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培训_第1页
林业技术培训_第2页
林业技术培训_第3页
林业技术培训_第4页
林业技术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林业技术培训林业基础知识2009年11月什么是林业?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森林法规一、森林法概述(一)森林法的渊源、特点:1.概念及分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2.特点:时间早、配套性、可操作(二)基本原则:1.森林资源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原则2.森林实行分类经营的原则3.林业建设的基本方针: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4.国家实行科技兴林的原则5.依法保护林农合法权益的原则6.国家对森林资源采取保护性措施的原则。设立林业基金制度等二、森林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一)林权制度(二)征、占用林地制度三、森林保护的法律规定(一)护林的组织机构(二)森林保护的工作内容四、植树造林的法律规定(一)“一项规划”(二)“一项政策”(三)“一项措施”五、森林采伐、运输的法律规定(一)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二)木材凭证运输制度(三)珍贵树木进出口管理制度六、法律责任(一)盗伐、滥伐林木行为及其处罚(二)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行为及其处罚(三)妨害林业上有关证件、公文的行为及其处罚(四)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林木的行为及其处罚(五)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毁林行为及其处罚(六)非法运输木材的行为及其处罚野生动物保护法一、野生动物保护法概述二、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制度1.重点保护制度2.自然保护区制度3.禁猎区、禁猎期制度4.环境监测制度5.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6.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7.因保护野生动物而遭受损失的补偿制度三、野生动物管理制度1.特许猎捕证制度2.狩猎证制度4.凭证运输制度5.进出口管理制度四、法律责任1.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及其处罚2.非法狩猎行为及其处罚3.破坏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场所的行为及其处罚4.违反驯养繁殖规定的行为及其处罚5.妨害有关管理证件的行为及其处罚造林技术规程一、造林学的概念(一)造林学的概念造林学是论述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大造林学(森林培育学)包括:种苗学、造林学、营林学,它们是论述森林培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和技术。树木→种子→苗木→栽植→郁闭成林→主伐更新

造林学就是论述从栽植到郁闭成林或从栽植开始营造和培育人工林的理论和技术。(二)造林学的主要内容1.造林的基本理论包括造林地的研究、造林树种选择、人工林的混交、密度的确定、造林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护。2.造林基本技术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实施技术(适地适树、良种壮苗、认真种植、合理结构、细致整地、抚育保护)。3.青海主要地区和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主要是青海地区的山地、草原、丘陵、沙地、平原等地区的造林技术,以及云杉、杨树、柠条、沙棘、沙柳等的造林技术。二、造林概说:A造林方式根据造林采用的方式不同,造林方式主要为三种:一、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在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进行人工或机械的方式造林,称为人工造林。在原来生长森林的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人工造林,称为人工更新。人工造林成活率高,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高,但费工、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是我国主要采用的造林方式。二、飞机播种造林飞播造林(种草)是用飞机在宜播区模拟植被天然落种,播撒乔、灌、草种子的一种造林方式。飞播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规模大、活动范围广、效益好的优点,但飞播受天气影响大,作业季节性强。飞播是一种先进的造林方式。在不具备飞播造林(种草)的地区,可采用人工模拟飞播或机械模拟飞播。三、封山(沙)育林封山(沙)育林(包括封沙、封滩育林育草),就是把天然分布的有疏林、散生母树、稀疏灌丛的荒山、荒沙、荒滩、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封禁起来,借助天然下种更新或根蘖更新能力、辅以人工育林手段(补播、平茬、断根等),培育成为林地或灌草植被的一项营林技术措施,其特点是简单易行,用工少,成本低,但见效慢,这是我国传统的培育森林的有效方法。B林种划分

林种就是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造林之前首先要确定林种,按照我国森林法规定,划分为五大林种。

C造林基本技术措施一、造林技术的含义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的需要)依据自然规律把各种造林手段系列化的行为。二、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的内容适地适树、良种壮苗、认真种植、合理结构、细致整地、抚育保护。三、六项造林基本技术措施的作用及相互关系适地适树是基础,是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良种壮苗和认真种植是保证个体优良健壮;合理结构(合理密度配置和组成)是保证人工林群体有合理的结构;细致整地和抚育保护是保证造林前后有良好的林地环境。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从内因上考虑,保证个体优良健壮,群体结构合理、利用环境合理,外因上保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他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六项造林技术措施是对造林学的高度概括。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再造秀美山川”的指示,国务院在2001年2月批准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加速生态建设的意见,决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加速实现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工程,是对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系统整合,也是对林业生产力布局的一项战略性调整。六大工程建成后,我国生态面貌将有根本性改观。1、天然林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3、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4、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6、“三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防护林建设工程。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的“绿色坝建设”和中国的“三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防护林建设工程工程是世界上有名的四大生物工程。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是世界四大生物工程之最。是从1978年开始,已经实施四期。

森林立地一、造林区划的意义造林区划是综合反映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所形成的地区分异规律。它将发展方向相同或相似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区,发展方向相异的另外划区。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地指导林业生产。区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总体范围内林业生产布局,分区林业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从而科学的指导林业生产。二、林业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1.原则以客观实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状况,社会对林业发展的要求为区划的准绳,要求林业区划成果充分反映客观实际与客观规律,起到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的作用。2.依据(1)社会发展对林业的要求(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主导因子(5)不同等级的区划依据不同等级的自然因子(主导因子)和林种3.方法林业区划是一种逐级控制的多级区划。区划时采用由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一、森林立地条件的分析和评价(一)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立地是近年来林学文献中常用的概念,在全面分析森林立地之前,弄清所涉及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十分必要。1.立地与生境立地:现在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它具有地理位置的含义;第二,它是指存在于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生物、土壤、气候)的综合。因此,可以认为立地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变的,而且,与生长于其上的树木无关。生境:就是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它生态学上的概念,与林学上的立地具有趋同的内涵。可以通用。2.立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相联系,并有高低之分。它包含: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一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与立地条件是可以通用的。细致的区别在于立地反映林木的生长环境。而立地质量把环境和树木结合起来考虑,或更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定量。3.立地质量评价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性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立地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立地质量评价的指标多用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4.立地分类与立地类型立地分类:狭义上,将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就叫立地分类;组合的单位就为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它是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广义上说立地分类包括对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分类地位进行的区划和划分。(二)森林立地因子概述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中,各个立地因子具有不同的性能,产生不同的生态作用,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地形影响小气候,主要是山区影响到水热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到森林的分布和生长。①海拔高度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西北地区的山地,森林呈岛状分布在高海拔区,低海拔主要分布着草原或荒漠植被。②坡向北方地区不同坡向光热差异大。影响到水分的支出。阴坡光照弱、温度低、蒸发水分少,土壤湿度大,所以植被生长高大茂密,易分布森林或灌丛;阳坡却相反,主要分布耐旱的草本植物或灌木,或岩石裸露。③坡位主要影响到水土保持能力,坡的上部受降水冲刷和重力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石质含量大,坡的下部可接纳更多的从上部流失的水土,故土壤深厚、湿润。④坡度坡度影响光热、水分支出及水土流失的程度。陡坡光照强,水分蒸发大,水土流失严重,故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地形因子中还有坡形(凹形、直形、凸形),地形位置(前山、深山、后山),地势(高地,低洼地)等也对立地条件有影响。2.土壤①土壤种类不同土壤种类是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反映了不同的特性,如大兴安岭地区,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石质土、草甸土、沼泽土,这些土类的水肥条件差异很大,从而植被的生长也不一样。棕色针叶林上主要分布的是落叶松、暗棕壤土分布的主要是白桦等阔叶树,石质土上主要分布的是草原植被,草甸土主要分布草甸植被,沼泽土分布沼泽植被。②土壤厚度土壤厚度是影响养分多少的“容量”因素,即土壤越厚、养分含量越多,同时越有利于根系生长,特别是在山地,土层较薄,粗骨性表现明显,土壤薄厚往往成为树木生长的限制因子。③土壤质地(机械组成)这是土壤的质量因素,砂土干旱贫瘠;壤土保土保肥,且通气良好;粘土水肥条件好、但通气差。在平原区、内蒙及西北地区,土壤质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土壤因子中还有腐殖质的厚度及含量,土壤石质含量,结构,土壤含盐量,成土母质等也影响到立地条件。3.水文地下水位深度及季节性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及其盐分组成等。在平原及沙地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4.生物①植被群落有指示立地条件好坏的作用。②病虫鼠兽害状况如青杨天牛的危害使许多地区不能栽杨树。鼠的危害使油松大面积受害等。5.人为活动土地利用的历史沿革及现状,人为活动对上述各环境因子的作用等。即人为活动可以改善立地条件,如修梯田、灌溉等,也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如坡地开荒、过渡放牧等。在研究各立地因子时要注意掌握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各环境因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通过相互联系对林木生长共同起作用。如:海拔山体位置

↘↓坡位→坡向

←光热→土壤水分、养分→树木生长

↗↑↖沟谷宽窄坡度土层厚度(三)森林立地的主导因子1.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大的环境因子,如山区的坡向、土层厚度,平原区的土壤质地、地下水位深度等。2.找出影响树木生长的限制因子,如干旱、严寒、风、土壤含盐量等

4.立地质量评价的意义①定量评价立地的优劣,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②预估造林地将来的森林生产力,进而对造林的效果作出预估

二、立地条件的分类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为了工作方便,有必要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近似的造林地归并成类型,这样就可以按类型总结推广造林技术经验,按类型实施造林技术措施,这样的类型就叫做立地类型

造林地种类造林地上对林木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如伐根多少、天然更新状况、土地利用状况、某些植被状况等。它们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无显著作用,但影响到造林工作的实施,如整地、密度配置等。这类环境因子统称为造林地的环境状况。按造林的环境状况的不同,共划分四类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及林冠下造林地。造林树种选择一、树种选择的意义树种选择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如果树种选择不当会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或延误治理时间,降低治理效果。造林事业被看作“百年大计”而树种选择又是这百年大计的开端,必须认真对待。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在50-60年代,强调营造用材林,在草原、沙地营造了大量的杨树、榆树。结果多半是小老树。全国的情况也一样,人工林“三低”树种选择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树种选择的原则1.满足造林目的所要求的性状(目的)2.适地适树(手段)3.其它因素:如种苗来源、栽培技术、栽培习惯、造林成本等。)(一)、经济林树种选择(1)要求:早实性、丰产性、优质性,或者说结实早、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2)我市的几个经济树种沙棘(大果无刺沙棘)、杞枸(宁夏1号)、梭梭(肉苁蓉与之共生)(二)、防护林树种选择主要要求树种抗逆性强、生长快、萌蘖力强、防护效益高,最好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乔灌木树种。(1)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目前以杨树为主,沙区也选择沙柳等,草原区选择白榆、柠条。(2)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主要有沙棘、柠条、杨树、柽柳等。(3)防护固沙林树种选择主要有沙柳、沙蒿、柠条、杨梭梭、沙拐枣、杨树、柽柳、沙枣等。(三)、四旁绿化树种选择主要是杨、柳、榆四、适地适树(一)适地适树的意义1.概念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对防护林来讲要求能最大的发挥防护效益。2.意义1.树与地要基本适应,这是必须要遵循的客观规律,但这种相适应是相对的,能动的。2.技术经济条件的影响,即人为措施是辅助的,有时也是必要的。(二)适地适树的标准1、防护林成活、正常生长、稳定,能有效地发挥作用。2、经济林成活、健壮生长、稳定、有一定的产量。(三)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1.途径第一为选择即包括选地适树,又包括选树适地。第二为改地适树。第三为改树适地。2.方法了解“地”和“树”的特性林分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造林密度的意义一、概念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称为造林密度。二、意义1.造林密度是合理结构的数量基础,因而造林密度对林木干形、材质、产量、林分的稳定性及其防护效能、观赏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造林密度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因素。造林密度的作用一、造林密度在苗木成活过程中的作用造林密度与成活率的高低无关,但在要求单位面积成活率下造林密度的大小与单位面积上的成活株数成正比。二、造林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密度越大,林分郁闭越早,林分是否需要郁闭,郁闭早晚在不同地区、营造不同林种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在干旱地区营造防护林(或经济林),如西北地区,则不能要求林分郁闭,林分郁闭会出现林分不稳定,即水分不平衡导致林木生长衰退或枯死。因此只要求根系充分扩展占有空间即根系郁闭,起到防护作用即可。三、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一)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1.密度越大,有越高的趋势,如油松、华山松、柏木等。2.稀植对高生长有促进作用,如杨树、泡桐、落叶松、杉木。3.密度对高生长影响不大,大多数树种在相当宽的一个中等密度范围内,密度几乎对高生长不起作用。(二)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1.作用规律林分郁闭开始有竞争、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这个作用的程度很明显,而且与年龄和立地无关。在干旱地区,根系郁闭开始有竞争,密林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生长量下降。2.意义①它是密度对产量效益的基础。②树木直径又是成材规格的指标,通过这一效益控制直径生长,为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一定规格的产品服务。③对于防护林它是密度对防护效益的基础。3.原因密度增大,树冠发育变小(光照不足或供水不足)四、密度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作用(一)对根系生长作用密林根系分布范围小,根量少。(二)稳定性1.过密林分根系分布少而浅,易遭风倒、雪压及病虫侵袭,干旱地区产生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生长停滞,甚至枯死。2.林分过稀⑴较好的湿润地区能正常生长⑵水分不稳定地区,林分不稳定,抵抗力弱⑶极干旱地区能正常生长五、密度对干形材质的作用密度适当能使干形饱满,干形通直、分枝细小,有利于自然整枝及减少木材中节的数量及大小。但林分也不能过密。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一、造林密度与经营目的的关系(一)防护林1.水土保持林应密植,在实际中栽植比较稀,因有工程措施保水保土及考虑到放牧要求,一般行距3-5m,株距1-2m。2.农田防护根据结构确定,紧密结构(道路防护林、果园防护林)密,通风结构稀。在我区一般为2-3×3-4m。3.防风固沙林受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宜稀,如在我区乔木一般为2-4×4-6m,灌木为1×4-6m。(二)经济林稀植(三)薪炭林密植二、造林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1.喜光,速生树种宜稀,如杨树;耐阴而初期生长慢的树种宜密,如云杉、园柏。2.干形通直而且自然整枝良好的树种宜稀;干形易弯曲而且自然整枝不良的树种宜密,如白榆。3.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密的树种宜密,如箭杆杨、新疆杨,一般为3×4m;树冠宽阔而且根系庞大的树冠宜稀,如北京杨、小黑杨一般为4×4m或6×6m。4.乔木宜稀(2×3-5m),灌木宜密(1×3-5m);阔叶树宜稀些,针叶树宜密些。三、造林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一)根据地区确定湿润地区(降雨量大于400mm),降雨能满足树木生长,杂草生长繁茂,可营造用材林,宜密些。干旱地区(降雨量小于400mm),降雨难以满足树木生长需要,以营造防护林为主,不要求树冠郁闭而要求根系充分生长,故宜稀。一般采用大行距(3-5),小株距(1-3m),保留一定的迳流面积,以聚积降水供给树木生长。(二)根据具体立地条件确定1.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宜密,如大兴安岭,阴山的高海拔区。2.在根茎、根蘖性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宜密,如大兴安岭,石质山区的阴坡。3.在干旱、瘠薄的沙地、草原、山坡,一般以防护林为主,土壤水分、养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生长宜稀或先密后稀,要允许行间生长杂草,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草),以达到水分平衡,更好地发挥防护作用。四、造林密度与栽培技术的关系栽培技术越细致,越集约,林木成活率越高,林木越速生,就越没有必要密植。五、造林密度与经济因素1.造林成本高且经济紧张宜稀。2.间伐材价格高,销路好宜密。3.交通不便,劳力短缺的地方宜稀。六、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一)经验的方法(二)试验的方法(三)调查的方法(四)查图表的方法(五)依据各地区的造林技术规程确定

种植点的配置种植点的配置是栽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排列方式。一、行状配置1.品字形配置营造防护林多采用,走向:山区沿等高线,沙区垂直主风方向。2.正方形配置用材林、经济林有采用。3.长方形配置用材林多采用,经济林也有采用,行间便于作业。4.两行一带式配置,用于农林间作,杨树速生林。利用林缘优势,提高产量。二、群状配置在林区人工更新时有采用,沙区也可采用,有利于幼林形成群体提高竞争力。主要方法有大穴密播、多穴簇播、块状密植等。

森林树种组成

营造混交林的意义概念:人工林的组成是指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所占的比例。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人工林。混交林——由二个或二个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一、营养空间的利用通过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地进行混交,能够比较充分利用空间,如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油松与柠条混交。二、立地条件的改善(一)人工林地力衰退、产量下降的问题(二)混交林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1.改善小气候2.提高土壤肥力①通过选用落叶丰富,易分解的树种混交,增加有机质。②与固氮树种混交,直接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利用某些乔灌木树种为肥料木,是使林地始终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实现生物自我营养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一时做不到大面积普遍施肥的条件下,这是一项事半功倍的技术措施。三、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四、防护效益的发挥混交林林冠浓密、根系深广、枯枝落叶丰富,因而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的作用比纯林显著。五、抗御灾害的能力现有人工林多是树种单一的纯林,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出现不稳定,特别是病虫害比较严重,近年来在混交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混交林做为一项森林保护措施,用以防治病虫害、减少火灾、不良气象因素的危害。在实践中,混交林对预防松毛虫、松梢螟等病虫害有明显作用,混交林中的天敌较多。六、社会效益的发挥混交林树种组成复杂,结构层次分明,构成的景色徇丽多彩,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而纯林明显单调平淡,不够引人入胜。此外,混交林的净化空气、吸毒滞尘、杀菌隔音等环境保护功能也均优于纯林。七、造林成功的可能性混交林还可以看做是利于树种种间关系,以保证某些树种造林成功的一种手段。如在北方沿河、沿海或河流故道上,杨树幼林往往生长不良,呈现小老树,而在相同条件下,刺槐混交的杨树生长良好,效益明显改观。八、造林营林的难易纯林树种单一,造林、抚育、采伐等技术简单,而混交林树种多,特性不一,种间关系复杂,需要调整搭配;技术上是复杂的。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一、树种种间关系的实质1.种间关系是一种生态关系,即:树种A环境树种B2.种间关系的主要矛盾往往同林分群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相一致。二、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指共同生长在一起的不同树种相互产生的促进(有利)或抑制(有害)作用。1.表现形式(1)单方利害包括单方有利(落叶松×水曲柳)和单方有害(红松×白桦)。(2)双方利害包括双方有利(落叶松×云杉)和双方有害(杨树×榆树)。2.有利或有害是相对的。3.有利或有害主要决定于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一般生态习性悬殊或生态要求不严,生态适应幅度较宽的树种混交,种间关系表现出互利促进为主的关系;生态习性相似或生态要求严格,生态幅度狭窄的树种混交,种间多呈现竞争、抑制为主的关系。4.不同树种的有利和有害关系,是随时间、环境和其它条件的改变而相互改变。三、树种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是指生长在一起的不同树种之间,通过怎样的途径产生影响的四、树种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一)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1.主要树种是培育的目的树种,经济价值高或防护作用好,在混交林中数量最多,是优势树种,一般为高大乔木,居于林冠上层。但在干旱地区营造防护林,有时灌木为主要树种。2.伴生树种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树种。伴生树种是次要树种,经济价值较低,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多为中小乔木,居第二林层。伴生树种主要有辅佐、护土、改良土壤的作用。3.灌木树种是在一定时期内与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并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灌木树种。灌木也是次要树种,经济价值大多不高,在林内的数量依立地条件的不同不占优势或占优势,在干旱地区灌木占优势。主要作用是护土和改土。(二)树种的混交类型混交类型是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混交林的培育技术一、混交林和纯林应用的条件1.林种①用材林速生生产林、短伐期工业用材林应造纯林,中小径的用材林应造纯林、中大径级用材林应造混交林。②经济林造纯林③防护林、风景林应造混交林2.立地条件极端严酷或特殊的地方应造纯林,除此以外应造混交林。3.树种干性强、生长稳定、天然整枝良好的树种可造纯林(杨树、落叶松),也可以营造混交林。4.市场销路畅、市场稳定的树种应造纯林。5.经济条件资金不足或打算减少造林投资,以便集中采伐、集中销售、降低木材成本,可营造纯林。6.经验经验不足可先营造纯林。7.病虫害病虫害严重的树种应造混交林。二、混交树种的选择1.意义混交树种的选择是调整种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混交林成败的关键,如果混交树种选择合适,林分稳定,对主要树种产生促进作用,混交树种选择不当,就会压抑或替代主要树种造成失败2.选择混交树种的原则在本身适地适树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其发挥辅佐、护土和改土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以某种有利作用为主的生长环境。3.选择混交树种的具体条件①与主要树种具有不同的生态要求、不同的生长特点和不同的根系类型。②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③有较强的耐火和抗虫害的特性,尤其是不应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④与主要树种大体在预定期内同时成熟,以便合理地组织主伐更新,降低木材生产成本。⑤最好是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4.常用混交树种:杨树与沙棘、沙柳5.混交方法混交方法是指不同树种的植株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方式。混交方法是在选定树种的基础上,调节种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手段。表5-2不同混交方法的种间关系、特点及应用条件混交方法种间关系特点应用树种(条件)株间混交种间矛盾出现早,树种搭配好,能产生辅佐等作用,若树种搭配不当、种间矛盾尖锐。施工麻烦,种间矛盾不易调整。种间矛盾缓和的树种,如乔灌混交。行间混交种间矛盾郁闭后出现。施工较简便,种间矛盾较易调整。乔灌混交、主伴混交。带状混交种间矛盾出现晚、缓和。施工简便,种间关系易调节。种间矛盾融洽、初期生长速度相差悬殊的树种,如阳×阴。行带状混交解决主要树种竞争力弱,而混交树种竞争力强的问题。块状混交融洽施工简便主×主,低产林改造山区、沙地星状混交即能满足某些喜光树种扩展树冠的要求,又能为其它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种间关系较融洽混交效果好,但施工麻烦杉木×檫树、刺槐×杨树植生组混交种间矛盾出现迟、易调节施工麻烦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治沙造林。造林地的整地

整地的作用一、改善立地条件(一)改善小气候1.增加光照、提高地温,或降低土壤湿度、提高温度通过消除植被,使阳光直射地表,提高地温。或抬高种植面,排走水分,提高温度,为树木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大兴安岭林区或高海拔的山区这一点有重要意义。2.减少光照、降低温度,增加湿度通过整地改变小地形或增加土壤含水量,来减少光照,降低温度,这一点在干旱地区有重要意义。(二)改善土壤水分主要是增加土壤水分,途径:1.清除植被,减少截留,减少蒸腾和蒸发。2.改变微地形,增加局部水分来源。①减少了水分支出(蒸发)。通过改变微地形(阳坡变为阴坡,平地变为沟)减少光照,降低温度,减少了水分蒸发。②增大了积水贮水能力。整地后在造林地上出现的坑或沟(“小水库”或“小水盆”),以及地表粗糙度的增加,有利于拦截和贮蓄地表迳流。这就增加了局部的土壤水分。3.改善土壤条件增加保水能力整地后土壤变的疏松多孔,渗透性强,有利于水分迅速下渗到深层,并加以保存。而毛细管的作用削弱,又可减少底层水分上升蒸发。在干旱地区降水少且集中,通过整地最大限度的把有限的季节性降水保存起来,并尽量减少无谓的蒸发,以满足造林成活,幼林生长的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在个别情况下,如沼泽地、盐碱地整地是为了减少土壤水分。(三)改善土壤养分1.改善土壤质地通过人为的回填表土、肥土,拣走石块,以增加细土层厚度,降低石质含量。通过水土流失,细土、肥土也可以在整地穴内聚积。2.加快风化整地后土壤小气候和物理性质的改变,微生物活动的加强,可以加速土壤分解过程,促进有机质分解。3.通过消灭杂草,减少了养分损失,枯死的杂草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如果技术不当,把石砾、心土翻到表层又不回填表土或无节制的破坏植被,会引起肥沃表土的流失,很难起到整地改善土壤的作用。4.改善通气二、保持水土治理水土流失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造林中的整地即为坡面治理的工程措施,种树种草为生物措施。通过整地这一工程措施,拦蓄地表迳流,减少水土流失。通过整地局部立地条件的改善,又可促进苗木成活,幼林生长。这样生物又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工程措施见效快,生物措施见效慢。实际中,两者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会得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但是,整地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及对土壤的翻垦又是加剧水土流失的条件,因此生产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方法,保证施工质量,把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三、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造林地经过认真清理和细致整地,可以减少造林的障碍,便于进行栽植,抚育管护。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一)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后立地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为苗木成活、种子发芽创造了有利条件。(二)促进幼林生长全国各地很好实例说明细致整地能提高幼林生长20-30%。原因:1.小气候的改善延长了生长期。2.土壤改善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育。3.整地方法不同,作用的程度不同。4.效果的好坏与立地条件有关,一般是条件好的立地不如条件差的立地收效显著。因此,立地越差,越需细致整地,造林地的整地一、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一)全面整地1.特点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显著,清除杂草彻底,便于机械作业。但受地形、环境状况(岩石、伐根、更新林木、生长灌木等)限制较大。在一些地区整地后易引起水土流失或风蚀沙化。2.应用条件主要是平地,在造林上很少采用,在我区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和果树、枸杞经济林时采用,有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的地方不易采用。(二)局部整地1.带状整地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保持水土作用好,在平地、缓坡可采用机械作业,也较省工,带状整地的技术指标、方法及应用条件2.块状整地灵活、省工,对因整地而破坏植被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小,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二、造林地整地季节1.随整地随造林应用于风蚀沙地、熟化土壤。除此而外,一般不提倡。2.提前整地一般要求在造林前的半年或一年,最适宜季节为初夏,也就是雨季前。提前整地的优点:①利用雨季降水,蓄水保墒。②有利于植物残体分解。③便于安排林业生产。因此造林整地必需要提前,特别在干旱地区特别重要。

造林方法按造林所用材料分为植苗、播种、分殖造林三种。生产中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特性选用合适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方法。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造林方法。一、植苗造林的特点(一)特点1.优点①经过培育的健壮苗木,抵抗力强,适应性强。②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郁闭早;③节约种子,特别是种源少,价格昂贵的珍稀树种造林。2.缺点①造林后出现缓苗期。特别是用裸根苗在干旱的地方造林,重新生根困难,在造林过程中技术上要加以注意;②育苗造林费工,技术复杂,造林成本高。(二)应用条件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各种立地条件,不受树种在立地条件的限制二、苗木成活原理(一)植苗造林成活关键苗木能否成活,首先要求其具有旺盛的生活力。苗木生活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苗木体内的含水率。苗木体内含水率与生活呈正比,苗木失水越多,造林成活率越低。(二)起苗后苗木生活力变化1.根量减少据测定裸根苗一般只能带走10-40%的根,根量的减少就意味着吸水量的减少。2.根系裸露失水起出的苗木暴露在空气中,经风吹日晒,会大量失水,而且根系的失水比地上部分快的多。3.茎叶持续蒸腾茎叶在供水基本断绝的情况下持续蒸腾,直到体内水分消耗尽。(四)苗木生活力丧失的速度1.树种针叶树快于阔叶树。针叶树苗木根系细胞壁溥,水分蒸发快,失水后生活力不易恢复。而阔叶树苗木根系次生组织发达,抑制蒸发能力强,虽然细根容易干枯死亡,但生活力仍可保持较长时间,阔叶树种杨柳树比其它树种生活力丧失的慢,2.器官根系快于地上部分。如刺槐凉晒1天,根部比地上部分多失水21-25%(梁玉堂)。3.外界环境温度高,空气温度小,风大,阳光暴晒,都可使苗木失水速度加快,不利于生活力的保持。因此,在造林时,要认真保护苗木,重点是根系和针叶树。如果苗木失水时间过长,采取某种措施加以挽救,生活力或许有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但失水超过一定的限度,即使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也收不到效果。所以,从造林角度看,过度失水苗木,不宜再栽植,否则就会影响成活率。三、植苗造林技术要点中心是保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具体讲,就是尽量减少苗木失水,促进根系吸水生根。(一)苗木的种类、年龄和规格1.苗木的种类和应用⑴按苗木的繁殖方法分为实生苗和营养繁殖苗。造林上针叶树、沙棘、山杏等许多种树用实生苗造林,杨树、柳树多为营养繁殖苗造林。⑵按苗木是否经过移植分为留床苗和移植苗,主要是针叶树在生产上提倡用移植苗造林。⑶按苗木是否带土分为裸根苗和带土苗。目前阔叶树是用裸根苗造林,容器苗主要用于针叶树(油松、侧柏、落叶松),目前容器苗造林的比例不断加大,在干旱地区针叶松容器苗造林应该提倡。另外在用于城市绿化,道路绿化的针叶树大苗均采用带土苗造林2.苗龄和苗木规格在造林上苗木要求达到一定的苗龄和规格才能用于造林。苗龄小,适应性强,但抵抗力弱;苗龄大,抵抗力强,栽应生长快,但适应性差。苗木过小,过大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一般灌木多用1年生苗,针叶树多为2-3年生苗,其中云杉3-4年生;杨树多用2-3年生,榆树为1-2年生,从发展趋势看,阔叶乔木越来越采用大苗。大苗抗性强,见效快,但造林当年必须有水分保证。(二)苗木栽植前的保护和处理1.苗木保护苗木保护是维持苗木水分平衡的重要措施。从起苗到栽植各工序要尽量减少苗木失水,保护的重点是苗木根系和针叶树。总的要求是尽量缩短时间,保持根系湿润,避免风吹日晒2.苗木处理

①修剪②蘸泥浆(打浆)③浸水④生根粉(吸湿剂、根宝等)处理工序措施起苗——少伤根,多带须根,小苗适当带土。贮藏、假植——地窖贮放,低湿地埋放并浇水。分级——在背荫处。打捆包装——小苗用草袋、麻袋包装、并打泥浆。运输——覆盖、洒水、夜间行车、清晨行车。假植——在低湿处,并浇水浸泡。栽植——随栽随取,小苗用水桶装、沾水或打泥浆、生根粉处理、座水栽植、阔叶乔木要重剪。栽后管护——有条件的地方栽后浇水1-2次,大苗浇水2-3次。(三)苗木的栽植方法和技术1.栽植方法①按植穴的形状分类穴植、缝植、沟植2.栽植技术①栽植深度②栽植位置③施工要求四、植苗造林的季节和时间造林季节应选择温度适宜,湿度较大,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小,符合树种生物学特性,栽植省工、省力、省投资的季节

播种造林播种造林,是把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的造林方法,又叫直播造林,在我国和我区播种造林占有一定比重,某些地方占有主导地位。目前看,播种造林面积逐年增大,特别是我区造林以灌木为主,而多数灌木如柠条等均采用播种造林。分殖造林分殖造林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

人工幼林抚育管理,一般指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时期所进行的抚育管理技术的统称。不要求郁闭的林分,如一些防护林、经济林主要是幼林阶段。防护林发挥作用,经济林有经济效益即进入经营阶段。人工幼林抚育管理的意义一、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说明了抚育管理的重要性。造林后的初年,苗木个体小,根系分布浅,抵抗力弱,极易遭受不良因子的危害,这种危害又是来自多方面的,如杂草、干旱、冻害风害,病虫鼠兽害、人畜危害、火灾等。往往因一时疏于管护,使造林成果毁于一旦。因此必须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苗木成活,幼林正常或快速生长。我国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抚育管理跟不上,重造轻抚,或只造不管。这一现象必须扭转,否则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不能巩固,甚至导致失败。二、幼林抚育管理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抚育管护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有的属于技术性的,如松土除草、灌水施肥;有的属于管理性的,如防火、防止牲畜危害。有的是属于自然的,如干旱、杂草危害、病虫危害。有的是人为的,如着火、人畜破坏。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从技术上、管理上、制订政策法规上、宣传上全面考虑,需要各级政府、行业部门、执法部门、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全面管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幼林抚育管理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整地造林是在1-2年完成,抚育管理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且内容多、任务重、操作起来难度大。四、幼林抚育管理的任务①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水、养分、光照、温度和空气的需求;②对林木进行控制,使之生长迅速、旺盛,及时复壮,或形成良好干形;③保护幼林,使其免遭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④检查验收新造幼林,加强造林质量管理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松土除草、灌水、施肥、林农间作(引农入林)人工幼林的林木抚育措施平茬、除蘖、间苗、整形修剪人工幼林的保护防火、防治病虫鼠兽害、低温、干旱、风害的防治、防人畜破坏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1

森林Forest植被类型之一。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灌木、草本植物、其他生物及林中土壤在内的自然综合体。2

森林类型ForestTypes森林按其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的不同所划分的类别。3

优势树种DominantSpecies简称优势种。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4

龄级AgeClass对林木年龄的分级。是经营上计算林龄的单位。各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根据林木主伐年龄的长短和起源的不同,通常天然起源的针叶树和硬阔叶树以20年为一个龄级,软阔叶树以10年为一个龄级;人工林的龄级年限要短些。我国有些速生树种,如杉木、檫木、杨树、泡桐等人工林,多以5年为一个龄级;竹林和灌木树种,根据经济用途不同,又常以1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由小到大以罗马数字1、Ⅱ、Ⅲ、Ⅳ……等表示。5

地位级SiteClass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一般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以符号Ⅰ、Ⅱ、Ⅲ、Ⅳ、Ⅴ表示。地位级越高,说明立地条件越好,其自然生产力也越高。任一林分的地位级可根据其平均树高和年龄在地位级表中查得。地位级是组织作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地位级不同的林分应采取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6

树种组成SpeciesComposition又叫林分组成。它说明某一林分中各个树种所占的比重。比重的大小以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准。如各树种的直径相差不大,也可以其株数多少为准。林木组成以各树种所占的十分比表示,叫组成式。如十分之六是落叶松、十分之四是桦树,其组成式为6落4桦。凡比重不到一成,但在0.5成以上则算做一成。比重不到0.5但在0.2成以上时,则以“+”号代之。不到0.2成者,则以“—”代之。如6落4桦+云-冷(落是落叶松,桦是桦树,云是云杉,冷是冷杉)。在组成式里,按树种比重大小排列。如遇比重相同,则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排在前头。7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ationalForestContinuesInventory简称一类清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动态,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实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以省(区、市)为单位,每五年复查一次。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ForestManagementInventory简称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等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其成果亦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10年。9

作业设计调查ForestOperatingInvestigation简称三类调查。查清一个伐区内,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范围的作业地块上。10

林种SortsofForest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