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10: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10: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10: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10: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10: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点)

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

阶段1知识梳理

教材整理1区域的含义

阅读教材%第1至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o

(2)内部的特定性质__________o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乂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区域之间的界线番是明确的。()

(2)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特点。()

(3)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

教材整理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阅读教材内第4自然段至P3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人们生产、生||区域发展水平、发

差异=活特点不同=展方向存在差异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地理位置的差异

(2)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要箝、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_____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_____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稍

气候条件

雨热同期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_____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黑土为主,多为____,人均耕地面积

土地条件

地的积____全国平均水平匮上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

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源条件

⑶生产活动差异

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_____耕作业、畜牧业

作物水稻、油菜、棉花、春小麦、大豆

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工业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

工业商贸

基地基地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长江二角洲和松嫩平原地区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八()

(2)松嫩平原的黑土生产力较高;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生产力较低。()

(3)长江三角洲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教材整理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巴至Ps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1.开发早期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受地理环境限制,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____,农业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劳动力资源更

丰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该区成为我国主要的和生产基地。

3.现代社会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破碎、分散,农业小,粮食______较低,“粮

仓”地位逐渐让位于—平原和华北平原,棉花生产也比不上________和华北平原。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在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发展。()

(2)在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是耕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

(3)在现代社会,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井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阶段2合作探究

探究点1区域的内涵及特征

[合作探讨]

下图为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

界:金色中国、一

q(色中

小色中国

Uz*4

、•••%,.1

---南水北司工程

•••

1,,.

探讨1:我国四大综合区域图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点?

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体验评价]

1.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

R.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审的多少

(2)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人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2.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

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⑴〜

⑵题。

□远西部地带

织中部及近西部地带

口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图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A.气候B.地形

C.洋流D.植被

(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I).自然资源不足

探究点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合作探讨]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

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探讨1:三枚邮票上的三种传统民居分别体现了其所在区域的哪些自然地理特征?

探讨2:造成我国不同区域民居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核心点击]

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

向等也存在差异。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松嫩平原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一一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

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一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

现如下:

[体验评价]

3.某地区与众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被其他地区的人们称为“怪”,陕西和云南就是

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云南十八怪:四季服装同穿戴,鲜花四季开不败,山洞能跟仙境赛,

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十八怪:面条似腰带,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

戴……据此回答(1)〜⑶题。

(1)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与广东相

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水源B.地形

C.气候D.劳动力

(2)在传统的民居中,陕西的房子“半边盖”,而云南却出现底层空置的竹楼,其原因

叙述正确的是()

A.陕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废弃的煤井便成了居民的房子

B.云南竹子多,且竹子可以驱蚊防虫

C.陕西人多地少,云南人少地多

0.陕西气候干燥,黄土具有直立性,适宜建窑洞

(3)出现云南“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面条似腰带”的主要原因是()

A.云南盛产大米,陕西盛产小麦、玉米

B.云南降水丰富,陕西气候干燥

C.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

D.云南水蚀严重,陕西风沙危害严重

4.读下图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1)〜⑵题。

(1)从自然条件看,两区域发展的产业是()

A.甲畜牧业,乙水产养殖业

B.甲渔'也,乙商品谷物农业

C.甲畜牧业,乙水稻种植业

I).甲水稻种植业,乙高寒畜牧业

(2)黄河谷地、涅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

成我国为数不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

A.东部冬季市场B.东部夏季市场

C.本地夏季市场D.本地冬季市场

探究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作探讨]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

羹色,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探讨1: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限制当时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探讨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原因

是什么?

探讨3: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全国粮

仓”地位已经下降。原因是什么?

[核心点击]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

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注意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

行:

(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

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右图所示:

(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

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

[体验评价]

5.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充分说

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据此完成

⑴〜⑵题。

(1)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的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因素,发生在

()

①船舶被广泛用作交通工具之后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之后③

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④工商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

A.®®®B.②③④

C.®©®D.①③④

(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B.机械化程度高

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D.粮食商品率极高

6.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

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

回答⑴〜⑵题。

⑴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I).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

探讨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探讨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

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探讨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读图指导]

两区域比较图的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先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重要地理事物和注记等信息对两

区域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区域的位置

(2)后分析区域环境的差异: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

(3)再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和发展现状确定其发展方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体验评价]

7.读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1)〜⑵题。

(1)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

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

(3)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I).水源充足

[课堂•小结]

阶段3课堂回馈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

模糊性,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C.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氏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⑤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

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地都雨热同期,但松嫩平原气候大陆性稍强

B.松嫩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多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

D.松嫩平原水热条件组合比氏江三角洲地区好

4.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

A.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

B.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

C.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D.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早地为主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问答

5〜7题。

5.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6.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采集和狩猎

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二产业

7.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参考答案★

阶段1知识梳理

教材整理1区域的含义按教材内容填写

微体验

【提示】(l)x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

干湿地区。

⑵Y从区域的内涵上分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地理差异是客观

存在的•故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指标的选定体现

了划分者的主观性,故区域的划分有主观性的特点。

(3)7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因此不同区域之

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因此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

教材整理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按教材内容填写

微体验

【提示】(1W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

(2)x松嫩平原的黑土和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3)x长江三角洲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了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

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材整理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按教材内容填写

微体验

【提示】(l)x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

阻隔,限制了耕作业的发展。

(2)x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

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3)4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再加上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得很破碎,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

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阶段2合作探究

探究点1区域的内涵及特征

探讨1:【提示】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层次性;④可变性。

探讨2:【提示】过渡性边界。

探讨3:【提示】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体验评价]

I.I'答案」(l)C(2)A

I■解析J第(1)题,由图可知,四大区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干湿地区与降水量、蒸发量

的对比关系最密切。第(2)题,干湿地区之间具有过渡性,没有明确的边界。

2.「答案』(1)C(2)A

「解析」第(1)题,洋流与陆地区域划分无关。第(2)题,远西部地带资源、能源允足,但

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制约着其发展。

探究点2地理环境差异对X域发展的影响

探讨1:【提示】①为陕北民居——窑洞,反映出当地降水较少,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

②为云南民居——吊脚竹楼,吊脚竹楼可以防潮、通风,反映了当地气候湿热的环境特征;

③为内蒙占民居一蒙占包,反映出当地草原牧场广阔的环境特征。

探讨2:【提示】主要是不同区域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体验评价]

3.T答案」(DC(2)D(3)C

I'解析』第(1)题,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类型多样,为发展

多种多样的花卉种植提供了条件。第(2)题,陕西气候干燥,黄土直立性强;云南当地竹子

多,适合建竹楼,人住上层,通风凉爽。第(3)题,出现云南“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面条

似腰带”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

4.『答案」(l)D(2)B

[解析』第(1)题,根据水系形状特征读图判断甲是洞庭湖水系,乙是青藏高原地区。从

自然条件看,甲是鱼米之乡,产业是水稻种植业,乙是独特的高原气候,适宜发展高寒畜牧

业。笫(2)题,黄河谷地、混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位于地势第一、第二阶梯,海拔

高,但相对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作物生长期比东部平原地区晚,当东部地区进入伏季,

蔬菜供应紧张,这些地区可以发展反季节蔬菜,供应东部的夏季市场,B正确.冬季气温低,

该地不会有蔬菜生产,A、D错误;本地夏季市场供应不是反季节蔬菜生产,C错误。

探究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讨1:【提示】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稠

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探讨2:【提示】雨热条件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探讨3:【提示】①稠密的水网,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②建设用地增加,

人均耕地减少;③农业结构的调整。

[体验评价]

5.「答案』(1)A(2)C

I■解析』第(1)题,在开发早期,受环境的制约,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

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随着科技的进步,到农业社会,一些原来制约

区域发展的地埋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