷物带”变暖,作物水分亏缺有利于作物生长粮食生产潜力降低高纬度地区受益低纬度地区受损不能补偿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下降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3)全球变暖的影响:③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变暖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等极端事件地表径流发生变化洪涝、干旱的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全球变暖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占用的土地限制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迁移海水温度变化及某些洋流潜在变化土地荒漠化物种遭受灭绝鱼类聚集地变化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冰川融化,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3)全球变暖的影响:⑤对工业的影响。

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中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限制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技术获得广阔市场疫病传染媒介活动范围扩大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和气候增多加快、干扰人体新陈代谢扩大疫病的流行危害人类健康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3)全球变暖的影响:⑦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资源数量减少和稳定性降低导致资源危机,进而引起资源争夺使得环境问题在国家间传递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没,危及国土安全生存空间丧失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受其他国家影响影响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4)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减缓措施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适应措施保障措施调整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气候变化全球动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大力发展低耗、低排产业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培育耐旱农作物品种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加固沿海低地海岸堤坝政府政策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4)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国际合作典例讲解(2024年湖北卷)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图1:该市1978~2015年植物源食物占比由92%下降到约74%动物源食物占比由8%上升到约26%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A正确,BCD错误A典例讲解(2024年湖北卷)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A.粮食 B.蔬菜 C.禽肉 D.畜肉某类食物碳足迹结构占比越大,其碳足迹系数越大读图2可知,该市1978~2015年碳足迹结构占比最大的是畜肉,说明畜肉碳足迹系数最大,D正确,ABC错误D典例讲解(2024年湖北卷)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可行的饮食方式是减少畜肉消费,排除②③选项;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①④正确B(2024年福建卷)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福建省某森林公园现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假定游客一日的活动类型相同。已知各个地点人均碳排放=日人均碳排放总量×游客密度×不同时段游客占比,日人均碳排放总量为各项活动人均排放之和。小红拟选择餐饮、运动休闲、购物娱乐、一日游客总量,当日不同时段游客进出量,人口迁移量等指标,使用人口迁移量算游客占比。小红欲研究一天中人均碳排放,现他选取了如下指标:各个地点各个活动的日碳排放量数据(数据来自中科院),一天中的公园游客总数,不同时段公园的进出人数,人口迁移量。小红想把人口迁移量作为不同时间段游客占比的指标。请指出小红选择不正确的指标,并且你认为还能增加哪些指标?请分别说明理由。(10分)小红选择不正确的指标人口迁移量人口迁移量旅游活动属于暂时性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典例讲解(2024年福建卷)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福建省某森林公园现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假定游客一日的活动类型相同。已知各个地点人均碳排放=日人均碳排放总量×游客密度×不同时段游客占比,日人均碳排放总量为各项活动人均排放之和。小红拟选择餐饮、运动休闲、购物娱乐、一日游客总量,当日不同时段游客进出量,人口迁移量等指标,使用人口迁移量算游客占比。小红欲研究一天中人均碳排放,现他选取了如下指标:各个地点各个活动的日碳排放量数据(数据来自中科院),一天中的公园游客总数,不同时段公园的进出人数,人口迁移量。小红想把人口迁移量作为不同时间段游客占比的指标。请指出小红选择不正确的指标,并且你认为还能增加哪些指标?请分别说明理由。(10分)小红选择增加的指标游客活动的交通日人均碳排放量,交通活动存在碳排放;景区面积,景区面积用于计算游客密度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典例讲解(2024年福建卷)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福建省某森林公园风景优美,成为运动休闲的网红打卡地。假设该公园每个游客的活动类型基本一致,图7示意某游客的活动轨迹。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单位面积旅游活动碳排放量的估算公式为;日人均碳排放总量x游客密度x不同时段游客数量占比。日人均碳排放总量为游客一天中各项活动人均碳排放量之和。为了估算该公园范围内一天中不同时段单位面积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小红拟选用如下指标:餐饮、运动休闲、购物与娱乐的各项活动日人均碳排放量(数据来自科研院所),一天中游客总量,当日不同时段游客进出量,人口迁移量。小红拟用人口迁移量计算不同时段游客数量占比。指出小红选用的不正确指标,提出还需补充哪些指标,并分别说明理由。(10分)17.【官方答案】不正确指标:人口迁移量。旅游活动属于暂时性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还需补充的指标:游客活动的交通日人均碳排放量,交通活动存在碳排放;景区面积,景区面积用于计算游客密度。典例讲解方法归纳总结:碳达峰与碳中和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我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使其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典例讲解减排措施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能源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发展绿色氢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产体系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流通体系绿色物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消费体系绿色产品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征收碳税、倡导节约消费方法归纳总结:碳达峰与碳中和措施典例讲解增汇减少森林破坏植树造林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或者海洋谢谢各位聆听和指导!锦绣地理2025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第十四章

环境与区域发展、国家安全

专题42:环境与区域发展、国家安全

配套练习05试题演练(2024年山东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尔湖(如图)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某研学小组对埃尔湖流域开展了研究。活动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考察,发现埃尔湖沉积物中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旱季,强烈蒸发使湖泊水面缩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变成”盐壳,最厚处可达数米;雨季,若大量河水汇入,湖泊水面扩大,最大可超过15000km2。(1)分析埃尔湖入湖碳量大的自然原因。埃尔湖入湖碳量大碳收入量大碳支出量少旱季泥沙裸露风力作用强劲,风力搬运大量碳沉降到湖底雨季湖泊面积扩大径流携带大量碳入湖碳不易释放不考虑题组1(考点1:碳循环)(2024年山东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尔湖(如图)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某研学小组对埃尔湖流域开展了研究。活动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考察,发现埃尔湖沉积物中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旱季,强烈蒸发使湖泊水面缩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变成”盐壳,最厚处可达数米;雨季,若大量河水汇入,湖泊水面扩大,最大可超过15000km2。(1)分析埃尔湖入湖碳量大的自然原因。官方答案:18.(1)①埃尔湖流域面积大,碳总量大,径流携带大量碳入湖。②埃尔湖流域及其周围地区风力作用强劲,风力搬运大量碳沉降到湖底。(每条2分)碳量大自然原因碳收入量大碳支出量少枯枝落叶量、风力携带、汇入量、人为带入等微生物分解速度量、流出量、人为带出等题组1(考点1:碳循环)(2024年山东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尔湖(如图)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某研学小组对埃尔湖流域开展了研究。活动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考察,发现埃尔湖沉积物中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旱季,强烈蒸发使湖泊水面缩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变成”盐壳,最厚处可达数米;雨季,若大量河水汇入,湖泊水面扩大,最大可超过15000km2。(2)从湖泊水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的主要原因。碳释放成因微生物分解速度量流出量人为带出量不做考虑湖泊水面变化影响水面大湖底被水覆盖水面小裸露的湖底泥炭被泥沙或盐壳覆盖、封闭湖底微生物对泥炭层中有机物分解缓慢(缺氧),碳不易释放题组1(考点1:碳循环)(2024年山东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埃尔湖(如图)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某研学小组对埃尔湖流域开展了研究。活动二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考察,发现埃尔湖沉积物中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旱季,强烈蒸发使湖泊水面缩小,有的地方泥沙裸露,有的地方“变成”盐壳,最厚处可达数米;雨季,若大量河水汇入,湖泊水面扩大,最大可超过15000km2。(2)从湖泊水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埃尔湖泥炭中的碳不易释放的主要原因。官方答案:(2)湖泊水面大时,湖底被水覆盖。湖泊水面小时,裸露的湖底泥炭被泥沙或盐壳覆盖、封闭。这两种情况都使得湖底微生物对泥炭层中有机物分解缓慢(缺氧),碳不易释放。(6分)题组1(考点1:碳循环)题组1(考点1:碳循环)(2024年广东卷)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候峡湾区()①植被覆盖度更低②入海的径流更少③海水的盐度更低④波浪的动力更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极地气候峡湾区,气温更低,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度更低,固碳速率慢,①正确;极地气候峡湾区,气温更低,河流结冰期长,入海径流更少,携带的营养盐类少,海洋浮游生物少,固碳速率慢,②正确;因海水大量结冰,海水的盐度可能更高,③错误;受极地东风影响,波浪的动力可能较大,④错误。①②组合正确,故选A。A碳量大自然原因碳收入量大碳支出量少植物的枯枝落叶量、河流流量、人为带入等微生物分解速度量、蒸发量、流水量、人为等(2024年浙江1月卷)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 B.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 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第一步:读图名: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第二步:读坐标或者结构此图横坐标为浙江、上海、贵州、河南四省市,纵坐标为四省市在2005、2012、2019年三年服务业碳强度第三步:读数据变化河南服务业强度在2005-2019年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浙江服务业强度在2005-2019年持续升高,B错误;2005—2012年上海增幅最大,C错误;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D正确;D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2024年浙江1月卷)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8.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①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③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④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①正确能够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服务业碳强度,③正确扩大绿地面积能够增加碳吸收,但是不能降低服务业碳强度,②错误外迁服务业不能降低服务业碳强度,④错误C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2024·黑龙江·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

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A【分析】1.安吉县想要通过碳汇交易获利,首先要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使得碳汇能够交易出去,获取利润,A正确;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都是保障当地在碳汇交易中获利的措施,但不是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2024·黑龙江·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A.生态产品 B.生态服务 C.生态资产 D.生态功能【分析】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碳汇共富贷”使得当地利用生态资源获利,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产,C正确;没有转变为生产产品、生态服务、生态功能,ABD错误。所以选C。C(2024·黑龙江·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 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分析】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促进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B正确;可以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但不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A错误;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但最主要的是为了节能减排,C错误;会提高企业碳排放成本,D错误。所以选B。B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2024年广东省深圳一模卷)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硅藻是一类利用可溶硅作为营养物质的海洋浮游生物(单细胞植物),能通过调控浮力从表层下沉摄入营养盐。大规模的风尘输入能促进硅藻的勃发,大型硅藻群死亡之后沉降在海底,形成的席状沉积物称为硅藻席。硅藻的勃发和硅藻席的沉积是重要的“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调控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保留大规模末次冰期时形成的硅藻席。图示意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的位置。(1)说明硅藻勃发和硅藻席沉积成为重要“碳汇”的机制。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答案】(1)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硅藻上浮、下沉促进水体扰动,加快营养物质迁移,促进其他浮游植物生长;硅藻及其他浮游植物增多,鱼类等海洋动物增多,海洋生物的固碳能力提高;硅藻席沉积时,部分有机碳被埋藏在海底。(2024年广东省深圳一模卷)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硅藻是一类利用可溶硅作为营养物质的海洋浮游生物(单细胞植物),能通过调控浮力从表层下沉摄入营养盐。大规模的风尘输入能促进硅藻的勃发,大型硅藻群死亡之后沉降在海底,形成的席状沉积物称为硅藻席。硅藻的勃发和硅藻席的沉积是重要的“碳汇”(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调控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保留大规模末次冰期时形成的硅藻席。图示意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的位置。(1)说明硅藻勃发和硅藻席沉积成为重要“碳汇”的机制。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分析,硅藻作为一种海洋初级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碳,这一过程固定了大量的碳元素;硅藻上浮、下沉过程中促进了水体搅动,加快了营养物质迁移,促进了其他浮游植物生长;硅藻及其他浮游植物增多,鱼类等海洋动物增多,海洋生物的固碳能力提高;当硅藻生命周期结束时,它们会沉降到海底形成硅藻席沉积物,这种沉积过程中,硅藻细胞内的有机碳被埋藏在海洋底部,长期与大气隔绝,从而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起到了“碳汇”的作用。(2024年浙江6月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材料二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1)简述该国森林碳汇量大的气候原因。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气象灾害风力风向昼夜温差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植物生长快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风力弱,植物茂盛高大(2024年浙江6月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材料二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1)简述该国森林碳汇量大的气候原因。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官方答案】(1)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分)(采分点:高温多雨);②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植物生长快(2分)(采分点:太阳辐射强或光合作用强)③风力弱,植物茂盛高大(1分)。(采分点:风力弱或水热组合好)(2024年浙江6月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材料二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2)从岛间运输角度,简析该国物流配送碳排放量较大的原因。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岛间运输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运输能耗能源资源岛屿众多,运输距离远人口少,海运和空运为主能效低,能源消耗量大能源以化石能源或煤石油,天然气为主(2024年浙江6月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材料二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2)从岛间运输角度,简析该国物流配送碳排放量较大的原因。题组2(考点2:碳减排、碳中和与碳储量)【官方答案】①岛屿众多,运输距离远(1分);(采分点:岛屿多/运输距离远)②人口少,海运和空运为主,能效低,能源消耗量大(2分)。(采分点:海运/空运/能效低/能源消耗量大;注:航运不得分)③能源以化石能源或煤石油,天然气为主(1分)。(注:写传统能源等其他都不得分)(2024年广东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针对干旱区煤矿采空区治理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学者提出利用采空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建议。M煤矿矿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下水资源丰富。该煤矿经过多年开采,已形成采空区。调查发现,该采空区水体中含有来自地表的污染物。图示意M煤矿采空区及地层剖面。(1)简述M煤矿矿区地表污染物进入采空区水体的自然地理过程。18.(1)【官方答案】地表污染物随降水和地表径流向地表沉降区(塌陷区)汇聚,污染物随水流沿着裂隙下渗,下渗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继续下渗进入采空区水体。(6分)地表水汇聚并下渗题组3(考点3: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2024年浙江6月卷)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应用于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新技术。下图为2021~2023年鄱阳湖总氮含量监测数据和总氮Ⅱ、Ⅲ、Ⅳ类水质标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从2021~2023年总氮含量变化看,鄱阳湖水质()A.冬半年优于夏半年 B.受水量影响较小C.全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 D.受气温影响明显D2021~2023年鄱阳湖夏半年水质优于冬半年,A错误;夏半年总氮含量相对较低冬半年总氮含量相对较高鄱阳湖的水量会影响湖水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从而影响水质中总氮含量,所以水质受水量影响较大,B错误部分时段高于Ⅱ类水质标准,不是全年优于Ⅱ类水质标准,C错误图中总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气温的关联明显,因此鄱阳湖水质受气温影响明显,D正确。题组3(考点3: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题组4(考点4:环境污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上百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据此完成2题。2.核废水排放入海会 (

)①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②加快水循环速度,污染陆地河流③消除核废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④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第2题,核废水排放入海,会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渔业,①正确;水循环的过程是陆地河流入海,不会污染陆地河流,②错误;核废水具有放射性,放射性污染具有长期性,故不会消除核废水对本国环境安全的影响,③错误;通过海水运动威胁周边国家安全,造成外交争端,④正确。B(2022年全国乙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土壤氮素含量增加禾本科牧草能够获得相对充足的氮素供应,长势改善,能竞争到更多的生长空间,覆盖度和多样性提高;豆科牧草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减弱,部分资源被禾本科牧草侵占,覆盖度和多样性减小。群落结构改变,多样性增大,但优质的豆科牧草减少,杂类草增加题组4(考点4:环境污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2年全国乙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参考答案:①禾本科牧草能够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