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1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2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3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4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说课稿六年级张红旗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的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含义,能够根据已知的另一个数的值,独立分析数量关系,求解这个数的值,并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2、能力目标: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三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体会,感受获得成功体会的经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教学重点用方程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除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的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所扩展,而产生新的应用题。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探索发现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提高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并且仍具有好玩、好奇的特征,因此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以下的学法,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以一题多解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思考,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到学习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为新知的探究铺路搭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设计了用三种方法解答,三名学生练习,说出解题思路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是爸爸的,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对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第二个环节的教学,我设计如下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变换条件(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5后,师生共同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结合复习所画线段图示,放手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教师提示可根据复习题的数量关系式,用未知数X帮助自己解这道题。 第二层次:一题多解(分析与解答) 在学生计算出例5的结果后,再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复习时所画图表示题意,找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该环节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题意,了解此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把握题中所含的数量关系,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我如此设计,正基于此。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调整的能力。 第三层次:检验对错(回顾与反思)第四层次:尝试练习 再学生学会解决第一个问题之后,我继续补充条件(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再解答。 第三个环节:巩固深化 练习的设计要抓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标。在此环节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500元,比爸爸的工资少。爸爸每月的工资是多少元?2.一种药品现在的售价是12元,价格比原来降低了。这种药品原价是多少元?3.有两袋米,第一袋重21kg,比第二袋少,第二袋重多少千克?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然后独立做,最后指名尝试编,集体订正。第四个环节 课堂作业 反馈信息 教材练习八第7、8、9题。五、说体会 1、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紧紧围绕教“以小明和爸爸体重之间关系”,通过变换条件、一题多解、数量关系等多次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尝试练习,引导学生把旧知与新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切实把学生推向学习探索的第一线。体现了当代课堂教学的要求。 2、设计层次,减缓梯度,促使知识的形成和内化。教学中,我做到复习铺垫练,新知尝试练,难点强化练,是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全员动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了落实。 六、说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小明小明:爸爸:¡°1¡±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千克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35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六年级张红旗【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2.使学生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找数量关系。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导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是爸爸的,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二、自主探究1.创设情境,引出例5。(将上题中第(2)题第二个条件变为“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其他不变,即为例5)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该如何计算呢?2.审题。(1)看例题的插图,获取信息。独立填写“阅读与理解”,小明的体重是_______。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______。要求的是___________的体重。复述题意,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分析题意,说说你对“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的理解。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几分之几呢?该怎么画线段图?(3)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图表示父子两人体重的数量关系。如果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5份,小明的体重相当于其中的(15-8)份,也就是说,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3.分析、解答。(1)出示线段图。小明小明:爸爸:¡°1¡±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千克是爸爸体重的几分之几?35千克(2)说说数量关系。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kg,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xkg(4)交流各自的解法。(5)阅读课本例5的“分析与解答”过程。4.改变例5。“回顾与反思”:看看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怎样检验?课件出示,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2)根据图意解答。(3)启发学生与例5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了什么?(4)教师小结:上面用方程解答例5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好好理解、运用它。虽然两种解法不同,但是都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三、实践应用1.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500元,比爸爸的工资少。爸爸每月的工资是多少元?2.一种药品现在的售价是12元,价格比原来降低了。这种药品原价是多少元?3.有两袋米,第一袋重21kg,比第二袋少,第二袋重多少千克?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线段图,然后独立做,最后指名尝试编,集体订正。4.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0题(先尝试解答,后反馈并比较(1)、(2)和(3)、(4)的对比分析:为什么它的解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虽然两种解法不同,但是都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解题关键是什么?五、课堂作业教材练习八第7、8、9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六年级张红旗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重点是能用方程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难点是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低估学生比高估更可怕。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始终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有了具体的认识,而且能够分析思考进而得出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一般方法。这节课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不管是课堂的讨论及气氛还是从课后的作业反馈就可以看出。 2.准备充分是上好课的前提。出于本班学生基础较差的情况考虑,在“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复习题来引入新课,目的是能使学生明确当单位“1”是已知量的时候直接用乘法计算。但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复习引入结束时没有把这个特点给学生明确,导致学生不能自己总结方程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新课”教学这一环节,因为例题里面数学信息较多,而有些对解决问题是没有用的,所以我故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那么从今天下午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来大家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只有个别在格式书写方面还要稍微提醒。 3. 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结束后,特别是在与各位听课老师交流之后,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导入这一环节因考虑了差生的接受能力,所以花费整节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而使后面时间不够,巩固练习做得较少,特别对于班里优等生来说让他们尝试做做延伸题的机会都没有了,处于“吃不饱”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