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回归课本基础训练
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中的各天体之间、,从而构成天体系统。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o
3.太阳系由、、、、、、和等组
成。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中心天体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
5.地球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与地球在外部条件
,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密切的关系。
6.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
7.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
8.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和三层。
9.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大规模运动,称为,其强弱的标志是的多少
和大小,其最激烈的显示是爆发,其平均活动周期约为年。
10.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______扰动,使地球
上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11.太阳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现象,导致罗盘
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击地区的高空大气,
会出现美丽的。
12.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
球自转为时针方向旋转。
13.一个恒星日的时间长度为,地球自转了度,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一个太
阳日的时间长度为,地球自转了度分,为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
14.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除外都相等,线速度从
向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线为赤道处的o
15.每年的1月初,地球公转到点附近,其运动速度较(快/慢);每年的7
月初,地球公转到点附近,其运动速度较(快,慢)。
16.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变为昼分界线的叫做,由昼变为夜的分界线叫
做O
17.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一般是早晚。
经度每隔度,地方时相差I小时.;经度每个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18.全球共分为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
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全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区时。
简单的区时换算方法:先求时区号数差一一“一侧减、一侧加”,再求区时一一
“—加―减”。
19北京时间的含义是:o
20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形成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__________更替。
21.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
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
22.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面。两者之间的夹角,
叫,约为..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的夹角。
2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是有变化的:春分日(—月
一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夏至日(一月一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秋分口(—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冬至日(月日前后)太阳直射
在0
2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分别向,向逐渐递减。夏至日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正午太阳
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
日地球上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25.春,秋分日全球昼夜: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
26.春分一夏至一秋分:北半球由南向北昼越来越_______,夜越来越________,北极附近有
现象,夏至日其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27.秋分一冬至一次年春分:北半球由南向北昼越来越_____,夜越来越______,北极附近有现象
冬至日时其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28.四季在地区表现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和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较长,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
29.地球内部结构划分为,,和三个圈层。和
合成为岩石圈。
30.莫霍面距离地表平均约千米,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横波则突然_____「
31和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32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一一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及其的总称,它占有的底部、的全部和
的上部。
34.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一般把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35.水圈由水、水和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水、
水和水,其中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或o矿产:在自然界富
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
2.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组成。
3.岩凝岩由岩浆而成,可分为和。
4.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
>>>,而形成。
5.变质岩是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等产生变化而形成。,导致岩石原先
的、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6.地质循环是指和其下的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其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能.
7.岩层受到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生的弯曲变形。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岩层向
拱起,向斜一般向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两翼岩层
较;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两翼岩层较。
在地貌上,背斜一般发育成为,向斜一般发育成为,但是背斜顶部因受
到,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8.断层的形成是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或,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
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断层上升一侧往往形成,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9.大气依据、和的垂直差异分为、
和三层。
10.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自。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原因是该层的.
11.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
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线,而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1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近地面大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
降℃
13.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o它的存在,
使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1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o
15.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它是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16.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它垂直于
__________线。
17.高空大气受力和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线平行;近地面大气中
的风向受、力和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线成一夹角。
18.地球上共有7个气压带,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带,南、北
半球的带,南、北半球的带;在气压带之间共有6个风带分别是南、北半球
低纬的带,南、北半球中纬的带;南、北半球的极地带。
19.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变化而南北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其位置夏季偏,
冬季偏«
20.一般地说,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
较纬度流向较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纬度流向较—纬度的风带,气流
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2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压,北太平洋压强盛;七月份,亚欧
大陆上形成压,北太平洋压强盛。
22.一月份,亚洲东部盛行风,南部地区盛行风。七月份,亚洲东
部盛行风,南部地区盛行风。这种风向随转换而发生变化的风称
为季风。
23.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带影响;地中海气
候夏季受控制,冬季受控制。
24.气团是指水平方向上、等物理性质均一的大团空气,按性质可
分为和,
25.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与地面交线叫;一般统一将两者统
称为。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
为、和等类型。
26.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27.气旋北半球作时针方向、南半球作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
,多阴雨天气;反气旋北半球作时针方向、南半球作时针方向由中心
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多晴朗天气。
28.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四个圈层中连续运动的过程。
II.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性、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1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一:水平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分异规律,它是以为基础,在
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由沿海向内陆,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分异规律,它是以为基础,在
和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二:垂直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相应出现
分布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从山麓到山顶和组合不同造成
的。
14.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15.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性和性的规律。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多呈_________型、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
较。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空间分布相对,聚居的人口
较o
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等;
社会经济因素:、、、等。
3.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东部o
4.平原地形对交通限制较,一股呈_________状分布;山区地形对交通限制
较,多呈____字型分布,造价较。
5.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时期、时期和
时期三个阶段。
6.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较长,偏短;
与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为主。
7.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________趋势,由此造呈近现代全球陆地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面积减少;全球平均升高。
8.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第一,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
条件的变化。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原
有的改变。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
影响更为显著。第五,气候变化通过和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
健康造成危害。
9.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_________以提高人类
当前和未来福利的与的总称。
10.自然资源具有性,性,性,性,性等
属性。
II.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分:资源、资源、资源、
资源、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资源和资源。
1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和的依赖程度很大。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资源,对性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工业
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而各种后天
性资源如、、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
较,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
影响也日趋O
13.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和。
14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性、性、性、性、
性、性。
16.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和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
17.洪水是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而使江河水位陡
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是指因长期或
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18.我国大部分地区受的影响,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降水量年际
变化,季节分配,因暴雨容易酿成洪涝灾害。
必修2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I.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的。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
数量受和大小共同影响。
2.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规律的制约,也受到从到
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例
$n,、、、、、、
、、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情况。
3.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据此,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4.目前,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其特点是: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为,其特点是o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
模式仍处于向的过渡阶段。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工作,目前己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
式从向的转变。
6.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
和的大小。其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
7.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和等。
8.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________左右(人口承载量),合理容量为___________左右
9.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即、、。
10.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o
II.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以及劳动力由产业向
产业并进而向产业转移,由到的人口迁移是
历史上和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1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等。
13.中国文化对影响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的人口的
_____________等方面。
14.,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
15.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有利于劳动力增殖,在当代中国,适当
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1.城市与乡村比较: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是一定地域的、、中心。与乡村相比,城市具有
和密集、生产效率和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
点°
2.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等自然地
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它们对城市的影响是的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
事物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有、、、、
等。它们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的变化而改变
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有和“
3.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形成
发展的城市形态;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往往形成发展的城市形态。
4.城市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发生_________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上的
—,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5.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
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
和O
6.商业区主要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或,
主要为状或状分布。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
(简称CBD),它既是的中心乂是中心
7.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___________而形成的。工业企业需要寻求靠近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8.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为主,可能兼有
__________的土地。
9.不同的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的。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
10.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因索•、因素、因素、
因素等。
II.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中心,中心和中
心。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
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12.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
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和两个方面。
13.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功能都是不同的。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
级别,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
服务范围相对较—o
14.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等
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
15.在同一区域内等级较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的城市服务范围。
所以,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一的。
16.城镇空间分布符合中心地理论,主要受制于、、等因素。
16.城市化又叫,是指和在空间上集聚、地
区转变为地区的过程。
17.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其中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O
18.世界城市化进程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形曲线,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
平,起步出现现象;发展中国家则起步,发
展。
19.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影响
的表现为:、、
、等。
20.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方式,改变了居民
方式,原先的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景观所取代等。
21.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大城市迅速膨胀:出现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噪声污染)、、、
等问题。
22.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和密切相关。
2.和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_________生产区位受自然
条件的限制较少;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这些产业活动的区位主要指
向。
3.,,促使不同地区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从而导致产业活动的地
域联系。
4.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有、、。
5.商贸联系可分为一国范围内的和国与国之间的o
6.工业地域的发展方向,耍与当地的和相适应。
7.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二是指o
8.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
、、等方面
9.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等
10.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11.由于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
种农业地域类型。
12.不同功能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
和限制性因素,开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要。
13.各地区的,是农业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
14.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15.水稻种植业形成的区位因素有:o
16.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单位面积产量高,但_____________和
低;和低;O
17.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主要农作物以、
____________为主。
I8.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19.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o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因素仅次于运输因素。
20.集聚有利于共享和,一方
面,另一方面
O随着工业生产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的增加企业选
址越来越趋向于V
21.工业进行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所形成的主要五种导向型工业是:
22.由于交通、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降低了对原料、
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23.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而以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
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4.污染空气的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25.污染水源的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o
26.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27.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分为自发形成和规划建设两种类型:按性质分类分为
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较前的工业地域两种类型。
28.由于各地区的的、、、、
不同,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29.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已经十分先进______________、、、
和等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形成了
、、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30.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和因素的的影响。
3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扩
展,使之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的
变化。
32.交通运输对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_至关重要。山区地势起伏大,交
通运输线路,交通运输方式,密度明显(大于或小于)平原
商业网点。交通运输还会影响商业网点,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
有。很多商业网点以qa_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边缘或市区边
缘的。
33.一般说来,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中心和中心。
34.商业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交通便捷,这样有利于商品的
和,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悔调发展
I.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的情况下发生的或
,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2.按性质分,环境问题分为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演化而来的环境问题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如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如森林、草原、矿
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生态破坏,
受损:,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
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废弃
物的数量超过了时(环境污染),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环境问题产生的三大主要原因人口的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6.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与自然是、的关系
7.农业文明时期主要人地关系思想有,,o
8.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自然,人地关系:新技术革命时期,人类谋求
,走道路。
9.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和人民积极
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11.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
护,不对后代人的构成威胁。
1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包括:的内涵、的观念、
的观念、的观念。
13.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为特征
以、和为目的,使人类陷入严重的、
危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和土地、水、森林、矿产等
的永续利用,通过引入机制,以实现和o
14.协调人地关系,就是执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
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类的和之间的关系;
协调与之间的关系;协调和之间的关系。
15.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16.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是。
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I.区域的边界有的是,如行政区;有的是,如干湿地区。
2.区域具有一定的、和,这是区域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3.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和。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
等
5.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
工业化的区域,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比重较大,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的格局,等
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6.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是:、、
等。人文发展指数(综合指标)是:、
、,三项指标的总体反映。
7.依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把全国划分为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8.秦岭一淮河一线是1月均温、积温451)0℃、温度带的与
亚热带、干湿区的湿润与半湿润、农业上水田与旱田、河流有无结冰期等分界线。
9.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
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10.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缩短,
从而加快O
II.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和。
12.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常常引起_____________的
增加;对于劳动力比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13.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四大流域.
14.西气东输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西部
优势转化为优势,使天然气工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带动
发展,调整沿线地区的,改善大气环境,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
压力(沿线地区:改善东部地区,有效治理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输入地
区)。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和(全局)。
15.“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电以为主,为辅;将电送往地区;
“中部通道”的电主要是以为中心的电送往____________地区;
“南部通道”的电以为主,为辅,是将电能开发出来送往o
16.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o
17.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I.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2.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与相互作用
的产物,主要表现为、、。
3.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征是,并由此形成了以,为
主的景观特色。
4.
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等。
6.造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O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荒漠化的加剧,使我国北方恶化;荒漠化导致下降,进而使农牧业生
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荒漠化还给社会和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损失。
8.荒漠化的防治,必须坚持“”
的方针,采取、、、等措施。
保护现有的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
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训练(而、何、乎、乃、其、且)有答案
-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电力安全和节电方法探讨
- 小学新教师培训方案
- 企业员工水上安全培训及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 企业培训与提高员工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角色
- 以家庭教育为基石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企业如何有效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 创业者的心理素质与领导力发展
- 手术室护理学实习生在手术室中的急性情况紧急处理
- 创新驱动的数字化营销策略在大型企业的应用
- VR游戏品质评估体系与评价标准
- 2024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03 小说阅读(含答案解析)
- 宜春古城改造计划书
- 人力资源部副经理个人述职报告
-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 机械制造厂质量管理手册
- 2024年四川成都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 足部健康宣教课件
- TSZSA 032-2023 SMD 塑料载带技术规范
- 应用文写作《通知》课件 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