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学二轮专项突破卷卷六 变异和进化(含答案)_第1页
2025届高考生物学二轮专项突破卷卷六 变异和进化(含答案)_第2页
2025届高考生物学二轮专项突破卷卷六 变异和进化(含答案)_第3页
2025届高考生物学二轮专项突破卷卷六 变异和进化(含答案)_第4页
2025届高考生物学二轮专项突破卷卷六 变异和进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专项强化卷·生物卷六变异和进化(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齿形上的差异不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D.两种不同齿形的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2.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红花和白花分别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用射线处理红花的纯合植株,通过培养获得细胞中1条2号染色体上缺失一个片段的突变植株(简称突变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B.该突变体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2号染色体上发生缺失可能使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D.该种正常的开白花植物与突变体杂交,所得子代均开红花3.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CTCTTCTCTT,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提高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4.研究人员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萌发的纯合正常胚(AA)水稻种子,种植并让成熟水稻植株自交,发现其自交子代中出现了极少量的巨胚水稻(aa)。EMS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和加速育种进程B.诱变育种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来达到育种的目的C.水稻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巨胚水稻(aa)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D.与A基因相比,a基因中(G+A)/(C+T)的值降低5.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橘树与枳树叶型很像,但所结果实的味道不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橘树与枳树的叶型很像是因为它们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B.橘树与枳树的果实的味道不同是因为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C.仅由橘树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变异一般是不遗传的D.橘树种植在不同地方果实味道不同是橘树个体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6.植物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突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用光学显微镜对两种杨树的细胞进行观察,最可能观察到A.红叶杨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B.两种杨树体细胞中叶绿体基粒的差异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A和a发生交换7.樱桃番茄(二倍体)的果实颜色多为红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在育种时发现一株结黄色果实的樱桃番茄,经分析确定这株番茄的3号染色体有三条,其他染色体正常,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a。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3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发生配对并正常分离,第三条染色体随机移到细胞一极。若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结黄色果实的樱桃番茄,可使该植株自交,得到F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使用光学显微镜确定F1中各株樱桃番茄的染色体数目B.F1结黄色果实的植株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C.F1结黄色果实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7D.上述育种实验中所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不包括基因重组8.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交配(♀×♂)①×②②×①①×③③×①②×③③×②交配率/%081624618精子传送率/%0000100100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9.用紫外线辐射对除草剂敏感的玉米后获得了抗性突变体,其中敏感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抗性基因是隐性基因,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若抗性基因是隐性基因,则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C.若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则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D.若玉米的抗性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突变体自交,其子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10.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即用二甲戊灵作为诱变剂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并与使用秋水仙素诱导法和低温诱导法诱导的结果进行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只需要设计二甲戊灵处理组、秋水仙素处理组和低温处理组B.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诱导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大蒜根尖解离D.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实验组中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11.金鱼由鲫鱼演化而来,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我国金鱼研究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桢在1954年给出了理由:任何一种金鱼都可以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且杂交的后代有正常繁衍能力;而且单尾草金鱼与鲫鱼的差别很小,胚胎和幼鱼时期的单尾草金鱼和鲫鱼在形体上完全相同。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体色比较鲜艳、鱼尾鱼鳍以及鱼眼比较大的鲫鱼从原来的鱼群中分离出来单独饲养并使其繁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金鱼这一新品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鲫鱼中出现体色鲜艳的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在人工选择作用下,鲫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C.金鱼与野生鲫鱼的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野生鲫鱼和金鱼的性状有差异,因此二者的基因库不同1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团队利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选育出了我国首个双季早粳稻新品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比,“分子精准设计”育种不仅克服了常规育种中的育种周期长等缺点,还可以对当前品种的缺点进行精确改良,实现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李家洋说,“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无关,只是在水稻天然基因里筛选“优质”基因,然后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提高育种的精准度和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题中常规育种的方法可能是指杂交育种B.杂交育种不能实现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C.单倍体育种也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D.“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没有产生新的基因13.某雌雄同株的植物的花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某杂合的红花植株,经射线处理后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B.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C.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D.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14.航天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太空诱变育种的热潮。太空诱变育种一般要经过“诱变—自交—杂交”才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品种经诱变处理后,其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自交可以获得单株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植株C.杂交育种通过产生新性状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15.近年来,一种新的抗性机制——细菌的抗生素耐受性受到广泛关注。自然条件下,抗生素耐受性是指细菌能抵抗抗生素的治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耐药性的变异来源一般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细菌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耐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C.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是抗生素对细菌不断选择的结果D.抗生素耐受性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16.我国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限,划分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不同区域中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山脉阻隔形成的地理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不同区域中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不同自然区环境气候的不同,使生物出现适应环境的新性状D.在当地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17.右图为豌豆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排布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基因的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发生基因突变,①基因的序列可能整体缺失B.如果②与③基因的序列发生位置互换,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如果③基因发生突变,③基因碱基序列一定发生变化D.如果发生染色体变异,④基因的序列可能发生重复18.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一般有21条染色体B.杂种一和杂种二都可以通过种子发育而来,都为可育C.杂种二培育出普通小麦的过程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D.普通小麦的成功培育说明了不经过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19.某二倍体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基因所在位置如图1所示。若体细胞中基因b的数目多于基因B的数目时,基因B的表达减弱,个体从而表现为粉红花。该植物几种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A.突变体①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改变了基因的数目和顺序B.突变体②中发生了单个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会形成两种基因型的配子C.突变体③中发生了染色体的重复,自交后代中粉红花个体占1/2D.在正常情况下,自交后代中能出现基因型为bbbb的四倍体的有突变体③20.右图表示某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随着繁殖代数增加而发生的比例变化情况(假设相关基因为A、a和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的数量占基因A、a总数量的比率为其基因频率B.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一定导致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曲线甲能够表示连续自交的情况下基因型Aa的频率变化D.若曲线乙表示基因B的频率变化,则基因b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题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12分)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全年粮食总产量高达6.8亿吨,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农作物贡献最大。在三大主粮中,水稻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在同样的种植面积下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全国有60%的人口都将稻米作为主要口粮。由此可见,水稻的生产对我国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时水稻幼苗期致死。突变型1连续自交2代,子二代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

(2)假设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262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第位氨基酸突变为谷氨酰胺,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3)由基因C突变为C1产生了一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从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其结果为图中的(填“Ⅰ”、“Ⅱ”或“Ⅲ”)。Ⅰ应为C酶切、电泳结果,(填“Ⅱ”或“Ⅲ”)应为C1酶切、电泳结果。

(4)突变型2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变基因C2所致。用突变型2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能确定C2是隐性突变,用文字说明理由:。

22.(12分)科研人员用两只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右图表示两只果蝇的性染色体。已知果蝇的红眼对粉眼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且图中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上缺失了一个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等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图中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2)除了图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外,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还有染色体片段,结果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如果杂交子代中雄果蝇有四种表现型,即红色正常眼、粉色棒眼、红色棒眼和粉色正常眼,不考虑父本发生变异,最可能的原因是;请写出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

23.(12分)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羊水检查是对孕妇进行检查的一种手段。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羊水检查多在妊娠16~20周进行,通过羊膜穿刺术,采取羊水进行检查。图甲表示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填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2)在一次羊水检查中发现一男性胎儿(图乙中的Ⅲ10)患有某种遗传病,调查得知其姐姐也患有此病,图乙是该家庭的部分遗传系谱图。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②Ⅱ4已怀孕,则她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如果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

③调查发现表现型正常的人群中有2/3为该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携带者,则Ⅲ7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其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

(3)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现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患者的基因型是TTt,其父亲的基因型是Tt,母亲的基因型是tt,那么这名患者21三体形成的原因是。

24.(12分)据悉,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是高品质软米,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此次试种经受住了科研期间低温、光照弱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品种在三亚试种以来连续几年亩产量不断攀升。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

(2)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般还要从F2起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选择的目的是。

(3)为了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研究人员用γ射线照射水稻幼苗,目的是;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通常是用γ射线照射幼苗而不是成熟的植株,原因是。

25.(12分)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囊鼠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某研究人员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下表(各区域囊鼠的种群都足够大)。请回答下列问题:区域深色熔岩Q区浅色岩P区深色表现型频率0.910.19D的基因频率0.700.10(1)基因频率是指。

深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囊鼠个体的(填“表现型”或“基因型”)。

(2)利用遗传平衡规律估算,深色熔岩Q区囊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Q区囊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填“更高”、“更低”或“相等”)。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主要受(填“突变和基因重组”或“自然选择”)的影响。

(3)在某段时间内,判断浅色岩P区囊鼠是否发生了进化的依据是,判断浅色岩P区囊鼠与深色熔岩Q区囊鼠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是。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专项强化卷·生物卷六参考答案1.C【解析】:据题意可知,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项错误;两种齿形的丽鱼的食物类型不同,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B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因此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C项正确;物种之间的界限是生殖隔离,两种不同齿形的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但不知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无法判断是否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D项错误。2.D【解析】: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A项正确。用射线处理红花的纯合植株,通过培养获得细胞中1条2号染色体上缺失一个片段的突变植株,该突变体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项正确。缺失的片段上可能有基因,因此2号染色体上发生缺失可能使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数目发生改变,C项正确。该种正常的开白花植物的基因型为aa,突变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0,若突变体基因型为AA,子代均开红花;若该突变体基因型为A0,子代开红花和白花,D项错误。3.D【解析】:重复序列位于膜蛋白基因编码区,CTCTT重复次数改变即基因中碱基数目改变,会引起基因突变,A项正确;基因中嘧啶碱基所占的比例=嘌呤碱基所占的比例=50%,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影响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B项正确;CTCTT重复6次,即增加30个碱基对,由于基因中碱基对数目与所编码氨基酸数目的比例关系为3∶1,则正好增加了10个氨基酸,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C项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D项错误。4.D【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该方法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和加速育种进程,A项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B项正确;该突变过程中A→a,该水稻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aa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C项正确;根据图示分析可知,G—C突变成了A—T,但由于DNA分子中A=T、G=C,故(G+A)/(C+T)的值不变,D项错误。5.C【解析】: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橘树作为生物既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A项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环境可对变异进行定向选择,B项错误;仅由环境不同引起的、没有造成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一般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项正确;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橘树个体之间,D项错误。6.C【解析】:基因突变位点不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A项不符合题意;叶绿体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不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项不符合题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细胞水平的观察,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C项符合题意;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但具体的等位基因的交换是观察不到的,D项不符合题意。7.B【解析】:由于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因此可使用光学显微镜确定F1中各株樱桃番茄的染色体数目,A项正确;F1结黄色果实的植株中细胞含3号染色体的条数有两条、三条和四条,而不是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加倍,B项错误;基因型为Aaa的结黄色果实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2/6Aa、2/6a、1/6A、1/6aa,F1结黄色果实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6)/(1-4/36-1/36-4/36)=1/27,C项正确;上述育种实验中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该育种过程所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没有涉及基因重组,D项正确。8.D【解析】:由表格中交配率的结果可知,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A项正确;已知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但从交配率和精子传送率来看,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B项正确;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项正确;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故它们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二者属于两个近缘物种,表中②与③交配的精子传送率为100%,即使交配成功,由于存在地理隔离,它们之间也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项错误。9.C【解析】:若抗性基因是隐性基因,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缺失片段中含有敏感基因,A项正确;若抗性基因是隐性基因,则可能是敏感基因突变为抗性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B项正确;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变异,C项错误;若玉米的抗性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且抗性基因是显性基因,则抗性突变体自交,其子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D项正确。10.B【解析】:本实验需要设计四组实验,分别为二甲戊灵处理组、秋水仙素处理组、低温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A项错误;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诱导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正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大蒜根尖解离,卡诺氏液可以固定细胞形态,C项错误;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实验组中少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错误。11.C【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鲫鱼中出现体色鲜艳的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项正确;在人工选择作用下,鲫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金鱼这一新品种,B项正确;金鱼与野生鲫鱼的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项错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人工选育的过程中,野生鲫鱼和金鱼的性状出现差异,二者的基因库不同,D项正确。12.B【解析】:由题意可知,育种周期长的常规育种方法,可能是指杂交育种,A项正确;杂交育种能实现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C项正确;由题意可知,“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没有产生新的基因,D项正确。13.B【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遗传规律。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杂合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应是雌配子有两种,且比例为1∶1,雄配子中只有含a的正常发育,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且A基因不位于缺失的片段上,B项正确。14.B【解析】:纯合品种经诱变处理后可能会产生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产生的子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A项错误;自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纯合植株,B项正确;杂交育种可将原有性状进行重新组合,不会产生新的性状,C项错误;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D项错误。15.A【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自然条件下,其耐药性的变异来源一般为基因突变,A项错误;细菌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耐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B项正确;通过抗生素对细菌的不断选择,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C项正确;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抗生素耐受性菌的形成过程中,该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大,D项正确。16.C【解析】:山脉阻隔形成的地理隔离,使一些生物无法跨越,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项正确;由于自然选择,造成不同区域中的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B项正确;新性状是先由变异产生的,自然环境再对其进行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则被保留下来,C项错误;在当地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基因突变等,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D项正确。17.A【解析】:整个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A项错误;②③发生位置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B项正确;基因突变一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项正确;④基因的序列发生重复属于染色体变异,D项正确。18.C【解析】:由于A、B、D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而普通小麦属于六倍体,故普通小麦体细胞中一般有6×7=42条染色体,A项错误;据图可知,杂种一和杂种二都是由种间杂交得到的种子发育而来的,杂种一(AB)和杂种二(ABD)都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都高度不育,B项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杂种二(ABD)培育出普通小麦(AABBDD)的过程中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正确;普通小麦的成功培育说明了不经过地理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不同物种间一定具有生殖隔离,D项错误。19.C【解析】: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突变体①发生了染色体易位,改变了基因的顺序,不一定改变基因的数目,A项错误;突变体②中发生了单个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会形成B、bb、b、Bb四种基因型的配子,B项错误;突变体③产生两种配子B∶bb=1∶1,其自交后代中红花∶粉花∶白花=1∶2∶1,C项正确;突变体③自交产生的基因型为bbbb的后代是二倍体而不是四倍体,D项错误。20.B【解析】:在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为其基因频率,A项正确;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不一定导致该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项错误;连续自交的情况下,子代中纯合子越来越多,杂合子比例越来越小,C项正确;若曲线乙表示基因B的频率变化,则基因B的频率越来越小,可推知基因b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项正确。21.(1)2/5(2分)(2)88(1分)基因突变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的酶的合成,导致叶片变黄(3分)(3)Ⅲ(1分)Ⅱ(1分)(4)若C2是隐性突变,则突变型2为纯合子,子代CC2表现为绿色,C1C2表现为黄色,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2分)若突变型2为显性突变,突变型2(C2C)与突变型1(CC1)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黄∶绿=3∶1,与题意不符(2分)【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一般同一位点的两个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较低;mRNA中三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称为一个密码子。(1)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时水稻幼苗期致死,说明突变型1应为杂合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突变型1自交1代,子一代中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3CC、2/3C1C,子二代中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3/5CC、2/5C1C。(2)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262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突变位点前对应氨基酸数为261/3=87,则会导致第8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叶片变黄是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变化的结果,而色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推测,基因突变影响与色素形成有关的酶的合成,导致叶片变黄。(3)突变型1应为杂合子,由基因C突变为C1产生了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Ⅰ应为C酶切、电泳结果,Ⅱ应为C1酶切、电泳结果,从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其结果为图中Ⅲ。(4)用突变型2(C2_)与突变型1(C1C)杂交,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若C2是隐性突变,则突变型2为纯合子,子代CC2表现为绿色,C1C2表现为黄色,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若突变型2为显性突变,突变型2(C2C)与突变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