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司空图《诗品》之“品”指诗的不同风貌。《诗品》虽分二十四品,却并不分辨高下优劣,显示等级差别,各品之间是平等的。《诗品》的“品”字含义,与谢赫、钟嵘等人不尽相同,是指“品格”的意思,即是诗歌的艺术境界。二十四诗品就是二十四种不同艺术风貌的诗歌境界。清代性灵说的袁枚在《续诗品》序中说他很喜欢《诗品》,但是“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其实,《二十四诗品》中也并非完全没有讲到创造诗歌意境的“苦心”,不过,重点是描绘诗境。《诗品》的每一品都是以诗歌的形式来描绘诗境的特点,这也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批评方法。《诗品》所描绘的二十四种不同的诗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中之体现。二十四诗品在艺术风格上虽然是不同的,但每一品诗境都很充分地体现着老庄虚静恬淡、超尘拔俗的精神与理想人格。例如《冲淡》一品云:“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平素处世静默,弃绝功名利禄,胸中无“机心”,身不缠“机事”,和自然相契,与造化合一。《高古》一品中描写的“畸人”,《自然》一品中描写的“幽人”,《飘逸》一品中描写的“高人”,也都有与冲淡之人类似的精神品格。《实境》云:“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实境”本来是很现实的,但是,《诗品》的“实境”只是具体景物构成的诗境是现实的,而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和理想人格,则是超乎现实之上的,是一种非常人所有的理想境界。《诗品》中所描写的这种老庄的精神和理想人格,贯穿在二十四种不同的诗境之中,就其超然物外、清静寡欲这一主要特征来说,与佛教哲学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诗品》中所描绘的不同风貌的二十四种诗境,从艺术方面来看,也都有其共同之处,这就是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所概括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例如《典雅》一品写道:“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这一品写得很美:幽静肃穆的修竹林中,“佳士”正坐在茅屋里酌酒赏雨。俄顷雨止,天空放晴,鸟儿欢逐,瀑布飞溅。“佳士”酒酣,眠琴于绿荫之下,如陶渊明之抚无弦琴,不必有琴音而自有琴趣。“佳士”亦如“幽人”

“高人”一般,具有冲和淡远的精神境界,不过更突出了其典雅的风姿而已。作者描写的这个“高韵古色”情景,使读者产生了对“佳士”神韵的无穷遐想,他对世俗的一切纷扰早已弃绝,心与道契而顺乎天然,故无忧无虑、潇洒自如。这种具有耐人寻味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才会使读者感受到“味在咸酸之外”的“醇美”。(摘自张少康《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材料二如何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及语义内涵?有一种看法是将“意象”看成是“意境”的材料,认为“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材料与结构的关系。最早,袁行霈认为“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古风大体大致也持这样的看法。他认为,“象”,即物象,指单个自然景物;“境”,即众象,指由多个自然景物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意象”是指“意”与“象”的统一,即由主体之意(或情)与一个单纯的自然景象(或景物)合构而成;“意境”是指“意”与“境”的统一,即由主体之意(或情)与若干个自然景象(或景物)合构而成。这些表述主要是从诗歌本文结构立场上看待“意象”与“意境”的区分。另一种看法则不然,它注意到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高度把握二者的区分。比如,陈伯海认为,“意象”与“意境”之间更重要的差异不是局部与整体,而是象外与象内的界分,“意境”亦可以看成是“在意象的基础上向着整体化与超越化的生成”。叶朗则认为,近代以来,很多人是在“意象”(即“情”“景”交融)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意境”这一概念,这样的理解,一方面看是正确的,因为任何艺术的本体都是“意象”,“意境”并不是和“意象”不同的另一种艺术本体。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意境”是“意象”,但并不是任何“意象”都是“意境”,“意境”除了“意象”的一般规定性(如情景交融)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就是,“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意境’是‘意象’中最富于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他的看法,可谓准确把握了“意境”审美内涵。(摘自毛宣国《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诗品》的“品”字含义不完全同于谢赫、钟嵘等人的理解,是指诗歌的艺术境界,二十四品也不分辨高低优劣。B.袁枚说“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可见《诗品》没有讲到创造诗歌意境的方法。C.《诗品》每一品诗境的思想内容都能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充分地体现着老庄的精神与理想人格。D.二十四品都以诗歌的形式来描绘诗境的特点,不仅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批评方法,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象外之象”的艺术特色。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分学者认为“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是结构与材料、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古风所持观点与之大致相同。B.如果从诗歌本文结构立场上看待“意象”与“意境”的区分,就有可能忽略诗歌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无限遐想的美学特征。C.作者认为不能从“情”“景”交融的意义上去理解和使用“意境”概念,而应从审美角度去看。D.“意境”是“意象”中最富于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它往往能使读者感受到“味在咸酸之外”的超越现实的“醇美”。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作者理解的“意境”内涵的一项是(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唐·白居易《卖炭翁》)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赤壁怀古》)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引用论证,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请根据两则材料对“意境”的理解,谈谈你从中获得的诗歌创作启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笨花(节选)铁凝又是一个月亮先升起的黄昏。日本人来兆州后,笨花人不再注意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黄昏了。黄昏里只剩下了一个鸡蛋换葱的,有消息说日本人进村先杀鸡,笨花人就觉着,把鸡让给日本人,就不如自己先吃了。那个鸡蛋换葱的换不来鸡蛋,吆喝一阵,也走了。月光里只剩下几个牲口在街里咣当咣当地打滚儿,显得格外寂寥。在寂寥的黄昏中,有人敲向家的门。走动儿来了,带着一个背粪筐的红脸大汉。来人不用走动儿介绍,倒自己介绍了自己:他叫尹率真。他先分析了目前的抗日形势,说:“日本人现在按兵不动,只让各村建立适应他们的政权称作‘维持会’。可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把这个维持会利用起来,这就要有合适的人出面和日本人周旋,主动权要掌握在我们手里。”向文成说:“有了。正有一个人等着这个差事哩。”少时,走动儿领来了瞎话。瞎话叼着短烟袋站在众人面前,他看见眼前站着熟人向文成,还站着个生人,他不惊奇,也不寒暄。还是尹率真先说了话,他口气温和地对瞎话说:“这一定就是……”“这就是我瞎话叔。”向文成说。这时瞎话突然发话了:“你们找谁?”他问众人,眼里故意闪烁着几分疑惑。“找瞎话叔呀。”向文成说。“你们可找错了。”瞎话说,脸上是一本正经和严肃。一时间众人对瞎话的话不解其意,不免互相对望起来。只有向文成笑了,说:“这就对了。”尹率真问道:“‘对了’该作何解释?”向文成说:“你们想,瞎话叔要是说咱们找对了,不就变成实话了吗?只有说找错了才是瞎话。也算是出口成章吧。”接着向文成才把尹率真正式介绍给瞎话,瞎话才一扫刚才的“严肃”,露出一脸惊喜。于是瞎话就支应起了日本人。一天,笨花人又接到日本人来笨花的消息,这次是为突袭后方医院而来。笨花人跟随后方医院转移时,瞎话要求留下。向文成对瞎话说:“这次日本人进村不同往常,是冲着后方医院来的,况且还收留了一个日本兵,所以我看这次日本人是来者不善。”瞎话说:“要不就说我得留下呢。村里有个人支应,总比没有人支应强。”向文成想了想,认为瞎话留下虽有风险,但拖住日本人,对转移出村的笨花人总会有好处。日本人进了村子,在空荡的笨花村里挨家搜索。瞎话突然出现在街上。他两手抄在袖管里,轻声咳嗽着,若无其事地从东往西走。几个日本兵发现了他,端着带刺刀的三八枪向他走过去。瞎话站下,对日本兵笑着说:“你们来了,怎么不早说一声儿,维持会正等着支应大日本皇军呢。”日本人就愿意听见“大日本皇军”这几个字,他们放下了枪,有人还认出了瞎话,知道他是这村维持会的人,就带他去见仓本。仓本正在向家大西屋寻找后方医院的痕迹。瞎话知道医院已经暴露,再瞒也瞒不过仓本的眼睛,就抢先站到仓本身后说:“你是在找医院吧?昨天还在哩,就在这大西屋。现在走了,唉!”瞎话说完,还惋惜地叹了口气。仓本转过身问瞎话医院去了哪里。瞎话说去了东边。仓本知道东边是指什么地方,再看看空荡荡的大西屋,也不再向瞎话多问什么,当即命令日本兵点火烧大西屋,谷草垛也连带着起了火,烟火笼罩了半个村子。“那个日本兵呢?”“走了。”“到哪里去了?”“往西去了。”西边是什么意思?“西边有个火车站叫元氏。那个日本兵说,他要从元氏上火车回家。”仓本听出了瞎话的瞎话。近来,八路军的“破路”运动开始后,京汉线早已断了交通,元氏车站早就不通火车了。仓本冷笑着,就去摸腰里的战刀。瞎话看见仓本摸刀并不意外,今天也许他等的就是这一刀。他面向仓本站定,竭力把自己那弯曲的脊背直起来,还自己动手扒开了自己的衣服领子。瞎话这带有挑衅性的动作更激怒了仓本,仓本举起刀来高喊着:“瞎话的干活!”瞎话对着仓本笑了笑,心想,就是瞎话的干活。现在不说,还待何时?他将衣服领子扒得更开,不知怎么的,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向文成讲过的一个聊斋故事,那故事叫《好快刀》,说的是一个蒙冤的人在被官府砍头时,当他那被砍下的头滚出好远后,那头竟又回过脸向刽子手高喊一声“好快刀!”瞎话不知自己的头被砍下后,能不能滚好远,能不能喊一声“好快刀”。他盼着他的头能够喊出……日本人把空空的笨花村糟践够了,走了。笨花人又回到笨花。他们在茂盛店看见瞎话的尸体,他的头离开身子很远,短胡子被血染成紫红。他大睁着眼,张着嘴。向文成看着瞎话的头,也想起了那个聊斋故事。他只觉得瞎话是开口喊过“好快刀”的,那喊便是对日本人最大的蔑视。有村人把瞎话的头抱过来,在脖腔上对接好。茂盛从店里卷出一领炕席,他们给瞎话入了殓。向文成和甘子明商量要为瞎话立碑,碑上总不能写“向瞎话之墓”吧。“瞎话”是他的绰号,只是人们早已忘记了他的大名。甘子明就对向文成说:“来,咱俩也借此考验一下各自对瞎话人品的评价。咱们每个人在手心里写一个字”。两人的字都写出来了,互相一亮,两人写的都是个“实”字。向瞎话,号老实。(有删改)【注】笨花是本土棉花。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一开始就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宁静却压抑的氛围中,月色美好,人们却无心欣赏,小贩没有生意,只剩下牲口在打滚儿。B.瞎话叔第一次出场,先是故意反问众人,引得人们不解其意,后又一扫“严肃”的神情,表现他爱说瞎话、爱开玩笑的特征。C.向文成虽然知道瞎话留下来有风险,但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体现了他的大局观和果断,也注定了瞎话的悲剧结局。D.这篇小说完全避开对战争的正面描写,而是另辟蹊径,描写敌后战场中普通老百姓与敌人的周旋,充分体现诗化小说特征。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用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前半部分叙述平缓,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战争的残酷;后半部分叙述节奏加快,使情节变得紧张。B.小说情节安排详略得当,日本人扫荡的具体细节并没有展开,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作者将大量笔墨集中在对村民形象的塑造上面。C.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了以向文成和瞎话为代表的村民群像,以小见大,反映了抗日背景下的农村景象。D.小说以“笨花”为标题,一语双关。既指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笨花村,也象征普通村民身上呈现的善良、纯朴的爱国情怀。8.请结合全文,分析瞎话这一人物形象。9.小说在结尾处两次提及聊斋故事《好快刀》有何作用?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雪堂记①[宋]苏轼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隐几②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机浅,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③而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徐思其应,揖而进之堂上。客曰:“嘻,是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予今告子以散人之道。夫禹之行水,庖丁之投刀,避众碍而散其智者也。是故以至柔驰至刚,故石有时以泐④。以至刚遇至柔,故未尝见全牛也。予能散也,物固不能缚,不能散也,物固不能释。名之于人,犹风之与影也,子独留之。故愚者视而惊,智者起而轧,子之遇我,幸矣,吾今邀子为藩外之游,可乎?”苏子曰:“予之于此,自以为藩外久矣,子又将安之乎?”客曰:“甚矣,子之难晓也。夫势利不足以为藩也,名誉不足以为藩也,阴阳不足以为藩也,人道不足以为藩也。所以藩予者,特智也。智存诸内,发而为言,而言有谓也,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人之为患以有身,身之为患以有心。是圃之构堂,将以佚子之身也?是堂之绘雪,将以佚子之心也?身待堂而安则形固不能释心以雪而警则神固不能凝。”苏子曰:“子之所言是也,然未尽也。余之此堂,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吾非取雪之势,而取雪之意;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吾不知雪之为可观赏,吾不知世之为可依违。性之便,意之适,不在于他,在于群息已动,大明既升,吾方辗转,一观晓隙之尘飞。子不弃兮,我其子归。”客忻然而笑,唯然而出,苏子随之。客顾而领之曰:“有若人哉。”——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注】①本文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隐几:靠着几案;③系马:不能自由奔跑的马;④泐:石依其纹理而裂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身待堂A而安B则形固C不能释D心以雪E而警F则神固G不能凝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与“苟非吾之所有”两句中的“所”用法相同。B.“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两句中的“省”意义相同。C.“子之遇我”与“句读之不知”两句中的“之”用法不同。D.“将以佚子之身也”中的“佚”与“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散人之道”和“藩外之游”的主客问难,深入辩论了彼此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体现了苏轼从“失意”到“适意”的生存智慧。B.在“客人”看来,苏轼在雪堂四周绘以雪景,希望达到怡心适意的效果,是用其智巧的表现,“心散而形拘”,本质上仍然是个“拘人”。C.苏轼追求的是远离机巧变诈的纷争之地,不再计较世俗所追逐的虚名微利,构筑适于自己意趣的天地。D.语言上叙事简练,描写生动,说理透辟严谨,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结构上蓄势充分,层层深入;情感倾向上追求朴实闲淡的“适意”人生。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之于此,自以为藩外久矣,子又将安之乎?(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4.课文《赤壁赋》与《雪堂记》都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两文中主人苏轼的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①其一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②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其二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注】①这组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时诗人年三十九。是年,苏轼因察看蝗灾,过於潜,与毛、方二人同游西菩提寺,作此二诗。②尚书,用毛玠典故。毛玠典选举,所用皆清正之士,故曹操尝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处士,用方干典故。唐末诗人方干,终身不仕,隐居于会稽鉴湖之滨,以渔钓为乐,时号“逸士”。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联,诗人感慨万端,杭州就任已三年,但屡遭排挤,仕途既难,于是收敛锋芒。B.杭州之任,形同放逐,但诗人乐得任性逍遥,并用毛、方二人之典切友人之姓,颇有深意。C.第二首前两联,诗人想象奇特、融情于景。颈联则以色彩入笔,对仗工整,无斧凿之痕。D.尾联直说其乐:人生这种登临访胜之乐,要由上天赐予,不可让儿辈随便得知个中消息。16.这两首诗歌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概括。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音乐是有力量的。《赤壁赋》中“

”运用侧面描写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体现了箫声凄切婉转。(2)唐代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和“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

”。(3)韩愈《师说》中以“

”两句,写出士大夫面对有一技之长者的傲慢心态,随后又表达了对二者智慧上差异的意外之情。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只要我们放弃了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而秉持以数据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类的健康和幸福看来也就不再那么重要。都已经出现“远远更为优秀的数据处理模型”了,何必再纠结于“这么过时的数据处理机器”呢?我们正努力打造出万物互联网,希望能让我们健康、快乐,拥有强大的力量。然而,一旦万物互联网开始运作,人类就有可能从设计者降级成芯片,再降成数据,最后在数据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滚滚洪流中的一块泥土。①数据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②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③历史在进程中,④人类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网络,⑤尽管面对任何事物,⑥都以它在这个网络中有何功能来给予评价。⑦几千年来,这让人类充斥了傲慢与偏见。人类在这个网络中执行着最重要的功能,也就很容易认为自己是这个网络所有成就的主要功臣,并认为自己就是造物的巅峰。至于其他所有动物,因为它们执行的只是网络中的次要的功能,于是其生命和体验都遭到低估;只要动物不再能发挥任何功能,就躲不开惨遭灭绝的命运。然而,一旦人类对网络也不再能发挥重要功能,就会发现自己到头来也不是造物的巅峰。我们自己设定的标准,会让我们也走上猛犸象和白鳍豚的灭绝之路。到时回首过去,人类也只会成为宇宙数据流里的一片小小涟漪。18.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宋元丰六年的那个初冬,见到月夜登门的苏轼时,谪迁黄州暂寓承天寺的张怀民一定无法想象,自己在近千年后还能当上互联网“顶流”。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句“怀民亦未寝”,甲()。对古诗文及其作者的“玩梗”和“二创”,今天的人们或许早已见怪不怪。从骑摩托、打篮球无所不能的“大忙人”杜甫,到“我寄愁心与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式的拼配集句,再到“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式的“中西合璧”,网友们乐此不疲,用

A

的想象拼贴出层出不穷的网络名梗。乙()?一方面,自孩提时代就开始

B

,使得那些经典名篇早已成为了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了谈笑间足以不言自明的集体语境。另一方面,深植于古诗文中的文人审美与志趣,在书本和课堂中往往以严肃面目示人,这与被解构后产生的诙谐幽默

C

,让网友的“二创”更有成就感。张怀民走红的原因,当然也不外乎这两点——文人墨客的夜游雅兴被娱乐式解读,加之学生时代要求的全文背诵让“睡不醒的怀民”得到了病毒式传播。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点儿就大点儿吧,这种花色看上去挺新颖的,买下算了。B.晨曦初露之时,他就已经整装待发,踏上了前往山区支教的征途。C.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D.当然,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我们在座各位的要丰富得多。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甲:乙: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语言文字应用II提到“张怀民走红”。那么,在万物互联、朋友遍地的当下,我们还需要“寻找张怀民”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C

3.C

4.①论证观点,有的放矢。第一段引用袁枚之语,破立结合,进一步证明文章观点。第二段和第三段引用《诗品》诸多诗句,分别证明其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的共性。②以引用层层推进,形成缜密的论证逻辑。如引用《冲淡》与《实境》在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语意逻辑上的推进,三段引用则分别从总论与分论角度论证观点。③增强文章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体现学者文论的典雅风度。5.①思想内容上,能体现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能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②艺术手法上,能运用虚实相生、时空对举、情景交融等手法,营造耐人寻味的诗歌意境,引发读者无限遐思联想。【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深入探讨了诗歌“意境”与“意象”的理论内涵及美学价值。材料一以司空图《诗品》为核心,展示了二十四品诗境的多样性与共性,着重呈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特质,体现老庄哲学的精神内核。材料二则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入手,厘清两者的审美区隔与哲学意味。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辅以诗歌实例,逻辑清晰,引人深思,为理解诗歌艺术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可见《诗品》没有讲到创造诗歌意境的方法”错,由材料一第一段“《二十四诗品》中也并非完全没有讲到创造诗歌意境的‘苦心’,不过,重点是描绘诗境”可知,《诗品》也有讲到创造诗歌意境的“苦心”。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不能从……而应从审美角度去看”错,由材料二第三段“很多人是在‘意象’(即‘情’‘景’交融)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意境’这一概念,这样的理解,一方面看是正确的”可知,作者并未否定从“情”“景”交融的意义上去理解和使用“意境”概念;原文说“注意到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高度把握二者的区分”,而不是“应从审美角度去看”。选项说法绝对化。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意境”的内涵: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A.通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画面,诗人在有限的自然景象中融入了无限的精神体悟,寄托了一种旷达的心境。“水穷处”象征人生的尽头,“云起时”展现自然中超越现实的流动体验,这种情景交融使读者在山水之间感受到超越现实的哲理性和深邃境界,契合了“意境”中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领悟与超然物外的感受。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精妙地结合了悲秋的自然景致与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使诗歌超越了单纯景象的描述,呈现出既个人化又具有广泛共鸣的情感体验。这种意境不仅来源于情景交融,还从更深层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领悟。这样的描写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能够反思自身处境及人生哲理,实现了情景在有限文字中的无限延展,符合材料二中作者理解的“意境”内涵。C.虽有时间和空间,但没有“无限”的特征,诗歌内容也仅写实,而非引出对宇宙人生的遐思。D.此句描绘了滚滚东去的大江,将个人的思绪融入历史长河,既有感慨英雄人物的事迹随时间流逝而消逝的生命哲思,又有借自然之永恒反衬历史与人生短暂的超然视角。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历史的深刻领悟,营造出无限广阔的意境,使人产生超越时空的哲理性感受,符合材料二中作者理解的“意境”内涵。6.A7.C

8.①机智幽默。瞎话善于用说瞎话掩盖真相,如与尹率真初次见面时,故意说“找错人了”,化解了尴尬,展现出诙谐、幽默的一面。②果敢无惧、勇于担当。在得知日本人进村的消息后,他主动选择留下来支应,表现了他临危不惧、敢于直面危险的无畏精神。③忠诚爱国。他虽是村中平凡人物,却用自己的方式抗击侵略,为保护村民和抗日力量付出了生命。9.①丰富文章内容。《好快刀》中的故事情节与瞎话处境相似,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对瞎话被砍杀的情节起到补充的作用。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好快刀》中蒙冤的人的喊叫声体现了其不屈的精神和从容赴死的慷慨,也正反映了瞎话对日本军的蔑视和刚毅不屈的民族气节。③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借用聊斋故事更起到讽刺的效果,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懑和对其暴行的控诉,也赞颂了以瞎话为代表的中国农民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④给文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瞎话盼望他的头被砍掉也能喊出来,向文成也觉得瞎话的头被砍后是开口喊过的,与聊斋故事不谋而合,增强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导语】本文讲述了笨花村的瞎话叔在敌后战场上英勇机智地应对日本侵略者,为掩护后方医院和村民转移,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瞎话面对强敌,以机敏的“瞎话”周旋,最终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抗日使命,赢得了村民的敬重。小说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活,生动地再现了普通百姓在民族危亡中的智慧与牺牲精神,抒发深沉的爱国情怀。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宁静却压抑的氛围”错误,小说开篇描绘的是日军入侵下的笨花村萧条、寂寥的场景,不是宁静地氛围。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塑造了以向文成和瞎话为代表的村民群像”错误,小说主要人物是瞎话,其形象刻画最为突出,塑造向文成等次要人物形象主要是衬托瞎话的形象,小说对村民群像的描写不明显。10.BDF11.B

12.B

13.(1)我在这里,自认为在藩篱之外很久了,你又将到哪里去呢?(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麇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酒杯互相劝饮。

14.①《赤壁赋》中苏轼在江上泛舟,借主客问答展现出从被贬的苦闷到豁达超脱的转变,于水月间悟人生哲理,旷达释然。②《雪堂记》里他于雪堂静思,虽处困境却追求内心意趣,坚守自我,在近远之间探寻心灵安宁,淡定从容。【导语】《雪堂记》通过苏轼贬谪时期的生活境遇描写和哲思表达,展示了他在逆境中的精神超脱与生存智慧。文章借主客问答深入探讨“散人之道”,表现苏轼由追求外物的适意转向内心的自由。本篇语言简练而富于哲理,描写与议论结合紧密,构筑了一种远离世俗、怡然自得的理想境界,凸显苏轼豁达洒脱的心灵世界。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身体依赖雪堂而得到安逸,本来不就能忘掉自己的形骸,心因为雪而感到清冷警醒,精神本来就不能专注。“身待堂而安”是主谓结构,“身”是主语,“待堂而安”是谓语部分,所以第一处断在B处;“心以雪而警”与“身待堂而安”结构对称;“则形固不能释”与“则神固不能凝”结构对称。这四个句子都单独成句,所以第二处断在D处,第三处断在F处。故选BDF。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均为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句意:欣然自得仿佛有一种舒适畅快的感觉在心中产生。/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B.“意义相同”说法错误。明白/检查。句意:苏子心里好像明白但是嘴上没有说。/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C.正确。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提宾标志。句意:你遇到了我。/不知道句子停顿。D.正确。均为使动用法。通“逸”,使……安逸/使……起舞。句意:用来使你的身体安逸吗?/能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心散而形拘”不正确,由文中“今似系马而止也”“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可知,应该是“形散而心拘”。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予”,我;“以为”,认为;“安”,哪里;“子又将安之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又将之安乎”。(2)“渔樵”,捕鱼砍柴;“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属”,劝人饮酒。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在《赤壁赋》里,苏轼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从“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等内容,能感受到苏轼内心有着被贬谪后的苦闷与惆怅。然而,随着主客问答的推进,苏轼以对水月的感悟,阐述了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展现出他从起初的消极情绪中走出来,达到一种豁达超脱、旷达释然的心境,体现出他能在自然与哲理思索中化解内心的块垒,实现精神上的升华,是一个在困境中不断探寻心灵出口,最终实现自我超脱的形象。②《雪堂记》中,苏轼身处被贬黄州的困境,在自己修筑且绘满雪的雪堂里静思。面对来客关于“散人”等言论的探讨,他表明“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展现出他并不为外界的种种藩篱所困,即便身处艰难之境,依然追求内心的意趣,坚守自我的本真,淡定从容地在身边事物与内心世界之间寻找平衡,以获得心灵的安宁,凸显出他在困境中坚守内心、宁静自处的形象特点。参考译文:我在东坡的半腰处得到一座废园,筑起矮墙把它围起来,在那里建起草堂,把它的正堂命名为“雪堂”。草堂在大雪中建成,于是在四周的墙上画满雪景,不留下一丝空隙。起居俯仰,环顾睥视,所见的都是雪景。我靠着几案在白天睡觉,欣然自得,仿佛有一种舒适畅快的感觉在心中产生。还未睡醒,被外物触动而醒来,那梦中的惬意还没有满足,感觉就像丢了什么似的。用手揉揉眼睛,给脚穿上鞋子,拖着鞋子走到堂下。有客人到来,问我说:“你是世上闲散自由的人,还是为世事所拘束的人呢?闲散自由的人天赋的灵性少,为世事所拘束的人欲望多。如今你像被拴住的马一样停止不动,你是有所得还是有所失呢?”苏子心里好像明白但是嘴上没有说,一边慢慢地想该如何应答,一边拱手行礼把客人请到堂上。客人说:“唉,是的,你是想做闲散自由的人而不得的人。我现在告诉你做闲散自由的人的方法。大禹治水,庖丁解牛,是避开重重阻碍并且去除(自作聪明的)智慧。因此至柔的东西可驾驭至刚的东西,石头到时候会依纹理而裂开。至刚的东西遇到至柔的东西,眼中不曾看到完整的牛。我能使内心自由,外物本来不能束缚我;我不能使内心自由,外物本来就不能释怀。名声对于人来说,就像风与影子一样,只有你还不忍舍弃,所以愚笨的人看到你就会感到吃惊,聪明的人看到你就会处处排挤你。你遇到了我,太幸运了!我现在邀请你出世隐居,可以吗?苏子说:“我在这里,自认为在藩篱之外很久了,你又将到哪里去呢?”客人说:“你真是太难以让你明白了!势利不足以作为屏障,名誉不足以作为屏障,天地不足以作为屏障,为人之道也不足以作为屏障。所谓屏障,不过是智慧罢了。智慧存在心里,发出来的声音,说话就有意义,具体到行动上,行动就有意义。人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身体,身体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思想。在这个园圃上建造雪堂,用来使你的身体安逸吗?在雪堂墙壁上绘画的雪景,用来使你的内心安适吗?身体依赖雪堂而得到安逸,本来不就能忘掉自己的形骸,心因为雪而感到清冷警醒,精神本来就不能专注。”苏子说:“你所说的是对的,但还有没说尽的地方。我这个雪堂,追求的是使远的景物变得近,把近的景物纳入雪堂,追求在极小的空间里,能得到八方极远之处的意趣。我不是取雪的姿态,而是取雪的意趣;我不是逃避世俗的事务,而是逃避世俗、官场的机诈。我不知道可以观赏雪景,我不知道可以依顺世俗。本性的安逸,内心的满足,不在于别的,在于处于休息的事物开始活动,太阳已经升起,我正辗转反侧,初次看到拂晓时空际中的飞尘。你不抛弃我,我就和你一同归去。”客人欣然而笑,答应着往外走,苏子跟着他。客人转过头,点着头说:“还有你这样的人呀!”15.A16.其一:①借鱼鸟之口自嘲,表达了诗人对仕途艰难的感慨;②表面旷达背后的愤懑;②对自己因写诗而受到攻击的自嘲与不满,“不须删”则显得姿态超然。其二:①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喜爱;②“天付”暗寓诗人的愤慨;“莫遣”,暗寓诗人可能随时受到非议、攻击的感慨。【导语】这组诗描写了诗人在仕途受挫之余与友人同游的闲适和豁达心态。第一首表达了虽受排挤却以闲适态度面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借用典故描绘友人高洁品格,同时寄寓自己内心的追求。第二首景中有情,写自然景致的秀丽与怡然,同时点明人生之乐的所得需有天命,使得全篇充满旷达和超然之意。两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也体现出诗人心性豁达、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A.“于是收敛锋芒”错误。第一首诗前两联表达的是诗人仕途被排挤后的无奈心情,并未体现其收敛锋芒的意思,而是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寄托心境,隐含对现实的不满。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其一:①“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诗人到杭州任,至此时已届三年,但仍遭人排挤,故曰:“推挤不去已三年”。借“鱼鸟”之口自嘲,表达了诗人对仕途艰难的感慨。②“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诗人杭州之任,虽属自愿请行,但也形同放逐,诗人说没有放回江北的都城,老天有意让我把浙西的山水遍游,这可是天教我“看尽浙西山”了。浙西这一带是山明水秀之区,真够诗人尽兴游赏的了。颔联在达观之言的后面,强抑着内心的愤懑。③“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颈联先赞美县令毛国华是有清风亮节的毛尚书之后,又将县尉方武比作“风流水石间”的处士方干。同游者既都是清流雅望之士,诗人自然觉得十分难得:“一笑相逢那易得”,由不得他不兴致勃勃起来。诗人兴来必要赋诗,又自以为“数诗狂语不须删”,“狂语”对自己因写诗而受到攻击的自嘲与不满,“不须删”则显得姿态超然。其二:①一二联“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描写寺景。道路转过半山腰脚步还没移,已看见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丽。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众人驻足观赏,故曰“足未移”,而脚下之路却逶迤盘陀,早已绕过了西菩山腰,因说“路转山腰”。诗人于俯仰之间,已经发现了西菩寺内、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生动地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喜爱。②三四联“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诗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时,看见了累累秋实:初熟的小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为它们分别抹上了黑、黄、朱、绿四种较实物更为浓艳而鲜明的色彩,绘成了一幅色泽斑斓的秋色图。诗人的游览之乐于此时便达到了极点,尾联便直说其乐:人生这种登山临水、探奇访胜之乐,是要由老天爷赐给的,可千万别让小儿辈们随随便便得知个中消息。诗人似乎已全然忘却了胸中深藏的许多烦恼了,实则非也。“天付”已暗兜“天教”,分明有慨;而“莫遣”句,诗人以玩笑之语显得任性、达观,亦暗寓诗人可能随时受到非议、攻击的感慨。17.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猿鸟共孤屿,烟波连数州)

巫医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